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以及電壓力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包括內鍋、與該內鍋扣合連接的鍋蓋,以及設置在內鍋和鍋蓋之間的密封圈,密封圈包括一突起部和沿突起部向相反方向沿伸的兩裙邊。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電壓力鍋。采用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方案,在電壓力鍋內無壓力以及壓力上升至工作壓力時,通過密封圈,均能夠對內鍋與鍋蓋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從而保證了密封效果,并且提高了電壓力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專利說明】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以及電壓力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家用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以及電壓力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壓力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電壓力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在電壓力鍋的內鍋和鍋蓋之間,通常設置密封圈來密封內鍋與鍋蓋,但是,現有的密封圈由于其形狀只是與鍋蓋形狀相同的一圈硅膠圈,并且其自身尺寸以及與電壓力鍋的內鍋和鍋蓋相接觸的部位的間隙沒有做嚴格的限定,因此,無法保證密封效果,從而影響到電壓力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以及電壓力鍋,能夠保證密封效果,從而提高電壓力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包括內鍋、與該內鍋扣合連接的鍋蓋,以及設置在所述內鍋和鍋蓋之間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一突起部和沿所述突起部向相反方向沿伸的兩裙邊。
[0005]優選地,所述裙邊相對于所述突起部的中線的豎直距離在5.5mm-7.5mm范圍內。
[0006]優選地,所述突起部的外徑距離所述鍋蓋相對于突起部的部分的內徑之間的水平距離為大于等于2_。
[0007]優選地,當電壓力鍋內無壓力時,所述突起部的上端面距離所述鍋蓋與該上端面對應部分的內壁的豎直距離,以及所述突起部的下端面距離所述內鍋的上端面的豎直距離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2mm。
[0008]優選地,當電壓力鍋內壓力上升至工作壓力時,所述突起部的上端面距離所述鍋蓋與該上端面對應部分的內壁的豎直距離,以及所述突起部的下端面距離所述內鍋的上端面的豎直距離小于等于4mm。
[0009]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壓力鍋,包括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該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包括內鍋、與該內鍋扣合連接的鍋蓋,以及設置在所述內鍋和鍋蓋之間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一突起部和沿所述突起部向相反方向沿伸的兩裙邊。
[0010]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內鍋和鍋蓋之間設置密封圈,并且對該密封圈的尺寸以及到電壓力鍋的鍋蓋和內鍋的相應部件之間的距離做相應的限定,在電壓力鍋內無壓力以及壓力上升至工作壓力時,通過密封圈,均能夠對內鍋與鍋蓋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從而保證了密封效果,并且提高了電壓力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一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0012]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
[0013]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在內鍋和鍋蓋之間設置密封圈,并且對該密封圈的尺寸以及到電壓力鍋的鍋蓋和內鍋的相應部件之間的距離做了限定,以通過密封圈實現更好的密封效果。
[0015]參照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一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0016]本實施例所提供的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包括內鍋10、與該內鍋10扣合連接的鍋蓋20,以及設置在內鍋10和鍋蓋20之間、用于對內鍋10和鍋蓋20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圈30,該密封圈30包括一突起部31,以該沿突起部31向相反方向沿伸的兩裙邊32,本實施例中,兩裙邊32可以設置為以突起部31呈對稱設置,當然也可不對稱,只需保證其對內鍋10和鍋蓋20的密封作用。
[0017]將密封圈30安裝在鍋蓋20上,當鍋蓋20與內鍋10扣合后,該密封圈30的突起部31與鍋蓋20的側邊的內側壁接觸,而兩裙邊32分別與鍋蓋20上端的內側壁以及內鍋10的上端面的邊緣相接觸,從而實現對內鍋10和鍋蓋20的密封。
[0018]在本實施例中,將裙邊32相對于突起部31的中線的豎直距離設置為在
5.5mm-7.5mm范圍內,如圖1中所示出的距離a。以保證在電壓力鍋內無壓力和處于正常工作壓力的時候,該裙邊32與鍋蓋20上端的內側壁或與內鍋10的上端面的邊緣都能緊密接觸,起到密封作用。
[0019]在本實施例中,突起部31的外徑距離鍋蓋20相對于突起部31的部分的內徑之間的水平距離設置為大于等于2mm,如圖1中所示出的距離b。同樣為了保證在電壓力鍋內無壓力和處于正常工作壓力的時候,突起部31與鍋蓋20的側邊的內側壁都能緊密接觸,起到密封作用。
[0020]在本實施例中,當電壓力鍋內無壓力時,突起部31的上端面距離鍋蓋20與該上端面對應部分的內壁的豎直距離,以及突起部31的下端面距離內鍋10的上端面的豎直距離,需要設置為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2mm,如圖1中所示出的距離c和d。這樣,即使電壓力鍋內無壓力,由于突起部31的上端面距離鍋蓋20的內側壁的豎直距離,以及突起部31的下端面距離內鍋10的上端面的豎直距離足夠小,因而能將內鍋10與鍋蓋20進行密封。
[0021]在本實施例中,當電壓力鍋內壓力上升至工作壓力時,突起部31的上端面距離鍋蓋20與該上端面對應部分的內壁的豎直距離,以及突起部31的下端面距離內鍋10的上端面的豎直距離,需要設置為小于等于4_,如圖1中所示出的距離c和d。當電壓力鍋工作并且鍋內壓力上升至正常的工作壓力時,該距離小于等于4mm,以保證在壓力作用下密封圈30也能夠與內鍋10和鍋蓋20緊密接觸,起到密封作用。
[0022]本實施例通過在內鍋10和鍋蓋20之間設置密封圈30,并且對該密封圈30的尺寸以及到電壓力鍋的鍋蓋20和內鍋10的相應部件之間的距離做相應的限定,在電壓力鍋內無壓力以及壓力上升至工作壓力時,通過密封圈30,均能夠對內鍋10與鍋蓋20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從而保證了密封效果,并且提高了電壓力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0023]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壓力鍋。
[0024]本實施例提供的電壓力鍋,包括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該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包括內鍋10、與該內鍋10扣合連接的鍋蓋20,以及設置在內鍋10和鍋蓋20之間、用于對內鍋10和鍋蓋20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圈30,該密封圈30包括一突起部31,以該沿突起部31向相反方向沿伸的兩裙邊32,本實施例中,兩裙邊32可以設置為以突起部31呈對稱設置,當然也可不對稱,只需保證其對內鍋10和鍋蓋20的密封作用。
[0025]本電壓力鍋包括了上述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的全部實施例的全部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贅述。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包括內鍋、與該內鍋扣合連接的鍋蓋,以及設置在所述內鍋和鍋蓋之間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一突起部和沿所述突起部向相反方向沿伸的兩裙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邊相對于所述突起部的中線的豎直距離在5.5mm-7.5mm范圍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外徑距離所述鍋蓋相對于突起部的部分的內徑之間的水平距離為大于等于2mm。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當電壓力鍋內無壓力時,所述突起部的上端面距離所述鍋蓋與該上端面對應部分的內壁的豎直距離,以及所述突起部的下端面距離所述內鍋的上端面的豎直距離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2_。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當電壓力鍋內壓力上升至工作壓力時,所述突起部的上端面距離所述鍋蓋與該上端面對應部分的內壁的豎直距離,以及所述突起部的下端面距離所述內鍋的上端面的豎直距離小于等于4mm。
6.一種電壓力鍋,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壓力鍋的內鍋與鍋蓋的密封結構。
【文檔編號】A47J27/08GK203609249SQ201320687020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蕭展鋒 申請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美的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