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手動控繩裝置及采用該裝置的繩索下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84163閱讀:53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手動控繩裝置及采用該裝置的繩索下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繩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以人體自身重力進行下降、通過手工控制下降速度的手動控繩裝置及采用該裝置的繩索下降器。
背景技術
現今8字環式懸吊器的特點是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因此在攀巖、探洞、高空作業、高空繩索下降等都有廣泛應用,現有8字環式懸吊器的缺點是自鎖有困難,而且在下降使用時,下降者必須用手直接對工作繩自由端施加持續的拉力才能控制下降速度,如果需要長時間在空中懸停,必須將工作繩自由端進行固定處理。問題是,由于下降時必須用手直接對工作繩自由端施加持續的拉力,而持續對繩索握緊將可能損傷人手,給使用造成一定的困難,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今8字環式懸吊器由于下降時使用者必須用手直接對工作繩自由端施加持續的拉力,持續對繩索握緊施加拉力將可能損傷人手,給使用造成一定的困難,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等缺點。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手動控繩裝置,主要包括固定件以及設置在固定件上的勾繩件,人手借助勾繩件并控制其移動,使勾繩件勾住繩索并將繩索壓緊在固定件上、使繩索的滑行速度得到控制,從而避免了由于直接握緊繩索而造成人手損傷的問題。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采用該控繩裝置的繩索下降器,繩索下降器主要由具有吊孔的吊體以及設置在吊體上的U形穿繩件構成,在穿繩件下方設置手動控繩裝置,解決了現今懸吊器的自鎖問題和控繩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手動控繩裝置主要包括固定件以及勾繩件,所述勾繩件兩端具有勾狀結構,勾繩件的一端為勾繩端、另一端為手勾端,工作繩從所述勾繩端中穿過,勾繩件通過勾繩端設置在固定件上,人手置于手勾端位置控制勾繩件移動,勾繩件移動使工作繩被勾繩端勾住并壓緊在所述固定件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是:沿著工作繩經過的方向設置一個固定件,所述勾繩件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勾繩端、另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手勾端、中間呈直線段的雙線結構,雙線結構之間通過過渡段連成一體,所述勾繩件通過勾繩端套接在固定件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是:沿著工作繩經過的方向設置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存在間隙,所述勾繩件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勾繩端、另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手勾端、中間呈直線段的單線結構,所述勾繩件的勾繩端設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間。本實用新型 的優選方案是:沿著工作繩經過的方向設置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存在間隙,所述第二固定件與第三固定件之間存在間隙,所述勾繩件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勾繩端、另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手勾端、中間呈直線段的雙線結構,雙線結構之間通過過渡段連成一體,所述勾繩件通過勾繩端套接在第二固定件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是:所述雙線結構勾繩件的手勾端并攏固定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是:所述勾繩件的雙線結構之間還設置有固定段。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是:所述雙線結構勾繩件的勾繩端上還設置有限位段。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采用上述控繩裝置的繩索下降器,繩索下降器主要由具有吊孔的吊體以及設置在吊體上的U形穿繩件構成,U形穿繩件的U形口與吊體構成穿繩孔,所述吊孔設置在偏向一側的位置,在吊體的另一側還設置有控制懸吊器偏轉的操控手柄,工作繩從穿繩孔穿過并套接在吊體腰部,工作繩固定端經穿繩孔固定在高處,工作繩自由端經穿繩孔下垂至低處,人體通過連接件與吊孔連接固定,其特征是,在所述穿繩件的下方設置有上述的手動控繩裝置,所述手動控繩裝置的固定件固定在吊體上,所述工作繩自由端經穿繩孔之后、從手動控繩裝置的勾繩端穿過,人手握住操控手柄、母指置于勾繩件的手勾端位置上。優選方案是:在吊體上位于固定件下側還設置有第一夾繩件,第一夾繩件與所述吊體之間存在穿繩縫隙,工作繩自由端經穿繩孔之后、再從勾繩端穿過、最后從第一夾繩件與吊體之間的穿繩縫隙穿過。優選方案是:在吊體上位于固定件上側還設置有第二夾繩件,第二夾繩件與所述吊體之間存在穿繩縫隙,工作繩自由端經穿繩孔之后、首先從第二夾繩件與吊體之間的穿繩縫隙穿過、再從勾繩端穿過、最后從第一夾繩件與吊體之間的穿繩縫隙穿過。
優選方案是:所述第一夾繩件、第二夾繩件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U形結構,主要包括固定腳和夾繩口,還設置有夾繩件固定壓件,所述夾繩件固定壓件上設置有安裝孔,夾繩件固定壓件包覆所述固定腳并通過安裝孔將夾繩件固定在吊體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手動控繩裝置,使人手母指能夠借助勾繩件并操作其移動,使勾繩件勾住繩索并壓緊在固定件上,從而達到控制繩索滑行的目的,有效解決了人手可能受傷的問題;并且,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采用該控繩裝置的繩索下降器,可以有效解決現有懸吊器的自鎖和控繩兩個問題。

圖1、圖2、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1為局部結構不意圖,圖2為整體結構意圖,圖3為使用時的結構意圖。圖4、圖5、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4為局部結構意圖,圖5為整體結構意圖,圖6為使用時的結構意圖。圖7、圖8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第三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7為整體結構不意圖,圖8為使用時的結構不意圖。圖9、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9為局部結構意圖,圖10為整體結構意圖。圖11、圖12、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11為局部結構不意圖,圖12為整體結構意圖,圖13為使用時的結構意圖。[0021]圖14、圖15、圖16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14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15為整體結構示意圖,圖16為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7、圖18、圖19為本實用新型第七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17為局部結構不意圖,圖18為整體結構意圖,圖19為使用時的結構意圖。圖20、圖2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第八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繩索下降器的實施例;其中圖20為整體結構不意圖,圖21為使用時的結構不意圖。圖22、圖23、圖24、圖25、圖26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第九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繩索下降器的實施例;其中圖22、圖23、圖24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5為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6為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7、圖28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第十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繩索下降器的實施例;其中圖27為整體結構不意圖,圖28為使用時的結構不意圖。圖中:1、1.1、1.2、1.3 固定件;2.勾繩件,2.1Α、2.2Α勾繩端,2.1Β、2.2Β直線段,2.1C、2.2C手勾端,2.3過渡段,
2.4 限位段,2.5.1,2.5 .2,2.5.3,2.5.4 固定段;3.工作繩,3.1工作繩固定端、3.2工作繩自由端;4吊體,4.1穿繩孔,4.2吊孔,4.3腰部,4.4手柄;5.U形穿繩件;6.連接件;7.人體,7.1人手,1.2母指;8.1A第一夾繩件,8.1Al第一夾繩件夾繩口,8.1A2U8.1A22第一夾繩件固定腳,
8.1B第一夾繩件固定壓件,8.1Bl第一夾繩件固定壓件安裝孔,8.2A第二夾繩件,8.2A1第二夾繩件夾繩口,8.2B第二夾繩件固定壓件。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1為局部結構不意圖,圖2為整體結構意圖,圖3為使用時的結構意圖。圖
2、圖3中顯示,在本實施例中,沿著工作繩經過的方向固定件1,勾繩件2設置在固定件I上。圖1顯示,勾繩件2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勾繩端2.1A、2.2A,另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手勾端2.1C、2.2C、中間呈直線段2.1B、2.2B的雙線結構,雙線結構之間通過過渡段2.3連成一體;勾繩件2通過勾繩端2.1C、2.2C套接在固定件I上。圖3顯不,使用時,首先將工作繩3從勾繩端2.1A、2.2A中芽過、然后再將勾繩件2的勾繩端套接在固定件I上,固定件I置于工作繩3、勾繩端2.1A、2.2A以及過渡段2.3等圍攏構成的空間當中,通過人手對手勾端施加拉力使勾繩件2移動,工作繩3被勾繩端
2.1A、2.2A勾住并壓緊在所述固定件I上,工作繩3與固定件I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增加使工作繩3的滑行速度降低;人手釋放對勾繩端施加拉力時,勾繩端將放松對工作繩的勾壓,工作繩3與固定件I之間產生的摩擦力減少使工作繩3的滑行速度提高,由此通過手動控制使工作繩3的滑行速度得到控制。圖4、圖5、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4為局部結構意圖,圖5為整體結構意圖,圖6為使用時的結構意圖。圖
5、圖6中顯示,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沿著工作繩3經過的方向設置第一固定件1.1、第二固定件1.2,第一固定件1.1與第二固定件1.2之間存在間隙。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圖4顯示,在本實施例中,勾繩件2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勾繩端2.1A,另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手勾端2.1C、中間呈直線段2.1B的單線結構,在勾繩件2上還設置有固定段2.5.1,2.5.2 ;勾繩件2通過勾繩端2.1C設置在第一固定件1.1、第二固定件1.2之間。圖6顯示,使用時,首先將工作繩從勾繩端2.1A中穿過、然后將勾繩件2的勾繩端設置在第一固定件1.1、第二固定件1.2之間。圖7、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7為整體結構示意圖,圖8為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7、圖8顯示,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沿著工作繩3經過的方向設置第一固定件1.1、第二固定件1.2、第三固定件1.3,第一固定件1.1與第二固定件1.2之間、第二固定件1.2與第三固定件1.3之間存在間隙;勾繩件2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勾繩端2.1A、2.2A,另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手勾端2.1C、2.2C、中間呈直線段2.1B、2.2B的雙線結構,雙線結構之間通過過渡段2.3連成一體;所述勾繩件2的勾繩端2.1C、2.2C套接在中間固定件即第二固定件1.2上。圖8顯示,使用時,首先將工作繩3從勾繩端2.1A、2.2A中穿過、然后將勾繩件2的勾繩端套接在第二固定件1.2上,固定件1.2置于工作繩3、勾繩端2.1A、2.2A以及過渡段2.3等圍攏構成的空間當中。圖9、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9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10為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勾繩件2在雙線結構的直線段處還設置有固定段2.5.3,固定段2.5.3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勾繩件上。圖11、圖12、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11為局部結構不意圖,圖12為整體結構意圖,圖13為使用時的結構意圖。圖11中顯示,與第一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勾繩件2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勾繩端2.1A、2.2A,另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手勾端2.1C、2.2C、中間呈直線段2.1B、2.2B的雙線結構,雙線結構之間通過過渡段2.3連成一體;圖11中顯示,在本實施例中,手勾端2.1C、2.2C并攏固定在一起,手勾端2.1C、2.2C可以采用焊接或包套的方式并攏固定。圖12、圖13顯不,使用時,首先將工作繩3從勾繩端2.1A、2.2A中芽過、然后將勾繩件2的勾繩端套接在固定件I上,固定件I置于工作繩3、勾繩端2.1A、2.2A以及過渡段
2.3等圍攏構成的空間當中。圖14、圖15、圖16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14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15為整體結構示意圖,圖16為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14顯示,與第五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在勾繩件2在勾繩端處還設置有固定段2.5.4,固定段2.5.4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勾繩件上。圖17、圖18、圖19為本實用新型第七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手動控繩裝置的實施例;其中圖17為局部結構不意圖,圖18為整體結構意圖,圖19為使用時的結構意圖。圖17中顯示,與第五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在勾繩件2的勾繩端處還設置有限位段2.4 ;限位段2.4起限位作用;限位段2.4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圖20、圖2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第八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繩索下降器的實施例;其中圖20為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1為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0中顯示,本例中,繩索下降器主要由具有吊孔4.2的吊體4以及設置在吊體4上的U形穿繩件5構成,U形穿繩件5的U形口與吊體4構成穿繩孔4.1,所述吊孔4.2設置在偏向一側的位置,在吊體的另一側還設置有控制懸吊器偏轉的操控手柄4.4,工作繩從穿繩孔4.1穿過并套接在吊體腰部4.3,工作繩固定端3.1經穿繩孔4.1固定在高處,工作繩自由端3.2經穿繩孔4.1下垂至低處,人體7通過連接件6與吊孔4.2連接固定,其特征是,在所述穿繩件5的下方設置有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手動控繩裝置,所述手動控繩裝置的固定件I固定在吊體4上,所述工作繩自由端3.2經穿繩孔4.1之后、從手動控繩裝置的勾繩端2.1A、2.2A穿過,人手7.1握住操控手柄4.4、母指7.2置于控勾繩件2的手勾端2.1C、2.2C位置上,由人手7.1的母指7.2控制勾繩件2移動,使工作繩自由端3.2的滑行速度得到控制,進而操控人體7下降的速度。本實用新型提示,固定件I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與吊體4 一體式澆鑄等常用的固定方式。圖21顯示,使用時,工作繩自由端3.2經穿繩孔4.1之后、再從勾繩端2.1A、2.2A中穿過、然后再將勾繩件2的勾繩端套接在固定件I上,固定件I置于工作繩自由端3.2、勾繩端2.1A、2.2A以及過渡段2.3等圍攏構成的空間當中,人手7.1握住操控手柄4.4、母指
7.2置于控勾繩件2的手勾端2.1C、2.2C位置上。圖22、圖23、圖24、圖25、圖26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第九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繩索下降器的實施例;其 中圖22、圖23、圖24為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5為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6為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與第八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圖25、圖26顯示,在本例中,在吊體4上位于固定件I下側還設置有第一夾繩件8.1A,第一夾繩件8.1A與吊體4之間的具有穿繩縫隙,工作繩自由端3.2經穿繩孔4.1之后、再從勾繩端2.1A、2.2A穿過、最后從第一夾繩件8.1A與吊體4之間的穿繩縫隙穿過。圖22、圖23、圖24為第一夾繩件8.1A的結構示意圖。圖23中顯示,第一夾繩件8.1A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U形結構,具有第一夾繩件夾繩口 8.1A1,固定腳8.1A2U8.1A22。圖24顯示,在第一夾繩件固定壓件8.1B上設置有安裝孔8.1Bl ;圖22、圖25顯示,第一夾繩件固定壓件8.1B包覆固定腳8.1A2U8.1A22并通過安裝孔8.1Bl將夾繩件固定在吊體上。夾繩件的作用是使工作繩自由端3.2貼著吊體4滑行,防止勾繩件2從固定件I上脫離出來。圖26顯示,使用時,工作繩自由端3.2經穿繩孔4.1之后、再從勾繩端2.1A、2.2A穿過、然后從第一夾繩件8.1A與吊體4之間的穿繩縫隙穿過、最后將再將勾繩件2的勾繩端套接在固定件I上,固定件I置于工作繩自由端3.2、勾繩端2.1A、2.2A以及過渡段2.3等圍攏構成的空間當中,人手7.1握住操控手柄4.4、母指7.2置于控勾繩件2的手勾端
2.1C,2.2C 位置上。圖27、圖28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第十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是繩索下降器的實施例;其中圖27為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8為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與第九個實施例不同的是,圖27、圖28中顯示,在本例中,在吊體位于固定件I上側還設置有第二夾繩件8.2A,第二夾繩件8.2A的結構和安裝方式與第一夾繩件8.1A同理。圖28顯示,使用時,工作繩自由端3.2經穿繩孔4.1之后、從第二夾繩件8.2A與吊體4之間的穿繩縫隙穿過、再從勾繩端2.1A、2.2A穿過、然后從第一夾繩件8.1A與吊體4之間的穿繩縫隙穿過、最后再將勾繩件2的勾繩端套接在固定件I上,固定件I置于工作繩自由端3.2、勾繩端2.1A、2.2A以及過渡段2.3等圍攏構成的空間當中。第一夾繩件、第二夾繩件的作用是使工作繩自由端3.2貼著吊體4滑行,防止勾繩件2從固定件I上脫離出來。上述第八、第九、第十實施例采用的是第一個實施例的手動控繩裝置,本實用新型提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或第七等實施例的手動控繩裝置也可以應用在上述第八、第九或第十等 實施例的繩索下降器中。
權利要求1.一種手動控繩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手動控繩裝置主要包括固定件以及勾繩件,所述勾繩件兩端具有勾狀結構,勾繩件的一端為勾繩端、另一端為手勾端,工作繩從所述勾繩端中穿過,勾繩件通過勾繩端設置在固定件上,人手置于手勾端位置控制勾繩件移動,勾繩件移動使工作繩被勾繩端勾住并壓緊在所述固定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控繩裝置,其特征是,沿著工作繩經過的方向設置一個固定件,所述勾繩件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勾繩端、另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手勾端、中間呈直線段的雙線結構,雙線結構之間通過過渡段連成一體,所述勾繩件通過勾繩端套接在固定件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控繩裝置,其特征是,沿著工作繩經過的方向設置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存在間隙,所述勾繩件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勾繩端、另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手勾端、中間呈直線段的單線結構,所述勾繩件的勾繩端設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控繩裝置,其特征是,沿著工作繩經過的方向設置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存在間隙,所述第二固定件與第三固定件之間存在間隙,所述勾繩件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勾繩端、另一端具有勾狀結構的手勾端、中間呈直線段的雙線結構,雙線結構之間通過過渡段連成一體,所述勾繩件通過勾繩端套接在第二固定件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手動控繩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雙線結構勾繩件的手勾端并攏固定在一起。
6.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手動控繩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雙線結構勾繩件的勾繩端上還設置有限位段。
7.—種繩索下降器,主要由具有吊孔的吊體以及設置在吊體上的U形穿繩件構成,U形穿繩件的U形口與吊體構成穿繩孔,所述吊孔設置在偏向一側的位置,在吊體的另一側還設置有控制懸吊器偏 轉的操控手柄,工作繩從穿繩孔穿過并套接在吊體腰部,工作繩固定端經穿繩孔固定在高處,工作繩自由端經穿繩孔下垂至低處,人體通過連接件與吊孔連接固定,其特征是,在所述穿繩件的下方設置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控繩裝置,所述手動控繩裝置的固定件固定在吊體上,所述工作繩自由端經穿繩孔之后、從手動控繩裝置的勾繩端穿過,人手握住操控手柄、母指置于勾繩件的手勾端位置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繩索下降器,其特征是,在吊體上位于固定件下側還設置有第一夾繩件,第一夾繩件與所述吊體之間存在穿繩縫隙,工作繩自由端經穿繩孔之后、再從勾繩端穿過、最后從第一夾繩件與吊體之間的穿繩縫隙穿過。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繩索下降器,其特征是,在吊體上位于固定件上側還設置有第二夾繩件,第二夾繩件與所述吊體之間存在穿繩縫隙,工作繩自由端經穿繩孔之后、首先從第二夾繩件與吊體之間的穿繩縫隙穿過、再從勾繩端穿過、最后從第一夾繩件與吊體之間的穿繩縫隙穿過。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繩索下降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夾繩件、第二夾繩件由圓形鋼材彎曲構成U形結構,主要包括固定腳和夾繩口,還設置有夾繩件固定壓件,所述夾繩件固定壓件上設置有安裝孔,夾繩件固定壓件包覆所述固定腳并通過安裝孔將夾繩件固定在吊體上。
專利摘要一種手動控繩裝置,為了解決現今8字環式懸吊器由于下降時使用者必須用手直接對工作繩自由端施加持續的拉力,持續對繩索握緊施加拉力將可能損傷人手,給使用造成一定的困難,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等缺點。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手動控繩裝置,主要包括固定件以及設置在固定件上的勾繩件,人手母指借助勾繩件并控制其移動,使勾繩件勾住繩索并將繩索壓緊在固定件上、使繩索的滑行速度得到控制,從而避免了由于直接握緊繩索而造成人手損傷的問題。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采用該控繩裝置的繩索下降器,繩索下降器主要由具有吊孔的吊體以及設置在吊體上的U形穿繩件構成,在穿繩件下方設置手動控繩裝置,有效解決現今懸吊器的自鎖問題和控繩問題。
文檔編號A63B29/02GK203108104SQ2013201093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1日
發明者何少敦 申請人:何少敦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恩平市| 闸北区| 丹棱县| 富蕴县| 陵川县| 读书| 双江| 新绛县| 保亭| 毕节市| 芜湖市| 霸州市| 砚山县| 伊川县| 锦州市| 普定县| 海林市| 同德县| 桐乡市| 天峨县| 长兴县| 广西| 如东县| 金平| 芦溪县| 通州区| 太仆寺旗| 诸暨市| 湖南省| 轮台县| 襄汾县| 波密县| 太和县| 汨罗市| 和硕县| 阜康市| 景宁| 丹凤县| 渭南市|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