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烹飪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背景技術:
電飯煲的問世給人們煲飯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操作簡單、方便,并以其優勢得到廣大人們的歡迎,已普及到世界各地的家庭中。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電飯煲的內膽受熱不均勻,煲飯效率慢,且煲出的飯老粘在內膽底面和四周側壁,甚至經常出現煲焦現像,造成浪費,清洗也不方便。另外,這些電飯煲的內膽普遍都是通過電化、陽極氧化、噴涂等工藝制作一鋁層,耐腐性差、不耐磨、易脫落,污染米飯;或者直接采用不銹鋼材料制作,其含有的鉻等重金屬元素受熱易溶米飯中,長期使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煲飯效率快、不粘米飯、節能環保且衛生安全的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本實用新型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包括有煲體和設于所述煲體內的內膽,所述煲體內位于所述內膽下方還設有用于進行低溫控制的溫控組件,以及與所述溫控組件導通連接的發熱盤,所述內膽是一搪瓷內膽,包括有金屬內膽和覆蓋在所述金屬內膽內外表面的搪瓷層,所述內膽底部外側表面覆蓋的搪瓷層與所述發熱盤接觸連接,實現360°全方位熱傳遞的煲飯。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所述搪瓷層的導熱系數小于所述金屬內膽的導熱系數。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所述金屬內膽由碳素鋼、合金、冷軋板、鋁板或不銹鋼材料制作而成。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所述金屬內膽與其內外表面覆蓋的所述搪瓷層通過燒結方式牢固結合一體。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所述溫控組件包括有低溫斷電控制單元和溫度探測單元,所述低溫斷電控制單元與所述發熱盤導通連接,所述溫度探測單元與所述發熱盤接觸。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所述煲體主要由依次相互接合的面蓋、殼身和底座組成,所述搪瓷內膽、溫控組件和發熱盤均安裝在所述殼身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所述發熱盤由碳素鋼板或鑄鐵材料制作而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即可實現360°全方位熱傳遞的煲飯,結構簡單,傳熱快,煲飯效率快,受熱更均勻,煲出的飯更好,且設有的搪瓷層,硬度高,耐腐蝕、耐磨、無毒,衛生、安全,壽命長,煲出的飯也不粘煲底和四周側壁,不會造成浪費,清洗也更容易;另外,在煲飯過程通過其內設有的溫控組件進行低溫溫控控制,更節能、更環保,也可有效避免出現煲焦現象。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實施例的結構原理框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實施例中內膽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說明書附圖標記說明I為煲體;11為面蓋;12為殼身;13為底座;14為溫控組件;141為低溫斷電控制單元;142為溫度探測單元;15為發熱盤;2為內膽; 21為金屬內膽,22為搪瓷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1至圖3中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包括有煲體I和設于該煲體I內的內膽2,所述煲體I主要由依次相互接合的面蓋11、殼身12和底座13組成;其中,所述殼身12內側底部且位于內膽2下方設有用于進行低溫控制的溫控組件14,以及與該溫控組件14導通連接的發熱盤15,所述溫控組件14包括有低溫斷電控制單元141和溫度探測單元142,所述低溫斷電控制單元141與發熱盤15導通連接,所述溫度探測單元142與發熱盤15接觸,對發熱盤15的溫度進行實時監測;所述內膽2是一搪瓷內膽,包括有金屬內膽21和搪瓷層22,所述金屬內膽21由碳素鋼、合金、冷軋板、鋁板或不銹鋼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搪瓷層覆蓋22在金屬內膽21內外表面;所述發熱盤15由碳素鋼板或鑄鐵材料制作而成,且所述搪瓷層22覆蓋在金屬內膽21內側側壁和內側底面上,并通過燒成相互牢固結合一體,組裝使用時,該搪瓷內膽2安裝在殼身12內,且覆蓋在內膽2底部外側表面的搪瓷層22與發熱盤15接觸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電飯煲工作時,由于搪瓷層22的導熱系數小于金屬內膽21的導熱系數,即熱傳遞速度比金屬內膽21慢,金屬內膽21吸收了大量熱量,當金屬內膽21進行二次熱傳遞時,向外傳遞則受到外側表面覆蓋的搪瓷層22和外空氣的阻礙,熱傳遞阻礙大,向內傳遞則可經內側表面的搪瓷層22直接將熱量傳遞給內膽2內的水和米,熱傳遞阻礙小,根據熱傳遞規律,金屬內膽21將其絕大部分吸收的熱量都均勻地傳遞至內側表面的搪瓷層22上,避免有熱量的流失,而且完成從底部和四周對內膽2內的水和米進行加熱,同時搪瓷內膽2上端的內側表面搪瓷層22也會將熱量傳遞至內膽2上端內的空氣,使其變成熱空氣后從上方對水和米進行加熱,即可實現360°全方位熱傳遞的煲飯,結構簡單,傳熱快,煲飯效率快,受熱更均勻,煲出的飯更好,且設有的搪瓷層,硬度高,耐腐蝕、耐磨、無毒,衛生、安全,壽命長,煲出的飯也不粘煲底和四周側壁,不會造成浪費,清洗也更容易。如圖4中所示,一種基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的控制方法,當煲內米飯煮開后,通過所述溫控組件14進行低溫溫控控制,停止對發熱盤15供電,利用發熱盤15的剩余熱量對搪瓷內膽2進行加熱,同時利用已儲存有熱量的搪瓷內膽2上的搪瓷層22,實現繼續煲飯,直至飯煲好。具體包括有以下步驟[0030]步驟A.外部電源經過所述溫控組件14對發熱盤15進行供電、加熱;步驟B.所述溫度探測單元142實時監測發熱盤15溫度,判斷煲內米飯是否煮開;步驟C.所述溫控組件14進入低溫溫控控制模式,完成煲飯;即所述低溫斷電控制單元141對發熱盤15停止供電,發熱盤15利用自身余熱繼續對搪瓷內膽2進行加熱,同時利用已儲存有熱量的搪瓷內膽2上的搪瓷層22,繼續進行煲飯,當發熱盤15達到低溫煲飯的下限溫度時,繼續通電,使發熱盤15加熱至低溫煲飯的上限溫度,然后再次斷電,如此循環反復,直至飯煲好。這樣,在煲飯過程通過其內設有的溫控組件14進行低溫溫控控制,更節能、更環保,也可有效避免出現煲焦現象。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包括有煲體(I)和設于所述煲體(I)內的內膽(2),其特征在于所述煲體(I)內位于所述內膽(2)下方還設有用于進行低溫控制的溫控組件(14),以及與所述溫控組件(14)導通連接的發熱盤(15),所述內膽(2)是一搪瓷內膽,包括有金屬內膽(21)和覆蓋在所述金屬內膽(21)內外表面的搪瓷層(22),所述內膽(2)底部外側表面覆蓋的搪瓷層(22)與所述發熱盤(15)接觸連接,實現360°全方位熱傳遞的煲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搪瓷層(22)的導熱系數小于所述金屬內膽(21)的導熱系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內膽(21)由碳素鋼、合金、冷軋板、鋁板或不銹鋼材料制作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內膽(21)與其內外表面覆蓋的所述搪瓷層(22)通過燒結方式牢固結合一體。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控組件(14)包括有低溫斷電控制單元(141)和溫度探測單元(142),所述低溫斷電控制單元(141)與所述發熱盤(15)導通連接,所述溫度探測單元(142)與所述發熱盤(15)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體(I)主要由依次相互接合的面蓋(11)、殼身(12)和底座(13)組成,所述內膽(2)、溫控組件(14)和發熱盤(15)均安裝在所述殼身(12)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盤(15)由碳素鋼板或鑄鐵材料制作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搪瓷內膽的電飯煲,包括有煲體和設于該煲體內的內膽,所述煲體內位于搪瓷內膽下方還設有用于進行低溫控制的溫控組件,以及與溫控組件導通連接的發熱盤,所述內膽包括有金屬內膽和覆蓋在金屬內膽內外表面的搪瓷層,所述內膽底部外側表面覆蓋的搪瓷層與發熱盤接觸連接,實現360°全方位熱傳遞的煲飯,結構簡單,傳熱快,煲飯效率快,受熱更均勻,煲出的飯更好,且設有的搪瓷層,硬度高,耐腐蝕、耐磨、無毒,衛生、安全,壽命長,煲出的飯也不粘煲底和四周側壁,不會造成浪費,清洗也更容易;另外,在煲飯過程通過其內設有的溫控組件進行低溫溫控控制,更節能、更環保,也可有效避免出現煲焦現象。
文檔編號A47J27/00GK202874941SQ20122024578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李柏盛 申請人:李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