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輪式滑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動娛樂器材,尤其涉及一種輪式滑板。
背景技術:
滑板是近年來極為風行而可用來代步的一項休閑運動器具,因為具有輕巧、易攜行以及容易操作的特性,所以大人、小孩都非常的喜愛,經??稍诠珗@空地或戶外休閑場所看到滑板的廣泛使用,但傳統滑板必須借助使用者以單腳滑步的方式即一腳踩踏于其踏板部,另一腳而需持續以踩踏地面推進的動作來提供滑板的動力,方可使滑板持續前進,縱使該滑板具有滑行的功能,但其滑行的時間相當短暫,且一般人于使用傳統滑板時,僅少數人可能采用左腳踏于滑板的踏板上,而大多數人均以右腳踏于踏板,而左腳作踩踏地面推進的動作,因此,傳統的滑板大都僅產生單腳運動的情形,故傳統滑板根本無法使左、右兩腳的運動量達到平衡,運動不流暢、缺乏持續運動的協調,因此,其運動效果相當有限,且知傳統的滑板大都僅適于年齡較小者使用,對于年長者則不適用?!ぱ┣岭m具有一對滑板,適用于兩腳同時運動,但目前人們使用的滑雪橇適用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下,對于旱地,特別是路面高低不平、路況較差的旱地更是無法使用,因此對于我國南方城市的人們來講,很少有人使用過滑雪橇。而現有代步器械體型較大,結構復雜,不便于攜帶。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輪式滑板,該輪式滑板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僅具有雪橇的特點,同時還具有滑板的功能,可使左、右兩腳的運動量達到平衡,運動流暢、達到持續運動的協調,適用面廣。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輪式滑板,包括一對踏板,其中,在每個踏板的前端底部均設有轉向輪,在踏板的后端底部均設有固定輪,在踏板的上表面中部均連接有腳部固定套。所述每個踏板長75 85cm。所述該輪式滑板應用于地面上娛樂。所述該輪式滑板與一對撐桿結合使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僅具有雪橇的特點,同時還具有滑板的功能,可使左、右兩腳的運動量達到平衡,運動流暢、達到持續運動的協調,適合人們在地面上用雙腳和撐桿驅動滑板前進,以供人們鍛煉身體,短途代步及娛樂使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輪式滑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與圖I滑板結合使用的撐桿結構示意圖;圖中1、踏板;2、腳部固定套;3、固定輪;4、轉向輪;5、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輪式滑板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輪式滑板,包括一對踏板1,其中,在每個踏板I的前端底部均設有轉向輪4,在踏板I的后端底部均設有固定輪3,每個踏板前端底部的轉向輪數量為一個,踏板后端底部的固定輪數量為兩個。在踏板I的上表面中部均連接有腳部固定套2。所述每個踏板I長75 85cm。所述該輪式滑板應用于地面上娛樂。所述該輪式滑板與一對撐桿5結合使用。使用時,雙腳分別置于每個踏板I上,并通過腳部固定套2固定腳部緊密與踏板接觸,滑行時通過雙腳不斷受力于踏板同時撐桿作用力于地面即可滑行,由于踏板前端設有轉向輪,踏板后端設有固定輪,因此該輪式滑板可隨意轉向。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僅具有雪橇的特點,同時還具有滑板的功能,可使左、右兩腳的運動量達到平衡,運動流暢、達到持續運動的協調,適合人們在地面上用雙腳和撐桿驅動滑板前進,以供人們鍛煉身體,短途代步及娛樂使用。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輪式滑板,包括一對踏板,其特征在于在每個踏板的前端底部均設有轉向輪,在踏板的后端底部均設有固定輪,在踏板的上表面中部均連接有腳部固定套。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輪式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踏板長75 85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輪式滑板,包括一對踏板,其中,在每個踏板的前端底部均設有轉向輪,在踏板的后端底部均設有固定輪,在踏板的上表面中部均連接有腳部固定套。所述每個踏板長75~85cm。所述該輪式滑板應用于地面上娛樂。所述該輪式滑板與一對撐桿結合使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僅具有雪橇的特點,同時還具有滑板的功能,可使左、右兩腳的運動量達到平衡,運動流暢、達到持續運動的協調,適合人們在地面上用雙腳和撐桿驅動滑板前進,以供人們鍛煉身體,短途代步及娛樂使用。
文檔編號A63C17/26GK202740752SQ20122022152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明者葉耀林, 李冰冰 申請人:葉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