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真空電熱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440838閱讀:198來源:國知局
真空電熱容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真空電熱容器,包括:真空壺身組件,所述真空壺身組件具有壺口,所述真空壺身組件包括外膽、設在所述外膽內且用于盛放液體的內膽以及加熱裝置,所述外膽和所述內膽在壺口處密封連接;手柄組件,所述手柄組件設在所述外膽外且其上端連接至所述壺口處,所述手柄組件內形成有與所述壺口連通的通水開口;壺蓋組件,所述壺蓋組件可拆卸地設在所述手柄組件的頂部且對應于所述通水開口的上端;以及底座組件,所述底座組件設在所述真空壺身組件下方。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真空電熱容器,保溫效果好,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的使用性能。
【專利說明】真空電熱容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真空電熱容器。
【背景技術】
[0002]電熱水壺具有使用方便且加熱效率高等優點,但是傳統的電熱水壺沒有保溫的能力,熱量容易散失,增加了能耗。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保溫效果好的真空電熱容器。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真空電熱容器,包括:真空壺身組件,所述真空壺身組件具有壺口,所述真空壺身組件包括外膽、設在所述外膽內且用于盛放液體的內膽以及加熱裝置,所述外膽和所述內膽在壺口處密封連接;手柄組件,所述手柄組件設在所述外膽外且其上端連接至所述壺口處,所述手柄組件內形成有與所述壺口連通的通水開口 ;壺蓋組件,所述壺蓋組件可拆卸地設在所述手柄組件的頂部且對應于所述通水開口的上端;以及底座組件,所述底座組件設在所述真空壺身組件下方。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真空電熱容器,內膽內形成有容水腔以容納待加熱的液體,內膽和外膽之間形成封閉的空腔。由此,真空壺身組件的壁為封閉的空腔,降低了內膽內的液體與外界的熱量交換,降低了加熱過程中容水腔內的液體與外界進行的熱量交換,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的加熱效率,方便真空電熱容器的使用,且在真空電熱容器加熱完成后,可以對真空電熱容器內的液體進行保溫,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的使用性能。
[0006]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真空電熱容器,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0007]此外,所述內膽包括:第一內膽,所述第一內膽與所述外膽的頂部在壺口處密封連接;第二內膽,所述第二內膽設在所述第一內膽的底部;第三內膽,所述第三內膽設在所述第二內膽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二內膽之間限定出容納空間。由此,使內膽的結構簡單,方便內膽的成型和裝配,不僅提高了內膽的生產效率,而且還降低成本。
[0008]進一步地,所述加熱裝置包括:發熱體,所述發熱體設在所述容納空間內;感溫裝置,所述感溫裝置設在所述第三內膽的底部且上端穿過所述第二內膽后鄰近第一內膽的下表面;防干燒裝置,所述防干燒裝置設在所述容納空間內且設在所述發熱體的下方;以及溫控連接器,所述溫控連接器與所述感溫裝置相連。由此,將發熱體設置在容納空間,以便于發熱體對內膽進行加熱,避免熱量散失,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的加熱效率。在真空電熱容器內沒有待加熱液體時,防干燒裝置可以避免真空電熱容器干燒,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的實用性,避免損壞。此外,感溫裝置和溫控連接器的配合,使真空電熱容器更加智能,方便使用。
[0009]有利地,所述外膽包括:第一外膽,所述第一外膽與所述第一內膽的頂部在壺口處密封連接;第二外膽,所述第二外膽設在所述第一外膽的底部,所述第二外膽的底部具有開口,其中所述溫控連接器設在所述第二外膽底部的所述開口內。由此,使外膽結構簡單,便于裝配,且第二外膽上設置的開口可以方便地安裝溫控連接器,提高真空電熱容器的裝配效率,且在真空電熱容器故障時,可以快速的檢測溫控連接器以排除故障,方便真空電熱容器的維護,降低了真空電熱容器的維護成本。
[0010]此外,所述真空壺身組件進一步包括:壺身底蓋,所述壺身底蓋設在所述第二外膽底部且封閉所述開口。由此,進一步地簡化了真空壺身組件的裝配和維護,提高了裝配效率。
[0011]進一步地,所述手柄組件包括:壺脖件,所述壺脖件的部分周壁的上端向外傾斜以形成壺嘴;螺紋連接件,所述螺紋連接件連接在所述壺脖件的下方且與所述壺口螺紋配合,其中所述通水開口沿軸向方向貫穿所述壺脖件和螺紋連接件;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連接至所述壺脖件的外壁。由此,通過壺脖件可以便于取放真空電熱容器,便于使用,且手柄組件和真空壺身組件通過螺栓連接,便于真空電熱容器的安裝和拆卸,從而方便清洗,提高實用性。
[0012]有利地,所述壺蓋組件包括:壺蓋主體,所述壺蓋主體的底部具有壺蓋主體孔,所述壺蓋主體內部具有連通所述壺蓋主體孔和外部的出水通道;壺上蓋,所述壺上蓋連接在所述壺蓋主體的上方且與所述壺蓋主體之間限定出操作腔;出水閥,所述出水閥可軸向移動地設在所述操作腔內且下端穿過所述出水通道與所述壺蓋主體孔對應以打開和關閉所述壺蓋主體孔,所述出水閥上設有進氣孔;以及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設在所述出水閥的下端以在關閉所述壺蓋主體孔時對所述壺蓋主體孔和所述出水閥密封。由此,便于封閉容水腔,避免容水腔內的水濺出,而且還避免雜質進入容水腔內,不僅便于真空電熱容器的使用,而且還干凈衛生。
[0013]此外,所述出水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可軸向移動地設在所述操作腔內且下端穿過所述出水通道;以及閥板,所述閥板設在所述閥體的下端,且所述進氣孔設在閥板上。由此,使出水閥結構簡單,性能穩定,便于裝配和使用。
[0014]有利地,所述閥體通過彈簧可軸向移動地設在所述操作腔內。由此,使壺蓋組件結構簡單,價格便宜,且進一步地提高了閥體的穩定性。
[0015]進一步地,所述閥體、所述閥板和所述進氣孔同軸設置。由此,提高了的穩定性。
[0016]此外,所述閥板的截面形成為截錐形狀,且所述密封部件包圍所述閥板的上表面、周壁和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此,使出水閥結構簡單,便于成型。
[0017]有利地,所述閥蓋組件進一步包括:按制開關,所述按制開關可樞轉地連接在所述操作腔內且另一端伸出所述壺上蓋外,所述按制開關被構造成給所述出水閥的上端外力以使所述出水閥軸向移動。由此,便于通過按制開關打開和關閉壺蓋主體孔,使壺蓋組件結構簡單,便于真空電熱容器的操作,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的使用效率,方便用戶使用。
[0018]有利地,所述壺蓋主體向下延伸出下段筒形部,所述下段筒形部具有沿徑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一扣位,所述通水開口的內周壁上具有沿徑向向內延伸出的第二扣位,所述第二扣位與所述第一扣位對應裝配。由此,可以快速的將壺蓋組件安裝在手柄組件上,提高了使用效率,還可以快速地將壺蓋組件從手柄組件上取下,不僅便于向真空電熱容器內加入待加熱的水,而且還便于真空電熱容器的清潔。
[0019]此外,所述真空壺身組件可旋轉地設在所述底座組件上。由此,可以方便調節真空壺身組件的位置,從而提高空間利用率,方便使用。
[0020]有利地,所述底座組件包括:底座上蓋;底座下蓋,所述底座下蓋連接在所述底座上蓋的上方且與所述底座上蓋之間限定出底座腔;溫控耦合器,所述溫控耦合器設在所述底座腔內且上端從所述底座上蓋穿出;用于顯示控制界面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設在所述底座上蓋上;以及與所述控制面板相連的控制模塊。由此,通過底座上蓋和底座下蓋限定處的底座腔,可以將溫控耦合器與外界隔開,避免水等雜質進入底座腔內,從而避免底座組件損壞,提高底座組件的使用壽命。且溫控耦合器與溫控連接器相連,從而通過溫控耦合器對溫控連接器供電,底座組件與真空壺身組件分離的設計,便于使用,避免出現漏電等現象,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的實用性和使用壽命。
[0021 ]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溫度顯示屏和電源按鍵。由此,方便實時地查看真空電熱容器的加熱情況,而且使真空電熱容器更加智能,以方便用戶使用。
[0022]有利地,所述控制面板還包括至少一個功能按鍵。由此,進一步地增加了控制面板的功能,方便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真空電熱容器的示意圖。
[002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真空電熱容器的真空壺身組件的示意圖。
[002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真空電熱容器的真空壺身組件的局部示意圖。
[0026]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真空電熱容器的手柄組件的示意圖。
[0027]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真空電熱容器的壺蓋組件的示意圖。
[0028]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真空電熱容器的底座組件的示意圖。
[0029]附圖標記:
[0030]真空電熱容器100;
[0031]真空壺身組件I;
[0032]壺口 101 ;容水腔102 ;外膽11 ;第一外膽111 ;第二外膽112 ;內膽12 ;第一內膽121 ;第二內膽122 ;第三內膽123 ;容納空間103 ;加熱裝置13 ;發熱體131 ;感溫裝置132 ;防干燒裝置133 ;溫控連接器134 ;壺身底蓋14 ;
[0033]手柄組件2 ;
[0034]壺脖件21 ;壺嘴211 ;螺紋連接件22 ;手柄23 ;第二扣位24 ;通水開口 201 ;
[0035]壺蓋組件3 ;
[0036]壺蓋主體31 ;壺上蓋32 ;出水閥33 ;閥體331 ;閥板332 ;密封部件34 ;壺蓋主體孔301 ;出水通道302 ;操作腔303 ;按制開關35 ;下段筒形部311 ;第一扣位312 ;
[0037]底座組件4 ;
[0038]底座上蓋41 ;底座下蓋42 ;溫控耦合器43 ;控制面板44 ;溫度顯示屏441 ;電源按鍵 442。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40]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
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41]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42]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43]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4]下面參考圖1至圖6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真空電熱容器100,該真空電熱容器100可為水壺。在本申請下面的描述中,以真空電熱容器100為水壺為例進行說明。當然,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該真空電熱容器100為水壺僅作為示例進行說明,而不限于此,也就是說,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真空電熱容器100還可以是其它類型的電熱容器,例如豆漿機、電熱水器等。
[0045]如圖1至圖6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真空電熱容器100,包括:真空壺身組件1、手柄組件2、壺蓋組件3和底座組件4。
[0046]真空壺身組件I具有壺口 101,其中,真空壺身組件I內部限定有用于容水的容水腔102,容水腔102的上端敞開,以構成該壺口 101。真空壺身組件I包括外膽11、內膽12和加熱裝置13,內膽12設在外膽11內,外膽11和內膽12在壺口 101處密封連接,容水腔102形成在內膽12內用于盛放液體。
[0047]手柄組件2設在外膽11外,且手柄組件2的上端連接至壺口 101處,手柄組件2內形成有與壺口 101連通的通水開口 201,通水開口 201與外部連通,以使真空電熱容器100內的水可以倒出。在使用真空電熱容器100進行倒水時,手持手柄組件2并將真空電熱容器100傾斜,內膽12內的水可以從容水腔102流至壺口 101,再從壺口 101流到通水開口201處,然后流到接水容器(水杯等)中,完成倒水動作。壺蓋組件3可拆卸地設在手柄組件2的頂部,且壺蓋組件3對應于通水開口 201的上端,壺蓋組件3用于蓋住通水開口 201,以便于在不需要倒水時封閉通水開口 201。底座組件4設在真空壺身組件I下方。
[0048]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真空電熱容器,內膽12內形成有容水腔102以容納待加熱的液體,內膽12和外膽11之間形成封閉的空腔。由此,真空壺身組件I的壁為封閉的空腔,降低了內膽12內的液體與外界的熱量交換,降低了加熱過程中容水腔102內的液體與外界進行的熱量交換,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100的加熱效率,方便真空電熱容器100的使用,且在真空電熱容器加熱完成后,可以對真空電熱容器內的液體進行保溫,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100的使用性能。
[0049]此外,如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內膽12包括:第一內膽121,第二內膽122,第三內膽123,第一內膽121與外膽11的頂部在壺口 101處密封連接。第二內膽122設在第一內膽121的底部,其中第一內膽121的底部設有開口,第二內膽122設在第一內膽121的底部并封閉該開口。第三內膽123設在第二內膽122的底部,且第三內膽123與第二內膽122之間限定出容納空間103。由此,使內膽12的結構簡單,方便內膽12的成型和裝配,不僅提高了內膽12的生產效率,而且還降低成本。
[0050]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加熱裝置13包括:發熱體131、感溫裝置132、防干燒裝置133和溫控連接器134,發熱體131設在容納空間103內。感溫裝置132設在第三內膽123的底部,且感溫裝置132的上端穿過第二內膽122后鄰近第一內膽121的下表面,換言之,感溫裝置132設在容納空間103內且位于第三內膽123的底部,感溫裝置132的上端向上穿過第二內膽122,以便于檢測容水腔102內液體的溫度,便于對真空電熱容器進行控制。防干燒裝置133設在容納空間103內,且燒裝置133設在發熱體131的下方,從而避免真空電熱容器干燒。溫控連接器134與感溫裝置132相連。由此,將發熱體131設置在容納空間103,以便于發熱體131對內膽12進行加熱,避免熱量散失,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100的加熱效率。在真空電熱容器100內沒有待加熱液體時,防干燒裝置133可以避免真空電熱容器100干燒,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100的實用性,避免損壞。此外,感溫裝置132和溫控連接器134的配合,使真空電熱容器100更加智能,方便使用。
[0051]進一步地,發熱體131貼附在第二外膽112的下表面上,進一步地提高了加熱效率。
[0052]有利地,如圖3所示,外膽11包括:第一外膽111和第二外膽112,第一外膽111與第一內膽121的頂部在壺口 101處密封連接。第二外膽112設在第一外膽111的底部,第二外膽112的底部具有開口(未示出),其中溫控連接器134設在第二外膽112底部的所述開口內。由此,使外膽11結構簡單,便于裝配,且第二外膽112上設置的開口可以方便地安裝溫控連接器134,提高真空電熱容器100的裝配效率,且在真空電熱容器100故障時,可以快速的檢測溫控連接器134以排除故障,方便真空電熱容器100的維護,降低了真空電熱容器100的維護成本。
[0053]此外,如圖3所示,真空壺身組件I進一步包括:壺身底蓋14,壺身底蓋14設在第二外膽112底部,且壺身底蓋14封閉第二外膽112底部的所述開口,溫控連接器134安裝在壺身底蓋14上。在真空壺身組件I的裝配過程中,首先將溫控連接器134安裝在壺身底蓋14上,然后將壺身底蓋14配合在第二外膽112底部的開口處,且壺身底蓋14封閉該開口。由此,進一步地簡化了真空壺身組件I的裝配和維護,提高了裝配效率。
[0054]進一步地,如圖4所示,手柄組件2包括:壺脖件21、螺紋連接件22和手柄23。壺脖件21的部分周壁的上端向外傾斜以形成壺嘴211,以便于限制從真空電熱容器100處流出的水流,使水從預定位置流出。螺紋連接件22連接在壺脖件21的下方,且螺紋連接件22與壺口 101螺紋配合,以使手柄組件2與真空壺身組件I相連,其中通水開口 201沿軸向方向(即如圖4所示的沿上下的方向)貫穿壺脖件21和螺紋連接件22。手柄23的一端連接至壺脖件21的外壁。由此,通過壺脖件21可以便于取放真空電熱容器100,便于使用,且手柄組件2和真空壺身組件I通過螺栓連接,便于真空電熱容器100的安裝和拆卸,從而方便清洗,提高實用性。
[0055]有利地,如圖5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壺蓋組件3包括:壺蓋主體31、壺上蓋32、出水閥33和密封部件34,壺蓋主體31的底部具有壺蓋主體孔301,壺蓋主體31內部具有連通壺蓋主體孔301和外部的出水通道302,容水腔102內存放的液體可以經過壺蓋主體孔301和出水通道302倒出。壺上蓋32連接在壺蓋主體31的上方,且壺上蓋32與壺蓋主體31之間限定出操作腔303,避免雜質進入操作腔303。出水閥33可軸向(即如圖5所示的沿上下的方向)移動地設在操作腔303內,且出水閥33的下端穿過出水通道302與壺蓋主體孔301對應以打開和關閉壺蓋主體孔301,出水閥33上設有進氣孔(未示出),便于加熱過程中容水腔102內的蒸汽排出,且在將水從容水腔102內倒出時,可以避免出現水無法倒出的現象,便于使用。密封部件34設在出水閥33的下端以在關閉壺蓋主體孔301時對壺蓋主體孔301和出水閥33密封,從而進一步地封閉壺蓋主體孔301,避免水溢出。由此,便于封閉容水腔102,避免容水腔102內的水濺出,而且還避免雜質進入容水腔102內,不僅便于真空電熱容器100的使用,而且還干凈衛生。
[0056]此外,如圖5所示,出水閥33包括:閥體331和閥板332,閥體331可軸向移動地設在操作腔303內,且閥體331的下端穿過出水通道302,閥板332設在閥體331的下端,且所述進氣孔設在閥板332上。由此,使出水閥33結構簡單,性能穩定,便于裝配和使用。
[0057]有利地,閥體331通過彈簧可軸向移動地設在操作腔303內。由此,使壺蓋組件3結構簡單,價格便宜,且進一步地提高了閥體331的穩定性。
[0058]進一步地,閥體331、閥板332和所述進氣孔同軸設置。由此,提高了的穩定性。
[0059]此外,閥體331的截面形成為截錐形狀,且密封部件34包圍閥板332的上表面、周壁和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此,使出水閥33結構簡單,便于成型。
[0060]有利地,閥蓋組件3進一步包括:按制開關35,按制開關35可樞轉地連接在操作腔303內,且按制開關35的另一端伸出壺上蓋32外,按制開關35被構造成給出水閥33的上端外力以使出水閥33軸向移動。按制開關35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按制開關35在第一狀態時,出水閥33封閉壺蓋主體孔301和出水通道302,按制開關35在第二狀態時,按制開關35下壓出水閥33,打開壺蓋主體孔301,便于水流經過壺蓋主體孔301和出水通道302排出。由此,便于通過按制開關35打開和關閉壺蓋主體孔301,使壺蓋組件3結構簡單,便于真空電熱容器100的操作,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100的使用效率,方便用戶使用。
[0061]有利地,壺蓋主體31向下延伸出下段筒形部311,下段筒形部311具有沿徑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一扣位312,通水開口 201的內周壁上具有沿徑向向內延伸出的第二扣位24,第二扣位24與第一扣位312對應裝配。在安裝壺蓋組件3時,將壺蓋主體31的下段筒形部311與通水開口 201配合,并旋轉壺蓋主體31,使第一扣位312與第二扣位24配合,由此,可以快速的將壺蓋組件3安裝在手柄組件2上,提高了使用效率,還可以快速地將壺蓋組件3從手柄組件2上取下,不僅便于向真空電熱容器100內加入待加熱的水,而且還便于真空電熱容器100的清潔。
[0062]此外,真空壺身組件I可旋轉地設在底座組件4上。由此,可以方便調節真空壺身組件I的位置,從而提高空間利用率,方便使用。
[0063]有利地,底座組件4包括:底座上蓋41、底座下蓋42、溫控耦合器43、控制面板44和控制模塊(未示出)。底座下蓋42連接在底座上蓋41的上方,且底座下蓋42與底座上蓋
41之間限定出底座腔(未示出)。溫控耦合器43設在所述底座腔內,且溫控耦合器43上端從底座上蓋41穿出。溫控耦合器43與溫控連接器134對應的配合。控制面板44用于顯示控制界面,控制面板44設在底座上蓋41上。控制模塊與所述控制面板相連。由此,通過底座上蓋41和底座下蓋42限定處的底座腔,可以將溫控耦合器43與外界隔開,避免水等雜質進入底座腔內,從而避免底座組件4損壞,提高底座組件4的使用壽命。且溫控耦合器43與溫控連接器134相連,從而通過溫控耦合器43對溫控連接器134供電,底座組件4與真空壺身組件I分離的設計,便于使用,避免出現漏電等現象,提高了真空電熱容器100的實用性和使用壽命。
[0064]進一步地,控制面板44包括溫度顯示屏441和電源按鍵442。由此,方便實時地查看真空電熱容器100的加熱情況,而且使真空電熱容器100更加智能,以方便用戶使用。
[0065]有利地,控制面板44還包括至少一個功能按鍵。由此,進一步地增加了控制面板44的功能,方便使用。
[0066]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真空電熱容器100的其他構成以及操作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都是已知的,這里不再詳細描述。
[0067]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進行接合和組合。
[0068]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壺身組件,所述真空壺身組件具有壺口,所述真空壺身組件包括外膽、設在所述外膽內且用于盛放液體的內膽以及加熱裝置,所述外膽和所述內膽在壺口處密封連接; 手柄組件,所述手柄組件設在所述外膽外且其上端連接至所述壺口處,所述手柄組件內形成有與所述壺口連通的通水開口; 壺蓋組件,所述壺蓋組件可拆卸地設在所述手柄組件的頂部且對應于所述通水開口的上端;以及 底座組件,所述底座組件設在所述真空壺身組件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膽包括: 第一內膽,所述第一內膽與所述外膽的頂部在壺口處密封連接; 第二內膽,所述第二內膽設在所述第一內膽的底部; 第三內膽,所述第三內膽設在所述第二內膽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二內膽之間限定出容納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包括: 發熱體,所述發熱體設在所述容納空間內; 感溫裝置,所述感溫裝置設在所述第三內膽的底部且上端穿過所述第二內膽后鄰近第一內膽的下表面; 防干燒裝置,所述防干燒 裝置設在所述容納空間內且設在所述發熱體的下方;以及 溫控連接器,所述溫控連接器與所述感溫裝置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膽包括: 第一外膽,所述第一外膽與所述第一內膽的頂部在壺口處密封連接; 第二外膽,所述第二外膽設在所述第一外膽的底部,所述第二外膽的底部具有開口,其中所述溫控連接器設在所述第二外膽底部的所述開口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壺身組件進一步包括: 壺身底蓋,所述壺身底蓋設在所述第二外膽底部且封閉所述開口。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組件包括: 壺脖件,所述壺脖件的部分周壁的上端向外傾斜以形成壺嘴; 螺紋連接件,所述螺紋連接件連接在所述壺脖件的下方且與所述壺口螺紋配合,其中所述通水開口沿軸向方向貫穿所述壺脖件和螺紋連接件; 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連接至所述壺脖件的外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壺蓋組件包括: 壺蓋主體,所述壺蓋主體的底部具有壺蓋主體孔,所述壺蓋主體內部具有連通所述壺蓋主體孔和外部的出水通道; 壺上蓋,所述壺上蓋連接在所述壺蓋主體的上方且與所述壺蓋主體之間限定出操作腔; 出水閥,所述出水閥可軸向移動地設在所述操作腔內且下端穿過所述出水通道與所述壺蓋主體孔對應以打開和關閉所述壺蓋主體孔,所述出水閥上設有進氣孔;以及 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設在所述出水閥的下端以在關閉所述壺蓋主體孔時對所述壺蓋主體孔和所述出水閥密封。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閥包括: 閥體,所述閥體可軸向移動地設在所述操作腔內且下端穿過所述出水通道;以及 閥板,所述閥板設在所述閥體的下端,且所述進氣孔設在閥板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通過彈簧可軸向移動地設在所述操作腔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所述閥板和所述進氣孔同軸設置。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板的截面形成為截錐形狀,且所述密封部件包圍所述閥板的上表面、周壁和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按制開關,所述按制開關可樞轉地連接在所述操作腔內且另一端伸出所述壺上蓋外,所述按制開關被構造成給所述出水閥的上端外力以使所述出水閥軸向移動。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壺蓋主體向下延伸出下段筒形部,所述下段筒形部具有沿徑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一扣位,所述通水開口的內周壁上具有沿徑向向內延伸出的第二扣位,所述第二扣位與所述第一扣位對應裝配。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壺身組件可旋轉地設在所述底座組件上。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組件包括:` 底座上蓋; 底座下蓋,所述底座下蓋連接在所述底座上蓋的上方且與所述底座上蓋之間限定出底座腔; 溫控耦合器,所述溫控耦合器設在所述底座腔內且上端從所述底座上蓋穿出; 用于顯示控制界面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設在所述底座上蓋上;以及 與所述控制面板相連的控制模塊。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溫度顯示屏和電源按鍵。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真空電熱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還包括至少一個功能按鍵。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3447109SQ201320530986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8日
【發明者】朱國軍, 陳煒杰, 梅小紅, 唐燕, 俞曉明 申請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美的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墨玉县| 河池市| 九龙坡区| 饶河县| 花莲县| 藁城市| 杭锦旗| 商南县| 营口市| 湖州市| 睢宁县| 临夏市| 手游| 汾西县| 临汾市| 霍林郭勒市| 区。| 财经| 南投市| 汝州市| 丹巴县| 和林格尔县| 化州市| 汝城县| 中牟县| 伊金霍洛旗| 青州市| 颍上县| 北京市| 丹江口市| 上杭县| 法库县| 崇阳县| 固阳县| 常德市| 高平市| 揭西县| 综艺| 深州市| 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