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包括有立柱以及網框;該立柱上設置有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該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均可轉動調節及上下調節地套設于立柱上;該網框的上側與上調節件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接件,第一連接件的一端與網框固接,第一連接件的另一端與上調節件樞接,該網框的下側與下調節件之間設置有第二連接件,該第二連接件的兩端分別與下調節件和網框的下側樞接。藉此,根據使用的需要,通過上下活動調節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以改變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之間的距離,可實現網框傾斜角度的調整,以及,通過旋轉調節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可實現網框的朝向調整,如此取代了傳統之不可調節的方式,有效提升了產品使用的方便性和靈活性。
【專利說明】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運動器材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可供鍛煉身體和游戲使用的球類運動裝置大多結構和功能單一。比如常見的籃球架、足球網架等都是獨立固定在地面上的,活動范圍受到場地局限,而且需要不斷來回跑動拾球;又比如中國實用新型201120131300.5所公開的一種便攜多功能球類運動訓練架,能滿足NetbalK籃網球)、足球、板球、壘球等多種球類運動所需,具有多種訓練功能,方便拾球,訓練效率高,結構輕便牢固,可以伸縮和折疊,便于移動和收放。然而,上述訓練架的網架不可根據使用的需要進行傾斜角度以及朝向的調整,給使用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訓練架的網架不可根據使用需要進行傾斜角度以及朝向調整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包括有立柱以及網框;該立柱上設置有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該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均可轉動調節及上下調節地套設于立柱上;該網框的上側與上調節件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接件,第一連接件的一端與網框固接,第一連接件的另一端與上調節件樞接,該網框的下側與下調節件之間設置有第二連接件,該第二連接件的兩端分別與下調節件和網框的下側樞接。
[0006]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立柱為管材。
[0007]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立柱上對應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分別設置有多個第一調節孔和第二調節孔,對應地,該上調節件上設置有第一固定孔,該下調節件上設置有第二固定孑U
[0008]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均呈C型。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調節件與立柱之間以及下調節件與立柱之間均夾設有墊圈。
[0010]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連接件為直管,該直管的一端與網框的上側中部焊接固定,直管的另一端與上調節件樞接。
[0011]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連接件為Y型管材,Y型管材之前部的兩個尾端分別通過一樞接件與網框的下側兩端連接,該樞接件焊接在網框上,Y型管材之前部的兩個尾端分別與對應的樞接件樞接,Y型管材的后端部與下調節件樞接。
[0012]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網框是由管材折彎形成的方框形狀。
[0013]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網框上綁設有回彈網。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0015]根據使用的需要,通過上下活動調節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以改變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之間的距離,可實現網框傾斜角度的調整,以及,通過旋轉調節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可實現網框的朝向調整,如此取代了傳統之不可調節的方式,有效提升了產品使用的方便性和靈活性。
[0016]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組裝立體示意圖;
[0019]圖3是圖1的分解圖;
[0020]圖4是圖2的分解圖。
[0021]附圖標識說明:
[0022]10、立柱11、第一調節孔
[0023]12、第二調節孔20、網框
[0024]30、上調節件31、第一固定孔
[0025]40、下調節件41、第二固定孔
[0026]50、墊圈60、第一連接件
[0027]70、第二連接件80、樞接件;
[0028]90、回彈網。
【具體實施方式】
[0029]請參照圖1至圖4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立柱10以及網框20。
[0030]該立柱10為管材,該立柱10上設置有上調節件30和下調節件40,該上調節件30和下調節件40均可轉動調節及上下調節地套設于立柱10上,在本實施例中,該立柱10上對應上調節件30和下調節件40分別設置有多個第一調節孔11和第二調節孔12,對應地,該上調節件30上設置有第一固定孔31,該下調節件40上設置有第二固定孔41,如此,通過使用螺絲穿過第一固定孔31與其中一個第一調節孔11螺合即可將上調節件30鎖定在立柱10上,同理,通過使用螺絲穿過第二固定孔41與其中一個第二調節孔12螺合即可將下調節件40鎖定在立柱10上。在本實施例中,該上調節件30和下調節件40均呈C型,且該上調節件30與立柱10之間以及下調節件40與立柱10之間均夾設有墊圈50,以增大立柱10與上調節件30、下調節件40之間的摩擦力,提升上下調節及旋轉調節的可操控性。
[0031]該網框20是由管材折彎形成的方框形狀,該網框20的上側與上調節件30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接件60,第一連接件60的一端與網框20固接,第一連接件60的另一端與上調節件30樞接,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件60為直管,該直管的一端與網框20的上側中部焊接固定,直管的另一端與上調節件30樞接;該網框20的下側與下調節件40之間設置有第二連接件70,該第二連接件70的兩端分別與下調節件40和網框20的下側樞接,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連接件70為Y型管材,Y型管材之前部的兩個尾端分別通過一樞接件80與網框20的下側兩端連接,該樞接件80焊接在網框20上,Y型管材之前部的兩個尾端分別與對應的樞接件80樞接,Y型管材的后端部與下調節件40樞接。
[0032]使用時,將回彈網90綁設于網框20上,并將立柱10豎直固定在地面上,根據使用的需要,通過上下活動調節上調節件30和下調節件40,以改變上調節件30和下調節件40之間的距離,可實現網框20傾斜角度的調整,以及,通過旋轉調節上調節件30和下調節件40,可實現網框20的朝向調整。
[0033]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通過上下活動調節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以改變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之間的距離,可實現網框傾斜角度的調整,以及,通過旋轉調節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可實現網框的朝向調整,如此取代了傳統之不可調節的方式,有效提升了產品使用的方便性和靈活性。
[003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包括有立柱以及網框;其特征在于:該立柱上設置有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該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均可轉動調節及上下調節地套設于立柱上;該網框的上側與上調節件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接件,第一連接件的一端與網框固接,第一連接件的另一端與上調節件樞接,該網框的下側與下調節件之間設置有第二連接件,該第二連接件的兩端分別與下調節件和網框的下側樞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為管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對應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分別設置有多個第一調節孔和第二調節孔,對應地,該上調節件上設置有第一固定孔,該下調節件上設置有第二固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調節件和下調節件均呈C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調節件與立柱之間以及下調節件與立柱之間均夾設有墊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為直管,該直管的一端與網框的上側中部焊接固定,直管的另一端與上調節件樞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為Y型管材,Y型管材之前部的兩個尾端分別通過一樞接件與網框的下側兩端連接,該樞接件焊接在網框上,Y型管材之前部的兩個尾端分別與對應的樞接件樞接,Y型管材的后端部與下調節件樞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網框是由管材折彎形成的方框形狀。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球類運動訓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網框上綁設有回彈網。
【文檔編號】A63B69/00GK203916001SQ201420232547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8日
【發明者】羅春芳 申請人:羅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