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娛樂電動玩具,尤其指一種騎鹿的電動玩具。
背景技術:
現有一種專利號為CN201510282039.1名稱為《一種耍球的電動玩具》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耍球的電動玩具,包括頭部、軀干部、手臂組件與腿部,驅動機構、殼體、架體,驅動機構設置于架體中,驅動機構與集成電路、電源構成回路,在手臂組件中設置有舉起一只手臂的手指與第一球體的底部轉動相連接,第一球體能轉動地通過傳動絲與驅動機構相聯動,手臂組件中另一只手臂為彈性手臂,彈性手臂的手掌向前斜向下伸出,彈性手臂的手掌能與第二球體向上移動至最高位置時能與手掌相碰觸的結構適配在一起,第二球體通過豎桿穿過頂蓋能上下移動地與驅動機構相聯動,腿部有兩條,腿部下端穿入殼體中并能上下移動地與驅動機構相聯動。其優點在于:能完成多種動作,娛樂效果出色。上述專利是本申請人于2015年申請的電動玩具專利,其優點在于:能完成多種動作,娛樂效果出色。現申請人設計出了另一種可愛的電動玩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多動作,娛樂效果好的騎鹿的電動玩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本騎鹿的電動玩具,包括仿人形的頭部、軀干部、與軀干部活動連接的手臂組件與腿部,帶動軀干部上下移動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本電動玩具還包括有能向前移動的仿鹿體的鹿身,所述軀干部騎于鹿身上,所述腿部的兩條腿呈八字形騎于鹿背上并能與鹿身一起向前移動,所述驅動機構設置于鹿身內,且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鹿身移動的鹿身傳動機構、驅動軀干部與腿部同時運動的從動機構、電機以及給電機供電的電源,所述驅動機構與集成電路、電源構成回路,在鹿身傳動機構與從動機構之間設置有由鹿身傳動機構帶動從動機構運動的連接件,當電動玩具運動時,在鹿身移動的同時,軀干部上下移動并伴隨著騎于鹿身上的兩條腿呈八字形張 開與合攏。
作為改進,所述鹿身傳動機構與從動機構可優選設置于鹿身內腔的同一架體上,所述架體固定于鹿身的內腔中,所述從動機構位于鹿身傳動機構上方,所述連接件為傳動桿,所述從動機構通過傳動桿與鹿身傳動機構相互聯動在一起,并在電動玩具上設置有電動玩具運動與停止的開關。
進一步改進,所述鹿身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第三傳動齒輪、第四傳動齒輪、第五傳動齒輪、第六傳動齒輪、第七傳動齒輪,所述電機亦固定于架體上,所述電機的轉軸與電機齒輪的中心固定,所述第二傳動齒輪以同軸心固定于第一傳動齒輪的側面上,所述第四傳動齒輪以同軸心固定于第三傳動齒輪的側面上,所述第六傳動齒輪以同軸心固定于第五傳動齒輪的側面上,所述電機齒輪與第一傳動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二傳動齒輪與第三傳動齒輪相嚙合,所述第四傳動齒輪與第五傳動齒輪相嚙合,所述第六傳動齒輪與第七傳動齒輪相嚙合,所述第七傳動齒輪的中心軸延伸出第七傳動齒輪的左右兩邊,所述鹿身的四條鹿腿上部分別能前后活動地設置于鹿身外側面的相應位置上,所述鹿身右邊的前后兩條鹿腿通過位于鹿身內腔中的右聯動機構相互聯動在一起,所述中心軸右端穿過架體中的右隔板與右聯動機構相聯動,所述鹿身左邊的前后兩條鹿腿通過位于鹿身內腔中的左聯動機構相互聯動一起,所述中心軸左端與偏心輪一側面能轉動地相連接,所述偏心輪另一側面與一偏心軸的一端活動相連接,所述偏心軸的另一端穿過左隔板與左聯動機構相聯動,所述偏心軸與中心軸的軸向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傳動桿的下端與偏心輪相固定,所述傳動桿的上端與從動機構相聯動。
進一步改進,所述右聯動機構包括右拉桿、右后轉軸、右前轉軸、右后擺動條、右前擺動條,所述鹿身右邊的右后腿上部與所述的右后轉軸的外端相固定,所述右后轉軸的里端能活動地穿入鹿身殼體的內腔中與右后擺動條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右后擺動條的上端一側面與右拉桿后端活動相連接,所述鹿身右邊的右前腿上部與右前轉軸的外端相固定,所述右前轉軸的里端能活動地穿入鹿身殼體的內腔中與右前擺動條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右前擺動條的上部豎向設置腰形孔,所述腰形孔活動地套置于固定在鹿身內壁相應位置上的凸軸中,所述右拉桿的前端與右前擺動條的下端活動相連接,所述中心軸右端與一偏心凸輪相固定,所述偏心凸輪的偏轉軸與右前擺動條下端轉動相連接。
進一步改進,所述左聯動機構包括左拉桿、左后轉軸、左前轉軸、左后擺動條、左前擺動條,所述鹿身左邊的左后腿上部與所述的左后轉軸的外端相固定,所述左后轉軸的里端能活動地穿入鹿身殼體的內腔中與左后擺動條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左后擺動條的上端一 側面與左拉桿后端活動相連接,所述鹿身左邊的左前腿上部與左前轉軸的外端相固定,所述左前轉軸的里端能活動地穿入鹿身殼體的內腔中與左前擺動條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左前擺動條的上部豎向設置腰形孔,所述腰形孔活動地套置于固定在鹿身內壁相應位置上的凸出軸中,所述左拉桿的前端與左前擺動條的下端活動相連接,所述偏心軸左端與另一偏心凸輪相固定,所述另一偏心凸輪的偏轉銷與左前擺動條下端轉動相連接。
進一步改進,所述從動機構包括從動桿、能上下移動的移動塊,所述移動塊的上部從鹿背的頂面開口中向上伸出,移動塊左右兩邊能上下移動地卡扣于架體頂部的對應滑槽中,所述滑槽位于架體的凸起部兩邊的對應內壁上,所述移動塊的上部與軀干部的下部相固定,兩條腿的上部彎曲呈至度,且相互對稱設置于鹿身上,兩條腿的上端彎曲部分別設置有擺動軸,所述擺動軸活動地設置在凸起部左右兩側的對應位置上,兩條腿的上端分別從鹿身殼體的對應開孔中插入并經凸起部兩側進入至凸起部內腔中,與位于凸起部內腔中的移動塊下部兩邊的對應部活動地連接在一起,所述從動桿橫向設置于鹿身殼體內,從動桿橫向穿過凸起部,從動桿的前端與傳動桿的上端轉動連接,從動桿的后端通過插軸活動地與鹿身殼體內壁相連接,所述移動塊下端與從動桿中部活動相連接,所述傳動桿的下端設置有套環,所述偏心輪圓周面上設置有環形卡槽,所述套環與環形卡槽卡扣而相互固定在一起。
作為改進,所述電源可優選為電池或電池組,所述電池或電池組固定于架體的對應位置。
作為改進,所述鹿身上可優選設置有當鹿身移動時能播放音樂的播放器,所述播放器通過線路與集成電路、電源構成回路。
作為改進,在仿鹿體的頸部上可優選懸掛有閃爍的LED燈,所述LED燈通過線路與集成電路、電源構成回路。
作為改進,所述腿部的下端可優選連接有能活動的鞋體,所述仿人形的外體上穿置有圣誕老人的衣服和帽子,所述鹿身的殼體由兩半殼體對合成的整體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單個電機帶動鹿身傳動機構與從動機構運動,實現軀干部上下移動,腿部呈八字形張開與合攏,鹿身由鹿腿帶動而向前移動三個運動動作,運動動作多樣,且驅動結構設計巧妙,采用的零部件少,驅動部件多為轉動運動,能耗低,提高運行時間和運動流暢度,運動效果好;三個動作同步進行,更添加有LED燈、能播放音樂的播放器,賞心悅目,讓人忍俊不禁,娛樂效果十分出色。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中的側面投影圖;
圖3是圖1的俯視圖;
圖4是圖1的正面投影圖;
圖5是圖1的結構分解圖;
圖6是圖5的進一步結構分解圖;
圖7是圖6去除去除軀干部與頭部后另一個角度的結構分解圖;
圖8是圖7的進一步結構分解圖;
圖9是圖6去除去除軀干部與頭部后再一個角度的結構分解圖;
圖10是圖9的進一步結構分解圖;
圖11是圖10中去除鹿身、鹿腿后的立體圖;
圖12是圖11中去除右隔板后另一個角度的立體圖;
圖13是圖12的結構分解圖;
圖14是圖1中去除軀干部、頭部、半個鹿身以及右隔板后的立體圖;
圖15是圖14中去除另一半鹿身后的正面投影圖;
圖16是圖15中去除鹿腿后的正面投影圖;
圖17是圖16的仰視圖;
圖18是圖17的立體圖;
圖19是圖17另一個角度的立體圖;
圖20是圖13中I部分的放大圖;
圖21是圖19中II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21所示,本實施例的騎鹿的電動玩具,包括仿人形的頭部21、軀干部2、與軀干部2活動連接的手臂組件15與腿部22,帶動軀干部2上下移動的驅動機構,本電動玩具還包括有能向前移動的仿鹿體的鹿身1,所述軀干部2騎于鹿身1上,所述腿部22的兩條腿呈八字形騎于鹿背上并能與鹿身1一起向前移動,所述驅動機構設置于鹿身1內,且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鹿身1移動的鹿身傳動機構、驅動軀干部2與腿部22同時運動的從動機構、電機4以及給電機4供電的電源,所述驅動機構與集成電路、電源構成回路,在鹿身傳動機構與從動機構之間設置有由鹿身傳動機構帶動從動機構運動的連接件,當電 動玩具運動時,在鹿身1移動的同時,軀干部2上下移動并伴隨著騎于鹿身1上的兩條腿呈八字形張開與合攏。
鹿身傳動機構與從動機構設置于鹿身1內腔的同一架體上,所述架體固定于鹿身1的內腔中,所述從動機構位于鹿身傳動機構上方,所述連接件為傳動桿5,所述從動機構通過傳動桿5與鹿身傳動機構相互聯動在一起,并在電動玩具上設置有電動玩具運動與停止的開關。
鹿身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齒輪61、第二傳動齒輪62、第三傳動齒輪63、第四傳動齒輪64、第五傳動齒輪65、第六傳動齒輪66、第七傳動齒輪67,所述電機4亦固定于架體上,所述電機4的轉軸與電機齒輪68的中心固定,所述第二傳動齒輪62以同軸心固定于第一傳動齒輪61的側面上,所述第四傳動齒輪64以同軸心固定于第三傳動齒輪63的側面上,所述第六傳動齒輪66以同軸心固定于第五傳動齒輪65的側面上,所述電機齒輪68與第一傳動齒輪61相嚙合,所述第二傳動齒輪62與第三傳動齒輪63相嚙合,所述第四傳動齒輪64與第五傳動齒輪65相嚙合,所述第六傳動齒輪66與第七傳動齒輪67相嚙合,所述第七傳動齒輪67的中心軸69延伸出第七傳動齒輪67的左右兩邊,所述鹿身1的四條鹿腿11上部分別能前后活動地設置于鹿身1外側面的相應位置上,所述鹿身1右邊的前后兩條鹿腿11通過位于鹿身1內腔中的右聯動機構相互聯動在一起,所述中心軸69右端穿過架體中的右隔板3與右聯動機構相聯動,所述鹿身1左邊的前后兩條鹿腿11通過位于鹿身1內腔中的左聯動機構相互聯動一起,所述中心軸69左端與偏心輪31一側面能轉動地相連接,所述偏心輪31另一側面與一偏心軸32的一端活動相連接,所述偏心軸32的另一端穿過左隔板33與左聯動機構相聯動,所述偏心軸32與中心軸69的軸向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傳動桿5的下端與偏心輪31相固定,所述傳動桿5的上端與從動機構相聯動。
右聯動機構包括右拉桿7、右后轉軸71、右前轉軸72、右后擺動條73、右前擺動條74,所述鹿身1右邊的右后腿上部與所述的右后轉軸71的外端相固定,所述右后轉軸71的里端能活動地穿入鹿身1殼體的內腔中與右后擺動條73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右后擺動條73的上端一側面與右拉桿7后端活動相連接,所述鹿身1右邊的右前腿上部與右前轉軸72的外端相固定,所述右前轉軸72的里端能活動地穿入鹿身1殼體的內腔中與右前擺動條74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右前擺動條74的上部豎向設置腰形孔75,所述腰形孔75活動地套置于固定在鹿身1內壁相應位置上的凸軸76中,所述右拉桿7的前端與右前擺動條74的下端活動相連接,所述中心軸69右端與一偏心凸輪34相固定,所述偏心凸輪34 的偏轉軸35與右前擺動條74下端轉動相連接。左聯動機構包括左拉桿、左后轉軸、左前轉軸、左后擺動條、左前擺動條,所述鹿身1左邊的左后腿上部與所述的左后轉軸的外端相固定,所述左后轉軸的里端能活動地穿入鹿身1殼體的內腔中與左后擺動條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左后擺動條的上端一側面與左拉桿后端活動相連接,所述鹿身1左邊的左前腿上部與左前轉軸的外端相固定,所述左前轉軸的里端能活動地穿入鹿身1殼體的內腔中與左前擺動條的下端相固定,所述左前擺動條的上部豎向設置腰形孔75,所述腰形孔75活動地套置于固定在鹿身1內壁相應位置上的凸出軸中,所述左拉桿的前端與左前擺動條的下端活動相連接,所述偏心軸32左端與另一偏心凸輪34相固定,所述另一偏心凸輪34的偏轉銷37與左前擺動條下端轉動相連接。
從動機構包括從動桿8、能上下移動的移動塊81,所述移動塊81的上部從鹿背的頂面開口中向上伸出,移動塊81左右兩邊能上下移動地卡扣于架體頂部的對應滑槽38中,所述滑槽38位于架體的凸起部39兩邊的對應內壁上,所述移動塊81的上部與軀干部2的下部相固定,兩條腿的上部彎曲呈80至90度,且相互對稱設置于鹿身1上,兩條腿的上端彎曲部分別設置有擺動軸82,所述擺動軸82活動地設置在凸起部39左右兩側的對應位置上,兩條腿的上端分別從鹿身1殼體的對應開孔中插入并經凸起部39兩側進入至凸起部39內腔中,與位于凸起部39內腔中的移動塊81下部兩邊的對應部84活動地連接在一起,所述從動桿8橫向設置于鹿身1殼體內,從動桿8橫向穿過凸起部39,從動桿8的前端與傳動桿5的上端轉動連接,從動桿8的后端通過插軸83活動地與鹿身1殼體內壁相連接,所述移動塊81下端與從動桿8中部活動相連接,所述傳動桿5的下端設置有套環51,所述偏心輪31圓周面上設置有環形卡槽52,所述套環51與環形卡槽52卡扣而相互固定在一起。
電源為電池或電池組,所述電池或電池組固定于架體的對應位置。鹿身1上設置有當鹿身1移動時能播放音樂的播放器12,所述播放器12通過線路與集成電路、電源構成回路。在仿鹿體的頸部上懸掛有閃爍的LED燈13,所述LED燈13通過線路與集成電路、電源構成回路。所述腿部22的下端連接有能活動的鞋體14,所述仿人形的外體上穿置有圣誕老人的衣服和帽子,所述鹿身1的殼體由兩半殼體對合成的整體結構。鹿身1位于鹿腿11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凹腔16,鹿腿11的上部能轉動地設置在凹腔16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