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游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平臺(7 4 — > K )上載置獎品等的物品的抓取游戲(^ >一 )裝置等的游戲裝置。
背景技術:
在抓取游戲裝置等的游戲裝置中,在平臺內載置多個獎品。游戲者通過操作按鈕等而控制抓取臂的動作而令其移動到載置有獎品的位置,然后令其進行將獎品抓住、翻倒、拉拽的動作而將獎品引導到獎品掉落口,從而能夠獲得獎品。以往,為了提高游戲者對于游戲的挑戰欲,考慮將載置獎品的游戲平臺的形式構成為能夠變形。例如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抓取游戲機中,設置有能夠利用電動等的升降
裝置來改變獎品載置面(游戲平臺)的高度及傾斜角度的機構。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9-201952號公報。在現有技術中,通過利用電動等的升降裝置來改變獎品載置面(游戲平臺)的高度等,令載置于獎品載置面的獎品的姿態變化而使得容易利用捕捉器來抓住獎品。但是在現有技術中,僅僅是在開始捕捉器的操作之前即在開始游戲之前令獎品載置面的高度發生變動,在游戲開始后便與通常的游戲沒有區別了。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游戲裝置,通過在游戲中令載置獎品的平臺的高度發生變動而能夠實現具有變化的游戲。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具有載置獎品的平臺、令上述平臺上下運動的上下運動機構、具有把持上述獎品的機構的把持機構、輸入用于控制上述把持機構的動作的指令的第I輸入機構、在能夠由上述第I輸入機構進行輸入的期間利用上述上下運動機構令上述平臺上下運動的控制機構。根據本發明,能夠實現在游戲中令載置獎品的平臺的高度變化的具有變化的游戲。
圖I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游戲裝置的外觀構成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施方式的游戲裝置的主視圖。圖3是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的從右側單元IOR側看的側視圖。圖4是為了表示抓取游戲裝置10的框體內部的詳細的構成而除去上部框體12而進行表示的圖。圖5是詳細地表示安裝于左側單元IOL的上下運動機構的構成的圖。圖6是詳細地表示安裝于左側單元IOL的上下運動機構的構成的圖。圖7是表示驅動單元30L的詳細構成的圖。
圖8是表示圖7中所示的范圍A的驅動部的詳細的構成的立體圖。圖9是圖8所示的驅動部的從平臺馬達45的輸出軸方向看的圖。圖10是表示圖7所示的滑動單元31Lh、33Lh的內部構成的圖。圖11是表示圖7所示的滑動單元31Lh、33Lh的內部構成的圖。圖12是表示圖11所示的 范圍B的詳細構成的立體圖。圖13是圖12所示的A-A線的剖視圖。圖14是表示利用驅動單元30L令獎品平臺16L向上方移動后的情況的變化的圖。圖15是表示利用驅動單元30L令獎品平臺16L向上方移動后的情況的變化的圖。圖16是表示利用驅動單元30L令獎品平臺16L向上方移動后的情況的變化的圖。圖17是表示利用驅動單元30L令獎品平臺16L向上方移動后的情況的變化的圖。圖18是表示獎品平臺16L從最下方位置(初始位置)開始被上推時的輔助彈簧單元35La的變化的圖。圖19是表示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與基于平臺馬達45的令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的力的關系的圖。圖20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的功能構成的框圖。圖21是表示用于進行針對上下運動機構的各種設定的平臺設定處理的流程圖。圖22是表示高度設定用的畫面的顯示例的圖。圖23是表示演示(7 )設定用的畫面的顯示例的圖。圖24是表示游戲設定用的畫面的顯示例的圖。圖25是表示由游戲者的操作而實施的游戲處理的流程圖。圖26是表示由游戲者的操作而實施的游戲處理的流程圖。圖27是在游戲中能夠利用游戲者的操作而調節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的動作模式“自由2”的流程圖。附圖標記說明10...抓取游戲機、12...上部框體、13...下部框體、15...透明板、16L、16R...獎品平臺、18L、18R...抓取臂、21L、21R...獎品取出口、23L、23R...控制面板部、24L、24R...按鈕、26L、26R. · ·硬幣投入口、31L、30L. · ·驅動單元、33Lh、33Lh...滑動單元、35La、35Lb. .·輔助彈簧單元、45...平臺馬達、61a、61b. . ·螺母、62a、62b. . ·梯形螺紋軸。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I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游戲裝置的外觀構成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施方式的游戲裝置的主視圖。作為本實施方式的游戲裝置,例示了對應于游戲者的操作而控制抓取臂而以抓放獎品的方式動作的抓取游戲裝置10。圖I以及圖2所示的抓取游戲裝置10具有上部框體12和下部框體13。上部框體12的前面和側面的一部分由丙烯板等的透明板15 (開閉部件)覆蓋,能夠通過透明板15而看到框體內部的獎品平臺16L、16R。透明板15構成為例如正面側能夠開閉,能夠在進行向獎品平臺16L、16R的獎品的更換及補充、調節獎品平臺16L、16R的高度時等開放。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搭載有兩個游戲單元(左側單元10L、右側單元10R),以便兩個游戲者能夠同時進行游戲。左側單元IOL和右側單元IOR基本上構成為以中央的邊界線左右對稱。兩個游戲單元的獎品平臺16L、16R被分隔板(未圖示)區分開。被分隔板區分開的兩個獎品平臺16L、16R中能夠分別堆積獎品。在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中,對于各獎品平臺16L、16R分別設置能夠單獨地改變高度的上下運動機構(詳細如后所述)。在圖I以及圖2中,右側單元IOR表示將獎品平臺16R設定于最下方位置(初始位置)的狀態,左側單元IOL表示將獎品平臺16L設定于比初始位置高的位置的狀態。此外,獎品平臺16L、16R是將例如形成有獎品掉落口的面板能夠拆裝地安裝于框架,能夠通過更換不同種類的面板而改變獎品掉落口的大小、形狀等。例如,在圖I所示的例中,能夠在獎品平臺16L的左側一半和獎品平臺16R的右側一半的各位置處安裝面板。在面板上形成有例如一個或者多個獎品掉落口。根據面板的種類,形成于各自的獎品掉落口
的形狀不同。獎品掉落口以外的部分為能夠載置獎品的平面部。另外,對于獎品平臺16L的右側一半、獎品平臺16R的左側一半固定平面部件。在圖I所示的例子中,在獎品平臺16L中例示了安裝在左手前側形成有獎品掉落口的面板的例子。此外,在獎品平臺16R中,例示了安裝在右手前側形成有獎品掉落口的面板的例子。在獎品平臺16L的左側一半(面板安裝范圍)的下方部和獎品平臺16R的右側一半(面板安裝范圍)的下方部的各自中,設置有用于將從獎品平臺16L、16R落下的獎品向設置于下部框體13的前面側的獎品取出口 21L、21R引導的獎品引導空間。此外,在獎品引導空間中設置有里側高且近前側低的傾斜面。通過設置傾斜面,從獎品掉落口落下的獎品與傾斜面碰撞而容易向設置有獎品取出口 21L、21R的下部框體13的前面側落下。由此,容易從獎品取出口 21U21R取出獎品。另外,傾斜面能夠設置在比獎品引導空間內的較高位置低的位置。例如,即便從獎品平臺16L、16R落下的獎品掉向獎品引導空間的里側,由于在較低的位置也設置有傾斜面,能夠令獎品返回容易從獎品取出口 21L、21R將其取出的開口部偵U。特別地,通過將較低位置的傾斜面和獎品引導空間的底部(水平面)以R形狀(曲線形狀)相連,能夠令掉于里側的獎品順暢地滾向近前側。此外利用例如透明的丙烯板等形成較高位置的傾斜面而使得能夠從上部對獎品引導空間內進行確認。通過將丙烯板構成為能夠拆裝的構成,能夠在由于獎品的落下等而損傷等的情況下進行更換。此外,在載置于獎品平臺16L、16R的獎品的尺寸比較大時,也可以取下較高位置的傾斜面的丙烯板而令獎品掉落在較低位置的傾斜面。由此,即便對于尺寸大的獎品,也能夠掉出到獎品取出口 21L、21R的開口部附近。另外,在左右的獎品平臺16L、16R的上方,安裝有對應于游戲者的操作而動作受到控制的抓取臂(捕捉器)18L、18R(參照圖2。在圖I中為了容易識別獎品平臺16L、16R而省略圖示)。在上部框體12內的獎品平臺16L、16R的上方設置有用于令各抓取臂18L、18R沿例如X軸方向、Y軸方向、以及Z軸方向(上下方向)移動的抓取機構部(未圖不)。抓取機構部以與例如游戲者對設置于控制面板部23L、23R的多個按鈕24L、24R(例如橫移動按鈕、縱移動按鈕、下降按鈕、高度調節按鈕)的操作對應的方式受到控制。另外,也可以構成為在控制面板部23L、23R上不僅設置按鈕,還設置有能夠由游戲者指令上下左右的方向的操縱桿等的輸入裝置。
在抓取臂18L、18R的尖端部設置有用于把持獎品的兩根的臂18La、18Ra (把持爪)(另外,也可以設置三根或者四根的臂)。臂18La、18Ra的動作被控制為,在抓取臂18下降而到達獎品的位置處關閉(把持物品)。此外,在上部框體12的里側面,能夠安裝獎品展示用的網及能夠鉤掛獎品的鉤。網及鉤安裝于例如在里側面上部沿水平方向配設的軌道上,能夠沿著軌道而在左右方向上移動。通過利用網及鉤來展示獎品,能夠吸引使用者來利用抓取游戲裝置10。在下部框體13的正面側設置有獎品取出口 21L、21R、前維護門22、由游戲者進行操作的控制面板部23L、23R。獎品取出口 21L、21R用于從框體內(獎品平臺)將獎品取出至外部,與設置于獎品平臺16L、16R的下方部的獎品引導空間連通。通過操作抓取臂18L、18R而令獎品向獎品掉落口掉落,能夠將獎品從獎品取出口 21L、21R取出。在對收納于下部框體13的內部的控制單元(控制PCB(Print Circuit Board))及其他的機構部進行作業時,能夠由管理者打開前維護門22(帶鎖)。此外,在前維護門22的內部設置有收納空間,能夠收納補充用的獎品等。在控制面板部23L、23R上,除了用于令抓取臂18L、18R動作而由游戲者操作的多個按鈕24L、24R,還設置有投入硬幣的硬幣投入口 26L、26R、用于顯示與游戲費用及投入的硬幣對應的剩余游戲次數的顯示裝置27L、27R(例如七段顯示器)等。此外,設置有用于輸出游戲進行中的效果音及音樂、信息音等的揚聲器28。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中,設置有管理者對抓取游戲裝置10進行各種設定用的設定設備(圖20所示的設定設備29)。設定設備構成為能夠從抓取游戲裝置10的本體框體拆裝的可搬型。設定設備在進行用于各種設定的操作時能夠從收納部取出而在接近抓取游戲裝置10的位置處以用手保持的狀態進行處理。設定設備借助例如線纜或無線通信(無線LAN (Local Area Network)等)而與收納在抓取游戲裝置10的框體內的控制單元連接。設定設備能夠對左側單元IOL和右側單元IOR的各自分別地進行各種設定。圖3是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的從右側單元IOR側看的側視圖。如圖3所示,獎品平臺16L利用上下運動機構而被設定在比獎品平臺16R高的位置。獎品平臺16L、16R能夠利用上下運動機構而分別地調節高度,所以在各獎品平臺16L、16R的端部大致垂直地安裝即便在設定為不同的高度時也令載置于平臺上的獎品不會落下用的保護板16La、16Ra。如圖2及圖3所示,通過改變獎品平臺16L、16R的高度,獎品平臺16L、16R和抓取臂18L、18R的距離發生變化,所以對應于獎品平臺16L、16R的高度而進行對獎品平臺16L、16R的Z軸方向(上下方向)的驅動控制。圖4是為了表示抓取游戲裝置10的框體內部的詳細的構成而去除上部框體12而進行表示的圖。在圖4中,左側單元IOL表示安裝有上下運動機構的狀態的構成,右側單元IOR表示除去上下運動機構的狀態的構成。另外,在右側單元IOR中,安裝有在與安裝于左側單元IOL的上下運動機構左右對稱的位置處配置各部件的上下運動機構,省略其詳細的說明。在設置于左側單元IOL的上下運動機構中,作為從下部支承獎品平臺16L并且改變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的部件,以既定的間隔以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三個X部件31L、32L、33L。X部件31L、33L配置在左側單元IOL的左右端附近,X部件32L配置在左側單元IOL的大致中央。在配設X部件31L、32L的部位之間,配置有利用X部件31L、32L、33L令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的驅動單元30L。在配置X部件32L、33L的部位之間,設置獎品引導空間36L,從形成于獎品平臺16L的獎品掉落口落下的獎品能夠通過其直到獎品取出口 21L。在獎品引導空間36L中,以與從獎品平臺16L落下的獎品碰撞的方式形成有向抓取游戲裝置10的前面側傾斜的傾斜面37L。傾斜面37L為,例如透明的丙烯板能夠拆裝,在由于獎品的落下等而損傷時能夠更換。在右側單元IOR中,也與左側單元IOL同樣地在獎品引導空間36R中設置傾斜面37R。此外,在X部件32L的附近設置有用于輔助基于驅動單元30L的獎品平臺16L的
上推的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在獎品平臺16L位于接近最下方的位置時,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支承獎品平臺16L的底部,并且利用彈簧的反作用力而以向上方上推獎品平臺16L的方式進行作用。輔助彈簧單元35La配置于抓取游戲裝置10的前側,輔助彈簧單元35Lb配置于抓取游戲裝置10的后側。另外,對于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的詳細作用效果,參照圖13 圖18進行說明。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中,在左側單元IOL中設置兩個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但也可以構成為僅有一個輔助彈簧單元、設置三個以上的輔助彈簧單元。各個輔助彈簧單元的強度及個數對應于驅動單元30L的上推獎品平臺16L的性能而確定。圖5以及圖6是詳細地表示安裝于左側單元IOL的上下運動機構的構成的圖。圖6是取下圖5中所示的驅動單元30L的罩而表示驅動單元30L的內部構造。如圖5以及圖6所示,上下運動機構中,各單元安裝在基臺上。X部件31L包括水平部件31La和兩根傾斜部件31Lb、31Lc。水平部件31La安裝于獎品平臺16L的底部。傾斜部件31Lb、31Lc以大致相同的長度構成,在各自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由旋轉軸31Ld連結而能夠轉動。傾斜部件31Lb的上端部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安裝在設置于水平部件31La的一方的端部附近的旋轉軸31Le處。傾斜部件31Lc的上端部被安裝為能夠借助安裝在水平部件31La的另一方的端部側的滑動機構31L f而沿著水平部件31La在既定的范圍內滑動。傾斜部件31Lb的下端部如圖6所示,與X部件32L的傾斜部件32Lb的下端部連結,能夠借助驅動單元30L而沿水平方向移動(詳細參照圖7)。傾斜部件31Lc的下端部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安裝于設置在基臺上的旋轉軸31Lg。X部件32L包括水平部件32La、兩根傾斜部件32Lb、32Lc。水平部件32La安裝在獎品平臺16L的底部。傾斜部件32Lb、32Lc以大致相同的長度構成,在各自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利用旋轉軸32Ld而連結而能夠轉動。傾斜部件32Lb的上端部能夠轉動地安裝在設置于水平部件32La的一方的端部附近的旋轉軸32Le。傾斜部件32Lc的上端部被安裝為能夠利用安裝于水平部件32La的另一方的端部側的滑動機構而沿著水平部件32La在既定的范圍內滑動。傾斜部件32Lb的下端部如圖6所示,與X部件31L的傾斜部件31Lb的下端部連結,能夠利用驅動單元30L而沿水平方向移動(詳細參照圖7)。傾斜部件32Lc的下端部能夠轉動地安裝于設置在基臺上的旋轉軸32Lg。 X部件3IL的傾斜部件3ILb和X部件32L的傾斜部件32Lb在下端部連結,該下端部能夠借助滑動單元31Lh而同時沿水平方向移動。X部件33L包括水平部件33La和兩根傾斜部件33Lb、33Lc。水平部件33La安裝在獎品平臺16L的底部。傾斜部件33Lb、33Lc以大致相同的長度構成,在各自的長度方向的中央部由旋轉軸33Ld連結而能夠轉動。傾斜部件33Lb的上端部 能夠轉動地安裝在設置于水平部件33La的一方的端部附近的旋轉軸33Le。傾斜部件33Lc的上端部被安裝為能夠利用安裝于水平部件33La的另一方的端部側的滑動機構而沿著水平部件33La在既定的范圍內滑動。傾斜部件33Lb的下端部如圖6所示,能夠借助滑動單元33Lh而沿水平方向移動。傾斜部件33Lc的下端部能夠轉動地安裝于設置在基臺上的旋轉軸33Lg。滑動單元33Lh與滑動單元31Lh連動而被傳遞來自驅動單元30L的驅動力而令傾斜部件33Lb的下端部沿水平方向移動。如圖5以及圖6所示,X部件3IL為,傾斜部件3ILb的上端部借助旋轉軸3ILe而被安裝于水平部件31La的固定位置,傾斜部件31Lc的下端部借助旋轉軸31Lg而安裝于基臺的固定位置。傾斜部件31Lc的上端部能夠利用滑動機構31Lf而滑動。因而,通過令傾斜部件31Lb的下端部借助驅動單元30L (滑動單元31Lh)而沿水平方向移動,傾斜部件31Lb、3ILc能夠在旋轉軸3ILd處轉動而令水平部件3ILa保持水平地上下運動。X部件32L由于與X部件3IL連結而與水平部件3ILa連動,令水平部件32La上下運動。此外,由于滑動單元33Lh和滑動單元3ILh連動,所以X部件33L與X部件31L、32L連動而令水平部件33La保持水平狀態而上下運動。另外,如圖5以及圖6所示,上下運動機構全部收納于獎品平臺16L的下部。因此,能夠更廣地使用獎品平臺16L。此外,獎品平臺16L的上方不存在機構部所以外觀良好,不會妨礙在獎品平臺16L中展示獎品。圖7是表示驅動單元30L的詳細的構成的圖。圖7中表示將覆蓋驅動單元30L的罩取下的狀態。如圖7所示,X部件3IL的傾斜部件3ILb的下端部和X部件32L的傾斜部件32Lb的下端部經由連結部件40而連結。在連結部件40的一端能夠利用旋轉軸41L而轉動地安裝傾斜部件31Lb的下端部,在連結部件40的另一端,能夠利用旋轉軸42L而轉動地安裝傾斜部件32Lb的下端部。在滑動單元31Lh中收納固定于連結部件40的滑塊(參照圖10、圖11)。連結部件40為,令滑塊在滑動單元31Lh的內部利用平臺馬達45的驅動力而沿水平方向移動,從而令傾斜部件31Lb、32Lb的下端部沿水平方向移動。另外,平臺馬達45是供給用于令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的驅動力的驅動源。在滑動單元31Lh的上部,在兩端部的附近設置有上部限位傳感器43和下部限位傳感器44。上部限位傳感器43是用來判斷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的上限的傳感器,下部限位傳感器44是用于判斷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的下限的傳感器。在滑動單元31Lh的上部沿著長度方向設置有狹縫,設置在收納于滑動單元31Lh的螺母(后述)的板部件突出。上部限位傳感器43和下部限位傳感器44檢測該板部件的通過。另外,詳細情況參照圖10 圖12而進行說明。平臺馬達45被控制為如果利用上部限位傳感器43或者下部限位傳感器44檢測到了板部件的通過則停止動作。此外,在滑動單元31Lh的側面沿著長度方向而設置有狹縫,設置在收納于滑動單元31Lh的滑塊(后述)上的板部件突出。設置于滑塊的板部件的通過由設置在下部限位傳感器44的附近的滑動傳感器(未圖示)檢測。在安裝在收納于滑動單元31Lh的梯形螺紋軸(詳細如后所述)上的帶輪46、和安裝在收納于滑動單元33Lh的梯形螺紋軸(詳細如后所述)上的帶輪47上,架設用于傳遞平臺馬達45的驅動力的帶48。帶輪46借助平臺馬達45的驅動而旋轉。因而,能夠利用一個平臺馬達45的驅動而令滑動單元31Lh、33Lh連動運動,從而調節獎品平臺16L的上下運動。在本實施方式的上下運動機構中,成為利用滑動單元31Lh令連結部件40沿水平方向移動,經由X部件31L、32L、33L令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的構造。因此上下運動機構變得緊湊,能夠將機構整體收納在獎品平臺16L的下部。圖8是表示圖7中所示的范圍A的驅動部的詳細的構成的立體圖,圖9是圖8所示的驅動部的從平臺馬達45的輸出軸方向看的圖。如圖8所示,平臺馬達45的輸出軸由支承部件50a軸支。平臺馬達45的輸出軸貫通支承部件50a而安裝齒輪52以及脈沖凸輪53。52以及脈沖凸輪53被平臺馬達45驅動從而齒輪旋轉。此外,收納于滑動單元31Lh的梯形螺紋軸的端部由支承部件50a軸支。梯形螺紋軸的端部貫通支承部件50a,同軸地安裝有齒輪54以及帶輪46。如圖9所示,齒輪52和齒輪54卡合,平臺馬達45被驅動從而齒輪52旋轉,則經由齒輪54,帶輪46與滑動單元31Lh內的梯形螺紋軸一起旋轉。此外,在支承部件50a上安裝有用于檢測脈沖凸輪53的旋轉的脈沖凸輪傳感器55、56。脈沖凸輪傳感器55、56通過檢測脈沖凸輪53的通過而檢測平臺馬達45的轉速和旋轉方向。通過檢測平臺馬達45的轉速和旋轉方向,能夠算出獎品平臺16L的高度(上下的位置)。脈沖凸輪傳感器55相對于脈沖凸輪53配設于上方,脈沖凸輪傳感器56相對于脈沖凸輪53配設于橫側。在脈沖凸輪53的外周交互地設置有例如4個突起部和切去部。因而,脈沖凸輪傳感器55、56在脈沖凸輪53旋轉一周期間,反復地檢測接通(檢測到突起部的通過)和斷開(檢測到切去部的通過)。其中,以由脈沖凸輪傳感器55、56檢測到的接通(檢測到突起部的通過)的時機不同的方式來確定脈沖凸輪傳感器55、56的配置和脈沖凸輪53的形狀。例如,在脈沖凸輪53右旋轉(順時針旋轉)時,基于脈沖凸輪傳感器55、56的脈沖凸輪53的檢測以例如接通/接通、接通/斷開、斷開/斷開、斷開/接通、接通/接通...的方式變化,在脈沖凸輪53左旋轉時,以接通/斷開、接通/接通、斷開/接通、斷開/斷開、接通/斷開...的方式變化。能夠判斷與該脈沖凸輪傳感器55、56的檢測變化一起平臺馬達45的旋轉方向即令獎品平臺16L向上方移動還是向下方移動。此外,基于脈沖凸輪傳感器55、56的至少某一方的接通檢測的次數而能夠檢測平臺馬達45的旋轉量,能夠基于該平臺馬達45的旋轉量而算出獎品平臺16L的位置(高度)。圖10以及圖11是表示圖7所示的滑動單元31Lh、33Lh的內部構成的圖,圖12是表示圖11中所示的范圍B的詳細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0表示通常的狀態,圖11以及圖12表示安全機構工作的狀態。在滑動單元31Lh內,在支承部件50a和支承部件50b之間,軸支有梯形螺紋軸62a。在梯形螺紋軸62a上螺紋結合有螺母61a。因而,如果向梯形螺紋軸62a傳遞平臺馬達45的動力而梯形螺紋軸62a旋轉,則螺母61a沿著梯形螺紋軸62a移動。此外,梯形螺紋軸62a貫通于安裝在連結部件40上的滑塊60a的貫通孔60al。圖13表示圖12所示的A-A線的剖視圖。如圖13所示,梯形螺紋軸62a和貫通孔60al沒有螺紋結合,所以滑塊60a與梯形螺紋軸62a的旋轉無關,能夠沿著梯形螺紋軸62a移動。如圖11 圖13所示,令滑塊60a和螺母61a為不固定的構成,從而能夠作為安全機構而發揮功能,使得即便在上下運動機構的可動范圍中存在障礙物等時也不會發生故
障等。通常,滑塊60a如圖10所示為壓接于設置在螺母61a上的凸緣61al的狀態。即,借助獎品平臺16L自身的重量及載置于獎品平臺16L的獎品的重量而將X部件31L、32L下推,以令連結部件40向螺母61a的方向移動的方式施加載荷。因此,設置于連結部件40的滑塊60a成為被推壓于螺母61a的狀態。因而,如果利用平臺馬達45的驅動力而令梯形螺紋軸62a旋轉而令螺母61a向滑塊60a側移動,則壓接于螺母61a的狀態的滑塊60a克服載荷而移動,經由連結部件40以及X部件31L、32L而將獎品平臺16L上推。此外,如果通過令平臺馬達45反轉而令梯形螺紋軸62a旋轉,令螺母61a向支承部件50a側移動,則滑塊60a在壓接于螺母61a的狀態下移動而下推獎品平臺16L。梯形螺紋軸62a和螺母61a借助梯形螺紋而螺紋結合,所以能夠穩定地固定位置,即便在獎品平臺16L上載置多個獎品而重量增加時也能夠穩定地維持(固定)高度。另外,在滑塊60a和螺母61a的凸緣61al壓接時,如圖12所示,凸緣61al的設置于與滑塊60a的對置面的多個(圖12中四個)的突起部61a3插入到滑塊60a的設置于與凸緣61al的對置面的多個(圖12中四個)的孔60a2中。因此,即便在與梯形螺紋軸62a的軸交叉的方向施加載荷時,也能夠穩定地保持滑塊60a與螺母61a (凸緣61al)的結合狀態,所以能夠不向其他的部件施加多余的載荷而避免故障等。另外,設置于圖12所示的凸緣61al的上部的板部件61a2從設置于滑動單元31Lh的上部的狹縫突出。板部件61a2被上部限位傳感器43和下部限位傳感器44檢測。如果檢測到由于梯形螺紋軸62a的旋轉而凸緣61al到達了下部限位傳感器44的位置,則判斷獎品平臺16L下降到了最下方的位置,所以停止平臺馬達45的驅動。同樣地,如果檢測到借助梯形螺紋軸62a的旋轉而凸緣61al到達了上部限位傳感器43的位置,則能夠判斷獎品平臺16L上升到最上方的位置,所以停止平臺馬達45的驅動。此外,如圖12所示,在滑塊60a的側面設置有板部件60a3。板部件60a3從滑動單元31Lh的設置于側面的狹縫突出,隨著滑塊60a的移動而移動。滑塊60a由設置于滑動單元31Lh的附近的滑動傳感器(圖20所示的滑動傳感器85)檢測。滑動傳感器設置在下述位置例如螺母61a和滑塊60a在壓接的狀態下移動而螺母61a (板部件61a2)移動到由下部限位傳感器44檢測到的位置時,能夠檢測到板部件60a3。即,通過利用滑動傳感器檢測設置于滑塊60a的板部件60a3,通過令螺母61a (板部件61a2)移動到能夠由下部限位傳感器44檢測到的位置,能夠判斷獎品平臺16L正常地移動到了最下方的位置的情況。如果在令螺母61a(板部件61a2)移動到了能夠利用下部限位傳感器44檢測到的位置,但無法利用滑動傳感器檢測到板部件60a3時,能夠判斷為在可動范圍中存在障礙物等所以安全機構工作而獎品平臺16L沒有下降到最下方位置。另外,滑動單元33Lh收納有與上述的滑動單元31Lh相同的的部件。S卩,如圖10以及圖11所示,在滑動單元33Lh內、兩個支承部件51a之間,軸支梯形螺紋軸62b。在梯形螺紋軸62b上螺紋結合螺母61b。因而,若平 臺馬達45的動力經由帶48、帶輪47而被傳遞,梯形螺紋軸62b旋轉,則螺母61b沿著梯形螺紋軸62b移動。由此,處于壓接于螺母61b的狀態的滑塊60b沿著滑塊60b移動,與滑動單元31Lh側連動而令獎品平臺16L上升或者下降。在通常的狀態下,如圖10所示,以借助獎品平臺16L自身的重量及載置于獎品平臺16L的獎品的重量而令滑塊60a、60b壓接于螺母61a、61b的方式施加載荷。在例如管理者打開透明板15而進行向獎品平臺16L、16R的獎品的更換及補充時,對應于獎品的尺寸等而調節獎品平臺16L、16R的高度時等使用上下運動機構。在管理者進行這樣的作業期間,有可能獎品等落下到例如X部件31L、32L、33L等的構造部件的可動范圍、或管理者誤將手伸入可動范圍。在本實施方式的上下運動機構中,在獎品等的障礙物位于可動范圍的狀態下,在驅動平臺馬達45而想要令獎品平臺16L下降、令螺母61a向設置下部限位傳感器44 一側移動時,如圖11 圖13所示,螺母61a和滑塊60a分離。即,當處于在可動范圍中存在障礙物而獎品平臺16L無法下降的狀態時,安全機構發揮作用,不會由于平臺馬達45的驅動力而強制地令獎品平臺16L下降。因此,即便存在障礙物也不會對構造部件及平臺馬達45施加意外的載荷所以不會導致故障等。此外,不會對障礙物(獎品及管理者的手等)產生由平臺馬達45導致的過剩的載荷,所以也能夠確保安全性。此時,即便螺母61a移動到令獎品平臺16L位于最下方位置的位置而被下部限位傳感器44檢測到,由于滑塊60a與螺母61a分離而停止所以沒有被滑動傳感器檢測到。因而,基于下部限位傳感器44和滑動傳感器的檢測狀態,判斷由于障礙物等獎品平臺16L沒有正常地下降,能夠輸出例如警報等。接著,說明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的作用效果。圖14、圖15、圖16以及圖17是表示利用驅動單元30L令獎品平臺16L向上方移動時的變化的圖。圖14表示獎品平臺16L位于最下方位置(初始位置)的狀態。驅動單元30L如果收到獎品平臺16L的上升的指令則驅動平臺馬達45。如圖14或者圖15所示,在獎品平臺16L位于接近最下方位置時,利用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支承獎品平臺16L的底部。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以借助彈簧的反作用力而將獎品平臺16L向上方上推的方式進行作用,所以輔助基于驅動單元30L的上推。如圖16以及圖17所示,如果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從獎品平臺16L的底部分離,則僅借助驅動單元30L的驅動力令獎品平臺16L上升。在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中,如圖7所示,通過令連結部件40沿水平方向移動,經由X部件31L、32L、33L,令獎品平臺16L沿垂直方向移動。在這樣的經由X部件31L、32L、33L令獎品平臺16L向上方移動的構造中,能夠令機構整體緊湊,另一方面,令位于最下方位置(初始位置)的獎品平臺16L上升時需要最大的力。
在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中,設置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而對需要最大的力的獎品平臺16L位于最下方位置附近時的上推進行輔助,所以無需使用具有強力的驅動力的高價的平臺馬達、或者使用多個平臺馬達、能夠利用一個平臺馬達45實現獎品平臺16L的從初始位置的上推。圖18(a)、(b)、(c)是表示獎品平臺16L從最下方位置(初始位置)被上推時的輔助彈簧單元35La的變化的圖。另外,獎品平臺16L為水平地上下運動的構成,所以輔助彈簧單元35Lb也同樣地變化。輔助彈簧單元35La如圖18(a) (C)所示,內框體35b能夠上下運動地內插在外框體35a中。在外框體35a和內框體35b的內部,作為能夠伸縮的彈性部件而收納有彈簧35c。在內框體35b的上端部設置有與獎品平臺16L的底部接觸的由橡膠等構成的緩沖部件 35d。輔助彈簧單元35La在不與獎品平臺16L接觸時如圖18(c)所示那樣彈簧35c為伸張狀態,將內框體35b向外部上推。在平臺馬達45沒有被驅動而獎品平臺16L位于最下方位置時,如圖18(a)所示,彈簧35c壓縮而成為內框體35b被推入外框體35a的狀態。即,僅輔助彈簧單元35La(以及輔助彈簧單元35Lb)時,無法將獎品平臺16L上推。圖19是表示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與基于平臺馬達45的令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的力的關系的圖。在圖19所示的例子中,例如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在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為O 50mm的范圍時與獎品平臺16L的底部接觸,利用彈簧35c的作用而將獎品平臺16L上推。在圖18(a)的狀態中,如果平臺馬達45被驅動,則在平臺馬達45的動力之外,還如圖18(b)所示那樣輔助(附加)了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的上推力,所以能夠將獎品平臺16L上推。基于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的上推力如圖18(c)所示,施加直到彈簧35c伸展。平臺馬達45如圖19所示,在獎品平臺16L的高度到達50mm之前,能夠例如變為40mm左右則不借助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的輔助而上推獎品平臺16L。因而,通過施加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的輔助直到獎品平臺16L變為50mm,能夠將獎品平臺16L從初始位置順暢地上推直到越過50mm。另外,在前述的說明中,構成為為了輔助獎品平臺16L、16R的上推而設置輔助彈簧單元35La、35Lb,但也可以設置其他的輔助單元。例如,也可以使用彈簧以外的彈性部件例如橡膠等。此外,不僅是使用彈性部件的單元,也可以是其他的能夠利用液壓及磁力等而供給上推力的輔助單元。此外,獎品平臺16L位于初始位置附近時對上推進行輔助即可,所以不僅如前所述地從獎品平臺16L的底部向上方上推地進行輔助,還可以設置以例如令連結部件40沿水平方向移動的方式進行輔助的輔助單元。例如可以設置具有下述彈簧等的彈性部件的輔助單元,所述彈性部件對獎品平臺16L位于最下方位置時的連結部件40以向上部限位傳感器43的方向水平拉拽的方式進行作用。與前述同樣地,也可以形成為借助彈性部件以外而供給動力的單元。
此外,在前述的說明中,通過令收納于滑動單元31Lh、33Lh的梯形螺紋軸62a、62b旋轉而令螺母6la、6Ib移動,調節滑塊60a、60b (連結部件40)的位置,但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機構令連結部件40沿水平方向移動。例如,能夠構成為代替梯形螺紋軸62a、62b而令連結部件40沿滑動軌道水平地移動。在使用滑動軌道時,作為令連結部件40移動的動力,例如能夠使用馬達及磁力等。圖20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的功能構成的框圖。如圖20所示,在抓取游戲裝置10的框體內部設置有控制PCB(print CircuitBoard) 68,其安裝有各種單元。在安裝于控制PCB68的單元中,包含CPU70、RAM71、存儲裝置72、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X軸馬達驅動部74、Y軸馬達驅動部75、Z軸馬達驅動部76、臂驅動部77、以及平臺馬達驅動部78。CPU70執行存儲于RAM71或者存儲裝置72中的控制程序及游戲程序從而控制抓取游戲裝置10整體。CPU70對應于經由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而輸入的硬幣投入的檢測信號而將表示能夠游戲次數的余額數據存儲于RAM71。此外,CPU70對應于經由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被輸入的由用戶操作而發出的令抓取臂18L、18R移動的指令,控制X軸馬達驅動部74、Y軸馬達驅動部75、Z軸馬達驅動部76、以及臂驅動部77而令機構部69的各部適宜地動作。此外,CPU70對應于經由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而輸入的由用戶操作而發出的令獎品平臺16L、16R上下運動的指令而控制平臺馬達驅動部78而令上下運動機構(平臺馬達45)適宜地動作。此外,CPU70經由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控制自揚聲器28的聲音輸出、和顯示裝置27L、27R的顯示。RAM71除了控制程序及游戲程序等的各種程序外,還暫時存儲伴隨著由CPU70執行的處理的用于控制游戲的各種數據。在存儲于RAM71的數據中包含例如表示能夠游戲次數的余額數據、表示抓取臂18L、18R的位置(X位置,Y位置)的位置數據等。存儲裝置72在ROM及硬盤等的不揮發性的存儲介質中存儲程序及數據。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是與設置于控制PCB68的外部的各種輸入輸出裝置的接口。X軸馬達驅動部74控制設置于機構部69的X軸馬達80的驅動。Y軸馬達驅動部75控制設置于機構部69的Y軸馬達81的驅動。Z軸馬達驅動部76控制設置于機構部69的Z軸馬達82的驅動。臂驅動部77控制令設置于抓取臂18L、18R的臂18La、18Ra開閉用的臂馬達83的驅動。平臺馬達驅動部78基于CPU70的控制而控制作為令獎品平臺16L、16R上下運動的動力源的平臺馬達45的驅動。機構部69分別設置于例如左側單元IOL和右側單元10R。機構部69如圖20所示,包括X軸馬達80、Y軸馬達81、Ζ軸馬達82、臂馬達83、獎品檢測傳感器85、上部限位傳感器43、下部限位傳感器44、平臺馬達45、脈沖凸輪傳感器55、脈沖凸輪傳感器56、以及滑動傳感器84。X軸馬達80由X軸馬達驅動部74驅動,令抓取臂18L、18R沿X軸方向(橫方向)移動。Y軸馬達81由Y軸馬達驅動部75驅動,令抓取臂18L、18R沿Y軸方向(縱方向)移動。
Z軸馬達82由Z軸馬達驅動部76驅動,令抓取臂18L、18R沿Z軸方向(上下方向)移動。臂馬達83由臂驅動部77驅動,令抓取臂18L、18R的臂18La、18Ra開閉。獎品檢測傳感器84檢測借助抓取臂18L、18R的操作而獎品被游戲者抓出的情況。如圖20所示,控制面板部23L包含硬幣投入口 26L、硬幣投入傳感器86、橫移動按鈕24La、縱移動按鈕24Lb、下降按鈕24Lc、高度調節按鈕24Ld、以及顯示裝置27L。另外,控制面板部23R與控制面板部23L為同樣的構成而省略說明。硬幣投入傳感器86檢測從硬幣投入口 26L投入的硬幣而向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輸出表不硬幣投入的檢測信號。CPU70對應于向輸入輸出處理單兀73輸入的檢測信號而存儲表示能夠游戲次數的余額數據。橫移動按鈕24La用于輸入游戲者的令抓取臂18L沿橫方向(X軸方向)移動的指令。橫移動按鈕24La在被游戲者按下時將表不處于被按下的狀態的信號輸出給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CPU70如果通過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而檢測到橫移動按鈕24La被按下,則經由X軸馬達驅動部74而驅動X軸馬達80而令抓取臂18L沿橫方向(X軸方向)移動。CPU70在橫移動按鈕24La沒有被按下時令X軸馬達80的驅動停止。縱移動按鈕24Lb用于輸入游戲者的令抓取臂18L沿縱方向(Y軸方向)移動的指令。縱移動按鈕24Lb在被游戲者按下時向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輸出表示處于被按下的狀態的信號。CPU70如果通過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而檢測到縱移動按鈕24Lb被按下,則經由Y軸馬達驅動部75而驅動Y軸馬達81而令抓取臂18L沿縱方向(Y軸方向)移動。CPU70在縱移動按鈕24Lb沒有被按下時令Y軸馬達81的驅動停止。下降按鈕24Lc用于輸入游戲者的令抓取臂18L開始獎品取得程序的指令。若下降按鈕24Lc被游戲者按下,則將表示被按下了的信號輸出給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CPU70如果通過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檢測到下降按鈕24Lc被按下,則作為獎品取得程序,經由Z軸馬達驅動部76令抓取臂18L的尖端部下降到獎品的位置,通過臂驅動部77而令臂ISLa進行抓取獎品的動作,然后令抓取臂18L上升。高度調節按鈕24Ld是在設定為能夠由游戲者調節獎品平臺的高度的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后述的“常規”)時用于從游戲者輸入獎品平臺的高度調節的指令的部件。高度調節按鈕24Ld通過被游戲者按下而將表示被按下的信號輸出給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CPU70如果通過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而檢測到高度調節按鈕24Ld被按下,則經由平臺馬達驅動部78而驅動平臺馬達45而令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顯示裝置27L基于CPU70的控制而顯示各種的信息。顯示裝置27L中顯示例如余額數(能玩的次數)及動作模式的顯示等。此外,顯示裝置27L中,在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設定為在游戲處理中令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時,顯示向游戲者通知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用的信息。例如,在設定為能夠由游戲者調節獎品平臺的高度的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后述的“常規”)時,顯示通知通過操作高度調節按鈕24Ld能夠改變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的信息。另外,設定設備29用于管理者對抓取游戲裝置10進行各種設定,安裝有例如用于輸入各種的設定操作的多個按鈕(選擇按鈕、確定按鈕、上下左右按鈕等)、用于顯示各種設定畫面等的顯示器等。另外,也可以使用設置于控制面板部23L、23R的按鈕24和顯示裝置27L、27R而進行設定操作。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的上下運動機構有關的動作。首先,參照圖21所示的流程圖說明用于對上下運動機構進行各種設定的平臺設定處理。平臺設定處理例如由抓取游戲裝置10的管理者使用設定設備29而進行,例如對于左側單元IOL和右側單元IOR(針對于獎品平臺16L、16R的上下運動機構),能夠分別地進行高度設定、演示設定、游戲設定。在此,說明對左側單元IOL的上下運動機構進行設定的情況。首先,若利用設定設備29的操 作指令平臺設定處理的起動,則CPU70令設定設備29的顯示器中顯示設定對象項目菜單(高度設定、演示設定、游戲設定)。在此,如果選擇高度設定(步驟Al,Yes),則CPU70使得顯示例如圖22所示的高度設定用的畫面,并且輸入作為設定對象的獎品平臺16L的高度上限或者下限(上或者下)的指定(步驟A2)。在此,如果發出例如高度上限(上)的指令,并利用選擇按鈕發出獎品平臺16L的移動的指令,則CPU70通過平臺馬達驅動部78而驅動上下運動機構(平臺馬達45)(步驟A4)。CPU70在選擇按鈕被按下期間驅動上下運動機構而令獎品平臺16L移動。CPU70基于通過輸入輸出處理單兀73而輸入的脈沖凸輪傳感器55、56的檢測結果而算出獎品平臺16L的當前的高度,對圖22所示的高度設定用的畫面中的表示高度的數字和表示高度的圖形進行更新(步驟A5)。CPU70在選擇按鈕被按下期間令獎品平臺16L在能夠移動的上限和下限之間往復移動(步驟A4 A6)。管理者對應于獎品平臺16L移動到希望的高度的時機而結束選擇按鈕的按下。如果結束選擇按鈕的按下(步驟A6,Yes),則CPU70停止上下運動機構的驅動(步驟A7)。在此,與上述相同,若發出高度下限(下)的指令、利用選擇按鈕發出獎品平臺16L的移動的指令,則令獎品平臺16L移動而令其在管理者希望的高度停止(步驟A2 A7)。如果這樣地指定獎品平臺16L的高度上限和下限的位置,并按下確定按鈕(步驟A8,Yes),則CPU70將表示獎品平臺16L的高度上限和下限的數據存儲于例如存儲裝置72。在此設定的獎品平臺16L的上限和下限在后述的動作模式“常規”中表示獎品平臺16L的能夠移動的范圍。此外,獎品平臺16L的上限在后述的動作模式“固定”中表示獎品平臺16L的高度。接著,在設定對象項目菜單中,如果選擇了演示設定(步驟A10,Yes),則CPU70使得顯示例如圖23所示的演示設定用的畫面。在演示設定用的畫面中,顯示當前的設定狀態(接通或者斷開)。在此,如果選擇按鈕被按下(步驟All,Yes),則CPU70切換演示動作中的上下運動機構的接通/斷開(步驟A12)。例如當前的設定狀態為“接通”時則切換為“斷開”,當前的設定狀態為“斷開”時則切換為“接通”。若這樣地指定演示動作中的上下運動機構的“接通”或者“斷開”并按下確定按鈕(步驟A13,Yes),則CPU70將表示演示動作中的上下運動機構的“接通”或者“斷開”的數據存儲于例如存儲裝置72 (步驟A14)。在此設定的上下運動機構的接通/斷開在抓取游戲裝置10沒有被游戲者使用時進行的演示動作中被參照。在設定為上下運動機構“接通”時,在演示動作中令獎品平臺16L隔著周期上下移動。由此,能夠令游戲者對抓取游戲裝置10感興趣而促進抓取游戲裝置10的利用。
接著,如果在設定對象項目菜單中選擇了游戲設定(步驟A15,Yes),則CPU70使得顯示例如圖24所示的游戲設定用的畫面。在游戲設定用的畫面中,顯示當前的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圖24中“常規”)。在本實施方式的抓取游戲裝置10中,作為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例如準備“常規”、“固定”、“自由”。“常規”是在游戲中總是令獎品平臺16L在上限和下限之間上下運動的模式。“固定”是令獎品平臺16L在指定的高度(利用高度設定而設定的上限的高度)停止的模式。“自由”是游戲者能夠在游戲開始前改變高度的模式。在此,如果按下選擇按鈕(步驟A16,Yes),則CPU70將動作模式按照“常規”、“固定”、“自由”的順序切換(步驟A17)。例如在當前的動作模式為“常規”時則切換為“固定”,在為“固定”時則切換為“自由”,在為“自由”時則切換為“常規”。若這樣地指定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并按下確定按鈕(步驟A18,Yes),則CPU70將表示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的數據存儲于例如存儲裝置72 (步驟A19)。在此設定的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在抓取游戲裝置10被游戲者使用時為了控制游戲處理而被參照。在平臺設定處理中,管理者能夠任意地如上所述地進行高度設定、演示設定、游戲設定各自(步驟Al A19)。如果發出了處理結束的指令,則CPU70結束平臺設定處理。接著參照圖25以及圖26所示的流程圖說明由游戲者的操作而執行的游戲處理。在游戲處理中對應于上述的平臺設定處理的設定內容而控制上下運動機構。首先,為了玩抓取游戲裝置10,由游戲者從硬幣投入口 26L投入硬幣。硬幣投入傳感器86如果檢測到投入了硬幣則向輸入輸出處理單元73輸出檢測信號。CPU70若根據來自硬幣投入傳感器86的檢測信號而檢測到硬幣投入(步驟BI),則對表示能夠游戲次數的余額數進行加算,將表示其值的余額數據存儲于RAM71 (步驟B2)。在此,在投入了玩多次的量的硬幣時,存儲表示能夠玩多次的次數的余額數據。CPU70對應于余額數據的存儲而令例如顯示裝置27L顯示能夠游戲次數(余額數)。CPU70判斷當前的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步驟B3)并開始對應于動作模式的控制。在此,動作模式被設定為“常規”時(步驟B4,Yes),CPU70輸出用于將在游戲中(能夠進行對按鈕的輸入操作的期間)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的情況向游戲者通知的信息(步驟B5)。信息能夠在例如顯示裝置27L中進行顯示、或者通過揚聲器28而借助聲音輸出(至少某一方)。CPU70讀出表示在平臺設定處理的高度設定中指定的高度的上限和下限的數據,通過平臺馬達驅動部78而驅動上下運動機構(平臺馬達45),令獎品平臺16L在上限和下限的范圍中往復移動。CPU70基于通過輸入輸出處理單兀73而輸入的脈沖凸輪傳感器55、56的檢測結果而算出獎品平臺16L的當前的高度,在判斷為到達上限或者下限時,令平臺馬達45的旋轉方向反轉從而令獎品平臺16L在范圍內往復移動。游戲者在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期間操作抓取臂18L而使得能夠取得載置于獎品平臺16L的獎品。如果存在借助橫移動按鈕24La或者縱移動按鈕24Lb的操作而令抓取臂18L橫/縱移動的指令(步驟B7,Yes),則CPU70對應于輸入操作而驅動用于令抓取臂18L移動的馬達,令抓取臂18L移動。即,在橫移動按鈕24La被操作時,CPU70通過X軸馬達驅動部74而驅動X軸馬達80,令抓取臂18L沿橫方向(X軸方向)移動。此外,在縱移動按鈕24Lb被操作時,CPU70通過Y軸馬達驅動部75而驅動Y軸馬達81,令抓取臂18L沿縱方向(Y軸方向)移動。此外,在檢測到下降按鈕24Lc的按下時(步驟B9,Yes),CPU70在利用獎品取得程序令抓取臂18L下降之前令上下運動機構的驅動停止(步驟BIO)。S卩,如果在獎品平臺16L利用上下運動機構上升時令抓取臂18L下降,則抓取臂18L有可能與獎品平臺16L或者載置于獎品平臺16L的獎品強烈地沖撞而破壞,所以在令獎品平臺16L的上下運動停止后,CPU70對抓取臂18L進行基于獎品取得程序的控制(步驟Bll)。在獎品取得程序中,CPU70經由Z軸馬達驅動部76而令抓取臂18L的尖端部下降到到達獎品的位置,在通過臂驅動部77而令臂ISLa進行了抓取獎品的動作后,令抓取臂18L上升。而且,在令抓取臂18L移動到獎品掉落口的上方后令臂ISLa進行放開獎品的動
作,然后令其移動到初始位置。另外,如上所述,在檢測到下降按鈕24Lc的按下時,也可以不直接令上下運動機構的驅動停止,而是對應于下降按鈕24Lc的按下而開始獎品取得程序(抓取臂18L的下降)并且繼續上下運動機構的驅動。此時,CPU70算出動作中的獎品平臺16L和抓取臂18L的當前的高度而基于兩者的高度在撞擊前令上下運動機構的驅動停止。如果獎品取得程序結束(步驟B12,Yes),則CPU70驅動上下運動機構而令獎品平臺16L返回初始位置(步驟B13)。CPU70在還有余額(能夠游戲次數)時(步驟B36,Yes),對余額進行減算而將能夠游戲次數減I,然后移行至下一個游戲狀態(步驟B3 )。另一方面,在沒有余額(能夠游戲次數)時(步驟B36,No),CPU70結束游戲處理。這樣地,在動作模式為“常規”時,在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期間操作抓取臂18L,所以與高度固定時相比能夠更加享受到變化的樂趣。另一方面,在動作模式設定為“固定”時(步驟B14,Yes),CPU70輸出用于向游戲者通知改變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的情況的信息(步驟B15)。信息能夠顯示于例如顯示裝置27L中、通過揚聲器28而借助聲音輸出(至少某一方)。CPU70讀出表示平臺設定處理的高度設定中指定的高度的上限的數據,通過平臺馬達驅動部78而驅動上下運動機構(平臺馬達45),令獎品平臺16L移動到上限(步驟B16)。即,在動作模式“固定”中,管理者將獎品平臺16L的高度調節為在平臺設定處理中設定的高度上限后,開始游戲。以下,對于對抓取臂18L的控制(步驟B17 B21),作為與上述的動作模式“常規”同樣地進行的控制而省略詳細的說明。但是,在動作模式“固定”中,在游戲中獎品平臺16L不上下運動,所以在有令獎品平臺16L下降的指令時(步驟B19),不進行令上下運動機構的驅動停止(步驟B10)的處理。CPU70在進行了獎品取得程序后驅動上下運動機構而令獎品平臺16L返回初始位置(步驟B22)。此外,在有余額時(步驟B36,Yes),反復進行與上述相同的處理。這樣地,在動作模式“固定”中,將獎品平臺16L調節到預先決定的高度后令游戲開始,所以能夠進行與載置于獎品平臺16L的獎品的大小等對應的高度調節。此外,在動作模式設定為“自由”時(步驟B23,Yes),CPU70輸出用于將能夠利用游戲者的操作改變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的情況通知游戲者的信息(步驟B24)。信息能夠在例如顯示裝置27L中顯示、通過揚聲器28而利用聲音輸出(至少某一方)。
獎品平臺16L的高度調節在預先確定的限制時間內進行。因此,CPU70為了判斷限制時間的經過而開始計時(步驟B25)。在此,如果利用高度調節按鈕24Ld的輸入操作而發出獎品平臺16L的高度變更指令(步驟B26,Yes),則CPU70對應于輸入操作而驅動上下運動機構而令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步驟B27)。例如,CPU70在按下高度調節按鈕24Ld期間驅動上下功能,令獎品平臺16L在上限和下限之間往復移動。游戲者通過在獎品平臺16L位于希望的高度時松開高度調節按鈕24Ld而能夠決定獎品平臺16L的位置。該獎品平臺16L的定位只要在限制時間內能夠反復地進行(步驟B29)。CPU70在經過了限制時 間時(步驟B29,Yes),或者確定了獎品平臺16L的位置并由例如高度調節按鈕24Ld以外的按鈕(例如橫移動按鈕24La)的操作而發出了確定的指令(步驟B28,Yes),則將獎品平臺16L固定于調節后的高度而開始游戲。以下,對于對抓取臂18L的控制步驟(B30 B35)進行與上述的動作模式“固定”相同的控制而省略詳細的說明。這樣一來,在動作模式“自由”中,游戲者能夠在游戲開始前任意地調節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然后開始游戲。因而,能夠對應于載置于獎品平臺16L的獎品而調節獎品平臺16L的高度以便容易利用抓取臂18L進行抓取。例如,在小獎品時,通過令獎品平臺16L升高,能夠縮短抓取臂18L和獎品的距離,能夠利用抓取臂18L而容易地對準。另外,在上述的動作模式“自由”時,游戲者能夠在游戲開始前調節獎品平臺16L的高度,但也可以在游戲中(能夠進行用于控制抓取臂18的移動的輸入操作的期間)能夠利用游戲者的操作而調節獎品平臺16L的高度。圖27是在游戲中能夠利用游戲者的操作調節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的動作模式“自由2”的流程圖。此時,CPU70輸出用于向游戲者通知在游戲中能夠利用高度調節按鈕24Ld的操作改變獎品平臺16L的高度的信息(步驟Cl)。若利用橫移動按鈕24La或者縱移動按鈕24Lb的操作而發出令抓取臂18L橫/縱移動的指令(步驟C2,Yes),則CPU70對應于輸入操作而驅動用于令抓取臂18L移動的馬達,令抓取臂18L移動(步驟C3)。即,在橫移動按鈕24La被操作時,CPU70通過X軸馬達驅動部74而驅動X軸馬達80,令抓取臂18L沿橫方向(X軸方向)移動。此外,在縱移動按鈕24Lb被操作時,CPU70通過Y軸馬達驅動部75而驅動Y軸馬達81,令抓取臂18L沿縱方向(Y軸方向)移動。此外,如果借助高度調節按鈕24Ld的操作而輸入令獎品平臺16L的高度變更的指令(步驟C4,Yes),則CPU70驅動上下運動機構而改變獎品平臺16L的高度(步驟C5)。即,游戲者能夠如下地進行調節,即組合抓取臂18L的縱橫方向的移動操作和令獎品平臺16L上下運動的操作而利用抓取臂18L能夠獲得作為目的的獎品(步驟C2 C5)。游戲者在調節了抓取臂18L的位置和獎品平臺16L的高度后,利用下降按鈕24Lc而發出抓取臂18L的下降的指令。在檢測到了下降按鈕24Lc的按下時(步驟C6,Yes),CPU70對抓取臂18L與上述同樣地進行基于獎品取得程序的控制(步驟C7)。如果獎品取得程序結束(步驟CS,Yes),則CPU70在還有余額(能夠游戲次數)時(步驟C9,Yes)對余額進行減法而將能夠游戲次數減I后向接下來的游戲狀態移行。另一方面,在沒有余額(能夠游戲次數)時(步驟C9,No),CPU70驅動上下運動機構而令獎品平臺16L回到初始位置(步驟ClO)。S卩,在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為“自由2”時,在結束了一次游戲后如果還有余額則不令獎品平臺16L回到初始位置。由此,能夠在利用高度調節按鈕24Ld的操作而調節了高度的獎品平臺16L的狀態下接著進行接下來的游戲,所以無需反復進行相同的高度調節,此外能夠將前次的游戲作為參考而容易地進行高度的微調節等。這樣一來,在動作模式“自由2”中,在游戲中游戲者能夠調節獎品平臺16L的高度,所以能夠與對抓取臂18L的操作進行組合而嘗試新的獲取獎品的方法,能夠保持游戲者的興趣。另外,在上述的上下運動機構中,令獎品平臺16L水平地上下運動,但也可以以令獎品平臺16L傾斜的方式進行高度調節。例如,在圖5所示的上下運動機構的構成中,通過
構成為能夠分別地調節X部件31L、32L、33L的高度而能夠令獎品平臺16L左右地傾斜。為了分別地調節X部件31L、32L、33L的高度,例如至少設置與兩端的X部件31L、33L對應的平臺馬達,分別地控制平臺馬達而如上所述地利用X部件31L、33L來改變獎品平臺16L的高度。此時,能夠由例如管理者(或者游戲者)通過按鈕操作等而發出傾斜方向(右傾斜、左傾斜)的指令,從而能夠分別地改變基于X部件31L、33L的高度調節從而令獎品平臺16L向右傾斜或者向左傾斜。此外,不僅可以令獎品平臺16L左右地傾斜,也可以令其前后地傾斜。例如,在圖5所示的上下運動機構的構成中,將傾斜部件31Lc、32Lc、33Lc的下端部以在固定位置轉動的方式安裝,但對于傾斜部件31Lc、32Lc、33Lc的下端部,也可以與傾斜部件31Lb、32Lb、33Lb同樣地構成為能夠沿水平方向移動。此外,令分別連結傾斜部件31Lb、32Lb、33Lb和傾斜部件311^、321^、331^的旋轉軸311^、321^、331^1的位置能夠僅對于傾斜部件311^、321^、33Lc沿部件的長度方向向下端部方向移動(通常旋轉軸31Ld、32Ld、33Ld的位置固定)。由此,令傾斜部件31Lc、32Lc、33Lc的下端部移動,令傾斜部件31Lc、32Lc、33Lc的旋轉軸31Ld、32Ld、33Ld的位置下降,從而能夠令獎品平臺16L以前方降低的方式傾斜。此時如上所述,能夠由例如管理者(或者游戲者)利用按鈕操作等發出傾斜方向(前傾斜,后傾斜)的指令,從而令獎品平臺16L向前傾斜或者向后傾斜。另外,用于令獎品平臺16L傾斜的構成不限定于上述構成,也可以構成為例如能夠分別地令水平部件31La、32La、33La傾斜、或令設置有上下運動機構的基臺整體傾斜。這樣一來,能夠令獎品平臺16L傾斜,能夠與例如獎品掉落口的位置對合而令獎品平臺16L傾斜,能夠容易地獲得獎品。例如,當在獎品平臺16L的左側設置獎品掉落口時,通過令獎品平臺16L以右側變高的方式傾斜,能夠給游戲者以獎品容易從獎品掉落口落下的印象。同樣地,當在獎品平臺16L的前方(近前側)設置獎品掉落口時,通過令獎品平臺16L以后側變高的方式傾斜,能夠給游戲者以獎品容易從獎品掉落口落下的印象。此外,也能夠組合左右傾斜和前后傾斜。在構成為令獎品平臺16L傾斜時,在上述的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模式“自由2”中,例如在一次游戲中令獎品平臺16L傾斜的指令能夠為一次。然后,在還有余額時,維持獎品平臺16L的傾斜狀態并在接下來的游戲中能夠進一步發出指令使其傾斜。S卩,能夠利用連續游戲而加大獎品平臺16L的傾斜角度,令游戲者產生容易令載置于獎品平臺16L的獎品從獎品掉落口落下的印象。由此,能夠促使游戲者連續地利用抓取游戲裝置10。另外,本發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在實施階段能夠在不脫離其要旨的范圍內對構成要素進行變形而具體化。此外,能夠適宜地組合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公開的多個構成要素從而形成各種發明。例如也可以從實施方式公開的全部的構成要素中刪除幾個構成要
素。進而,也能夠適宜地組合不同實施方式的構成要素。
權利要求
1.一種游戲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載置獎品的平臺、 令上述平臺上下運動的上下運動機構、 具有把持上述獎品的機構的把持機構、 輸入用于控制上述把持機構的動作的指令的第I輸入機構、 在能夠由上述第I輸入機構進行輸入的期間利用上述上下運動機構令上述平臺上下運動的控制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游戲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機構在由上述上下運動機構預先設定的范圍內令上述平臺往復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游戲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上述第I輸入機構輸入了令上述把持機構下降的指令時,上述控制機構令由上述上下運動機構實現的上述平臺的上下運動停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游戲裝置,其特征在于, 進而具有設定令上述平臺往復移動的上述范圍的高度上限和下限的設定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游戲裝置,其特征在于, 進而具有在不由上述第I輸入機構進行輸入期間借助上述上下運動機構令上述平臺上下運動的演示控制機構。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游戲裝置,其特征在于, 進而具有輸入用于控制上述上下運動機構的動作的指令的第2輸入機構, 上述控制機構對應于由上述第2輸入機構輸入的指令而借助上述上下運動機構令上述平臺上下運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游戲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 存儲機構,存儲能夠游戲次數; 游戲控制機構,在對應于由上述第I輸入機構輸入的指令而借助上述把持機構進行了用于取得上述獎品的動作后,在還有上述能夠游戲次數時,在維持對應于由上述第2輸入機構輸入的指令而進行了上下運動后的上述平臺的位置的狀態下,向能夠由上述第I輸入機構進行輸入的期間移行。
8.根據權利要求I或7所述的游戲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下運動機構令上述平臺以傾斜的方式上下運動。
全文摘要
一種能夠在游戲中令載置獎品的平臺的高度變動的游戲。抓取游戲裝置在開始游戲處理時,在能夠輸入用于控制抓取臂(捕捉器)的動作的指令的期間,驅動上下運動機構而令載置獎品的平臺上下運動。
文檔編號A63F9/30GK102872587SQ20121025349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4日
發明者河原義弘, 鈴木敬介, 河野智幸, 村永猛 申請人:日商太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