專利名稱:吊繩護帶組及使用該吊繩護帶組的羅馬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吊繩及窗簾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吊繩護帶組及使用該吊繩護帶組的羅馬簾。
技術背景通常家中或工作場所的窗戶都設置有窗簾,窗簾不但能夠避免光線透過窗戶照射進室內,還可以防止他人從外面窺視。窗簾的款式與種類繁多,以羅馬簾為例,由于羅馬簾收折時能夠呈現多層的立體感,因此,相較于其它種類的窗簾更具美感而深獲許多人的喜愛。然而,因為羅馬簾是在簾布ー側設置有多個吊環和穿設于各吊 環的吊繩,并且通過操作吊繩的方式來控制羅馬簾的展開和收折。當小孩子在玩耍時很容易因拉扯吊繩而發生吊繩纏繞頸部的事故,因此,為了増加使用的安全性,有人發明了一種護帶組結構,限制吊繩因受拉所能向外延伸的長度,防止上述意外的發生?,F有的護帶組結構用以供吊繩穿設,再將護帶組固定于吊環,限制吊繩因受拉所能向外延伸的長度,但是由于護帶組通常是單獨制成的,然后再提供給羅馬簾制造商,因此,羅馬簾的生產過程中,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與人力測量護帶組的長度以及結合吊環的位置。由于人為測量的長度與位置容易出現誤差,不但會降低生產效率和増加人力成本,還會影響廣品的精確度和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吊繩護帶組及使用該吊繩護帶組的羅馬簾。其設置有標識部,可以減少羅馬簾組裝時的出錯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吊繩護帶組簾,包括由単元織線編織而成的長條延伸形狀的護帶主體,所述護帶主體設置有頂端和底端,所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之間設置有吊繩穿設部,所述護帶主體設置有與羅馬簾的吊環連接的標記部,所述標記部間隔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之間。所述標記部是由所述護帶主體的単元織線直接編織而成的圓環。所述護帶主體還包括吊繩,所述吊繩穿設于所述吊繩穿設部,而且,所述吊繩的兩端分別由所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穿出。所述護帶主體由縱向單元織線與橫向單元織線構成,各橫向單元織線之間所形成的間隙構成所述的吊繩穿設部。所述護帶主體由単元織線構成中空管狀,所述吊繩穿設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內部。所述標記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ー側。所述標記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相対的兩側,而且,所述護帶主體兩側的標記部的間隔距離不相同。[0012]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羅馬簾,包括簾體和至少兩吊繩護帶組,所述簾體包括梁架、簾幕、吊環、制動裝置和吊繩,所述梁架橫向設置,所述簾幕垂直設置于所述梁架下方,所述吊環縱向間隔設置于所述簾幕的ー側,所述制動裝置設置于梁架與簾幕之間,并且與所述吊繩連接;所述吊繩護帶組包括由単元織線編織而成的長條延伸形狀的護帶主體,所述護帶主體設置有頂端和底端,所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之間設置有吊繩穿設部,所述護帶主體設置有與羅馬簾的吊環連接的標記部,所述標記部間隔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之間。所述標記部是由所述護帶主體的単元織線直接編織而成的圓 環。所述護帶主體由縱向單元織線與橫向單元織線構成,各橫向單元織線之間所形成的間隙構成所述的吊繩穿設部。所述護帶主體由単元織線構成中空管狀,所述吊繩穿設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內部。所述標記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ー側。所述標記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相対的兩側,而且,所述護帶主體兩側的標記部的間隔距離不相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吊繩護帶組設置有多個標記部,可以為吊繩護帶組裁剪取料時提供一個明顯精準的辨識點,使得取料更加快速、方便和準確;當本實用新型的吊繩護帶組應用于羅馬簾時,標記部對應的位置即是吊繩護帶組連接羅馬簾的吊環的位置,因此,組裝的工人不需要再測量與判斷連接吊環的位置,可以快速地完成組裝エ作,大幅提供了工作效率和精確度,同時也保證了產品的品質。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羅馬簾與吊繩護帶組組合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吊繩與吊繩護帶組的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吊繩通過吊繩穿設部穿組于吊繩護帶組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羅馬簾展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羅馬簾向上收合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吊繩護帶組組裝尺寸為Wl的羅馬簾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吊繩護帶組組裝尺寸為W2的羅馬簾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吊繩護帶組的護帶主體為中空管狀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吊繩護帶組的標記部設置于護帶主體的相對兩側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吊繩護帶組的標記部設置有吊環的結構示意圖。圖中主要元件符號說明A-羅馬簾10-吊繩護帶組11——護帶主體 12——頂端13——底端20——單元織線20B——單元織線 20C——單元織線[0035]21——吊繩穿設部22——標記部30-簾體31-梁架32-簾幕33-吊環34-制動裝置35-吊繩。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I至圖5,這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羅馬簾A包括簾體30和至少兩吊繩護帶組10,簾體30包括梁架31、簾幕32、吊環33、制動裝置34和吊繩35,梁架31橫向設置,簾幕32垂直設置于梁架31下方,吊環33縱向間隔設置于簾幕32的ー側,制動裝置35設置于梁架31與簾幕32之間,并且與吊繩35連接,用以控制羅馬簾A展開與收合;吊繩 護帶組10包括由単元織線20編織而成的長條延伸形狀的護帶主體11,護帶主體11設置有頂端12和底端13,護帶主體11的頂端12和底端13之間設置有吊繩穿設部21,護帶主體11設置有與羅馬簾A的吊環33連接的標記部22,標記部22間隔設置于護帶主體11的頂端12和底端13之間,為吊繩護帶組10連接吊環33提供辨別點,可以使組裝人員快速準確地找到連接吊環33的位置,而且,標記部22也可以為吊繩護帶組10裁剪取料時時提供一個明顯精準的辨別點,使得取料更加快速、方便和準確。例如,當羅馬簾A的簾幕32 —側縱向間隔設置有七個吊環33時,組裝人員只需將吊繩護帶組10由上而下數至第7個標記部22,然后進行裁剪即可。見圖2和圖3,吊繩護帶組10由吊繩穿設部21預先穿設于吊繩35外部,吊繩35兩端呈延伸出吊繩護帶組10頂端12與底端13的形狀,當吊繩護帶組10提供給羅馬簾制造商時,組裝人員能夠省去將吊繩護帶組10穿設吊繩35的工作。見圖5,當羅馬簾A向上收卷吋,吊繩護帶組10與吊繩35會向外突出一段,因為吊繩護帶組10的標記部22對應位置與吊繩35連接,因此,可以減少吊繩護帶組10與吊繩35向外延伸的長度,此延伸的長度已不足以纏繞兒童的頸部,増加了使用的安全性。見圖2,護帶主體11是由縱向單元織線20B與橫向單元織線20C編織而成的長條形帶體,其中各橫向単元織線20C之間形成的間隔構成吊繩穿設部21,使吊繩護帶組10能夠通過吊繩穿設部21前后間隔穿設于吊繩35的外部,吊繩護帶組10通過吊繩穿設部21前后間隔穿設于吊繩35的外部是為了防止兒童單獨拉動吊繩35而發生纏繞頸部的事故;另外,橫向単元織線20C之間形成的吊繩穿設部21能夠進ー步縮小,使吊繩護帶組10能夠更加穩固穿組于吊繩35。見圖8,護帶主體11由単元織線20編織形成長條中空管狀,吊繩穿設部21設置于護帶主體11的內部,使得吊繩護帶組10能夠通過吊繩穿設部21包覆吊繩35,使得吊繩護帶組10與吊繩35必須同步拉動,避免兒童單獨拉動吊繩35,進ー步増加使用的安全性。標記部22由編織護帶主體11的単元織線20直接紡織成圓環狀(如圖2所示)或分岔狀,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形狀,標記部22也可以用單元織線20直接編織在護帶主體11的側面。見圖2,標記部22可以設置在護帶主體11 ー側,或者,如圖6、圖7和圖9所示,標記部22可以設置于護帶主體11相対的兩側,而且,護帶主體11兩側的標記部22的間隔距離不相同(如圖6所示,護帶主體11左側標記部22的間隔距離Wl小于右側標記部22的間隔距離W2),使吊繩護帶組10具有兩種不同標記尺寸。例如,如果吊繩護帶組10左側標記部22的間隔距離為6cm,而右側標記部22的間隔為9cm,因此,吊繩護帶組10能夠適用于6cm羅馬簾A(如圖6和圖7所示,利用左側標記部22對應位置處結合吊環33)與9cm羅馬簾A(如圖6和圖7所示,利用右側標記部22對應位置處結合吊環33)兩種規格。另夕卜,護帶主體11兩側的標記部22可以設置不同的顔色,使組裝人員能夠輕易辨別兩側的標記部22,減少組裝的錯誤率。見圖10,吊繩護帶組10標記部22對應位置處可直接設置有吊環33,使組裝人員組裝時,只需將吊繩35穿組于吊繩護帶組10與吊環33,再組裝吊環33與簾幕32即可,進一步減少判斷與組裝時間。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吊繩護帶組簾,包括由單元織線編織而成的長條延伸形狀的護帶主體,所述護帶主體設置有頂端和底端,所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之間設置有吊繩穿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帶主體設置有與羅馬簾的吊環連接的標記部,所述標記部間隔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吊繩護帶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部是由所述護帶主體的單元織線直接編織而成的圓環。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吊繩護帶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帶主體還包括吊繩,所述吊繩穿設于所述吊繩穿設部,而且,所述吊繩的兩端分別由所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穿出。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吊繩護帶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帶主體由縱向單元織線與橫向單元織線構成,各橫向單元織線之間所形成的間隙構成所述的吊繩穿設部。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吊繩護帶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帶主體由單元織線構成中空管狀,所述吊繩穿設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吊繩護帶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吊繩護帶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相對的兩側,而且,所述護帶主體兩側的標記部的間隔距離不相同。
8.一種羅馬簾,包括簾體和至少兩吊繩護帶組,所述簾體包括梁架、簾幕、吊環、制動裝置和吊繩,所述梁架橫向設置,所述簾幕垂直設置于所述梁架下方,所述吊環縱向間隔設置于所述簾幕的一側,所述制動裝置設置于梁架與簾幕之間,并且與所述吊繩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繩護帶組包括由單元織線編織而成的長條延伸形狀的護帶主體,所述護帶主體設置有頂端和底端,所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之間設置有吊繩穿設部,所述護帶主體設置有與羅馬簾的吊環連接的標記部,所述標記部間隔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羅馬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部是由所述護帶主體的單元織線直接編織而成的圓環。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羅馬簾,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帶主體由縱向單元織線與橫向單元織線構成,各橫向單元織線之間所形成的間隙構成所述的吊繩穿設部。
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羅馬簾,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帶主體由單元織線構成中空管狀,所述吊繩穿設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內部。
12.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羅馬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的一側。
13.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羅馬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標記部設置于所述護帶主體相對的兩側,而且,所述護帶主體兩側的標記部的間隔距離不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繩護帶組及使用該吊繩護帶組的羅馬簾,羅馬簾包括簾體和至少兩吊繩護帶組,簾體包括梁架、簾幕、吊環、制動裝置和吊繩,梁架橫向設置,簾幕垂直設置于梁架下方,吊環縱向間隔設置于簾幕的一側,制動裝置設置于梁架與簾幕之間,并且與吊繩連接;吊繩護帶組包括由單元織線編織而成的長條延伸形狀的護帶主體,護帶主體設置有頂端和底端,述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之間設置有吊繩穿設部,護帶主體設置有與羅馬簾的吊環連接的標記部,標記部間隔設置于護帶主體的頂端和底端之間。本實用新型具有取料更加快速、方便和準確的優點;同時還可以快速地完成組裝工作,大幅提供了工作效率和精確度,同時也保證了產品的品質。
文檔編號A47H23/00GK202604488SQ20122023587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蔡世明 申請人:蔡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