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種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本設計包括枕頭板,加緊板,彈簧,棘輪,轉軸,頂針,大支架,小軸,中間板,小支架,彈簧頂帽,支架底盤,所述的頂針用來控制棘輪,實現枕頭架高度可調和角度可調。有益效果:本設計的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通過棘輪控制機構,實現了枕頭架的高度可調與角度可調,讓人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枕頭架的高度和角度,同時結構簡單,成本較低,設計實用性很強。
【專利說明】一種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種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睡眠質量越來越得到人的關注,對于枕頭的高度可調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角度的變換,人們需求更加大,可是由于不同的人對于枕頭的不同需求,因此無法定制每個人的枕頭高度,更無法調整角度,這給枕頭制造商帶來了困惑。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提高人們的睡眠質量,結構簡單可靠,其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4]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枕頭板,加緊板,彈簧,棘輪,轉軸,頂針,大支架,小軸,中間板,小支架,彈簧頂帽,支架底盤,所述的枕頭板與加緊板相連,所述的彈簧頂帽與加緊板相連,所述的棘輪與轉軸連接,所述的轉軸與枕頭板相連,所述的頂針通過小軸與中間板連接,所述的支架底盤與小支架與大支架連接。
[0005]上述的加緊板通過彈簧與彈簧頂帽組成加緊機構,加緊板有兩個頂帽,共有兩組彈費。
[0006]上述的棘輪與頂針組成高度調節棘輪機構,兩組棘輪共四個,頂針也共有四個。
[0007]上述的支架底盤,底面采用表面粗糙材料制作,枕頭板表面要求采用粗糙材料。
[0008]有益效果:本設計的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通過棘輪控制機構,實現了枕頭架的高度可調,讓人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枕頭架的高度,同時結構簡單,成本較低,設計實用性很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本實用新型的加緊機構示意圖;
[0011]符號說明
[0012]1.枕頭板,2.加緊板,3.彈簧,4.棘輪,5.轉軸,6.頂針,7.大支架,8.小軸,9.中間板,10.小支架,11.彈簧頂帽,12.支架底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2所示,本實用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包括枕頭板(1),加緊板(2),彈簧(3),棘輪(4),轉軸(5),頂針(6),大支架(7),小軸(8),中間板(9),小支架(10),彈簧頂帽(11),支架底盤(12),所述的枕頭板⑴與加緊板⑵相連,所述的彈簧頂帽(11)與加緊板(2)相連,所述的棘輪(4)與轉軸(5)連接,所述的轉軸(5)與枕頭板(1)相連,所述的頂針(6)通過小軸⑶與中間板(9)連接,所述的支架底盤(12)與小支架(10)與大支架⑵連接。
[0015]優選的,所述的加緊板(2)通過彈簧(3)與彈簧頂帽(11)組成加緊機構,加緊板
(2)有兩個頂帽,共有兩組彈簧(3),加緊板(2)配合摩擦表面枕頭不滑落。
[0016]優選的,所述的棘輪(4)與頂針(6)組成高度調節棘輪機構,兩組棘輪(4)共四個,頂針(6)也共有四個,棘輪(4)特性可以調節并且固定棘輪(4)和頂針¢)的角度進而在一定范圍內隨意調節枕頭的高度,實現枕頭高度的自由調節。
[0017]優選的,所述的支架底盤(12),底面采用表面粗糙材料制作,枕頭板(1)表面要求采用粗糙材料,目的是實現整個裝置的不滑動。
【權利要求】
1.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枕頭板(I),加緊板(2),彈簧(3),棘輪(4),轉軸(5),頂針(6),大支架(7),小軸(8),中間板(9),小支架(10),彈簧頂帽(11),支架底盤(12),所述的枕頭板⑴與加緊板(2)相連,所述的彈簧頂帽(11)與加緊板⑵相連,所述的棘輪⑷與轉軸(5)連接,所述的轉軸(5)與枕頭板⑴相連,所述的頂針(6)通過小軸⑶與中間板(9)連接,所述的支架底盤(12)與小支架(10)與大支架(7)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其特征在于:加緊板(2)通過彈簧(3)與彈簧頂帽(11)組成加緊機構,加緊板(2)有兩個頂帽,共有兩組彈簧(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其特征在于:棘輪(4)與頂針(6)組成高度調節棘輪機構,兩組棘輪(4)共四個,頂針(6)也共有四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枕頭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底盤(12),底面采用表面粗糙材料制作,枕頭板(I)表面要求采用粗糙材料。
【文檔編號】A47G9/10GK204245784SQ201420784733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1日
【發明者】王宜金, 韓婕 申請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