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包括排球網、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所述排球網設置在左右排球柱之間,所述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的底部設有配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設置成中空結構,其內部分別設置一個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的頂端設有吊環,在左右兩個吊環之間設有一根連接繩,所述連接繩上設有訓練排球。采用上述結構后,訓練球就剛好位于排球網的上方,并且其上下、左右的位置可以調節,一人一球扣球練習時,不需撿球,節省人力、物力,節約時間,增加了練球的次數,練習者可以從不同高度和左右不同位置進行扣球練習,有利于排球運動的發展。
【專利說明】
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體育用具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球類運動的普及,排球也受到大眾的熱愛,為了提高排球技能,人們往往需要針對性的進行排球訓練,而排球扣球練習是排球訓練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讓練習者進行排球扣球練習,目前在體育教學中出現了許多排球扣球練習器,但是這些排球扣球練習器在使用中存在高度調整不方便的缺點;另外,排球在扣球練習時,多為拋球或傳球,方向與位置不固定,造成扣球技術動作變形,影響扣球質量,而且扣球后球會落在場的各處,需要人為撿球,浪費練球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排球扣球訓練時高度可以調節、省時省力的排球網架,增加了排球網架的使用功能。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包括排球網、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所述排球網設置在左右排球柱之間,所述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的底部設有配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設置成中空結構,其內部分別設置一個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的頂端設有吊環,在左右兩個吊環之間設有一根連接繩,所述連接繩上設有訓練排球。
[0006]較佳地,所述伸縮裝置為一根可以上下移動調節桿,調節桿的尾端設置撥塊,此時,在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表面由上而下設置分別設置一條槽縫,所述撥塊通過槽縫后從排球柱表面露出,所述撥塊上還設有鎖緊螺母。
[0007]較佳地,所述伸縮裝置包括驅動桿、驅動馬達、電源、控制器和控制按鈕,所述驅動桿套接在排球柱內,并由驅動馬達來控制其伸縮;所述控制按鈕包括上行按鈕和下行按鈕,控制按鈕與電源相連后,通過控制器與左右兩個驅動馬達并聯相接。
[0008]較佳地,所述配重部上設有滾動輪,所述滾動輪位于配重部的底部或側面。
[0009]較佳地,所述連接繩采用彈力繩。
[0010]較佳地,所述訓練排球上過球心設有一個通孔,所述連接繩從通孔內穿過后,將訓練排球支撐在排球網的上方。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在排球柱內設置伸縮裝置,左右兩個伸縮裝置之間設置訓練球,這樣訓練球就剛好位于排球網的上方,并且其上下、左右的位置可以調節,一人一球扣球練習時,不需撿球,節省人力、物力,節約時間,增加了練球的次數,練習者可以從不同高度和左右不同位置進行扣球練習,有利于排球運動的發展。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中訓練排球的截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是圖3中的電路原理圖;
[0017]圖中:1、排球網;2、左排球柱;3、右排球柱;4、配重部;5、吊環;6、連接繩;7、訓練排球;8、調節桿;9、撥塊;10、槽縫;11、鎖緊螺母;12、驅動桿;13、驅動馬達;14、電源;15、控制器;16、控制按鈕;17、滾動輪;18、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在詳細描述實施例之前,應該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請中下文或附圖中所描述的詳細結構或元件排布。本實用新型可為其它方式實現的實施例。而且,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辭及術語僅僅用作描述用途,不應作限定性解釋。
[0019]參考附圖1: 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包括排球網1、左排球柱2和右排球柱3,所述排球網I設置在左右排球柱3之間,所述左排球柱2和右排球柱3的底部設有配重部4,為了方便移動,可以在配重部4的底部或側面設置滾動輪17,移動時可以滾動輪17來與地面接觸,進而變滑動為滾動,減少移動時的摩擦力;所述左排球柱2和右排球柱3設置成中空結構,其內部分別設置一個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為一根可以上下移動的調節桿8,調節桿8套接在排球柱內,其尾端設置撥塊9,此時,在左排球柱2和右排球柱3表面由上而下設置分別設置一條槽縫10,所述撥塊9通過槽縫10后從排球柱表面露出,所述撥塊9上還設有鎖緊螺母11,這樣可以通過推動撥塊9,來改變調節桿8的伸長高度,并通過鎖緊螺母11將其固定住;而在調節桿8的頂端設有吊環5,而左右兩個吊環5之間設有一根連接繩6,所述連接繩6采用彈力繩,所述連接繩6上設有訓練排球7,這樣訓練排球7在被拍打出去后,在彈力的作用下回重新返回,便于重復訓練使用,而訓練排球7的上下高度可以通過左右調節桿8來調節,方便扣球訓練時使用。
[0020]如圖2所示,所述訓練排球7上過球心設有一個通孔18,所述連接繩6從通孔18內穿過后,將訓練排球7支撐在排球網I的上方,訓練排球7可以通過通孔18在連接繩6上左右移動,這樣便于在左右的不同位置進行扣球訓練。
[002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3所示,所述伸縮裝置采用另一種結構,它包括驅動桿12、驅動馬達13、電源14、控制器15和控制按鈕16,所述驅動桿12套接在排球柱內,并由驅動馬達13來控制其伸縮,所述吊環5設置在驅動桿12的頂部;所述控制按鈕16包括上行按鈕和下行按鈕,其控制原理如圖4所示,控制按鈕16與電源14相連后,通過控制器15與左右兩個驅動馬達13并聯相接,在按住控制按鈕16接通電源14時,左右兩個驅動馬達13就會開始工作,進而左右驅動桿12就會在驅動馬達13的帶動下一起往上伸長或往下縮短,這樣只需一個人既能快速完成改變訓練排球7上下高度的過程,節約時間,增加了練球的次數。其中,所述電源14可以采用蓄電池、鋰電池或太陽能電池。
[0022]本實用新型已經通過上述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應當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只是用于舉例和說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將本實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實施例范圍內。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導還可以做出更多種的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以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附屬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范圍所界定。
【主權項】
1.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包括排球網、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所述排球網設置在左右排球柱之間,所述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的底部設有配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設置成中空結構,其內部分別設置一個伸縮裝置,所述伸縮裝置的頂端設有吊環,在左右兩個吊環之間設有一根連接繩,所述連接繩上設有訓練排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上設有滾動輪,所述滾動輪位于配重部的底部或側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繩采用彈力繩。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訓練排球上過球心設有一個通孔,所述連接繩從通孔內穿過后,將訓練排球支撐在排球網的上方。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裝置為一根可以上下移動調節桿,調節桿的尾端設置撥塊,此時,在左排球柱和右排球柱表面由上而下設置分別設置一條槽縫,所述撥塊通過槽縫后從排球柱表面露出,所述撥塊上還設有鎖緊螺母。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扣球訓練排球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裝置包括驅動桿、驅動馬達、電源、控制器和控制按鈕,所述驅動桿套接在排球柱內,并由驅動馬達來控制其伸縮;所述控制按鈕包括上行按鈕和下行按鈕,控制按鈕與電源相連后,通過控制器與左右兩個驅動馬達并聯相接。
【文檔編號】A63B61/00GK205699268SQ20162059472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9日
【發明人】李菲菲
【申請人】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