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608478閱讀:257來源:國知局
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其包括:一底座、一直立設于底座的滑軌以及一設于滑軌并沿其滑移的滑座,所述滑座通過一設于其后側的定位機構定位于滑軌的任意高度位置;一健身機構通過設于滑座前側以隨其調整高度位置供上肢體或下肢體操作運動;以及一具有彈性回復能力并成形有相對兩端部的復位件,其二端部分別與滑軌后桿件及滑座組接,供平衡滑座及該健身機構的重量。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整健身機構至符合上肢體或下肢體操作運動的高度位置,達到確實提高適用范圍的目的,并可根據使用者的高度進行微調,避免不當的復健姿勢造成運動傷害。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運動健身裝置,特別是指具有高度調整機構以供上肢或下 肢使用的肢體運動健身裝置。 肢體運動健身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如圖1所示,顯示一種已知的復健用健身裝置10,其主要是供需要乘坐輪椅A的 使用者進行上肢體的復健,該健身裝置10包括一底座11、一設于底座11上的殼座12以及 設于殼座12的健身機構13,該健身機構13在殼座12頂部的相對兩側設置成組的曲柄131 以及踏板132,通過曲柄131及其內部傳動結構,令用戶上肢握持于踏板132前后畫圓推移 而達到復健運動的目的。
[0003]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需要乘坐輪椅A的使用者而言,其下肢同樣有復健的需求,而 已知復健用健身裝置10的健身機構13的高度位置相當于一般用戶乘坐在輪椅A時的上肢 高度,而無法供下肢進行復健運動,因此,已知健身裝置10的適用范圍相當局限,導致上、 下肢皆有復健需求的使用者必須另外購置符合下肢使用高度的復健用健身裝置,而且每個 使用者的身高不同,如圖1所示高度位置固定的健身機構13,勢必造成部分使用者以不當 姿勢進行復健運動,反而產生不必要的運動傷害,因此已知健身裝置10顯然不符合實際的 使用需求,有待進一步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可以調整健身機構 至符合上肢體或下肢體操作運動的高度位置,提高適用范圍,并可根據使用者高度進行微 調,避免不當姿勢造成運動傷害。
[0005]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包括:一底座,具有 相對的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一滑軌,具有一前桿件及一后桿件,所述前桿件和后桿件通過 頂端的一組接件組接而平行地直立設置在所述底座后端部中間;一滑座,沿滑軌滑移地設 于所述前桿件上,所述滑座具有相對的一前側及一后側,滑座通過一設于后側的定位機構 定位于滑軌的任意高度位置;一健身機構,設于滑座前側,并通過滑座調整高度位置以供上 肢體或下肢體操作運動;以及一復位件,具有彈性回復能力并成形有相對兩端部,所述復位 件的二端部分別與滑軌后桿件及滑座組接以平衡滑座及健身機構的重量。
[0006] 較佳的,前述肢體運動健身裝置的定位機構可成形為穿設滑座后側通過螺鎖迫緊 于前桿件的螺栓結構,所述滑座通過定位機構螺緊或螺松而定位或調整滑座在滑軌的高度 位置。
[0007] 較佳的,前述肢體運動健身裝置的滑軌后桿件的頂端部設有一滑輪,底端部設有 一結合部;所述滑座后側設有一結合部;所述復位件的二端部分別與滑軌后桿件及滑座的 結合部連結,且復位件中段繞設后桿件滑輪形成承重支點,以達到平衡滑座和健身機構重 量的目的,其中,復位件可為彈性繩或彈簧結構。
[0008] 較佳的,前述肢體運動健身裝置的底座具有對稱的二組件對合組成,各組件成形 有一框部及一桿部,二組件的框部構成底座前端部并固接在滑軌相對兩側,二桿部構成底 座后端部并界定一限位口,且各組件的桿部在限位口內側設有一置放固定輪椅的二輪件的 定位板,各組件的框部并對應限位口處設有一定位部,所述輪椅通過一連接件連接輪椅的 二支桿及二定位部而定位停置于限位口內。
[0009] 較佳的,前述肢體運動健身裝置的健身機構具有一內設傳動機構的殼座以及設于 殼座相對兩側的二踏板組,上、下肢體通過操作該踏板組前后畫圓推移而運動,且健身機構 的傳動機構通過與一磁阻單元連接以增加推移二踏板組的強度,提高復健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 圖1是已知的供上肢復健運動的健身裝置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1] 圖2是本實用新型肢體運動健身裝置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0012] 圖3是本實用新型肢體運動健身裝置與輪椅定位結合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0013] 圖4是本實用新型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在第一高度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4] 圖5是本實用新型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在第二高度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5] 圖6是本實用新型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在第三高度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6] 圖7是站立使用本實用新型肢體運動健身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7]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18] 健身裝置10底座11
[0019] 殼座12 健身機構13
[0020] 曲柄131 踏板132
[0021] 輪椅A 輪件A1
[0022] 支桿A2 連接件A3
[0023] 底座20 前端部201
[0024] 后端部202限位口 203
[0025] 組件21 框部211
[0026] 桿部212 定位部213
[0027] 定位板22
[0028] 滑軌30 前桿件31
[0029] 后桿件32滑輪321
[0030] 結合部322組接件33
[0031] 滑座40 前側401
[0032] 后側402 定位機構41
[0033] 結合部42
[0034] 復位件50 端部51、52
[0035] 中段53
[0036] 健身機構60殼座61
[0037] 踏板組62磁阻單元63

【具體實施方式】
[0038]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39] 請配合參閱圖2至圖7所示,說明本實用新型肢體運動健身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
[0040] 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包括一底座20、一滑軌30、一滑 座40、一復位件50以及一健身機構60,主要供乘坐輪椅A的使用者進行復健運動,然而并 不限于此,也可為一般使用者操作使用;其中:
[0041] 底座20具有相對的一前端部201及一后端部202,并由對稱的二組件21對合組 成,各組件21成形有一框部211及一桿部212,二組件21的框部211構成底座20的前端 部201并固接在滑軌30相對兩側,二桿部212構成底座20的后端部202并界定一限位口 203 ;
[0042] 滑軌30具有一前桿件31及一后桿件32,前桿件31和后桿件32通過頂端的一組 接件33組接而平行地直立設置在底座20的后端部202中間,且滑軌30的后桿件32頂端 部設有一滑輪321,底端部設有一結合部322。
[0043] 滑座40沿滑軌30滑移地設于前桿件31上,滑座40具有相對的一前側401及一 后側402,滑座40通過一設于后側402的定位機構41定位于滑軌30的任意高度位置,且 滑座40的后側402設有一結合部42 ;在本實施例中,定位機構41成形為穿設滑座40后側 402以螺鎖迫緊于前桿件31的螺栓結構,滑座40通過該定位機構41螺緊或螺松而定位或 調整其在滑軌30的高度位置;然而,本實用新型的定位機構41并不限于此,也可為其它可 達成相同定位滑座40的結構形態。
[0044] 健身機構60設于滑座40的前側401,并通過滑座40調整高度位置,以供上肢體或 下肢體操作運動;在本實施例中,健身機構60相當于自行車的踩踏機構,而具有一內設傳 動機構的殼座61以及設于殼座61相對兩側的二踏板組62,因此使用者上、下肢體可通過操 作踏板組62前后畫圓推移而運動,進一步地,健身機構60的傳動機構與一磁阻單元63連 接,用以增加推移二踏板組62的強度,以提供不同的復健強度,具有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復 健需求的技術功效。
[0045] 復位件50具有彈性回復能力并成形有相對兩端部51、52,復位件50的二端部51、 52分別與滑軌30的后桿件32及滑座40組接,用以平衡滑座40及健身機構60的重量;在 本實施例中,復位件50為彈性繩、長繩狀彈簧結構或其它可達成相同承重復位功效的彈性 體,其中,復位件50通過其二端部51、52分別與滑軌30的后桿件32的結合部322及滑座 40的結合部42連結,且復位件50的中段53繞設后桿件32的滑輪321形成承重支點,如圖 2、圖4所示,滑軌30及滑座40的結合部322、42成形為倒勾結構,復位件50的端部51、52 則成形為可供勾扣固定在倒勾結構的環狀結構,借以達到固定的目的。
[0046] 以上所述即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要構件及其組態說明,至于本實用新型較佳實 施例的操作方式及其功效,做以下說明。
[0047] 請復以圖3配合圖4至6觀之,其中,底座20的限位口 203供輪椅A停置,底座 20的各組件21的桿部212在限位口 203內側設有一定位板22,供置放固定輪椅A的二輪 件A1,在本實施例中,定位板22另可在頂面設置防滑結構以提供更佳的輪椅A定位功效; 且底座20的各組件21的框部211對應限位口 203處設有一定位部213,在本實施例中,定 位部213成形為環狀結構,以通過一兩端成形為勾狀的連接件A3, 一端勾設于輪椅A的二支 桿A2,另一端勾設于二定位部213,達到將輪椅A定位停置在限位口 203內,避免使用者在 操作健身機構60時,因往前推移的力量導致輪椅A向后移動,具有提高本實用新型肢體運 動健身裝置使用安全性的功效。
[0048] 如圖4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肢體運動健身裝置通過將健身機構60設于滑座40 上,利用滑座40沿滑軌30上下位移而達到調整健身機構60高度位置的目的,可將健身機 構60設于如圖4所示的第一位置或圖5所示的第二位置,供用戶上肢操作復健運動,或者, 將健身機構60設于如圖6所示的第三位置,供用戶下肢進行復健運動,除提供上、下肢使用 以及符合各使用者身高的適用范圍外,也可通過調整健身機構60的操作高度,達到訓練使 用者背部不同部位的肌肉群,具有增加復健效果的技術功效。此外,如圖7所示,對于無需 乘坐輪椅的使用者,則可站立進行上肢運動,主要是將健身機構60調整至與其心臟同高位 置,使得上肢關節在較佳的位置進行上肢運動。
[0049]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結構,確實提高肢體運動健身裝置的的適用范圍, 除提高復健用運動健身裝置的使用率、降低已知裝置在相同復健效果下所占體積空間等優 點外,本實用新型通過健身機構60可微調操作高度及復位件50的設置,更具有保護使用者 操作安全性的技術功效。
[0050] 以上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這些并非構成對本實用 新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做出許多變形和等 效置換,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具有相對的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 一滑軌,具有一前桿件及一后桿件,所述前桿件和后桿件通過頂端的一組接件組接而 平行地直立設置在所述底座后端部中間; 一滑座,沿滑軌滑移地設于所述前桿件上,所述滑座具有相對的一前側及一后側,滑座 通過一設于后側的定位機構定位于滑軌的任意高度位置; 一健身機構,設于滑座前側,并通過滑座調整高度位置以供上肢體或下肢體操作運動; 以及 一復位件,具有彈性回復能力并成形有相對兩端部,所述復位件的二端部分別與滑軌 后桿件及滑座組接以平衡滑座及健身機構的重量。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成形為穿設滑 座后側通過螺鎖迫緊于前桿件的螺栓結構,所述滑座通過定位機構螺緊或螺松而定位或調 整滑座在滑軌的高度位置。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后桿件的頂端部設 有一滑輪,底端部設有一結合部;所述滑座后側設有一結合部;所述復位件的二端部分別 與滑軌后桿件及滑座的結合部連結,且復位件中段繞設后桿件滑輪形成承重支點。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件為彈性繩或彈簧 結構。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對稱的二組件 對合組成,各組件成形有一框部及一桿部,二組件的框部構成底座前端部并固接在滑軌相 對兩側,二桿部構成底座后端部并界定一限位口。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口停置一輪椅,且各 組件的桿部在限位口內側設有一定位板以置放固定輪椅的二輪件。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口停置一輪椅,且各 組件的框部對應限位口處設有一定位部,所述輪椅通過一連接件連接輪椅的二支桿及二定 位部而定位停置于限位口內。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機構具有一內設傳 動機構的殼座以及設于殼座相對兩側的二踏板組,上、下肢體通過操作所述踏板組前后畫 圓推移而運動。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肢體運動健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機構的傳動機構與 一磁阻單元連接以增加推移二踏板組的強度。
【文檔編號】A63B23/035GK203899056SQ201420231179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張伍宮 申請人:溢洲興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隆化县| 察隅县| 仙居县| 宝鸡市| 田东县| 固始县| 怀远县| 承德市| 富顺县| 响水县| 武乡县| 内丘县| 白朗县| 抚顺市| 乐山市| 崇礼县| 铜陵市| 崇文区| 汶上县| 工布江达县| 伊吾县| 屏东市| 吉安市| 微博| 万荣县| 桐梓县| 铜陵市| 原阳县| 吴旗县| 石柱| 乌拉特前旗| 宁夏| 辉县市| 南充市| 信宜市| 乐山市| 招远市| 湖口县| 吉安县|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