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密封過濾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
背景技術:
蒸餾咖啡壺一般是由上層壺、密封圈、過濾網、漏斗和下層壺組成的,過濾網設置于上層壺與下層壺之間。每次煮完咖啡之后,需要把過濾網拿下來,把殘留在過濾網的咖啡渣倒掉并且清洗干凈,以備下次使用。在煮制咖啡時,下層壺加熱不斷產生蒸汽,壺內的壓力非常大,為了防止蒸汽外泄,在過濾網與下層壺之間設置密封圈,密封圈把過濾網緊緊都地卡穩,因此要把過濾網從咖啡壺上取下來清洗,需先把密封圈拆卸下來,其操作比較困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包括過濾片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裝配于過濾片的外緣,所述過濾片或密封圈上設置有拉手。其中,所述拉手的底部與過濾片的表面固定連接。其中,所述拉手為一向內彎曲的弧形拉片。其中,所述弧形拉片與過濾片一體成型。進一步的,所述拉手設置有便于用手拉的圓通孔。其中,所述拉手為一圓柱形的拉手柱,所述拉手柱的底部與過濾片鉚接。其中,所述拉手為不能活動的手提柄,所述過濾片設置有兩個連接孔,所述手提柄的兩端插入連接孔內。其中,所述拉手為一軟膠片,所述軟膠片與密封圈一體成型。其中,所述拉手為L型拉手,所述L型拉手的下端部鑲嵌于密封圈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包括過濾片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裝配于過濾片的外緣,所述過濾片或密封圈上設置有拉手。當需要拆卸過濾片和密封圈時,只需用手拉拉手即可把過濾片和密封圈拆卸下,拆裝工作輕松簡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過濾片的主視局部剖面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過濾片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過濾片的主視局部剖面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過濾片的俯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過濾片的主視局部剖面圖。[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過濾片的俯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過濾片的主視局部剖面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過濾片的俯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的過濾片的主視局部剖面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的過濾片的俯視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六的密封圈的主視局部剖面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六的密封圈的俯視圖。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七的密封圈的主視局部剖面圖。圖1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七的密封圈的俯視圖。在圖1至圖14中的附圖標記包括:I 一過濾片 2—密封圈 3—拉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參見圖1至圖14,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用于蒸餾咖啡壺的上層壺和下層壺之間,其包括過濾片I和密封圈2,所述密封圈2裝配于過濾片I的外緣,所述過濾片I或密封圈2上設置有拉手3。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拉手3的底部與過濾片I的表面固定連接。過濾片I為一金屬過濾片,拉手3直接焊接固定在過濾片I的表面,當需要把過濾片I和密封圈2拆卸下來清洗殘留的咖啡渣時,只需用手拉拉手3即可把過濾片I和密封圈2輕松拆卸下,通過拉手3使得對過濾片I和密封圈2的清洗拆裝工作變得輕松簡便。實施例二。如圖3和圖4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結構相同,其區別在于其所述拉手3為一向內彎曲的弧形拉片。本實施例中所述弧形拉片焊接于過濾片I的邊緣。因為密封圈2比較容易變形,本實施例把弧形拉片焊接固定于過濾片I的邊緣,當用手拉弧形拉片時,過濾片I的一側受到較大的力,很容易將過濾片I和密封圈2拆卸下來。實施例三。如圖5和圖6所示,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二的結構相同,其區別在于其所述弧形拉片與過濾片I 一體成型。拉手3與過濾片I 一體成型,當用手拉拉手3時,就等于拉過濾片1,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利于把過濾片I拆卸下來。其中,本實施例和實施例一、實施例二的拉手3的外形都是拉片狀,為了方便用力去拉拉手3,在所述拉手3設置有便于用手拉的圓通孔(圖中未標明)。實施例四。實施例四與實施例一的結構相同,其區別在于所述拉手3為一圓柱形的拉手柱,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拉手柱的底部與過濾片I鉚接固定。鉚接固定的拉手柱與過濾片I連接在一起,需要拆卸清洗時,只需用手把拉手柱往外拉即可拆卸下來。[0043]實施例五。實施例五與實施例一的結構相同,其區別在于其所述拉手3為不能活動的手提柄,如圖9和圖10所示,所述過濾片I設置有兩個連接孔,所述手提柄的兩端插入連接孔內。當進行拆卸過濾片I和密封圈2工作時,只需拉手提柄即可輕松拆卸下來。實施例六。實施例六與實施例一的結構相同,其區別在于所述拉手3設置于密封圈2,如圖11和圖12所示,所述拉手3為一軟膠片,所述軟膠片與密封圈2 —體成型。因為過濾片I和密封圈2在裝配使用時,密封圈2是緊貼固定于過濾片I的外邊緣的,而本實施例中拉手3與密封圈2 —體成型,因此通過拉手3可直接把密封圈2拆下來即可達到把濾片I拆卸下來的目的,操作方便且簡單快捷。實施例七。實施例七與實施例六的結構相同,其區別在于所述拉手3為L型拉手,如圖13和圖14所示,所述L型拉手的下端部鑲嵌于密封圈2內。本實施例中的L型拉手緊緊地鑲嵌于密封圈2內,需要拆卸清洗時,通過L型拉手便可直接把密封圈2拆下來即可達到把濾片I拆卸下來的目的,簡單快捷。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包括過濾片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裝配于過濾片的外緣,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片或密封圈上設置有拉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的底部與過濾片的表面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為一向內彎曲的弧形拉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拉片與過濾片一體成型。
5.根據權利要求2 4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設置有便于用手拉的圓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為一圓柱形的拉手柱,所述拉手柱的底部與過濾片鉚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為不能活動的手提柄,所述過濾片設置有兩個連接孔,所述手提柄的兩端插入連接孔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為一軟膠片,所述軟膠片與密封圈一體成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為L型拉手,所述L型拉手的下端部鑲嵌于密封圈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密封過濾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易拆的密封過濾結構。包括過濾片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裝配于過濾片的外緣,所述過濾片或密封圈上設置有拉手。當需要拆卸過濾片和密封圈時,只需用手拉拉手即可把過濾片和密封圈拆卸下,拆裝工作輕松簡便。
文檔編號A47J31/06GK203059384SQ20132001323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
發明者焦德宏 申請人:萬寶力不銹鋼制品(東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