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陀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玩具陀螺,屬于玩具技術領域。
陀螺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的玩具,曾經影響過中國多代人們的生活,普通的陀螺通 常是以質地較為緊硬的木頭琢磨成上圓而下尖的圓錐形實心結構,陀螺的上半部分較為粗 大,下半部分較為細小,其陀螺上重下輕,如是,在重力向下的作用下其旋轉的穩定尚好,然 而,目前陀螺的大小是一次性制造定型的,其陀螺的大小不可以改變而缺少趣味性,此外, 人們在玩耍陀螺的時候時常與他人的陀螺相斗,用以比試誰的陀螺更加強大,如是,個頭小 的陀螺自然斗不過個頭大的陀螺,如此,個頭小的陀螺時常處在下風,如今的陀螺其大小沒 有變化,這樣,容易帶來使用上的別動。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陀螺結構,它能夠有效地改善目前陀螺存在的問 題,從而可以帶來使用上的便利。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它在陀螺(I)外壁下面的兩側對稱分別設置有凸出的榫頭(2),在陀螺套(3)的內壁下面對應榫頭(2)的部位分別設置有凹入的榫槽,榫槽對應榫頭(2)將陀螺套(3)套在陀螺(I)上而可以變大,取下陀螺套(3)而可以變小,設置榫頭(2)和 榫槽的目的可以防止其套體游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它將陀螺套套在陀螺上而可以變大,取下陀螺套而可以變小, 它可以變大,也能夠變小,所以,它的趣味性好,它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而且極易實施普 及。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I中,它由陀螺(I)、榫頭(2)和陀螺套(3)組成,其中,它在陀螺(I)外壁下面的 兩側對稱分別設置有凸出的榫頭(2),在陀螺套(3)的內壁下面對應榫頭(2)的部位分別設 置有凹入的榫槽。權利要求
1 一種組合陀螺,它由陀螺(I)、榫頭(2)和陀螺套(3)組成,其特征在于它在陀螺(1)外壁下面的兩側對稱分別設置有凸出的榫頭(2),在陀螺套(3)的內壁下面對應榫頭(2)的部位分別設置有凹入的榫槽。
全文摘要
一種組合陀螺,它在陀螺(1)外壁下面的兩側對稱分別設置有凸出的榫頭(2),在陀螺套(3)的內壁下面對應榫頭(2)的部位分別設置有凹入的榫槽,榫槽對應榫頭(2)將陀螺套(3)套在陀螺(1)上而可以變大,取下陀螺套(3)而可以變小,設置榫頭(2)和榫槽的目的可以防止其套體游離,它可以變大,也能夠變小,所以,它的趣味性好,它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而且極易實施普及。
文檔編號A63H1/18GK102974105SQ20121043127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日
發明者李松 申請人: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