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嬰幼兒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幼兒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嬰幼兒的枕頭,雖然有可左右調整距離以根據嬰幼兒頭部大小不同而防止嬰幼兒偏頭導致睡姿不佳影響發育的,但該類枕頭均無法滿足兩側枕頭縱向移動的需求,同時在將嬰幼兒頭部扶正后,因為壓得較緊而不利于嬰幼兒耳朵的發育。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嬰幼兒枕,該嬰幼兒枕采用橫向、縱向均可移動的形狀設計,同時針對護耳的需求采用相對應的結構,擴大了適用范圍,極大的滿足了市場多樣化的需求。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嬰幼兒枕,包括橫向枕塊和縱向枕塊;所述縱向枕塊底部有橫向的控位孔,橫向枕塊橫向置于控位孔中;縱向枕塊數量在兩個以上。所述縱向枕塊相對側中部有凹陷狀的護耳槽。所述橫向枕塊頂部有弧狀凹陷的頭枕區。當所述橫向枕塊為硬質材料時,其邊角為圓角。所述橫向枕塊底部和所述控位孔底部均設有橫向齒條,橫向枕塊底部的齒條和控位孔底部的齒條相互嚙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可有效地保護嬰兒避免因姿勢不正而造成的腦部變形,肩部免于著涼,確保嬰兒正確的枕姿,從而使嬰兒的頭顱能夠正常發育,健美,擴大了適用范圍,極大的滿足了市場多樣化的需求,而且結構簡單,便于制造,方便包裝、攜帶,成本低廉。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橫向枕塊,11-頭枕區,2-縱向枕塊,21-控位孔,22-護耳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圖1所示的一種嬰幼兒枕,包括橫向枕塊I和縱向枕塊2 ;所述縱向枕塊2底部有橫向的控位孔21,橫向枕塊I橫向置于控位孔21中;縱向枕塊2數量在兩個以上。所述橫向枕塊I頂部有弧狀凹陷的頭枕區11,用于保護嬰幼兒后腦頭型。所述縱向枕塊2相對側中部有凹陷狀的護耳槽22。護耳槽22結合上述控位孔21的設計,由于嬰幼兒頭部枕于頭枕區11,則通過調整橫向枕塊I在控位孔21中的位置,則可調整護耳槽22對于嬰幼兒耳部的位置。當所述橫向枕塊I為硬質材料時,其邊角為圓角。所述圓角主要在于防止邊角對嬰幼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所述橫向枕塊I底部和所述控位孔21底部均設有橫向齒條,橫向枕塊I底部的齒條和控位孔21底部的齒條相互嚙合。該設置主要在于使縱向枕塊2在橫向枕塊I上的位置固定更牢固,防止嬰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將兩側縱向枕塊2之間的距離拉大。
權利要求1.一種嬰幼兒枕,包括橫向枕塊(I)和縱向枕塊(2),其特征是:所述縱向枕塊(2)底部有橫向的控位孔(21),橫向枕塊(I)橫向置于控位孔(21)中;縱向枕塊(2)數量在兩個以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枕,其特征是:所述縱向枕塊(2)相對側中部有凹陷狀的護耳槽(2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枕,其特征是:所述橫向枕塊(I)頂部有弧狀凹陷的頭枕區(1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枕,其特征是:當所述橫向枕塊(I)為硬質材料時,其邊角為圓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枕,其特征是:所述橫向枕塊(I)底部和所述控位孔(21)底部均設有橫向齒條,橫向枕塊(I)底部的齒條和控位孔(21)底部的齒條相互嚙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嬰幼兒枕,包括橫向枕塊和縱向枕塊;所述縱向枕塊底部有橫向的控位孔,橫向枕塊橫向置于控位孔中;縱向枕塊數量在兩個以上。本實用新型可有效地保護嬰兒避免因姿勢不正而造成的腦部變形,肩部免于著涼,確保嬰兒正確的枕姿,從而使嬰兒的頭顱能夠正常發育,健美,擴大了適用范圍,極大的滿足了市場多樣化的需求,而且結構簡單,便于制造,方便包裝、攜帶,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A47G9/10GK203059132SQ20132001321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明者嚴青松 申請人:嚴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