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玩教具構件,特別涉及一種玩教具梁構件,屬于玩教具模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塑料玩教具積木主要分為像素顆粒和專用顆粒,像素顆粒特點:一、因像素顆粒小,在搭建某一種玩教具需要大量的像素顆粒才能完成某一種玩教具的搭建,該種顆粒在使用中增加了玩教具的搭建難度;二、因像素顆粒小,在搭建某種玩教具中增加了使用者的操作難度;專用顆粒特點:一、專用顆粒搭建某種玩教具從外形看相似度較高;二、專用顆粒搭建某種玩教具,因其設計目的明確,而拓展性相當低。特別是在玩教具大跨度連接時,上述兩種缺陷玩教具顆粒部件的缺陷更為明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使用的玩教具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玩教具梁構件。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術方案:一種玩教具梁構件,包括長方體形的梁主體,在長方體形的梁主體的六個面上均設置有連接結構,在梁主體長度方向的兩個端面上設置的連接結構為卡頭,所述的卡頭具有一卡接部及頸部,在梁主體左右兩個面上設置的連接結構為多個并列的卡槽,左右兩個面上的多個并列的卡槽在一個面上為多個并列的組合卡槽,另一個面上為多個并列的燕尾槽,所述的組合卡槽由位于內側的弧形卡槽和與弧形卡槽相連接的平卡槽組成,平卡槽的開口小于弧形卡槽的直徑,在上下兩個面上設置的連接結構為多個上下兩個面上的貫穿孔,進一步的,所述的卡頭與側面上的燕尾槽及組合卡槽相配合,卡頭可與燕尾槽及組合卡槽之間進行卡接連接,進一步的,所述的兩個卡頭位于梁主體長度方向的兩個端面的中心,進一步的,左右兩個面上的多個并列的卡槽數量相等,卡槽部位在梁主體長度方向上相互對應,在上下兩個面上的多個貫穿孔在長度方向上位于卡槽邊所在的部位,進一步的,所述的梁主體長度方向的兩個端面為正方形,進一步的,所述的卡接部外端面為正方形,頸部為正方體,正方形端面與正方體頸部之間采用斜面過渡連接,正方形與正方體的中心線相重合。
本發明的積極有益技術效果在于:本發明的六個面上均有連接結構,在組合卡槽中可以可釋放的連接棒狀、板狀連接件,在卡頭上可以可釋放的與帶卡槽的連接件相連接,燕尾槽可以與其相適應的卡頭可釋放的相連接,本梁構件上可以大跨度連接,多個梁構件之間還可以相互連接,應用在玩教具中不僅能夠有效的降低顆粒數量,而且拓展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正視示意圖。
圖4是梁構件之間相互連接構成的框架示意圖。
圖5是梁構件與木棒之間連接的示意圖。
圖6是梁構件上連接其它構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的解釋本發明的實施,提供本發明的實施實例。這些實施實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闡述,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的解釋,附圖中各標記為:1:梁主體;2:卡頭;3:卡接部;4:頸部;5:貫穿孔;6:組合卡槽;7:弧形卡槽;8:平卡槽;9:燕尾槽。一種玩教具梁構件,包括長方體形的梁主體1,所述的梁主體長度方向的兩個端面為正方形,在長方體形的梁主體1的六個面上均設置有連接結構,在梁主體長度方向的兩個端面上設置的連接結構為卡頭,所述的兩個卡頭位于梁主體長度方向的兩個端面的中心,2所示為卡頭,所述的卡頭具有一卡接部3及頸部4,卡接部3外端面為正方形,頸部4為正方體,正方形端面與正方體頸部之間采用斜面過渡連接,正方形與正方體的中心線相重合,在梁主體左右兩個面上設置的連接結構為多個并列的卡槽,左右兩個面上的多個并列的卡槽在一個面上為多個并列的組合卡槽,6所示為組合卡槽,另一個面上為多個并列的燕尾槽,9所示為燕尾槽,所述的組合卡槽6由位于內側的弧形卡槽7和與弧形卡槽相連接的平卡槽8組成,平卡槽8的開口小于弧形卡槽的直徑,在上下兩個面上設置的連接結構為多個上下兩個面上的貫穿孔,5所示為貫穿孔,所述的卡頭與側面上的燕尾槽及組合卡槽相配合,卡頭可與燕尾槽及組合卡槽之間進行卡接連接,左右兩個面上的多個并列的卡槽數量相等,卡槽部位在長度方向上相互對應,在上下兩個面上的多個貫穿孔在長度方向上位于卡槽邊所在的部位。本發明中的方向定義以圖2中所示的方向為準,本申請的方向定義均為相對方向,是為了更為清楚的解釋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不代表在使用中的實際方向,本申請中的長度方向指兩個卡頭端部相連接的方向。本梁構件的六個面上均有連接結構,在組合卡槽中可以可釋放的連接棒狀、板狀連接件,在卡頭上可以可釋放的與帶卡槽的連接件相連接,燕尾槽可以與其相適應的卡頭可釋放的相連接,本梁構件上可以大跨度連接,多個梁構件之間還可以相互連接,應用在玩教具中不僅能夠有效的降低顆粒數量,而且拓展性高,圖4、圖5、圖6示出了本梁構件進行多種連接的示意圖,從這三個圖中可以看出,本梁構件的拓展性相當強。
在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后,熟悉該項技術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脫離上述申請專利范圍與精神下可進行各種變化與修改,凡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且本發明亦不受限于說明書中所舉實例的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