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式蒸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廚房設備,特別公開了一種組合式蒸房。該組合式蒸房,包括柜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體由底盤、后檔、側壁、前門、上蓋和隔板插接式連接,插接后兩兩相交位置固定有快絲及密封裝置,上蓋內部為弧線形,側壁和隔板上設置有引流槽,底盤上設置有連通引流槽的水槽,水槽連通排水管。本發明結構簡單,拆裝方便,設計合理,應用靈活,能夠實現成裝前運輸,現場安裝,便于運輸,且能夠保障了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一種組合式蒸房
[0001](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廚房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組合式蒸房。
[0002](二)【背景技術】
蒸房是蒸制食品加工中的一個輔助設備,目前,市場上銷售較多的是整體發泡式蒸房,有單門或雙門的,在運輸過程中占地面積大,且不易保證產品的安全。另現有市售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組裝繁瑣,維修不便。
[0003](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拆裝方便的組合式蒸房。
[0004]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組合式蒸房,包括柜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體由底盤、后檔、側壁、前門、上蓋和隔板插接式連接,插接后兩兩相交位置固定有快絲及密封裝置,上蓋內部為弧線形,側壁和隔板上設置有引流槽,底盤上設置有連通引流槽的水槽,水槽連通排水管。
[0005]本發明將柜體的幾大組成部件設置為插接定位,通過快絲連接,拆裝方便,實現裝前運輸,現場安裝,既便于運輸有保障了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弧線形上蓋內壁及引流槽的設計,保證了蒸制食品成熟后的外觀質量。
[0006] 本發明的更優方案為:
所述上蓋、側壁、隔板和底盤均通過耐熱聚氨酯發泡成型,保證了各部件的整體密封性。
[0007]所述后檔上設置有后擋板孔,后擋板孔上連接有進氣管,對柜體內進行蒸汽供給。
[0008]所述進氣管伸入柜體內的管壁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出氣孔,便于水蒸氣均勻排出,利于蒸制食品成熟均勻。
[0009]本發明結構簡單,拆裝方便,設計合理,應用靈活,能夠實現成裝前運輸,現場安裝,便于運輸,且能夠保障了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0010](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所不I位置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進氣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I上蓋,2隔板,3側壁,4水槽,5底盤,6后擋板孔,7進氣管,8快絲。
[0013](五)【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柜體,所述柜體由底盤5、后檔、側壁
3、前門、上蓋I和隔板2插接式連接,插接后兩兩相交位置固定有快絲8及密封裝置,上蓋I內部為弧線形,側壁3和隔板2上設置有引流槽,底盤5上設置有連通引流槽的水槽4,水槽4連通排水管;所述上蓋1、側壁3、隔板2和底盤5均通過耐熱聚氨酯發泡成型;所述后檔上設置有后擋板孔6,后擋板孔6上連接有進氣管7 ;所述進氣管7伸入柜體內的管壁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出氣孔。
[0014]上蓋1、側壁3、隔板2、底盤5采用耐熱聚氨脂發泡工藝,各部件均為插接件形式,便于快速精確定位,連接后再加裝密封裝置,利于保溫、隔熱,能使熱能得以有效利用。
[0015]上蓋1、側壁3、隔板2、底盤5通過快絲8連接,拆裝方便。
[0016]上蓋I采用弧線型設計,便于蒸汽霧化后水滴沿側壁3及隔板2上的引流槽流入水槽4內,通過排水管排出。
[0017]進氣管7從后擋板孔6內進入柜體,且管壁為多孔型設計,便于水蒸汽均勻排出利于蒸制食品成熟均勻。
【權利要求】
1.一種組合式蒸房,包括柜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體由底盤(5)、后檔、側壁(3)、前門、上蓋(I)和隔板(2)插接式連接,插接后兩兩相交位置固定有快絲(8)及密封裝置,上蓋(O內部為弧線形,側壁(3)和隔板(2)上設置有引流槽,底盤(5)上設置有連通引流槽的水槽(4),水槽(4)連通排水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蒸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I)、側壁(3)、隔板(2)和底盤(5)均通過耐熱聚氨酯發泡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蒸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檔上設置有后擋板孔(6),后擋板孔(6)上連接有進氣管(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合式蒸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7)伸入柜體內的管壁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出氣孔。
【文檔編號】A47J27/04GK103479211SQ201310401986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耿大朋 申請人:山東銀鶴食品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