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包括上層使用間和下層雙室貯糞池,上層使用間內設有包括小便池和大便池的糞尿分集式蹲便器,小便池通過輸尿管連通貯尿器,大便池通過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連通下層雙室貯糞池。下層雙室貯糞池包括將貯糞池劃分為雙室的貯糞池隔墻,以及連接在貯糞池隔墻上能夠轉向的大便轉向槽,大便轉向槽將由自動復位隔離閥滑落的糞便導向雙室貯糞池的一個室內;下層雙室貯糞池出糞口設有曬板;為防雨水進入,上層使用間地平面和下層雙室貯糞池四周池壁均高于使用間外地面。實現了雙室貯糞池的交替發酵熟化功能;雙室貯糞池上設有排氣管,排氣管與自動復位隔離閥聯合解決了雙室貯糞池的臭氣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節水旱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戶用廁所大多非常簡陋,多為簡單的露天蹲坑或與糞池相連的露天蹲坑,糞池和蹲坑都是開放性的。條件好一些的農戶,在蹲坑上建有遮風避雨的小房間。傳統的農村戶用廁所具有如下三大問題:一是糞尿不分離,堆積發酵后產生氨、硫化氫等惡臭有毒有害氣體;二是糞便難以發酵熟化,難以殺滅糞便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易引發傳染?。蝗亲躺孟墸以谙募颈┯昶诙卓右子谒鹕?,污水橫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急需改造落后的農村戶用廁所。
[0003]目前城鎮的廁所均為水沖式廁所勤務打包式免水部廁所,但要使用大量的水資源、建設成本高、運行維護成本高,且不利于使用糞便的肥料價值等,不適用于廣大農村地區。
[0004]為此,近10余年來,一批科研人員先后開展了旱廁技術研究,公開了許多旱廁的技術方案。但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I)建造、使用維護復雜,成本高;(2)未全面解決上述傳統農村旱廁存在的三大問題;(3)改變了人們的入廁習慣,直視大便池下又深又大的貯糞池,人們往往心生恐懼;(4)便后加覆蓋料覆蓋難以加準確,需要加較多的覆蓋料的問題,且因消耗量大覆蓋料獲取也是一個問題;(5)現有技術通過采用卡入式活動結構便器解決糞尿分離旱廁的雙室交替使用問題,清理蹲便器的水、雨水、尿液等通過大便池、卡入式活動結構便池四周縫隙、排氣管等進入貯糞池,或排氣管設置不合理,易造成廁所內臭味嚴重。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其實現了糞尿分離、糞便發酵熟化、糞尿密閉存放,較好地解決了農村戶用廁所存在的三大問題,改善了人們的入廁環境。其結構簡單,建造方便,運行管理費用低,能減少占地面積,是一種處理效率高的環保型旱廁,且糞便可作為有機肥料資源化利用。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7]—種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包括上層使用間和下層雙室貯糞池,所述上層使用間內設有包括小便池和大便池的糞尿分集式蹲便器,小便池通過輸尿管連通貯尿器;大便池通過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連通下層雙室貯糞池;所述下層雙室貯糞池包括將貯糞池劃分為雙室的貯糞池隔墻,以及連接在貯糞池隔墻上能夠換向的大便轉向槽,大便轉向槽與所述自動復位隔離閥上下對應;所述下層雙室貯糞池出糞口設有曬板;所述上層使用間和下層雙室貯糞池四周池壁均高于使用間外地面,防止雨水進入。
[0008]進一步地,所述上層使用間內設的糞尿分集式蹲便器鑲嵌固定在雙室貯糞池上蓋板上,糞尿分集式蹲便器內設隔板將其分隔成小便池和大便池前后兩部分。
[0009]進一步地,所述上層使用間地平面和與之同一水平的雙室貯糞池上蓋板高于使用間外地面30cm-40cm ;下層雙室忙糞池曬板一側的池壁高于使用間外地面10cm-20cm。
[0010]進一步地,所述大便池池體底面呈下傾斜狀,池體底面自上至下傾斜45° -60° ;在大便池池體后端連接一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底部與大便池底面相接。
[0011]進一步地,所述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為一種利用重力作用實現糞便和空氣單向通過的活動門閥,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閥門上端通過轉軸連接在隔離閥上,閥門閉合時與豎直平面呈一小于10°的夾角,利用在重力的作用下閥門具有回歸豎直平面趨勢的原理實現關閉。
[0012]進一步地,所述糞尿分集式蹲便器的小便池兩側呈弧形,弧形最低部分低于上層使用間內地平面0.5cm,利于小便池匯集地平面上的水,防止清潔水等進入大便池;大便池四周池壁高出上層使用間內地平面l-3cm,且大便池上設有防臭蓋。
[0013]進一步地,所述大便轉向槽底部連接在貯糞池隔墻上,上部連接在設于雙室貯糞池上蓋板上的兩根掛鉤上且易于拆卸和安裝,大便轉向槽將由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滑落的糞便導向下層雙室貯糞池中的一個室內。
[0014]進一步地,所述大便轉向槽槽底尺寸為50cmX60cm,兩側壁高為6_10cm,底槽四角開有4個孔,通過設置在貯糞池隔墻上的兩根直立釘和設置在貯糞池上蓋板上的兩根掛鉤固定。
[0015]進一步地,所述貯糞池隔墻上部緊靠上層使用間墻壁設與貯糞池相通的T形排氣管。
[001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多個問題,一是采用卡入式活動結構便器解決糞尿分離旱廁的雙室交替使用問題,存在的清潔用水等液體通過卡入式活動結構進入貯糞池的問題;二是直視大便池下又深又大的貯糞池,人們心生恐懼的問題;三是排氣管等設置不合理,易造成廁所內臭味嚴重的問題;四是便后面對又深又大的貯糞池,難以準確加覆蓋料覆蓋,且需要加較多的覆蓋料的問題。
[001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
[0018]1、無臭。實現了糞尿分離,避免了糞尿混合排放、堆積產生氨、硫化氫等惡臭氣體。
[0019]2、衛生。通過簡易的貯糞池雙室交替使用方式實現了糞便發酵熟化,從源頭殺滅病原微生物,可有效防止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傳播。
[0020]3、環境改善。糞尿妥善收集,改善了人們的入廁環境及廁所周邊的環境。
[0021]4、節水。僅小便池需要少量水沖洗,節約水資源。
[0022]5、成本低。結構簡單,建造方便,運行管理費用低。
[0023]6、資源化利用。發酵熟化后的糞便及收集的尿液可作為優質的有機肥,直接還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5]圖2是本實用新型拆卸、安裝大便轉向槽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6]如圖中所示:1_糞尿分集式蹲便器;2_小便池;3_大便池;4_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5-大便轉向槽;6-掛鉤;7-曬板;8-貯尿器;9-T形排氣管;10_下層雙室貯糞池;11-上層使用間;12-貯糞池隔墻;13-直立釘;14-貯糞池上蓋板;15-使用間外地面;16-輸尿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上層使用間11、下層雙室貯糞池10、糞尿分集式蹲便器1、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貯尿器8、Τ形排氣管9。其主體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為深于使用間外地面100-120cm的下層雙室貯糞池10和容積20-50升的貯尿器8 ;上部為高于使用間外地面30cm-40cm的上層使用間11,上層使用間11內設置的糞尿分集式蹲便器I鑲嵌固定在貯糞池上蓋板14上,糞尿分集式蹲便器I由隔板分隔成小便池2、大便池3前后兩部分;大便池3池體底面呈下傾斜狀,池體底面自上至下傾斜45° -60° ;下層雙室貯糞池10包括將貯糞池劃分為雙室的貯糞池隔墻12,以及連接在貯糞池隔墻12上能夠換向的大便轉向槽5 ;在大便池3池體后端用轉軸連接一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底部與池體底面相接,大便轉向槽5與自動復位隔離閥4上下對應。小便池2的底部通過輸尿管16與貯尿器8連通。在上層使用間11外的下層雙室貯糞池10出糞口設曬板7,在下層雙室貯糞池10附近建有存放貯尿器8的水泥槽,水泥槽四周池壁頂端高于使用間外地面15約20cm,防止雨水進入。為防止雨水,廁所上層使用間11地平面和雙室貯糞池上蓋板14比使用間外地面15高30cm-40cm。
[0029]糞尿分集式蹲便器I主體與常規的糞尿分離式便器類似,其特征在于四周高低明顯不同,固定在雙室貯糞池上蓋板14上后,小便池2前端高出蓋板約8cm,兩側呈弧形,弧形最低部分低于上層使用間內地平面約0.5cm,目的是更好地收集尿液和清潔用水;大便池3四周高出上層使用間內地平面l-3cm,目的是防止尿液等進入貯糞池,且大便池3上設有防臭蓋。
[0030]設在大便池3糞便排放口處的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是一種利用重力作用實現糞便和空氣單向通過的活動門閥,隔離閥閥門上端通過轉軸連接在隔離閥上,閥門閉合時與豎直平面呈一小于10°的夾角,利用在重力的作用下閥門具有回歸豎直平面趨勢的原理實現關閉。無糞便和空氣通過或空氣欲逆向流時自動閉合,防臭氣進入廁所上層使用間11。落在大便池內壁上的大便在重力的作用下通過自動復位隔離閥,大便通過后隔離閥在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復位。
[0031]在貯糞池隔墻12與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之間設易于拆卸和安裝的大便轉向槽5,大便轉向槽5底槽尺寸約為50cmX60cm,兩側壁高約6_10cm,底槽四角開直徑約
1.5cm的孔4個,通過設置在隔墻12上的兩根直立釘13和設置在雙室貯糞池上蓋板上的兩根掛鉤6固定;大便轉向槽固定在一側時,大便轉向槽將由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滑落的糞便導向雙室貯糞池10中的一個室內,固定在另一側時,導向雙室貯糞池10中的另一個室內。該設計通過簡單方式實現了糞便的分期發酵熟化。
[0032]在雙室貯糞池隔墻12上部緊靠上層使用間墻壁設與下層雙室貯糞池10相通的T型排氣管9,T型排氣管高約3米,一方面利用負壓原理將貯糞池的臭氣排出,另一方面為貯糞池通風,利于糞便干燥和發酵熟化。
[0033]這種新設計的糞尿分集式蹲便器在實現糞尿分集的同時,實現了防止臭氣返入廁所使用間,且與現傳統蹲坑類似,看起來較淺,不令人生畏。
[0034]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0035]在使用的貯糞池室內先放入一層覆蓋料(草木灰或碎木屑、碎秸桿、生石灰等)。有人入廁時,小便通過小便池收集,通過輸尿管進入貯尿器貯存,大便在重力作用下,推開自動復位隔離閥,經大便轉向槽滑入貯糞池正在使用貯糞室內,大便后往大便池內加覆蓋料。在糞便發酵熟化過程中,產生的臭氣和水分通過T形排氣管高空排出,廁所使用間內無異味。貯糞池一室貯滿后,停用進行發酵熟化,這時將可方便拆卸的大便轉向槽換向,換用另一側的貯糞室。停用貯糞室內的糞便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熟化,可作為優質的有機肥,直接還田,避免了堆肥的勞力和二次污染。使用過程中收集的尿液經加5倍水稀釋后,可直接用作液態肥。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包括上層使用間(11)和下層雙室貯糞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使用間(11)內設有包括小便池(2)和大便池(3)的糞尿分集式蹲便器(1),小便池(2)通過輸尿管(16)連通貯尿器(8);大便池(3)通過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連通下層雙室貯糞池(10);所述下層雙室貯糞池(10)包括將貯糞池劃分為雙室的貯糞池隔墻(12),以及連接在貯糞池隔墻(12)上能夠換向的大便轉向槽(5),大便轉向槽(5)與所述自動復位隔離閥(4)上下對應;所述下層雙室貯糞池(10)出糞口設有曬板(7);所述上層使用間(11)和下層雙室貯糞池(10)四周池壁均高于使用間外地面(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使用間(11)內設的糞尿分集式蹲便器(I)鑲嵌固定在雙室貯糞池的上蓋板(14)上,糞尿分集式蹲便器⑴內設隔板將其分隔成小便池⑵和大便池⑶前后兩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使用間(11)地平面和與之同一水平的雙室貯糞池上蓋板(14)高于使用間外地面(15)30cm-40cm ;下層雙室忙糞池(10)曬板一側的池壁高于使用間外地面(15) 10cm_2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便池(3)池體底面呈下傾斜狀,池體底面自上至下傾斜45° -60° ;在大便池(3)池體后端連接一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底部與池體底面相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為一種利用重力作用實現糞便和空氣單向通過的活動門閥,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閥門上端通過轉軸連接在隔離閥上,閥門閉合時與豎直平面呈一小于10°的夾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其特征在于:所述糞尿分集式蹲便器(I)的小便池(2)兩側呈弧形,弧形最低部分低于上層使用間(11)內地平面0.5cm;大便池(3)四周池壁高出上層使用間(11)內地平面l-3cm,且大便池(3)上設有防臭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便轉向槽(5)底部連接在貯糞池隔墻(12)上的直立釘上,上部連接在設于雙室貯糞池上蓋板(14)上的兩根掛鉤(6)上且易于拆卸和安裝,大便轉向槽(5)將由重力式自動復位隔離閥(4)滑落的糞便導向下層雙室貯糞池(10)中的一個室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便轉向槽(5)槽底尺寸為50cmX60cm,兩側壁高為6_10cm,底槽四角開有4個孔,通過設置在貯糞池隔墻(12)上的兩根直立釘(13)和設置在貯糞池上蓋板(14)上的兩根掛鉤(6)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室交替使用單向排氣糞尿分離旱廁,其特征在于:所述貯糞池隔墻(12)上部緊靠上層使用間(11)墻壁設與貯糞池相通的T形排氣管(9)。
【文檔編號】A47K11/00GK203953501SQ201420237916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李英杰, 張振文, 楊晨曦, 張蓓, 孫長順, 薛旭東, 林啟才, 王西鋒 申請人: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