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盒子,尤其是涉及一種可用做手指滑板玩耍時的場景的新型
手指滑板的道具盒。
背景技術:
手指滑板是一項新興的與極限運動相關的時尚娛樂項目,是一位滑板愛好者為了在雨天也能練習酷愛的滑板技巧而發明的,并在家中以手指代替雙腳來控制指極進行練習,這一極富想象力的創造隨即迅速流傳開來,成為一個風靡全球的指尖上的流行運動。無論辦公室職員,還是學生,也沒有年齡體力的限制,無須穿戴防護用具,只要拿起手指滑板,就可以在桌面、書本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乃至自己身上享受指板帶來的指尖靈動的感受。由于它是一項新興的時尚娛樂項目,人們所能利用的道具較少,無法滿足人們的更多需求,且手指滑板的體積較小,因此在攜帶或收藏時容易丟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所能利用的道具較少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在盒體上設置多個平面且角度各異,而使得手指滑板的玩法更加豐富的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 本實用新型同時還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攜帶或收藏時容易丟失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在盒體上設有收納室和底蓋而使得其不易丟失的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0005]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包括盒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的前后兩側至少設有上滑面、中滑面和下滑面,且下滑面、上滑面以及中滑面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為依次減小。在盒體上設置多個平面,且角度各異,形成較為特殊的手指滑板的場景,使得手指滑板的玩法更加豐富。[0006] 所述盒體的頂部設有頂面,頂面為長方形。盒體的頂部設有頂面方便手指滑板在上面滑動。 所述盒體的底部設有開口向下的收納室,在收納室的開口處鉸接有與其相配的底蓋。收納室配合底蓋形成密封腔室,手指滑板放在里面不易丟失。 所述盒體的左右兩側設有與水平面成90。角的垂直面。左右兩側設有垂直面,方便手指滑板在上面滑動。 所述垂直面上開設有與水平面垂直的連接槽。連接槽配合連接件可使得不同的盒體拼接在一起,形成多種形狀的道具場景,提高人們的玩耍樂趣。 因此,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特點1.結構簡單,設計合理;2.在盒體上設置多個平面,且角度各異,形成較為特殊的手指滑板的場景,使得手指滑板的玩法更加豐富;3.盒體的底部設有開口向下的收納室,配合底蓋形成密封腔室,手指滑板放在里面攜帶方便且不易丟失。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底蓋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0014] 實施例1 :一種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包括盒體1,盒體1的前后兩側至少設有上滑面2、中滑面3和下滑面4,且下滑面4、上滑面2以及中滑面3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為依次減小。在盒體上設置多個平面,且角度各異,形成較為特殊的手指滑板的場景,使得手指滑板的玩法更加豐富。盒體1的頂部設有頂面5,頂面5為長方形。盒體1的底部設有開口向下的收納室6,在收納室6的開口處鉸接有與其相配的底蓋7,收納室配合底蓋形成密封腔室,手指滑板放在里面方便攜帶且不易丟失。盒體l的左右兩側設有與水平面成90。角的垂直面8。垂直面8上開設有與水平面垂直的連接槽9。連接槽配合連接件可使得不同的盒體拼接在一起,形成多種形狀的道具場景,提高人們的玩耍樂趣。 本實用新型可改變為多種方式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改變不認為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所有這樣的對所述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修改將包括在本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包括盒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1)的前后兩側至少設有上滑面(2)、中滑面(3)和下滑面(4),且下滑面(4)、上滑面(2)以及中滑面(3)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為依次減小。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1)的頂部設有頂面(5),頂面(5)為長方形。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1)的底部設有開口向下的收納室(6),在收納室(6)的開口處鉸接有與其相配的底蓋(7)。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1)的左右兩側設有與水平面成90。角的垂直面(8)。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面(8)上開設有與水平面垂直的連接槽(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用做手指滑板玩耍時的場景的新型手指滑板的道具盒。它包括盒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體的前后兩側至少設有上滑面、中滑面和下滑面,且下滑面、上滑面以及中滑面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為依次減小。在盒體上設置多個平面,且角度各異,形成較為特殊的手指滑板的場景,使得手指滑板的玩法更加豐富。
文檔編號A63H33/30GK201541932SQ20092019950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4日
發明者吳賢軍 申請人:吳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