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球類訓練器械,尤其涉及一種乒乓球撿拾器。
背景技術:乒乓球在我國被譽為“國球”,打乒乓球是一項老少皆宣、十分普及的體育運動。在我國有大量的乒乓球訓練場館,在乒乓球訓練過程中,自始至終離不開多球訓練,在這項訓練過程中,散落在各處的大量乒乓球需要撿拾是十分煩瑣費時且耗費人力,與本發明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中的乒乓球撿拾工具,采用單體的撿拾裝置體積較大,對撿拾散落在無阻礙地面的乒乓球效果良好,但是對大量散落聚積在球桌底下以及角落中的乒乓球無能為力,不能撿拾干凈,有時甚至需要人直接鉆入桌底去撿拾,十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乒乓球撿拾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乒乓球撿拾器,是由集球桶和手提桶桿構成,其所述集球桶頂部為上口、底部為下口,所述的下口端面上平行設有多條彈力繩,相鄰兩彈力繩之間的距離小于乒乓球的直徑,所述的手提桶桿上設有夾持件,夾持件上夾持著手桿,手桿的底端安裝著清掃板,所述的清掃板的正面的兩側均設有一排縱向的毛刷。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清掃板的底沿上設有防磨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在手提桶桿上的夾持件設有縱向的開口槽,開口槽寬度小于著手桿的直徑。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夾持件為彈性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它可以幫助人們在不需要彎腰或蹲下的條件下,將散落在地面上尤其是球桌底下和各角落的乒乓球一一收集起來。而且它的成本低廉,制造容易,使用也非常簡單、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集球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清掃板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乒乓球撿拾器,是由集球桶1和手提桶桿2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球桶1頂部為上口3、底部為下口4,所述的下口4端面上平行設有多條彈力繩5,相鄰兩彈力繩5之間的距離小于乒乓球的直徑,所述的手提桶桿2上設有夾持件6,夾持件6上夾持著手桿7,手桿7的底端安裝著清掃板8,所述的清掃板8的正面的兩側均設有一排縱向的毛刷9。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乒乓球撿拾器,是由集球桶1和手提桶桿2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球桶1頂部為上口3、底部為下口4,所述的下口4端面上平行設有多條彈力繩5,相鄰兩彈力繩5之間的距離小于乒乓球的直徑,所述的手提桶桿2上設有夾持件6,夾持件6上夾持著手桿7,手桿7的底端安裝著清掃板8,所述的清掃板8的正面的兩側均設有一排縱向的毛刷9。所述的清掃板8的底沿上設有防磨墊10,使用時避免清掃板8與訓練場地底面的摩擦,避免地表出現劃痕。所述的在手提桶桿2上的夾持件6設有縱向的開口槽,開口槽寬度小于著手桿7的直徑。夾持件6為彈性材料制成,便于對手桿7的夾持固定和隨時使用時相互脫離。在不用的時候可將手桿7卡套于手提桶桿2的夾持件6上,兩件放置一起,既能節省存放空間又能達到兩件同時使用拿取方便,不易遺失其一的目的。使用時,可一手拿手提桶桿2,一手拿手桿7,用手桿7前端的清掃板8將散落在球桌底下與角落中的乒乓球拔到無障礙的地面,在拔的過程中兩側的毛刷9能夠將乒乓球集中在一起,避免向兩邊滾動,同時在使用時,撥動較遠的球時,手桿與地面的角度便會越小,因此撥動距離使用者不同距離的乒乓球時手桿7與地面所成的角度均不一樣,因為毛刷9自身的柔韌性,能夠適應清掃板8與地面小于90°的夾角,而在實際使用時,以使用者為中心,撥動四周散落的乒乓球時,手桿與地面所成的角度均在90°角以內,因此能達到避免乒乓球想兩側滾動的問題,集球桶1的下口4垂直壓向地面的乒乓球,乒乓球通過彈力繩5的間隔擠入集球桶內,當乒乓球在集球桶1內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通過敞開上口3把球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