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弧形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家用臥具領域,涉及枕頭,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功能弧形枕。
背景技術:
枕頭是人類進化和長期生活經驗積累的產物,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長期以來人們所使用的枕頭往往是向枕頭套內不分位置地充入填充物,睡眠時僅僅滿足于仰臥時頭部的水平高度高于身體背部,并不考慮如何使枕頭的形狀或結構更加適合于仰臥或側臥時的人體生理曲線的需要。目前市場上的枕頭功能單一。如一般枕頭都是中間高起兩邊低,這樣不能使頸部完全得到承托,人在側睡的時候,因為肩膀的原因更使頸部和床的空隙更大,使頸部有空隙,對頸部造成壓力,致使其受傷。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枕芯[申請號CN99252414. 8],包括一個枕芯套及枕芯套內的填充纖維,在枕芯的中央位置設置了有以可固定或可拆卸的方式與枕芯套的上、下二面呈垂直的線連接或點連接,從而在枕芯的中部將枕芯套的上、下二面相互連接的鎖芯。鎖芯可以布條在枕芯套的上、下二面之間與該面垂直線形縫接,也可以在枕芯的上、下二面之間以繩狀物分別連接設置在枕芯套上、下二面外側的扣狀物,從而以點連接的方式連接枕芯套的上、下二面。上述方案雖然結構和形狀更加符合人體在仰臥或側臥時頭部、頸、肩部之間生理曲線的需要,使躺臥更加舒適,但在對鎖芯的放置時,結構較為復雜,容易出現錯誤,造成枕芯變形。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用枕舒適保健的多功能弧形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多功能弧形枕包括枕體,該枕體包括面布和底布。在上述的多功能弧形枕中,所述的面布和底布之間設有兩條立襯條,所述的立襯條的上下邊分別與面布和底布固連,所述的面布和底布周邊相連,兩條立襯條分別位于枕體的兩端從而將枕體分隔為位于中部的頭枕區域和位于頭枕區域兩端的端部區域,所述的頭枕區域和端部區域內分別填充有填充物,且填充有填充物的端部區域的高度大于填充有填充物的頭枕區域高度。作為一種較為優化的技術方案,在上述的多功能弧形枕中,所述的立襯條呈向枕體中間拱起的弧形,兩條立襯條結構對稱,所述的頭枕區域中部窄兩側寬。進一步地,在上述的多功能弧形枕中,所述的頭枕區域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且相互平行的隔離條,所述的隔離條的上下邊分別與面布和底布固連,所述的隔離條的兩端分別與兩條立襯條固連,所述的隔離條將頭枕區域分隔成若干相互平行設置的腔室,在每個腔室內分別設有填充物。進一步地,在上述的多功能弧形枕中,所述的立襯條和隔離條的寬度為Icm 15cm0進一步地,在上述的多功能弧形枕中,所述的填充物包括羽絨、毛片、化纖、類羽絨纖維、慢回彈、海綿和藥物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進一步地,在上述的多功能弧形枕中,所述的藥物包括蠶沙、蠶絲、蕎麥皮、決明子、艾葉、野菊花、茶葉、桑葉、黃荊子和薰衣草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在上述的多功能弧形枕中,所述的頭枕區域的形變能力低于端部區域的形變能力。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多功能弧形枕的優點在于沿著人體的頭部后面至其頸部的形狀而彎曲的曲面,對頭部提供自然支撐,側臥時的側枕部能托起整個頭部,并且合理填補側臥的肩寬的距離,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用枕舒適保健的特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中,枕體I、頭枕區域11、端部區域12、面布2、底布3、立襯條41、隔離條42、腔室5。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多功能弧形枕,包括枕體1,該枕體I包括面布2和底布3,面布2和底布3之間設有兩條立襯條41,立襯條41的上下邊分別與面布2和底布3固連,面布2和底布3周邊相連,兩條立襯條41分別位于枕體I的兩端從而將枕體I分隔為位于中部的頭枕區域11和位于頭枕區域11兩端的端部區域12,所述的頭枕區域11和端部區域12內分別填充有填充物,且填充有填充物的端部區域12的高度大于填充有填充物的頭枕區域11高度。頭枕區域11的形變能力低于端部區域12的形變能力。立襯條41呈向枕體I中間拱起的弧形,兩條立襯條41結構對稱,頭枕區域11中部窄兩側寬。頭枕區域11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且相互平行的隔離條42,隔離條42的上下邊分別與面布2和底布3固連,隔離條42的兩端分別與兩條立襯條41固連,隔離條42將頭枕區域11分隔成若干相互平行設置的腔室5,在每個腔室5內分別設有填充物。立襯條41和隔離條42的寬度為Icm 15cm。通過這樣設置,可以使臉頰靠在端部區域12,同時頭枕區域11最下面的腔室5可以提供肩部的容納空間。填充物包括羽絨、毛片、化纖、類羽絨纖維、慢回彈、海綿和藥物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藥物包括蠶沙、蠶絲、蕎麥皮、決明子、艾葉、野菊花、茶葉、桑葉、黃荊子和薰衣草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0023]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枕體I、頭枕區域11、端部區域12、面布2、底布3、立襯條41、隔離條42、腔室5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 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弧形枕,包括枕體(1),該枕體(I)包括面布(2)和底布(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布(2)和底布(3)之間設有兩條立襯條(41),所述的立襯條(41)的上下邊分別與面布(2)和底布(3)固連,所述的面布(2)和底布(3)周邊相連,兩條立襯條(41)分別位于枕體(I)的兩端從而將枕體(I)分隔為位于中部的頭枕區域(11)和位于頭枕區域(11)兩端的端部區域(12),所述的頭枕區域(11)和端部區域(12)內分別填充有填充物,且填充有填充物的端部區域(12)的高度大于填充有填充物的頭枕區域(11)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弧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襯條(41)呈向枕體(I)中間拱起的弧形,兩條立襯條(41)結構對稱,所述的頭枕區域(11)中部窄兩側寬。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弧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枕區域(11)內設有若干縱向設置且相互平行的隔離條(42),所述的隔離條(42)的上下邊分別與面布(2)和底布(3)固連,所述的隔離條(42)的兩端分別與兩條立襯條(41)固連,所述的隔離條(42)將頭枕區域(11)分隔成若干相互平行設置的腔室(5),在每個腔室(5)內分別設有填充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弧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襯條(41)和隔離條(42)的寬度為Icm 15c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弧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包括羽絨、毛片、化纖、類羽絨纖維、慢回彈、海綿和藥物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弧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物包括蠶沙、蠶絲、蕎麥皮、決明子、艾葉、野菊花、茶葉、桑葉、黃荊子和薰衣草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弧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枕區域(11)的形變能力低于端部區域(12)的形變能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家用臥具領域,涉及枕頭,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功能弧形枕。本多功能弧形枕,包括枕體,該枕體包括面布和底布。面布和底布之間設有兩條立襯條,立襯條的上下邊分別與面布和底布固連,面布和底布周邊相連,兩條立襯條分別位于枕體的兩端從而將枕體分隔為位于中部的頭枕區域和位于頭枕區域兩端的端部區域,頭枕區域和端部區域內分別填充有填充物,且填充有填充物的端部區域的高度大于填充有填充物的頭枕區域高度。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沿著人體的頭部后面至其頸部的形狀而彎曲的曲面,對頭部提供自然支撐,側臥時的側枕部能托起整個頭部,并且合理填補側臥的肩寬的距離,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用枕舒適保健的特點。
文檔編號A47G9/10GK202681385SQ20122040834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
發明者關申盛, 林美玉, 陸熔 申請人:浙江三弘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