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熱超導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真空熱超導鍋由內層鍋體、外層鍋體、排氣裝置、導熱工質和鍋把手組成;內層鍋體和外層鍋體的制作材料是金屬。外層鍋體包裹于內層鍋體外,內層鍋體的上端與外層鍋體的內壁疊合密封焊接后,內層鍋體與外層鍋體之間的空間是一個真空腔;真空腔添加適量的對應導熱工質。外層鍋底部局部加熱,內層鍋體整體都可以導熱散熱,熱管式導熱散熱速度快,散熱面積大,內層鍋底做飯、熬粥、炒菜也不會糊鍋底。內外層鍋體間的真空腔在外層鍋底有熱源加熱時,可以快速導熱散熱;在外層鍋底無熱源加熱時,真空腔能有效增加保溫效果。
【專利說明】真空熱超導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廚具鍋,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真空熱超導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鍋大部分是單層結構,用于蒸煮、炒制食物,一般是由鋁、鐵或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成,單層鍋的、復合底缺點是加熱只限于鍋的底部加熱導熱,熱傳導速度慢,熱分布不好,易產生聚熱點而燒焦食物;保溫性能差,對于需要保溫的食物只能通過使用其它保溫容器。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導熱散熱速度快、保溫效果好的鍋。
[0003]熱管技術是1963年美國LosAlamos國家實驗室的G.M.Grover發明的一種稱為“熱管”的傳熱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熱傳導原理與致冷介質的快速熱傳遞性質,透過熱管將發熱物體的熱量迅速傳遞到熱源外,其導熱能力超過任何已知金屬的導熱能力。“熱管”具有相變傳熱,極高的傳熱效率;其內熱阻極小,當量導熱系數極高,有熱超導體之稱,靈活多變的結構形式及型體尺寸,具有很好的等溫表面等優點特性。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種不僅結構簡單,內層鍋體整體的導熱散熱,加熱速度快、真空保溫時間長,且使用方便、安全的真空熱超導鍋。
[0005]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真空熱超導鍋由內層鍋體、外層鍋體、排氣裝置、導熱工質和鍋把手組成;內層鍋體和外層鍋體的制作材料是金屬材料。
[0006]真空熱超導鍋的鍋外觀形狀是鍋口徑和鍋底直徑的大小是一樣的,或者是鍋口徑比鍋底直徑大的。
[0007]所述內層鍋體的上端是開口的,其邊緣向外延伸為翻邊;內層鍋體的內層鍋底面是呈凸狀形狀、或者是呈凹狀形狀、或者是呈圓狀形狀;
[0008]內層鍋體的內部表面是光滑,內層鍋體的內部表面可以做涂層處理,增加鍋的耐用、實用性。涂層處理是特氟龍涂層;或者是陶瓷涂層。
[0009]內層鍋體的外部表面是有加強筋的;加強筋呈不規則的線條分布在內層鍋體的外部表面,內層鍋體上面的加強筋起到真空抗壓的作用。
[0010]所述外層鍋體的上端是開口的,其邊緣向外延伸為翻邊;外層鍋體的外層鍋底的外面是平的,或者是呈圓狀形狀;外層鍋體的外層鍋底的內部面是呈凸狀形狀、或者是呈凹狀形狀、或者是呈圓狀形狀;外層鍋體的外表面是光滑;外層鍋體的內部表面是有加強筋的;加強筋是呈規則,或者是呈不規則的線條分布在外層鍋體的內部表面,外層鍋體上面的加強筋起到真空抗壓的作用。
[0011]外層鍋體的外面沒有保溫層保溫,也可以增加保溫的保溫層裝置,這樣可以在工作時起到外層鍋體的保溫作用。
[0012]外層鍋體上面安裝有I一 2個鍋把手;
[0013]外層鍋體上面安裝有一個排氣裝置,排氣裝置用于抽真空排氣。
[0014]所述的加強筋是通過共同鑄壓成的,或者是將鍋體的表面用車床加工成的,或者是將加強筋焊接在鍋體上的。加強筋的高度為0.1—1.5mm ;寬度為0.5—2mm ;加強筋與加強筋的間距為I一30mm。
[0015]所述外層鍋體包裹于內層鍋體外;內層鍋體的上端與外層鍋體的內壁疊合密封焊接后,內層鍋體與外層鍋體之間的空間是一個真空腔;內層鍋體與外層鍋體之間的空間間距是O —10 mm,內層鍋體與外層鍋體上端貼合部位為0mm。
[0016]所述的真空腔的內部氣壓根據氣化溫度的不同要求設定不同的負壓壓力,根據設計控制真空腔內的氣化蒸汽飽和度后,添加對應適量的、對應的導熱工質。
[0017]所述的導熱工質根據所需要的工作溫度,選擇適量的、對應的導熱工質;導熱工質是水、或者是乙醇、或者是導熱姆等等不同的工質。
[0018]所述的排氣裝置安裝外層鍋體的上面;
[0019]1、排氣裝置是閥門,或者是金屬管,或者是氣門裝置;
[0020]2、排氣裝置用于真空腔的抽真空排氣、給于真空腔內灌裝導熱工質;
[0021]3、真空腔通過排氣裝置排出腔內氣體后,再通過排氣裝置給真空腔內灌裝適量的、對應的導熱工質后,將排氣裝置密封。
[0022]工作時:當外層鍋底受熱時,真空腔中的導熱工質迅速蒸發,汽體在微小的壓力差下流向內層鍋體,并且釋放出熱量,重新凝結成導熱工質,導熱工質靠重力的作用流回外層鍋底,如此循環不止,熱量由外層鍋底傳導至內層鍋體,這種循環是快速進行的,熱量可以被內層鍋體源源不斷地傳導給鍋內的水、物料。
[0023]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解決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實用新型真空熱超導鍋使用方便,外層鍋底部局部加熱,內層鍋體整體都可以導熱散熱,熱管式導熱散熱速度快,導熱散熱面積大,內層鍋底做飯、熬粥、炒菜不會糊鍋底;內外層鍋體間的真空腔在外層鍋底有熱源加熱時,可以快速導熱加熱;在外層鍋底無熱源加熱時,真空腔能有效增加真空保溫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真空熱超導鍋的實施例1 一種凸底鍋結構示意圖;
[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真空熱超導鍋的實施例1 一種凸底鍋結構示意圖;
[0027]圖3為本實用新型真空熱超導鍋的實施例2 —種凹底鍋結構示意圖;
[0028]圖4為本實用新型真空熱超導鍋的實施例2 —種凹底鍋結構示意圖;
[0029]圖5為本實用新型真空熱超導鍋的實施例3 —種圓底鍋結構不意圖;
[0030]圖6為本實用新型真空熱超導鍋的實施例3 —種圓底鍋結構不意圖。
[0031]附圖標記說明:1、內層鍋體;2、外層鍋體;3、排氣裝置;4、排氣閥;5、鍋把手;
6、導熱工質;7、加強筋;8、內層鍋底;9、外層鍋底。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實施例1
[0033]如圖1、圖2所示:真空熱超導鍋的凸底鍋由內層鍋體(I)、外層鍋體(2)、排氣裝置(3)、導熱工質(6)和鍋把手(5)組成。
[0034]內層鍋體(I)和外層鍋體(2)的制作材料是金屬材料。
[0035]真空熱超導鍋的凸底鍋的外觀形狀是如圖1所示的鍋口徑和鍋底直徑的大小是一樣的,或者是如圖2所示的鍋口徑比鍋底直徑大的。
[0036]所述內層鍋體(I)的上端是開口的,內層鍋體(I)上端的邊緣向外延伸為翻邊;
[0037]1、內層鍋體(I)的內層鍋底(8)是呈凸狀形狀;
[0038]2、內層鍋體(I)的內部表面做陶瓷涂層處理后是光滑的;
[0039]3、內層鍋體(I)的外部表面是有加強筋(7)的;加強筋(7)呈不規則的線條分布在內層鍋體(I)的外部表面,外層鍋體(2 )和加強筋(7 )是通過鑄壓一次成型的。
[0040]所述外層鍋體(2)的上端是開口的,其外層鍋體(2)的邊緣向外延伸為翻邊;
[0041]1、外層鍋體(2)的外層鍋底(9)的外面是平的;
[0042]2、外層鍋體(2)的外層鍋底(9)的內面是呈凸狀形狀;
[0043]3、外層鍋體(2)的外表面是光滑;
[0044]4、外層鍋體(2)的內部表面是有加強筋(7)的;加強筋(7)呈不規則的線條分布在外層鍋體(2)的內部表面;外層鍋體(2)和加強筋(7)是通過鑄壓一次成型的;加強筋(7)的高度為0.5mm ;寬度為Imm ;加強筋(7)與加強筋(7)的間距為10mm。
[0045]5、外層鍋體(2)的外面沒有保溫裝置。
[0046]所述的鍋把手(5 )安裝在外層鍋體(2 )上的外面,鍋把手(5 )安裝數量是I一 2個。
[0047]所述的外層鍋體(2 )包裹于內層鍋體(I)外;內層鍋體(I)的上端與外層鍋體(2 )的內壁疊合密封焊接后,內層鍋體(I)與外層鍋體(2)之間的空間是一個真空腔(4);內層鍋體(I)與外層鍋體(2)之間空間的間距是3 mm,內層鍋體(I)與外層鍋體(2)上端貼合部位為0mm。。
[0048]所述的真空腔(4)的內部氣壓根據氣化溫度的不同要求設定不同的負壓壓力,設計控制好真空腔(4)腔內的氣化蒸汽飽和度后,添加對應的、適量的導熱工質(6);導熱工質(6)是水。
[0049]所述的排氣裝置(3)安裝在外層鍋體(2)上面;
[0050]1、排氣裝置(3)是金屬管;
[0051]2、排氣裝置(3)用于真空腔(4)的抽真空排氣、給于真空腔(4)內灌裝導熱工質
(6);
[0052]3、真空腔(4)通過排氣裝置(3)排出腔內氣體后,再通過排氣裝置(3)給真空腔
(4)內灌裝適量的、對應的導熱工質(6)后,將排氣裝置(3)的金屬管密封焊接。
[0053]工作時:當外層鍋底(9)受加熱源加熱時,真空腔(4)中的導熱工質(6)迅速蒸發,汽體在微小的壓力差下流向內層鍋體(1),并且釋放出熱量,重新凝結成導熱工質(6),導熱工質(6)靠重力的作用流回外層鍋底(9)上,如此循環不止,熱量由外層鍋底(9)傳至內層鍋體(1),這種循環是快速進行的,熱量可以被內層鍋體(I)源源不斷地傳導給鍋內的水。
[0054]外層鍋底(9)在無熱源加熱時,真空腔(4)中的導熱工質(6)就不蒸發,真空腔(4)的真空性能能有效增加保溫效果,熱能可以有效的保存在內層鍋體(I)內。
[0055]實施例2:
[0056]如圖3、圖4所示:真空熱超導鍋的凹底鍋由內層鍋體(I)、外層鍋體(2)、排氣裝置(3)、導熱工質(6)和鍋把手(5)組成。
[0057]真空熱超導鍋的凹底鍋的外觀形狀是如圖3所示的鍋口徑和鍋底直徑的大小是一樣的,或者是如圖4所示的鍋口徑比鍋底直徑大的。
[0058]本實施例所示的一種真空熱超導鍋的凹底鍋與實施例1所介紹的組合結構、工作原理是相同的,相同之處就不重述。
[0059]所述的真空熱超導鍋的凹底鍋:1、內層鍋體(I)的內層鍋底(8)是呈凹狀形狀;2、外層鍋體(2)的外層鍋底(9)的內面是呈凹狀形狀,外層鍋體(2)的外層鍋底(9)外面是平的。
[0060]實施例3
[0061]如圖5、圖6所示:真空熱超導鍋的圓底鍋由內層鍋體(I)、外層鍋體(2)、排氣裝置(3)、導熱工質(6)和鍋把手(5)組成。
[0062]真空熱超導鍋的圓底鍋的外觀形狀是如圖5所不的鍋口徑和鍋底直徑的大小是一樣的,或者是如圖6所示的鍋口徑比鍋底直徑大的。
[0063]本實施例所示的一種真空熱超導鍋的圓底鍋與實施例1所介紹的組合結構、工作原理是相同的,相同之處就不重述。
[0064]所述的真空熱超導鍋的圓底鍋:1、內層鍋體(I)的內層鍋底(8)是呈圓狀形狀;2、外層鍋體(2)的外層鍋底(9)是呈圓狀形狀。
[0065]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真空熱超導鍋,其特征在于:真空熱超導鍋由內層鍋體(I)、外層鍋體(2)、排氣裝置(3)、導熱工質(6)和鍋把手(5)組成; 內層鍋體(I)的上端是開口的,內層鍋體(I)上端的邊緣向外延伸為翻邊;內層鍋體(O的內部表面做涂層處理后是光滑的;內層鍋體(I)的外面表面是有加強筋(7); 外層鍋體(2)的上端是開口的,外層鍋體(2)的邊緣向外延伸為翻邊;外層鍋體(2)的外部表面是光滑,外層鍋體(2)的內部表面上有加強筋(7); 外層鍋體(2)包裹于內層鍋體(I)外,內層鍋體(I)的上端與外層鍋體(2)的內壁疊合焊接密封后,內層鍋體(I)與外層鍋體(2)之間的空間是一個真空腔(4); 真空腔(4)的內部氣壓根據要求溫度的不同,設定不同的負壓壓力,添加對應的適量導熱工質(6); 排氣裝置(3 )安裝在外層鍋體(2 )上面; 鍋把手(5)安裝在外層鍋體(2)上的外面,鍋把手(5)安裝數量是I一2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熱超導鍋,其特征在于:內層鍋體(I)的內層鍋底(8)的面是呈凸狀形狀、或者是呈凹狀形狀、或者是呈圓狀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熱超導鍋,其特征在于:外層鍋體(2)的外層鍋底(9)的內部面是呈凸狀形狀、或者是呈凹狀形狀、或者是呈圓狀形狀;外層鍋底(9)的外部面是平面、或者是呈圓狀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熱超導鍋,其特征在于:加強筋(7)的高度為0.1—1.5mm ;寬度為0.5—2mm ;加強筋(7)與加強筋(7)的間距為I一30mm ;加強筋(7)是呈規貝U,或者是不規則的線條分布在外層鍋體(2)的內部表面,加強筋(7)和外層鍋體(2)的內部表面固定為一個整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熱超導鍋,其特征在于:加強筋(7)是呈規則,或者是不規則的線條分布在內層鍋體(I)的外部表面,加強筋(7)和內層鍋體(I)的外部表面固定為一個整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熱超導鍋,其特征在于:內層鍋體(I)與外層鍋體(2)之間的間距是O —10 mm,內層鍋體(I)的上端與外層鍋體(2)內壁貼合部位為O 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熱超導鍋,其特征在于:排氣裝置(3)是是閥門,或者是金屬管,或者是氣門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熱超導鍋,其特征在于:導熱工質(6)是水、或者是乙醇、或者是導熱姆。
【文檔編號】A47J27/00GK203953274SQ201420405959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3日
【發明者】程長青 申請人:程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