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材攪拌機的,特別涉及一種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
背景技術:
一般食材攪拌機主要是將蔬菜、水果等食材放入攪拌杯內部后,靠著攪拌機座體內的動力單元,帶動該攪拌杯內的刀具,來將食材破壞成碎狀,之后可添加液體、調味料等,來讓人體飲用或食用。然而,為令使用者便于拿取該攪拌杯,所以一般該攪拌杯均為塑膠材質所制,來降低該攪拌杯整體的重量,也因此,該食材攪拌機在使用時,會因為該刀具快速轉動而產生高溫,造成該攪拌杯的底壁產生變形、劣化,而造成該攪拌杯內的液體滲出,也因為該攪拌杯整體重量較輕,且該攪拌杯沒有減震的設計,令使用者在使用該食材攪拌機時,必須一手由上而下壓住該攪拌杯頂面,否則該攪拌杯可能會受到該動力單元及該刀具作動時所產生的震動,造成該攪拌杯可能會掉落至該攪拌機座體外,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所述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即使使用者沒有將手壓在該杯體頂部,該攪拌杯也不易因該刀具組或攪拌機座體內的動力單元作動時所產生的震動,而掉落至該攪拌機座體外,并且,由于該座體為金屬材質所制,所以不易因該刀具組作動時所產生的高溫,而產生劣化、變形,以避免該杯體內的液體滲出。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該攪拌杯包括一杯體,底壁內側設有一刀具組,該刀具組包括一刀具本體及一設于該刀具本體底部的連結件;—座體,為金屬材質所制,且設于該杯體底壁外側,該座體底面向內凹陷成一第一凹槽,一垂重塊疊設于該座體的底面,且該垂重塊與該座體之間夾設一減震墊,該連結件朝向該座體底面或該垂重塊底面形成突出,該連結件連結一動力單元的軸部。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中,該座體頂面向內凹陷成一第二凹槽,該杯體下半部局部設于該第二凹槽內,且沿該第二凹槽的槽口 口緣設有一第一防水墊圈。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中,該刀具本體外側與該座體連接處,設有一第二防水墊圈。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中,該座體底面更設一連結框體,該連結框體底面
設有一凸片。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中,該垂重塊朝向該連結框體的框口,該連結框體的框口 口緣設有一齒排,該垂重塊底面設有一凸齒件,該凸齒件與該齒排形成哨合。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中,該垂重塊一側的緣邊設有一溝槽,該減震墊為一環體且設于該溝槽內。[0013]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中,該杯體為透明材質所制,且該杯體外側設有刻度。本實用新型的攪拌杯主要是利用該垂重塊,使得該攪拌杯整體重量上升,再配合該減震墊,所以該攪拌杯在使用時,即使使用者沒有將手壓在該杯體頂部,該攪拌杯也不易因該刀具組或攪拌機座體內的動力單元作動時所產生的震動,而掉落至該攪拌機座體外,并且,由于該座體為金屬材質所制,所以不易因該刀具組作動時所產生的高溫,而產生劣化、變形,以避免該杯體內的液體滲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附圖標記說明A_攪拌杯;1-杯體;11_刻度;2_刀具組;21_刀具本體;22_連結件;23_刀具;3-座體;31_第二凹槽;32_第一防水墊圈;33_第二防水墊圈;34_第一凹槽;4-垂重塊;41_溝槽;42_凸齒件;5_減震墊;6_連結框體;61_凸片;62_齒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附圖的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點與實施例,使貴審查人員對于本實用新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該攪拌杯A包括一杯體1:請參閱圖2配合圖3所示,該杯體I為透明材質所制,且外側設有一刻度11,令使用者得以觀察內部液體的總量。且該杯體I底壁內側設有一刀具組2,該刀具組2包括一刀具本體21,該刀具本體21底部設有一連結件22,該連結件22可供與攪拌機座體的動力單元的軸部形成連接,以帶動該刀具本體21頂部的刀具23轉動。其中,由于該攪拌機座體并非本實用新型主要述求,所以圖1至圖4均未顯示出。一座體 3 請參閱圖2配合圖3所示,該座體3為金屬材質所制且設于該杯體I底壁外側,且頂面向內凹陷成一第二凹槽31,以令該杯體I下半部設于該第二凹槽31內時,以形成較為穩固的連接,且沿該第二凹槽31的槽口口緣設有一第一防水墊圈32,來避免外界液體流入該第二凹槽31內。請參閱圖2配合圖3所示,該座體3底面向內凹陷形成一第一凹槽34,一垂重塊4疊設于該座體3底面,而增加該攪拌杯A整體的重量,以令該攪拌杯A在使用時,使用者較不用由上而下壓住該攪拌杯A,所以可解決現有技術所述不足之處。且,為避免該動力單元在帶動該刀具組2轉動的過程中,該攪拌杯A承受不住該動力單元所提供轉動的能量而損毀,該垂重塊4與該座體3之間夾設一減震墊5,并且沿該垂重塊4頂面的緣邊設有一溝槽41,該減震墊5為一環體,且設于該溝槽41內,以令該減震墊5得以穩固設于該垂重塊4及該座體3之間。[0027]并且該連結件22朝向該座體3底壁或該垂重塊4底面形成突出,而本說明書的附圖所呈現的是該連結件22較佳實施例,該連結件22以朝向該垂重塊4底面突出,來讓該連結件22可供連結一動力單元的軸部而形成連動。其中,該刀具本體21外側且與該座體3連接處,設有一第二防水墊圈33,以避免液體流入該第二凹槽31內。請參閱圖2配合圖4所示,于該第一凹槽34內更設一連結框體6,該連結框體6底面設有一凸片61,以令該攪拌杯A在放置于該攪伴機座體頂面時,該凸片61可供連接該攪拌機座體的安全裝置,之后該攪拌機座體才得以開始作動。并且,沿該連結框體6的框口口緣設一齒排62,該垂重塊4朝向該連結框體6的框口,并于底面設一凸齒件42,該凸齒件42與該齒排62形成嚙合,以令該座體3、該垂重塊4、及該連結框體6三者形成較穩固的連結。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符合產業利用性,且未于申請前見于刊物或公開使用,亦未為公眾所知悉,且具有非顯而易知性,符合可專利的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然而上述所陳,為本實用新型在產業上一較佳實施例,舉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皆屬本實用新型訴求標的的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杯體,底壁內側設有一刀具組,該刀具組包括一刀具本體及一設于該刀具本體底部的連結件;一座體,為金屬材質所制,且設于該杯體底壁外側,該座體底面向內凹陷成一第一凹槽,一垂重塊疊設于該座體的底面,且該垂重塊與該座體之間夾設一減震墊,該連結件朝向該座體底面或該垂重塊底面形成突出,該連結件連結一動力單元的軸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特征在于,該座體頂面向內凹陷成一第二凹槽,該杯體下半部局部設于該第二凹槽內,且沿該第二凹槽的槽口口緣設有一第一防水墊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特征在于,該刀具本體外側與該座體連接處,設有一第二防水墊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特征在于,該座體底面更設一連結框體,該連結框體底面設有一凸片。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特征在于,該垂重塊朝向該連結框體的框口,該連結框體的框口口緣設有一齒排,該垂重塊底面設有一凸齒件,該凸齒件與該齒排形成哨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特征在于,該垂重塊一側的緣邊設有一溝槽,該減震墊為一環體且設于該溝槽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其特征在于,該杯體為透明材質所制,且該杯體外側設有刻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食材攪拌機的攪拌杯,攪拌杯包括一杯體內側底壁設有一刀具組,刀具組包括一刀具本體及一設于刀具本體底部的連結件;一座體為金屬材質所制,且設于杯體底壁外側,座體底面向內凹陷成一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內設有一垂重塊,且垂重塊與座體之間夾設一減震墊,連結件朝向座體底壁或垂重塊形成突出,以令連結件可供連結一動力單元的軸部。本實用新型利用垂重塊配合減震墊,來讓攪拌杯在使用時,較不會因為刀具組及攪拌機座體的動力單元在作動時所產生的震動,造成攪拌杯掉落至攪拌機座體外,并配合座體為金屬材質所制,所以不易產生劣化或變形,而讓杯體內部的液體滲出。
文檔編號A47J43/07GK202843389SQ20122049176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李文欽 申請人:李文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