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包括塑形部件,在所述塑形部件上設有第一拱部和第二拱部,所述第一拱部和第二拱部之間設有凹部,在所述第二拱部的拱頂部位上設有凸狀物,在所述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的上表面設有第一凹槽;其第一拱部,和/或第二拱部的厚度為15mm-25mm;凹部能放置足底,凸狀物能契合于足掌心的部位,第一凹槽能放置腳趾;本實用新型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解決了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的與腳部相契合,使用簡單方便、安全舒適,重復多次使用之后,仍然牢固耐用的技術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舞蹈訓練器材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
【背景技術】
[0002]在跳芭蕾舞時,對人體腳部塑形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兩腳跟緊靠在一直線上,腳尖向外180度;兩腳跟相距一足的長度,腳部向外扭開,兩足在一直線上;兩腳跟前后重疊放置,足尖向外張開;兩腳前后保持一足的距離,兩足趾踵相對成兩直線,腿向外轉;兩腳iu后重置,兩足?止鍾互觸,腿向外轉;等等。
[0003]現有技術中的腳背塑形器,在訓練腳背塑形時,不能與腳部相契合,使訓練員在使用時不舒適,導致訓練時間延長,訓練不及時,不僅給訓練員造成極大的不便,而且在做拉伸腳背時,可能會讓腳部肌肉拉傷,骨骼錯位等安全問題。
[0004]因此,如何研發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便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以解決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的在做腳背塑形時使用簡單方便、安全舒適等問題。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包括塑形部件,在所述塑形部件上設有第一拱部和第二拱部,所述第一拱部和第二拱部之間設有凹部,在所述第二拱部的拱頂部位上設有凸狀物,在所述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的上表面設有第一凹槽。
[0007]進一步地,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還包括彈性罩,所述彈性罩可拆卸地包覆設置于所述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
[0008]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的下表面設有第二凹槽。
[0009]進一步地,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還包括彈性帶,所述彈性帶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并包覆設置于所述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狀與腳趾形狀相適應。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還包括支撐部件,所述支撐部件與所述第一拱部的拱底部位相連接。
[0012]進一步地,所述塑形部件的寬度大于所述支撐部件的寬度。
[001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拱部,和/或所述第二拱部的厚度為15mm-25mm。
[0014]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部設有墊片。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達到了如下效果:
[0016]1、結構簡單,其包括塑形部件,在塑形部件上設有第一拱部和第二拱部,第一拱部和第二拱部之間設有凹部,在第二拱部的拱頂部位上設有凸狀物,在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的上表面設有第一凹槽,合理的設計就可對腳背進行塑形。
[0017]2、使用舒適,能與腳部相契合,凹部能放置足底,凸狀物能契合于足掌心的部位,第一凹槽能放置腳趾。使用簡單方便、安全舒適;
[0018]3、經久耐用,第一拱部,和/或第二拱部的厚度為15mm-25mm,重復多次使用之后,牢固耐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的腳背塑形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所示改進的腳背塑形器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圖2所示改進的腳背塑形器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實用新型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0024]實施例1
[0025]如圖1和2所示,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包括塑形部件2,在所述塑形部件2上設有第一拱部201和第二拱部202,所述第一拱部201和第二拱部202之間設有凹部203,在所述第二拱部202的拱頂部位上設有凸狀物206,在所述第二拱部202的拱底部位的上表面設有第一凹槽205。
[0026]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還包括彈性罩3,所述彈性罩3可拆卸地包覆設置于所述第二拱部202的拱底部位,所述第一凹槽205的形狀與腳趾形狀相適應。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還包括支撐部件1,所述支撐部件I與所述第一拱部201的拱底部位相連接。
[0027]實施例2
[0028]如圖2和3所示,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包括塑形部件2,在所述塑形部件2上設有第一拱部201和第二拱部202,所述第一拱部201和第二拱部202之間設有凹部203,在所述第二拱部202的拱頂部位上設有凸狀物206,在所述第二拱部202的拱底部位的上表面設有第一凹槽205,所述第一凹槽205的形狀與腳趾形狀相適應。
[0029]在所述第二拱部202的拱底部位的下表面設有第二凹槽204,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還包括彈性帶4,所述彈性帶4嵌入所述第二凹槽204內,并包覆設置于所述第二拱部202的拱底部位。
[0030]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還包括支撐部件1,所述支撐部件I與所述第一拱部201的拱底部位相連接,所述塑形部件2的寬度大于所述支撐部件I的寬度,所述第一拱部201,和/或所述第二拱部202的厚度可以為15mm,所述第一拱部201,和/或所述第二拱部202的厚度還可以為20mm,所述第一拱部201,和/或所述第二拱部202的厚度也可以為25mm。在所述凹部203的底部設有墊片,所述墊片是讓訓練員在使用所述改進的腳部塑形器的過程中更加安全舒適。
[0031]在本實施例2中,所述第一拱部201、第二拱部202和凹部203的形狀可以為任意形狀,其目的是為了使腳掌與所述塑形部件2相契合,在使用所述改進的腳部塑形器的過程中更加安全舒適。
[0032]該腳背塑形器可通過如下步驟使用:
[0033](I)彎曲膝蓋,將腳尖放在的彈性帶4下;
[0034](2)使用雙手,將彈性帶4完全展開,將腳趾完全覆蓋;
[0035](3)套上彈性帶4的同時,請將腳跟放在凹部203上,并確保腳底與第二拱部202的曲線相契合。
[003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達到了如下效果:
[0037]1、結構簡單,其包括塑形部件,在塑形部件上設有第一拱部和第二拱部,第一拱部和第二拱部之間設有凹部,在第二拱部的拱頂部位上設有凸狀物,在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的上表面設有第一凹槽,合理的設計就可對腳背進行塑形。
[0038]2、使用舒適,能與腳部相契合,凹部能放置足底,凸狀物能契合于足掌心的部位,第一凹槽能放置腳趾。使用簡單方便、安全舒適;
[0039]3、經久耐用,第一拱部,和/或第二拱部的厚度為15mm-25mm,重復多次使用之后,牢固耐用。
[0040]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優選實施例,但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實用新型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形部件,在所述塑形部件上設有第一拱部和第二拱部,所述第一拱部和第二拱部之間設有凹部,在所述第二拱部的拱頂部位上設有凸狀物,在所述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的上表面設有第一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彈性罩,所述彈性罩可拆卸地包覆設置于所述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的下表面設有第二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彈性帶,所述彈性帶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并包覆設置于所述第二拱部的拱底部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狀與腳趾形狀相適應。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項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撐部件,所述支撐部件與所述第一拱部的拱底部位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部件的寬度大于所述支撐部件的寬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部,和/或所述第二拱部的厚度為15mm-25m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改進的腳背塑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部設有墊片。
【文檔編號】A63B23/10GK204073287SQ201420565723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8日
【發明者】鄧小明 申請人:鄧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