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水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便利水杯,由水杯外殼、杯囊組成。杯囊放在水杯外殼中。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水杯更易于攜帶、更換,更方便、衛生,同時可以泡面。
【專利說明】便利水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能夠改變以往水杯形狀固定不便攜帶的問題,而且可以用來泡袋裝方便面。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所見的水杯都是固定性狀的,不便攜帶,臟了也不便清洗,旅行途中攜帶也不方便,而桶裝方便面同樣攜帶不便,又很浪費資源,另外,有些專利的便利水杯雖然可以折疊但是內杯體不能更換,很是浪費,而且有的沒有可以防止運動過程中水濺出的杯蓋。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目前水杯以及桶裝方便面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改善這些缺點的方案。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由水杯外殼、杯囊組成,杯囊放在水杯外殼中,水杯外殼包括水杯側壁、杯底、杯蓋、系帶、折頁,水杯側壁為等長的四個長方體,四個長方體側邊緣通過折頁連接在一起,杯蓋和杯底的大小與水杯側壁撐開后所形成的立方體的空面的大小一致,杯蓋和杯底都有一個邊緣通過折頁分別連接在一個長方體側壁的上、下邊緣處,與杯蓋有折頁的邊緣相對的杯蓋的另一個邊緣有系帶,與杯底有折頁的邊緣相對的杯底的另一個邊緣有系帶,杯蓋和杯底蓋在水杯上時與杯蓋和杯底有系帶的邊緣處相咬合的長方體側壁的邊緣處也有系帶,杯囊包括杯囊袋、杯囊口、杯囊蓋,杯囊袋的材質為柔軟的可承受沸水溫度且無害的材質,杯囊袋撐開后的大小與水杯側壁撐開后所形成的立方體的內部空間大小相等,杯囊口在杯囊袋的開口邊緣,杯囊口包括松緊口、硬質杯囊口,松緊口的材質為能承受較高溫度且對人體無害的材質,松緊口在硬質杯囊口外,杯囊蓋蓋在硬質杯囊口上,硬質杯囊口和杯囊蓋的材質都為較硬且在沸水溫度下無害的材質。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水杯更易于攜帶、更換,更方便、衛生,同時可以泡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水杯外殼的整體構造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圖1的細節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水杯外殼的整體側面圖。
[0010]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圖3的細節圖。
[0011]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水杯側壁的整體俯視圖。
[0012]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圖5的細節圖。
[0013]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杯囊的整體結構圖。
[0014]圖中1.系帶,2.杯蓋,3.折頁,4.水杯側壁,5.杯底,6.杯囊蓋,7.硬質杯囊口,8.松緊口,9.杯囊袋。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在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中,水杯側壁4為等長的四個長方體,四個長方體側邊緣通過折頁3連接在一起,杯蓋2和杯底5的大小與水杯側壁4撐開后所形成的立方體的空面的大小一致,杯蓋2和杯底5都有一個邊緣通過折頁3分別連接在一個長方體側壁的上、下邊緣處,與杯蓋2有折頁3的邊緣相對的杯蓋2的另一個邊緣有系帶1,與杯底5有折頁3的邊緣相對的杯底5的另一個邊緣有系帶1,杯蓋2和杯底5蓋在水杯上時與杯蓋2和杯底5有系帶I的邊緣處相咬合的長方體側壁的邊緣處也有系帶1,杯囊袋9的材質為柔軟的可承受沸水溫度且無害的材質,杯囊袋9撐開后的大小與水杯側壁4撐開后所形成的立方體的內部空間大小相等,杯囊口在杯囊袋9的開口邊緣,松緊口 8的材質為能承受較高溫度且對人體無害的材質,松緊口 8在硬質杯囊口 7外,杯囊蓋6蓋在硬質杯囊口 7上,硬質杯囊口 7和杯囊蓋6的材質都為較硬且在沸水溫度下無害的材質。
[0016]不用時只要將水杯側壁4沿折頁3折合,杯囊去水壓扁即可。
[0017]使用時將水杯側壁4沿折頁3撐起,擰開杯囊蓋6,撐起杯囊袋9放入水杯外殼中,然后用松緊口箍住水杯外殼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便利水杯,由水杯外殼、杯囊組成,其特征是:杯囊放在水杯外殼中,水杯外殼包括水杯側壁、杯底、杯蓋、系帶、折頁,水杯側壁為等長的四個長方體,四個長方體側邊緣通過折頁連接在一起,杯蓋和杯底的大小與水杯側壁撐開后所形成的立方體的空面的大小一致,杯蓋和杯底都有一個邊緣通過折頁分別連接在一個長方體側壁的上、下邊緣處,與杯蓋有折頁的邊緣相對的杯蓋的另一個邊緣有系帶,與杯底有折頁的邊緣相對的杯底的另一個邊緣有系帶,杯蓋和杯底蓋在水杯上時與杯蓋和杯底有系帶的邊緣處相咬合的長方體側壁的邊緣處也有系帶,杯囊包括杯囊袋、杯囊口、杯囊蓋,杯囊袋的材質為柔軟的可承受沸水溫度且無害的材質,杯囊袋撐開后的大小與水杯側壁撐開后所形成的立方體的內部空間大小相等,杯囊口在杯囊袋的開口邊緣,杯囊口包括松緊口、硬質杯囊口,松緊口的材質為能承受較高溫度且對人體無害的材質,松緊口在硬質杯囊口外,杯囊蓋蓋在硬質杯囊口上,硬質杯囊口和杯囊蓋的材質都為較硬且在沸水溫度下無害的材質。
【文檔編號】A47G19/22GK203914374SQ201420346921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3日
【發明者】李洪 申請人: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