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飲水機及其聰明座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飲水機,尤其涉及一種防漏水、積塵的飲水機及其可循環使用的聰明座組件。
背景技術:
日前在人類生活中,飲水機的使用已非常普及。但就目前為止,市場上銷售的均是桶裝水飲水機。桶裝水純凈衛生,有益健康。然而桶裝水存在以下幾點問題1、水桶及飲水機均要循環使用,容易產生污染,為避免污染問題,目前的做法是將桶口用可戳破的塑料片密封,在放置水桶到聰明座水時靠重力將塑料片戳破。但這樣做使得瓶蓋不可循環使用,造成浪費和環境污染,且操作上有一定難度,因放置時力度小了,則可能戳不破,力度大了可能損壞飲水機,尤其對女性和老人等氣力不足者來說,很是不便。2、目前大量應用的飲水機聰明座容易積存灰尖和積水,且少量余水回流到飲水機內,容易產生細菌。
發明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且可循環使用還不會積水、積塵的聰明座組件,其包括聰明座座體和與之連接的聰明芯,以及可分離的防漏水部件,所述防漏水部件包括防水蓋和與之連接的防水塞,所述防水塞可套設在所述聰明芯上實現關閉和入水兩種工作狀態。根據實施例,還可采用以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防水蓋設有與水瓶相結合的連接結構,且中間設有其中一個端部至少與所述防水蓋外側平齊、另一個端部向防水蓋內側延伸到與所述防水塞相適應的長度的兩端開口的圓筒;所述防水塞的一端部設有密封圈一,在關閉工作狀態下,通過該密封圈一使所述防水塞與所述圓筒之間密封。所述聰明芯的端部設有密封圈二,在入水工作狀態下,通過該密封圈二使所述聰明芯與所述聰明座座體之間密封。所述與水瓶相結合的連接結構是內螺紋結構或卡扣結構。所述聰明芯和所述防水塞之間還設有可自動將入水工作狀態轉為關閉工作狀態的扣位部件。所述扣位部件是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聰明芯上的卡頭或卡槽及所述防水塞上的卡槽或卡頭。所述防水塞和所述聰明芯分別在對應的端部的內側和外側倒角。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可分離的防漏水部件,能夠實現關閉和入水兩種工作狀態,既可以在關閉狀態下放置水瓶到飲水機上而防止漏水,又能夠循環使用,避免浪費和環境污染。通過密封圈一使所述防水塞與所述圓筒之間密封,能夠可靠的保證水只能從防水塞進水孔進入聰明芯中,再流入到水機儲水罐中,而不會外漏到聰明座的座體內,所以可以避免積水。通過密封圈二使所述聰明芯與所述防水蓋之間密封,使得水只能從聰明芯的入口注水,同樣可以避免聰明座的座體內積水。可自動將入水工作狀態轉為關閉工作狀態的扣位部件,這樣,在用完水或是中途要拔出水瓶的時候,聰明芯上的扣位將水瓶防水塞拉到關閉防漏水的狀態,從而免除了用手去按回防水塞或是余水滴落在座體內的可能,更加衛生安全可靠。
·[0016]所述防水塞和所述聰明芯分別在對應的端部內側和外側倒角,這樣的結構可方便聰明芯頂起防水塞,避免卡死等。
圖I是聰明座組件上放置水瓶后的局部結構剖視示意圖。圖2A、2B分別是是防漏水部件中防水塞的兩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圖,其中圖2B中的防水塞設有一對卡頭。圖3是防漏水部件中防水蓋的結構圖。圖4是防漏水部件處于關閉工作狀態時的結構圖。圖5是防漏水部件處于入水工作狀態時的結構圖。圖6是一個實施例的聰明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并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I所示,該聰明座組件包括聰明座座體5和與之連接的聰明芯6,以及可分離的防漏水部件等。如圖2、3所示,是防水蓋4和與之連接的防水塞3—起構成的防漏水部件,該防漏水部件可與聰明座組件中的聰明座座體5和聰明芯6分離,即可套裝在聰明芯6上并卸下,以重復使用。所述防水蓋4設有與水瓶I相結合的連接結構,且中間設有其中一個端部至少與所述防水蓋4的蓋體41外側平齊、另一個端部向防水蓋4的蓋體41內側延伸到與所述防水塞3相適應的長度的兩端開口的圓筒42 ;所述防水塞3的一端部設有密封圈一 2,在關閉工作狀態下,通過該密封圈一 2使所述防水塞3與所述圓筒42的端部外周面43之間密封。本實施例中,所述與水瓶I相結合的連接結構是內螺紋結構,當然也可采用卡扣結構等。前述密封圈一 2省略而靠防水塞3的端部外周面和圓筒42端部的內周面之間的配合關系,也可達到密封的效果。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中,為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聰明芯6的端部設有密封圈二 7,在入水工作狀態下,通過該密封圈二 7使所述聰明芯6與所述防水蓋4之間密封。此外,所述聰明芯6和所述防水塞3之間還設有可自動將入水工作狀態轉為關閉工作狀態的扣位部件。本實施例中,所述扣位部件是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聰明芯6端部附近外周壁上的一對卡槽62和所述防水塞3端部附近內周壁上的一對卡頭32,分別如如6和圖IB所示。當然,也可將卡槽在防水塞3上,而卡頭設在聰明芯6上。還可設置兩對以上的卡頭和卡槽,均勻分布在防水塞3和聰明芯6的內、外周壁上。本實施例中,還分別在所述防水塞3和所述聰明芯6對應的端部內側和外側倒角,以方便聰明芯6頂起防水塞3,避免卡死等。如圖4所示,是防漏水部件處于關閉工作狀態時的結構圖,此時,防水塞3縮入圓筒42內部,安裝在防水塞3端部的槽32上的密封圈一 2將防水塞3和圓筒42之間密封。如圖5所示,是防漏水部件處于入水工作狀態時的結構圖,此時,防水塞3被頂起,防水塞側壁上開設的若干個入水孔31暴露在外,以便水瓶中的水流入。本實用新型的聰明座組件的使用及工作情況說明如下更換水瓶蓋,即將水瓶I的原蓋換成本實施例的處于關閉工作狀態下的防漏水部件。然后,將已裝好防漏水部件的水瓶插入聰明座座體5上,聰明座座體5內的聰明芯6將防漏水部件內的防水塞3頂起,轉換至入水工作狀態。水瓶I中的水壓將防水塞3的扣位與聰明芯6的扣位結合扣住,水瓶I內的水11自防水塞3的入水孔31流入,再經過聰明芯6進入到座體5下部的水機儲水罐中。此時,設在聰明芯6上的密封圈二 7將防水蓋4與聰明芯6之間密封,使水11只能從聰明芯6的入口注水,不會導致座體5內有積水。最后,·在用完水11或是中途要拔出水瓶I的時候,聰明芯6上的扣位將防水塞3拉至縮回到圓筒41內,即轉換到關閉工作狀態,從而無需用手去按回,可以避免由此造成的污染或是余水滴落在座體5的可能。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防水塞3和聰明芯6上設置扣位部件,僅是更為優選的實施方案,而并非必需的部件。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替代或明顯變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聰明座組件,包括聰明座座體和與之連接的聰明芯,其特征是還包括可分離的防漏水部件,所述防漏水部件包括防水蓋和與之連接的防水塞,所述防水塞可套設在所述聰明芯上并實現關閉和入水兩種工作狀態間的轉換。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聰明座組件,其特征是所述防水蓋設有與水瓶相結合的連接結構,且中間設有其中一個端部至少與所述防水蓋外側平齊、另一個端部向防水蓋內側延伸到與所述防水塞相適應的長度的兩端開口的圓筒;所述防水塞的一端部設有密封圈一,在關閉工作狀態下,通過該密封圈一使所述防水塞與所述圓筒之間密封。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聰明座組件,其特征是所述聰明芯的端部與聰明座座體入水口結合處設有密封圈二,在入水工作狀態下,通過該密封圈二使所述聰明芯與所述聰明座座體之間密封。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聰明座組件,其特征是所述與水瓶相結合的連接結構是內螺紋結構或卡扣結構。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聰明座組件,其特征是所述聰明芯和所述防水塞之間還設有可自動將入水工作狀態轉為關閉工作狀態的扣位部件。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聰明座組件,其特征是所述扣位部件是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聰明芯上的卡頭或卡槽及所述防水塞上的卡槽或卡頭。
7.如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聰明座組件,其特征是所述防水塞和所述聰明芯分別在對應的端部的內側和外側倒角。
8.一種飲水機,包括飲水機本體和聰明座組件,其特征是所述聰明座組件如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飲水機及其聰明座組件,該聰明座組件使用方便、可循環使用還不會積水、積塵,其包括聰明座座體和與之連接的聰明芯,以及可分離的防漏水部件,所述防漏水部件包括防水蓋和與之連接的防水塞,所述防水塞可套設在所述聰明芯上實現關閉和入水兩種工作狀態。通過可分離的防漏水部件,既可方便水瓶蓋的更換,又能夠實現關閉和入水兩種工作狀態間的轉換,這樣,就可以在關閉狀態下放置水瓶到飲水機上而防止漏水,又能夠循環使用,避免浪費和環境污染。
文檔編號A47J31/44GK202723600SQ20122040383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5日
發明者羅福勝, 袁文燦 申請人:日置樹脂制品(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