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訓練圈帶,具體涉及一種移動式排球定點訓練圈帶。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ZL 201120410200.6公開了一種排球訓練器,屬于體育運動器械技術領域,排球訓練器其結構為:底座上滑動設有第一立桿,第一立桿上端設有螺栓三,第一立桿上端還設有定位搬手,第一立桿圍繞底座可水平轉動,第一立桿內裝有第二立桿,第二立桿中端設有轉向把,上端設有螺栓二,第二立桿內裝有第三立桿,第三立桿上端設有螺栓一,頂端設有槽孔裝有橫桿,橫桿前端固定連接彈簧絲,彈簧絲前端固定連接排球托,排球托粘接排球。該排球訓練器不方便使用者實現定點訓練。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過訓練圈可以方便使用者排球定點訓練的移動式排球定點訓練圈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移動式排球定點訓練圈帶,包括固定桿,固定桿的一端設有第一固定環,固定桿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固定環,第二固定環與第一固定環的形狀大小相同;固定桿的一端下部設有第一懸掛絲,第一懸掛絲的下端設有第一訓練圈,固定桿的另一端下部設有第二懸掛絲,第二懸掛絲的下端設有第二訓練圈,第二訓練圈與第二懸掛絲的形狀大小相同,固定桿的中間位置下部設有第三懸掛絲,第三懸掛絲的下端設有第三訓練圈,第一訓練圈與第二訓練圈之間設有對接絲;對接絲與第一懸掛絲之間設有第一加強絲,對接絲與第二懸掛絲之間設有第二加強絲,第一加強絲與第三訓練圈之間設有第一連接絲,第二加強絲與第三訓練圈之間設有第二連接絲。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環為環形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環為環形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強絲與第一連接絲呈垂直布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強絲與第二連接絲呈垂直布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第一固定環與第二固定環可以使固定桿牢固安裝;通過第一懸掛絲與第二懸掛絲可以方便第一訓練圈與第二訓練圈的牢固安裝,通過第三懸掛絲可以方便第三訓練圈的牢固安裝,通過第一訓練圈、第二訓練圈以及第三訓練圈可以方便使用者排球定點訓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移動式排球定點訓練圈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移動式排球定點訓練圈帶,包括固定桿1,固定桿1的一端設有第一固定環2,固定桿1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固定環3,第二固定環3與第一固定環2的形狀大小相同;固定桿1的一端下部設有第一懸掛絲4,第一懸掛絲4的下端設有第一訓練圈5,固定桿1的另一端下部設有第二懸掛絲6,第二懸掛絲6的下端設有第二訓練圈7,第二訓練圈7與第二懸掛絲6的形狀大小相同,固定桿1的中間位置下部設有第三懸掛絲8,第三懸掛絲8的下端設有第三訓練圈9,第一訓練圈5與第二訓練圈7之間設有對接絲10;對接絲10與第一懸掛絲4之間設有第一加強絲11,對接絲10與第二懸掛絲6之間設有第二加強絲12,第一加強絲11與第三訓練圈9之間設有第一連接絲13,第二加強絲12與第三訓練圈9之間設有第二連接絲14;第二固定環3為環形形狀,第一固定環2為環形形狀,第一加強絲11與第一連接絲13呈垂直布置,第二加強絲12與第二連接絲14呈垂直布置。
本實用新型移動式排球定點訓練圈帶,通過第一固定環2與第二固定環3可以使固定桿1牢固安裝;通過第一懸掛絲4與第二懸掛絲6可以方便第一訓練圈5與第二訓練圈7的牢固安裝,通過第三懸掛絲8可以方便第三訓練圈9的牢固安裝,通過第一訓練圈5、第二訓練圈7以及第三訓練圈9可以方便使用者排球定點訓練。
其中,第二固定環3為環形形狀,第一固定環2為環形形狀,所以方便安裝。
其中,第一加強絲11與第一連接絲13呈垂直布置,第二加強絲12與第二連接絲14呈垂直布置,所以方便連接。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