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拉力器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彈簧之間不會互相夾纏的彈簧拉力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彈簧之間不會互相夾纏的彈簧拉力器,所有彈簧的旋向都是相同的,即所有彈簧都是左旋彈簧或者都是右旋彈簧,這可能導致拉力器在拉開后復位即彈簧收縮時,相鄰彈簧之間發生相互夾纏,如附圖1所示,相鄰兩根彈簧夾在一起,需要人為去將兩根彈簧拉開后才能繼續進行拉力鍛煉,十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相鄰彈簧之間不同旋向的彈簧拉力器,以使相鄰兩彈簧之間不會互相夾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帶內拉手的防夾纏彈簧拉力器,包括第一彈簧、第二彈簧、第三彈簧、第四彈簧和第五彈簧,第一彈簧、第三彈簧、第五彈簧旋向相同,第二彈簧、第四彈簧與第一彈簧的旋向相反,還包括外拉手、內拉手,所述的內拉手位于外拉手內,內拉手上設有滑桿,滑桿與外拉手之間設有拉手彈簧,外拉手設有滑槽,滑桿的兩端伸入所述的滑槽內,滑桿一端還設有軸套,軸套內設有軸套彈簧,所述的滑桿插入所述的軸套內,所述的軸套彈簧頂住滑桿的端部。
所述的內拉手可用于鍛煉手指的握力?;瑮U兩端伸入滑槽內,可以保證外拉手、內拉手之間不會相對晃動。通過滑桿壓縮軸套彈簧,可以將滑桿從滑槽內取出,進而將內拉手從外拉手上卸下。
作為優選,第一彈簧、第三彈簧、第五彈簧均為左旋彈簧,第二彈簧、第四彈簧均為右旋彈簧。
作為優選,第一彈簧、第三彈簧、第五彈簧均為右旋彈簧,第二彈簧、第四彈簧均為左旋彈簧。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相鄰兩彈簧之間旋向是不同的,拉力器在收攏時彈簧之間不會發生相互夾纏,同時還可用于鍛煉手指的握力。
附圖說明
圖1是背景技術的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Ⅰ處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帶內拉手的防夾纏彈簧拉力器,如圖2、圖3所示,包括第一彈簧1、第二彈簧2、第三彈簧3、第四彈簧4和第五彈簧5, 第一彈簧1、第三彈簧3、第五彈簧5均為左旋彈簧,第二彈簧2、第四彈簧4均為右旋彈簧。
還包括外拉手6、內拉手7,所述的內拉手7位于外拉手6內,內拉手7上設有滑桿9,滑桿9與外拉手6之間設有拉手彈簧8,外拉手6設有滑槽10,滑桿9的兩端伸入所述的滑槽10內?;瑮U9一端還設有軸套12,軸套12內設有軸套彈簧11,所述的滑桿9插入所述的軸套12內,所述的軸套彈簧11頂住滑桿9的端部。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彈簧1、第三彈簧3、第五彈簧5均為右旋彈簧,第二彈簧2、第四彈簧4均為左旋彈簧。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