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光纖插頭清洗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洗裝置,具體地說是對光纖插頭清洗的裝置,主要是對光纖插頭、LC插頭進行清洗。
背景技術:
目前,在光電子行業中,通常是采用清潔機對光組件、光模塊的端口端面進行清潔。而現有的清潔機在使用時都是利用帶式與線式進行清潔的。帶式清潔機清洗時手感好、動力充分,但擦洗操控性差,清洗絲利用率低,清洗效率低。一按式清洗機清洗時,更適用于伸長模式下的清洗,在標準模式下操控性好,但手感差、動力不足、清洗不方便。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手感好、動力足、操作簡單、清洗效果好的一種光纖插頭清洗機。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光纖插頭清洗機,包括殼體部分、驅動部分和按壓部組成,所述殼體部分包括下機殼和上機殼,殼體部分用于支撐內部結構保證機構順利完成動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分包括兩個并列設置且具有連鎖作用的第一清洗機構和第二清洗機構組成的;其中,第一清洗機構包括送絲傳動機構和清洗桿頭轉動機構,所述送絲傳動機構包括第二齒輪、棘輪、第一收線輪、第一放線輪和轉向輪,清洗絲兩端分別系在第一收、放線輪上,且清洗絲的中部繞過清洗桿頭轉動機構的清洗桿頭,并在轉向部位設有導向槽,輔助完成轉向動作,第二齒輪通過棘輪直接驅動第一收線輪步進轉動,所以在送絲機構中第一收線輪為主動輪;所述清洗桿頭轉動機構包括清洗桿頭、清洗嘴、旋轉軸、固定套、第一齒輪,清洗桿頭為插設在清洗嘴中的快換零件,可以適應不斷直徑光纖的清洗,第一齒輪通過固定套驅動同軸設置的旋轉軸轉動一定角度;按壓部包括驅動搖臂和由驅動搖臂直接驅動的齒條,所述齒條的兩側相鄰側面上分別設有齒,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分別與齒條的兩個齒面嚙合,齒條同時驅動兩齒輪聯動;所述第二清洗機構也是在齒條的驅動下工作的,共用一個棘輪,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第二清洗機構中的第二收線輪和棘輪之間還設有一個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所述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實現棘輪和第二收線輪的離合,即可實現第一清洗機構的單獨清洗工作,也可實現第一清洗機構和第二清洗機構的同時工作。清洗時先將收線輪分別安裝在第一收線輪和第二收線輪上,清洗絲分別穿過導向輪、旋轉軸、清洗桿頭,形成步進運動,確保清洗絲的運動順暢。
進一步地,所述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包括下壓滑板和中間齒輪,且可在第二復位彈片的作用下進行復位,下壓滑板為操作部,可上下滑動的安裝在殼體內,中間齒輪具有同時和第二齒輪、棘輪進行嚙合和分離的兩種狀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收、放線輪安裝在第一滑板上,且在第一滑板和殼體部分之間設有第一復位彈片,在第一復位彈片的復位作用下,第一滑板帶動第一收線輪與棘輪進行嚙合和分離。最佳地,所述殼體整體為方盒狀,包括上下機殼體,驅動搖臂位于殼體的側面,壓桿位于殼體的頂面,清洗桿頭的清洗端位于殼體的下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為了保證旋轉的精確性,傳動零件為齒輪齒條機構,傳動齒條與送絲傳動機構的送線輪有準確的傳動比。桿頭為雙桿頭可同時清洗不同規格的光纖插頭;本產品動力源為手握式,提供動力更加符合人機工程學;雙清洗絲獨立工作;兩桿頭工作狀態可自由切換,提高清洗絲的利用率。清洗桿頭由清洗桿頭、連接桿、導線桿、回轉槽機構組成,清洗桿頭為快換零件,可以適應不同直徑的光纖清洗。本產品體積小、使用范圍廣,操作簡單、清潔效果好,可清洗端面上的污跡,也可以對插頭進行有效的清理。本產品具有一按式清洗機和端面清洗機的優點,可以對不同工作條件的光纖插頭進行有效處理。
圖1為本發明的清洗絲送絲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圖;圖3為圖2中的A-A剖視圖;圖4為仰視圖;圖5為左視圖;圖6-1為棘輪主視圖;圖6-2為棘輪左視圖;圖7-1為齒條主視圖;圖7-2為齒條左視圖;圖7-3為齒條俯視圖。圖中:11第二齒輪,12棘輪,13第一收線輪,14第一放線輪,15第二放線輪,16下壓滑板,17中間齒輪,18第二復位彈片,19第一滑板,20第一復位彈片,21清洗桿頭,22清洗嘴,23旋轉軸,24固定套,25第一齒輪,26第二收線輪,31下機殼,32上機殼,41搖臂,42齒條,5清洗絲,61第一清洗機構,62第二清洗機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其工作原理:由搖臂提供的擺動通過齒輪齒條傳動轉換為清洗桿頭轉動機構中旋轉軸的轉動和清洗絲的送絲運動,從而完成清洗桿頭180°旋轉的清洗和新絲的直線送給。本發明專利主要有兩套清洗機構組成,通過離合機構實現切換,既可實現第一清洗機構和第二清洗機構的單獨清洗工作,也可實現第一清洗機構和第二清洗機構的同時工作,兩套機構同時工作,而且互不影響。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如圖2 7所示,由殼體部分、驅動部分和按壓部三個部分組成。其中,殼體部分用于支撐內部結構保證機構順利完成動作;如圖4 5所示,殼體部分包括下機殼31和上機殼32組成。如圖1 2中,下機殼上有固定槽和導線槽等,主要作用是為驅動部分和按壓部提供安裝空間和平臺,支撐并保證內部機構順利完成一系列的動作。按壓部,按壓部包括驅動搖臂41和由驅動搖臂直接驅動的齒條42,搖臂樞接于殼體的側壁上,齒條的兩側相鄰側面上分別設有齒,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分別與齒條的兩個齒面嚙合,齒條同時驅動兩齒輪聯動,通過手指按壓搖臂即可實現驅動齒條直線運動的目的。所述驅動部分包括兩個并列設置且具有連鎖作用的第一清洗機構61和第二清洗機構62。其中,第一清洗機構包括送絲機構和清洗桿頭轉動機構,所述送絲傳動機構包括第二齒輪11、棘輪12、第一收線輪13、第一放線輪14,清洗絲5兩端分別系在第一收、放線輪上,且清洗絲的中部繞過清洗桿頭轉動機構的清洗桿頭頂端,并在轉向部位設有導向槽。第一滑板19為操作部,可上下滑動的安裝在殼體內,使得第一收線輪13和棘輪12處于嚙合和分離兩種狀態,且可在第一復位彈片20的作用下進行復位。第二齒輪11通過棘輪直接驅動第一收線輪步進轉動,繼而帶動清洗絲步進運動。在按下搖臂的過程中,每下按搖臂一次,清洗絲步進運動一次。清洗桿頭轉動機構包括清洗桿頭21、清洗嘴22、旋轉軸23、固定套24、第一齒輪25,清洗桿頭21為插設在清洗嘴中的快換零件,清洗桿頭21為快換零件,可以適應不同直徑光纖的清洗。第一齒輪25通過固定套24驅動同軸設置的旋轉軸23轉動一定角度,繼而完成清洗桿頭180°旋轉的清洗。上述的第一齒輪25和第二齒輪11分別與齒條42的兩個齒面嚙合,齒條42同時驅動兩齒輪聯動,所以可以實現兩個直線和旋轉動作。第二清洗機構也是在齒條的驅動下工作的,與第二清洗機構共用一個棘輪12。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第二清洗機構中的第二收線輪26和棘輪12之間還設有一個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包括下壓滑板16和中間齒輪17,且可在第二復位彈片18的作用下進行復位,下壓滑板16為操作部,可上下滑動的安裝在殼體內,中間齒輪17具有同時和第二齒輪11、棘輪12哨合和分離的兩種狀態,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實現棘輪12和第二收線輪26的離合,分離狀態下,即可實現第一清洗機構的單獨清洗工作,嚙合狀態下,可實現第一清洗機構和第二清洗機構的同時工作,這是很容易實現的。同理,在第一清洗機構中的棘輪12和第一收線輪13設置一套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也可實現同樣的作用,具體如下第一收、放線輪安裝在第一滑板19上,且在第一滑板19和殼體部分之間設有第一復位彈片20,第一滑板19帶動第一收線輪13與棘輪12進行嚙合和分離。最終的清洗過程如下:清洗時,先將收線輪分別安裝在第一收線輪和第二收線輪上,清洗絲分別穿過下機殼上的導向槽、兩個旋轉軸,繞過兩個清洗桿頭,最后將清洗絲匝放在收線輪和放線輪上,并確保清洗絲可運動順暢。本案例將對兩個清洗桿頭同時工作狀態進行陳述。按下第一清洗機構的第一滑板,使得第一收線輪和棘輪處于嚙合狀態。按下第二清洗機構中的下壓滑板,使得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處于嚙合狀態。動力源由驅動搖臂提供的擺動通過齒條轉換為清洗桿頭轉動機構內旋轉軸的轉動,旋轉軸的轉動帶動清洗桿頭在清洗嘴內做回轉運動,從而完成清洗桿頭的旋轉180°清洗。同時齒條的運動經過第二齒輪傳遞給棘輪,使得收線輪作收線運動,從而實現兩者的直線步進運動。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驅動手柄的往復運動轉換成了線輪送絲運動和清洗嘴的往復旋轉180°的運動,實現了高效節能的清洗操作。在第二復位彈簧的復位作用下,當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處于分離狀態時,第二清洗機構不動作。在第一復位彈簧的復位作用下,當第一收線輪和棘輪處于分離狀態時,第一清洗機構不動作。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如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纖插頭清洗機,由殼體部分、驅動部分和按壓部組成, 殼體部分用于支撐內部結構保證機構順利完成動作; 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分包括兩個并列設置且具有連鎖作用的第一清洗機構和第二清洗機構, 其中,第一清洗機構包括送絲傳動機構和清洗桿頭轉動機構,所述送絲傳動機構包括第二齒輪、棘輪、第一收帶輪、第一放帶輪和轉向輪,清洗絲兩端分別系在第一收、放帶輪上,且清洗絲的中部繞過清洗桿頭轉動機構的清洗桿頭頂端,并在轉向部位設有轉向輪,第二齒輪通過棘輪直接驅動第一收線輪步進轉動, 所述清洗桿頭轉動機構包括清洗桿頭、清洗嘴、旋轉軸、固定套、第一齒輪,清洗桿頭為插設在清洗嘴中的快換零件,第一齒輪通過固定套驅動同軸設置的旋轉軸轉動一定角度, 按壓部包括驅動搖臂和由驅動搖臂直接驅動的齒條,所述齒條的兩側相鄰側面上分別設有齒,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分別與齒條的兩個齒面嚙合,齒條同時驅動兩齒輪聯動, 所述第二清洗機構也是在齒條的驅動下工作的,不同之處在于,與第二清洗機構共用一個棘輪,且所述第二清洗機構中的第二收線輪和棘輪之間還設有一個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所述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實現棘輪和第二收線輪的離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纖插頭清洗機,其特征是,所述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包括下壓滑板和中間齒輪,且可在彈性片的作用下進行復位,下壓滑板為操作部,可上下滑動的安裝在殼體內,中間齒輪具有同時與第二齒輪、棘輪進行嚙合和分離的兩種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光纖插頭清洗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收、放線輪安裝在第一滑板上,且在第一滑板和殼體部分之間設有復位彈片,第一滑板帶動第一收線輪與棘輪進行嚙合和分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纖插頭清洗機,其特征是,所述殼體整體為方盒狀,驅動搖臂位于殼體的側面,壓桿位于殼體的頂面,清洗桿頭的清洗端位于殼體的下面。
全文摘要
一種光纖插頭清洗機,它包括殼體部分、驅動部分和按壓部組成,驅動部分包括兩個并列設置且具有連鎖作用的第一清洗機構和第二清洗機構組成的;其中,第一清洗機構包括送絲傳動機構和清洗桿頭轉動機構;按壓部包括驅動搖臂和由驅動搖臂直接驅動的齒條;第二清洗機構也是在齒條的驅動下工作的,共用一個棘輪,第二清洗機構中的第二收線輪和棘輪之間還設有一個中間傳動齒輪離合機構。清洗時先將收線輪分別安裝在第一收線輪和第二收線輪上,清洗絲分別穿過導向輪、旋轉軸、清洗桿頭,形成步進運動,確保清洗絲的運動順暢。本產品具有一按式清洗機和端面清洗機的優點,可以對不同工作條件的光纖插頭進行有效處理。
文檔編號B08B1/02GK103157612SQ20131008902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0日
發明者王芳, 李長春 申請人: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