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體育器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乒乓球拍底板。
背景技術:
乒乓球拍由底板、膠皮和海綿三部分組成,三者的合理搭配決定了一塊球拍的質量。底板的性能指標:所謂“速度”,是指擊球的用力透過球拍作用于球,使之轉化為球的飛進速度的效率;所謂“旋轉”是指擊球的用力透過球拍作用于球,使之轉化為球自轉速度的效率;所謂“控制”是指用相同力量和方法擊球時,球脫離球拍需要的時間長短;所謂“有效擊球范圍”或稱之為“擊球甜點”是指擊球力量能夠集中傳遞在底板上的位置和范圍(這與底板的形狀、結構、材質有關)。然而,現有的乒乓球拍底板結構簡單,使用者在握住時常有擱手的感覺;尤其是習慣豎拍的使用者更需要具有舒適手感的乒乓球拍底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乒乓球拍底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乒乓球拍底板,它包括拍本體、與所述拍本體一體連接且與其處于同一平面內的外延柄、對應固定在所述外延柄上的手柄,所述手柄與所述拍本體相鄰的周面形成與彎曲食指相配合的弧形結構。
優化地,所述拍本體上與所述外延柄相鄰處固定有中指支撐塊,所述中指支撐塊背向所述外延柄的表面呈弧形;所述中指支撐塊和所述手柄位于所述拍本體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外延柄的另一表面對應安裝有側板。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乒乓球拍底板,通過在手柄與拍本體相鄰的周面形成與彎曲中指相配合的弧形結構,這樣既能夠提高手握住其的舒適度,又能夠提高手掌對底板的握緊力,提高了使用者對乒乓球的擊打力,提高競技狀態。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乒乓球拍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拍本體;2、手柄;21、周面;3、外延柄;4、中指支撐塊;5、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的乒乓球拍底板,主要包括拍本體1、手柄2和外延柄3等部件。
其中,拍本體1采用現有的橢圓形結構即可,其一般由七層、五層或者其它多層的木質材料通過膠水粘結而成。外延柄3與拍本體1一體連接,且與其處于同一平面內(即由拍本體1的周面向外延伸);在制作是可以將其與拍本體1一體成形,然后通過打磨制得;它與常規的長條形結構不一樣,而是呈類似于盾牌的結構,長度為常規的30%~50%。手柄2對應固定在外延柄3的任一側面上,其與拍本體1相鄰的周面21形成與彎曲食指相配合的弧形結構,從而向食指提供支撐。
拍本體1上與外延柄3相鄰處固定有中指支撐塊4,該中指支撐塊4背向外延柄3的表面呈弧形,用于向中指提供支撐;中指支撐塊4和手柄2位于拍本體1的兩側,這樣通過中指支撐塊4和手柄2的弧形周面21可以將整個乒乓球拍底板握牢在手中,提高對乒乓球的擊打力。外延柄3的另一表面對應安裝有側板5,即側板5和手柄2位于外延柄3的兩側。同時,側板5、外延柄3、手柄2平滑過渡而形成與手掌虎口相對應的結構,從而向其提供支撐。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