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包括順序布置的脫粒機、第一存料箱、第一提升機、水洗設備、輸送裝置、烘干機、第二存料箱、第二提升機、蒸炒設備;本實用新型在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中增設了水洗設備,水洗設備設置了攪拌水洗機構和噴淋水洗機構對菜籽進行了反復清洗,最大程度地除去油菜籽中的沙粒和不合格菜籽,提高菜籽油和菜籽粕的品質;水洗設備噴淋后的廢水可以經集水槽和回收水管回收給第一筒體和第二筒體使用,節約水資源,降低成本。
【專利說明】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油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收獲后的油菜籽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霉變變質的、未成熟的油菜籽、以及沙土和秸桿等雜質,經研究測試,這些霉變變質的、未成熟的油菜籽、以及沙土和秸桿等雜質的含量約占油菜籽總量的15-25%,如果直接對收獲的油菜籽加工榨油而不除去雜質、霉變油菜籽和未成熟油菜籽,就會大大地降低油菜籽油的品質和質量,人們食用這些品質低下的菜籽油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
[0003]專利CN 202555382 U公開了一種水選水洗油菜籽機,在油菜籽榨油之前進行水選水洗,濾除雜質、霉變油菜籽和未成熟油菜籽,對提高菜籽油的品質有很大的促進,但是,該水選水洗油菜籽機對菜籽的清洗仍然不徹底。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的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該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在對菜籽進行蒸炒之前,對菜籽進行水洗和烘干,為后續榨油工序提供優質、干凈的菜籽。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包括脫粒機、第一存料箱、第一提升機、水洗設備、輸送裝置、烘干機、第二存料箱、第二提升機、蒸炒設備;所述第一存料箱設置在脫粒機的出口下方,所述第一提升機一端設置在第一存料箱內,另一端設置在水洗設備的進料口上方;所述輸送裝置連接在水洗設備的出口和烘干機的入口之間,所述第二存料箱設置在烘干機出口下方,所述第二提升機一端設置在第二存料箱內,另一端設置在蒸炒設備的入口上方,所述水洗設備包括攪拌水洗機構和與攪拌水洗機構的出口相連的噴淋水洗機構。
[000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攪拌水洗機構包括出料篩筒、水平布置的第一筒體和豎直布置的第二筒體,所述第一筒體一端上部設置有進料口,另一端連接第二筒體下部;所述出料篩筒豎直布置在第二筒體內;所述第一筒體內設置有第一濾板和第二濾板,所述第一濾板在第二濾板上方,第一濾板和第二濾板將第一筒體內的空間分為3個子空間,3個子空間內均設置有一個運輸絞龍;所述出料篩筒下部連通位于第一濾板和第二濾板之間的子空間,且出料篩筒內設置有提升絞龍;所述第一濾板上開設有孔徑略大于油菜籽粒徑的菜籽通孔;所述第二濾板上開設有孔徑小于油菜籽粒徑的濾沙孔;所述第一筒體未連接的第二筒體的端面上設置有沙粒出口和雜物出口,所述雜物出口與第一濾板上方的子空間連通,所述沙粒出口與第二濾板下方的子空間連通。
[0008]進一步,所述第二筒體和所述出料篩筒的上部均設置有菜籽出口,且第二筒體和出料篩筒的菜籽出口重合;所述第二筒體中部開設有清潔水補充口。
[0009]進一步,所述出料篩筒四周設置有直徑小于油菜籽的過水孔。
[0010]進一步,所述提升絞龍下端在第一濾板下方。
[0011]作為本發明的又一改進,所述噴淋水洗機構包括中空圓筒狀的清洗筒、噴頭盒、集水槽、回收水管、至少I個向清洗筒內噴水的噴頭以及給噴頭供水的進水管;所述清洗筒水平布置,并與第二筒體的菜籽出口連通,該清洗筒中部的上方開設有進水口,下方開設有出水口 ;所述噴頭盒下端固定在清洗筒上且連接在進水口四周,上端蓋有端蓋,端蓋上開設有供進水管通過的水管通孔;所述噴頭設置在噴頭盒內,與進水管相連;所述集水槽上端固定在清洗筒上且連接在出水口四周;所述回收水管一端與集水槽下端連通,另一端連接清潔水補充口 ;所述出水口上還蓋有過濾板,該過濾板上開設有孔徑小于油菜籽直徑的過濾孔。
[0012]進一步,所述進水管包括主管和與主管連通的多個支管,每個支管連接一個噴頭。
[0013]優選的,所述過濾板為弧形板,圓心向上,軸向平行于清洗筒軸向。
[0014]綜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實用新型在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中增設了水洗設備,水洗設備設置了攪拌水洗機構和噴淋水洗機構對菜籽進行了反復清洗,最大程度地除去油菜籽中的沙粒,提高菜籽油和菜籽柏的品質;
[0016]2、本實用新型的攪拌水洗設備的第一筒體對菜籽進行了充分過濾,濾除了雜物、霉變菜籽和未成熟菜籽,使用于榨油的菜籽更加健康,提高菜籽油的品質,保障食用人群的健康;
[0017]3、本實用新型的攪拌水洗設備的第二筒體對第一筒體選出的菜籽在外殼體內進行了二次清洗,清洗更加干凈,進一步提高菜籽油品質。
[0018]4、本實用新型的噴淋水洗設備的對菜籽進行了第三次清洗,進一步濾除細沙,清洗更加干凈,進一步提高菜籽油品質。
[0019]5、本實用新型的水洗設備噴淋后的廢水可以經集水槽和回收水管回收給第一筒體和第二筒體使用,節約水資源,降低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水洗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噴淋水洗機構的縱截面圖。
[0023]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0024]1-外殼體;11-第一筒體;12-第二筒體;13-進料口 ;14_菜籽出口 ;15_第一濾板;16-第二濾板;17-沙粒出口 ; 18-雜物出口 ; 19-清潔水補充口 ;2_運輸絞龍;3_出料篩筒;4_提升絞龍;5_ 二次清洗機構;51_清洗筒;52_噴頭盒;53_噴頭;54_集水槽;55_回收水管;56_進水管;561-主管;562_支管;6_過濾板;61_過濾孔;7_脫粒機;71_第一存料箱;72_第一提升機;73_輸送裝置;8_烘干機;81_第二存料箱;82_第二提升機;9-蒸炒設備。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6]實施例1:
[0027]如圖1所示,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包括脫粒機7、第一存料箱71、水洗設備、第一提升機72、烘干機8、輸送裝置73、第二存料箱81、第二提升機82、蒸炒設備9 ;其中:
[0028]所述第一存料箱71用于存儲脫粒機7脫粒后輸出的菜籽,設置在脫粒機7的出口下方;
[0029]所述第一提升機72用于將第一存料箱71中的菜籽提升到水洗設備中,其一端設置在第一存料箱71內,另一端設置在水洗設備的進料口上方;
[0030]所述水洗設備用于對油菜籽進行清洗,其包括攪拌水洗機構I和與攪拌水洗機構I的出口相連的噴淋水洗機構5 ;
[0031 ] 所述輸送裝置73用于將水洗設備水洗完的菜籽輸送到烘干機8中,因此其連接在水洗設備的出口和烘干機8的入口之間;
[0032]所述第二存料箱81用于存儲烘干機8烘干后輸出的菜籽,因此其設置在烘干機8出口下方;
[0033]所述第二提升機82用于將第二存料箱81中的菜籽提升到蒸炒設備9中,因此其一端設置在第二存料箱81內,另一端設置在蒸炒設備9的入口上方。
[0034]本實施例中,第一提升機72和第二提升機82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常用的斗士提升機,本實施例中不再贅述其結構,同樣脫粒機7、烘干機8、蒸炒設備9也采用現有技術中常用的相應的脫粒設備、烘干設備和蒸炒設備,本實施例中也不再詳述其結構。本實施例中的水洗設備同時設置了攪拌水洗機構I和噴淋水洗機構5對油菜籽進行了 2次水洗,使得菜籽的清洗更加干凈透徹,保障菜籽油和菜籽柏的質量。
[0035]實施例2:
[0036]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對水洗設備進行進一步改進:
[0037]如圖2所示,所述攪拌水洗機構I包括出料篩筒3、水平布置的第一筒體11和豎直布置的第二筒體12,所述第一筒體11左端上部的筒壁上設置有進料口 13,右端連接第二筒體12下部的筒壁上;第一筒體11內設置有第一濾板15和第二濾板16,所述第一濾板15在第二濾板16上方,第一濾板15和第二濾板16將第一筒體11內的空間分為3個子空間,3個子空間自上而下分別為:第一子空間、第二子空間、第三子空間;3個子空間內均設置有一個運輸絞龍2 ;所述第一濾板15上開設有孔徑略大于油菜籽粒徑的菜籽通孔;所述第二濾板16上開設有孔徑小于油菜籽粒徑的濾沙孔;所述第一筒體11的左端面上設置有沙粒出口 17和雜物出口 18,所述雜物出口 18與第一濾板15上方的子空間連通即第一子空間,所述沙粒出口 17與第二濾板16下方的子空間(即第三子空間)連通。前述的孔徑略大于油菜籽粒徑的菜籽通孔是指菜籽通孔的孔徑能夠讓單個油菜籽不受第一濾板15的任何阻力地從菜籽通孔中穿過,但又能阻止直徑比菜籽粒徑大許多(例如大1_)的雜物通過。本實施例中,第一濾板15上的菜籽通孔比油菜籽粒徑大0.5mm。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菜籽通孔的大小,使第一濾板15在不影響菜籽通過但又能充分過濾雜物。
[0038]所述出料篩筒3豎直布置在第二筒體12內,出料篩筒3與第二筒體12的軸向和中心線均相同,所述第二筒體12上部開設有清潔水補充口 19,所述第二筒體12和所述出料篩筒3的上部均設置有菜籽出口 14,且第二筒體12和出料篩筒3的菜籽出口 14重合。所述出料篩筒3為中空圓筒,其四周的筒壁上設置有直徑小于油菜籽的過水孔,且出料篩筒3下部的筒壁上開設有通孔使出料篩筒連通位于第一濾板15和第二濾板16之間的子空間即第二子空間,且出料篩筒3內設置有提升絞龍4,該提升絞龍4下端在第一濾板15下方。
[0039]所述噴淋水洗機構5包括中空圓筒狀的清洗筒51、噴頭盒52、集水槽54、回收水管55,3個向清洗筒51內噴水的噴頭53以及給噴頭53供水的進水管56 ;
[0040]所述清洗筒51水平布置,并與第二筒體12的菜籽出口 14連通,使得經過第一筒體11和第二筒體12清洗后并從菜籽出口 14輸出的油菜籽進入清洗筒51中,通過清洗筒51進入下一道處理工序,該清洗筒51中部的上方開設有進水口,下方開設有出水口 ;
[0041]所述噴頭盒52下端固定在清洗筒51上且連接在進水口四周,上端蓋有端蓋,端蓋上開設有供進水管56通過的水管通孔;所述噴頭53設置在噴頭盒52內,與進水管56連通,由進水管56供給清潔水,所述進水管56包括主管561和與主管561連通的3個支管562,每個支管562連接一個噴頭53。
[0042]所述集水槽54上端固定在清洗筒51上且連接在出水口四周;所述回收水管55 —端與集水槽54下端連通,另一端連接清潔水補充口 19 ;所述出水口上還蓋有過濾板6,該過濾板6上開設有孔徑小于油菜籽直徑的過濾孔61。
[0043]圖3是二次清洗機構5的垂直于清洗筒5軸向方向的縱截面圖,如圖3所示,所述過濾板6為弧形板,圓心向上,且軸向平行于清洗筒51的軸向,這樣,弧形的過濾板6能很好地與清洗筒5內壁貼合,將出水口遮擋住,防止油菜籽進入集水槽54,從而油菜籽只能從過濾板6通過清洗筒5進入下一道工序進行處理。
[0044]實際應用中,上述噴頭53和對應支管562的數量可以根據使用需要設置,不僅限于本實施例中使用的3個。
[0045]使用水洗設備對菜籽進行清洗時,第一筒體11和第二筒體12中都充滿水,包含有雜質、霉變油菜籽和未成熟油菜籽的菜籽經進料口 13進入第一筒體11內,質量較輕的霉變油菜籽和未成熟油菜籽由于其較輕,密度較小,將會浮在第一子空間內,而直徑較大的雜質由于菜籽通孔直徑的限制只能留在第一子空間內;只有合格菜籽和粒徑較小的沙粒等雜物才通過第一濾板15的菜籽通孔進入第二子空間;第一子空間內的運輸絞龍2既能夠對菜籽起攪拌洗滌的作用,也能將第一子空間內的剩下的雜物、霉變油菜籽和未成熟油菜籽從雜物出口 17擠壓到第一筒體11外。
[0046]在第二子空間內,第二濾板16的濾沙孔直徑小于菜籽粒徑,因此合格的菜籽的仍然留在第二子空間內,而粒徑較小的沙粒等雜物通過濾沙孔進入第三子空間,第二子空間的運輸絞龍2也能夠起到攪拌菜籽的作用,也能將菜籽向出料篩筒3運輸的功能。第三子空間的運輸絞龍2則是將第三子空間內的沙粒等雜物通過沙粒出口 17擠壓運輸處第一筒體11。前述雜物出口 18和沙粒出口 17還可以作為整個設備的水位調整用,設備內的水過臟時,可以從該沙粒出口 17或雜物出口排出臟水,再通過第二筒體12上的清潔水補充口 19補充清潔水,也可以邊清洗邊補充。
[0047]而在出料篩筒3內,提升絞龍4將第二子空間內的運輸絞龍2輸送過來的菜籽從第二筒體12的下端提升到上端,并通過菜籽出口 14輸出第二筒體12進入清洗筒51,在提升過程中,由于第二筒體12的高度高于第一筒體11,且清潔水從第二筒體12上的清潔水補充口 19進行補充,因此第二筒體12上部的水相對更干凈,相當于在第一筒體11清洗后,菜籽在進入清洗筒51之前在第二筒體12內進行了再次清洗。
[0048]油菜籽進入清洗筒51后在輸出過程中,3個噴頭53向下噴水,將油菜籽中殘留的細小沙粒沖走,沖洗后的水和細小沙粒通過過濾板6流入集水槽54中,再由回收水管55將集水槽54中的水補充到第二筒體12中,注入到第一筒體11和第二筒體12中,用于油菜籽在第一筒體11和第二筒體12中的首次清洗,節約用水。
[0049]本實施例中,第一筒體11對菜籽進行了充分過濾,濾除了雜物、霉變菜籽和未成熟菜籽,使用于榨油的菜籽更加健康,提高菜籽油的品質;此外,第二筒體12對第一筒體11選出的菜籽進行了二次清洗,清洗更加干凈,在清洗筒51內進行再次地噴淋水洗,其對菜籽的清洗更加徹底,進一步提高菜籽油品質;。
[0050]上述運輸絞龍2和提升絞龍4均采用本領域常用的絞龍,一般由絞軸和螺旋纏繞在絞軸上的葉片構成,絞軸一端通過電機帶動,絞龍為現有技術,本實施例中不再詳述其結構和工作原理。
[0051 ] 實際生產過程中,為了防止造成較大的浪費,提高菜籽使用率,可以對從第一子空間的雜物出口 18輸出的雜物進行多次過濾篩選,避免正常合格的菜籽最少地被當做不合格菜籽或雜物進行處理。
[0052]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脫粒機(了)、第一存料箱〔70、第一提升機(72^水洗設備、輸送裝置(73^烘干機(日)、第二存料箱〔80、第二提升機(82^蒸炒設備(9);所述第一存料箱(71)設置在脫粒機(7)的出口下方,所述第一提升機(72)—端設置在第一存料箱(71)內,另一端設置在水洗設備的進料口上方;所述輸送裝置(73)連接在水洗設備的出口和烘干機(8)的入口之間,所述第二存料箱(81)設置在烘干機(8)出口下方,所述第二提升機(82) —端設置在第二存料箱(81)內,另一端設置在蒸炒設備(9)的入口上方,所述水洗設備包括攪拌水洗機構(1)和與攪拌水洗機構(1)的出口相連的噴淋水洗機構(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水洗機構(1)包括出料篩筒(3)、水平布置的第一筒體(11)和豎直布置的第二筒體(12),所述第一筒體(11) 一端上部設置有進料口(13),另一端連接第二筒體(12)下部;所述出料篩筒(3)豎直布置在第二筒體(12)內, 所述第一筒體(11)內設置有第一濾板(15)和第二濾板(16),所述第一濾板(15)在第二濾板(16)上方,第一濾板(15)和第二濾板(16)將第一筒體(11)內的空間分為3個子空間,3個子空間內均設置有一個運輸絞龍(2); 所述出料篩筒(3 )下部連通位于第一濾板(15)和第二濾板(16 )之間的子空間,且出料篩筒(3)內設置有提升絞龍(4); 所述第一濾板(15)上開設有孔徑略大于油菜籽粒徑的菜籽通孔;所述第二濾板(16)上開設有孔徑小于油菜籽粒徑的濾沙孔; 所述第一筒體(11)未連接的第二筒體(12)的端面上設置有沙粒出口( 17)和雜物出口(18),所述雜物出口(18)與第一濾板(15)上方的子空間連通,所述沙粒出口(17)與第二濾板(16)下方的子空間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體(12)和所述出料篩筒(3)的上部均設置有菜籽出口(14),且第二筒體(12)和出料篩筒(3)的菜籽出口(14)重合;所述第二筒體(12)中部開設有清潔水補充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篩筒(3)四周設置有直徑小于油菜籽的過水孔。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絞龍(4)下端在第一濾板(15)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水洗機構(5)包括中空圓筒狀的清洗筒〔50、噴頭盒(52^集水槽(54^回收水管(55^至少1個向清洗筒(51)內噴水的噴頭(53)以及給噴頭(53)供水的進水管(56); 所述清洗筒(51)水平布置,并與第二筒體(12)的菜籽出口(14)連通,該清洗筒(51)中部的上方開設有進水口,下方開設有出水口 ; 所述噴頭盒(52 )下端固定在清洗筒(51)上且連接在進水口四周,上端蓋有端蓋,端蓋上開設有供進水管(56)通過的水管通孔;所述噴頭(53)設置在噴頭盒(52)內,與進水管(56)相連; 所述集水槽(54 )上端固定在清洗筒(51)上且連接在出水口四周; 所述回收水管(55)—端與集水槽(54)下端連通,另一端連接清潔水補充口( 19); 所述出水口上還蓋有過濾板(6),該過濾板(6)上開設有孔徑小于油菜籽直徑的過濾孔他)。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56)包括主管(561)和與主管(561)連通的多個支管(562),每個支管(562)連接一個噴頭(53^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菜籽榨油前預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板(6)為弧形板,圓心向上,軸向平行于清洗筒(51)軸向。
【文檔編號】C11B1/04GK204162685SQ201420569738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王長嚴, 王安體 申請人:四川德陽市年豐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