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拼裝玩具,具體地,是涉及一種拼接式積木構件。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存在各種拼接式的積木玩具,如樂高積木等,由于該類型積木有利于兒童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而廣受歡迎。
現有技術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有如圖1所示,拼接式積木構件10’為正方體結構,其中一連接面11’上設有兩個正方形凸起12’和兩個正方形凹槽13’,正方形凸起12’和正方形凹槽13’對角交錯設置,其余連接面上設有四個正方形凹槽,連接面11’上的倒圓角正方形的凸起不僅與連接面11’上的正方形凹槽13’相適配且與其余連接面上的正方形凹槽也相適配。該種結構的拼接式積木構件能實現多種形式的跨接,組合性能佳,造型豐富,組合的自由度高,造型的效果佳,但是,由于其中一連接面上需要設置兩個凸起和兩個凹槽,其余連接面上需要設置四個凹槽,為了滿足拼接的穩定性,其連接面的面積勢必較大,無法滿足細小裝飾造型(如拼接機器人的眼睛)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滿足細小裝飾造型(如拼接機器人的眼睛)的需求的拼接式積木構件。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拼接式積木構件,整體為方形體,具有多個連接面,其中一連接面定義為第一連接面,與所述第一連接面相對的連接面定義為相對連接面,與所述第一連接面相鄰的連接面定義為相鄰連接面,所述第一連接面上設有一個正方形凸起,所述相對連接面及所述相鄰連接面上皆設有與所述正方形凸起相適配的凹槽,所述第一連接面為正方形,且所述第一連接面的邊長為9~11mm。
上述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其中,所述正方形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連接面的中部,正方形凸起的邊與第一連接面的邊之間的最短距離定義為L1,L1與正方形凸起的邊長L2之間的比值為:L1:L2=3:4。
上述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其中,整體為正方體,所述凹槽為正方形凹槽,且正方形凹槽的內壁上向內設置有凸出部。
上述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其中,所述凸出部具有凸出邊,所述凸出邊與其凸出部所在的連接面的邊之間的最短距離定義為D1,所述正方形凸起具有凸出高度H,其中,D1=H。
上述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其中,所述正方形凹槽的相對兩凸出部之間的距離定義為D2,其中,D1:D2=3:4。
上述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其中,整體為長方體,所述相鄰連接面的長度為29~31mm。
上述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其中,所述相鄰連接面上的凹槽為長方形凹槽,所述相鄰連接面上間隔設置多個所述長方形凹槽,且所述長方形凹槽的長邊與所述相鄰連接面的長邊平行,所述長方形凹槽的短邊與所述相鄰連接面的短邊平行。
上述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其中,多個所述長方形凹槽中的靠近第一連接面設置的長方形凹槽定義為第一長方形凹槽,多個所述長方形凹槽中的靠近相對連接面設置的長方形凹槽定義為第二長方形凹槽,位于第一長方形凹槽與第二長方形凹槽之間的長方形凹槽定義為中間長方形凹槽,其中,第一長方形凹槽的靠近中間長方形凹槽的內壁上向內設置有第一凸出部,第二長方形凹槽的靠近中間長方形凹槽的內壁上向內設置有第二凸出部,中間長方形凹槽的兩相對短邊所在的內壁上向內設置有第三凸出部。
上述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其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具有第一凸出邊,所述第二凸出部具有第二凸出邊,所述第三凸出部具有第三凸出邊,第一長方形凹槽的未設置第一凸出部的短邊所在的內壁與所述第一連接面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1,所述第一凸出邊與第一長方形凹槽的未設置第一凸出部的短邊所在的內壁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2,所述第一凸出邊與最近的第三凸出邊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3,同一中間長方形凹槽上的兩第三凸出邊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4,所述第二凸出邊與最近的第三凸出邊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5,所述第二凸出邊與第二長方形凹槽的未設置第二凸出部的短邊所在的內壁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6,第二長方形凹槽的未設置第二凸出部的短邊所在的內壁與所述相對連接面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7,其中,K1:K2:K3:K4:K5:K6:K7=3:4:6:4:6:4:3。
上述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其中,所述第一長方形凹槽、第二長方形凹槽及第三長方形凹槽三者各自的兩長邊所在的內壁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8,所述第一長方形凹槽、第二長方形凹槽及第三長方形凹槽三者各自的長邊所在的內壁與其所在的相鄰連接面的長邊之間的最短距離定義為K9,其中,K8:K9=4: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連接面的面積小,能滿足細小裝飾造型(如拼接機器人的眼睛)的需求,造型更豐富,組合的自由度更高,造型的效果更佳,更有利于兒童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2.結構簡單,可以直接采用注塑或其它方式一體成型,便于實現。
3.拆裝方便,可反復使用,根據需要,也可以作為產品(含玩具、家具等)配件的一部分,直接將一個配件與另一個配件連接定位。
4.連接穩固。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的立體圖;
圖3為圖2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從另一方向上看的立體圖;
圖4為圖2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從再一方向上看的立體圖;
圖5為圖2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從又一方向上看的立體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的立體圖;
圖7為圖6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從另一方向上看的立體圖;
圖8為圖6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從再一方向上看的立體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相互拼接示意圖(一);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相互拼接方式示意圖(二);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相互拼接方式示意圖(三)。
其中,附圖標記
10’—拼接式積木構件
11’—連接面
12’—正方形凸起
13’—正方形凹槽
10—拼接式積木構件
11—第一連接面
12—相對連接面
13—相鄰連接面
14—正方形凸起
15—凹槽
151—凸出部
1511—凸出邊
16—第一長方形凹槽
161—第一凸出部
1611—第一凸出邊
17—第二長方形凹槽
171—第二凸出部
1711—第二凸出邊
18—第三長方形凹槽
181—第三凸出部
1811—第三凸出邊
W—第一連接面的邊長
L1—正方形凸起的邊與第一連接面的邊之間的最短距離
L2—正方形凸起的邊長
D1—凸出邊與其凸出部所在的連接面的邊之間的最短距離
D2—正方形凹槽的相對兩凸出部之間的距離
H—正方形凸起的凸出高度
L—相鄰連接面的長度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拼接式積木構件10,整體為正方形體,具有多個連接面,其中一連接面定義為第一連接面11,與第一連接面11相對的連接面定義為相對連接面12,與第一連接面相鄰的連接面定義為相鄰連接面13,第一連接面11上設有一個正方形凸起14,相對連接面12及相鄰連接面13上皆設有與正方形凸起14相適配的凹槽15,第一連接面為正方形,且第一連接面的邊長W為9~11mm,由于拼接式積木構件10整體為正方體,整個拼接式積木構件10的各邊的邊長也為9~11mm。
結合參閱圖3,正方形凸起14位于第一連接面11的中部,正方形凸起14的邊與第一連接面11的邊之間的最短距離定義為L1,正方形凸起的邊長定義為L2,L1與L2之間的比值為:L1:L2=3:4。
參閱圖4,凹槽15為正方形凹槽,且正方形凹槽的內壁上向內設置有凸出部151。凸出部151具有凸出邊151,凸出邊151與其凸出部所在的連接面的邊之間的最短距離定義為D1,正方形凸起具有凸出高度H,其中,D1=H。
結合參閱圖5,正方形凹槽15的相對兩凸出部之間的距離定義為D2,其中,D1:D2=3:4。
參閱圖6至圖8,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拼接式積木構件10,整體為長方體,具有多個連接面,其中一連接面定義為第一連接面11,與第一連接面11相對的連接面定義為相對連接面12,與第一連接面相鄰的連接面定義為相鄰連接面13,第一連接面11上設有一個正方形凸起14,相對連接面12及相鄰連接面13上皆設有與正方形凸起14相適配的凹槽15,第一連接面為正方形,且第一連接面的邊長W為9~11mm,由于拼接式積木構件10整體為長方體,相鄰連接面13具有不同于第一連接面的邊長W的長度,本是實施例中,相鄰連接面13的長度L為29~31mm。
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面11及正方形凸起14的設置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就不對其多做贅述。
不同于第一實施例的是,本實施例中,相鄰連接面13上的凹槽為長方形凹槽,相鄰連接面13上間隔設置多個長方形凹槽,且長方形凹槽的長邊與相鄰連接面13的長邊平行,長方形凹槽的短邊與相鄰連接面的13短邊平行。多個長方形凹槽中的靠近第一連接面11設置的長方形凹槽定義為第一長方形凹槽16,多個長方形凹槽中的靠近相對連接面12設置的長方形凹槽定義為第二長方形凹槽17,位于第一長方形凹槽16與第二長方形凹槽17之間的長方形凹槽定義為中間長方形凹槽18,其中,第一長方形凹槽16的靠近中間長方形凹槽18的內壁上向內設置有第一凸出部161,第二長方形凹槽17的靠近中間長方形凹槽18的內壁上向內設置有第二凸出部171,中間長方形凹槽18的兩相對短邊所在的內壁上向內設置有第三凸出部181。第一凸出部161具有第一凸出邊1611,第二凸出部171具有第二凸出邊1711,第三凸出部181具有第三凸出邊1811,第一長方形凹槽16的未設置第一凸出部的短邊所在的內壁與第一連接面11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1,第一凸出邊1611與第一長方形凹槽的未設置第一凸出部的短邊所在的內壁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2,第一凸出邊1611與最近的第三凸出邊1811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3,同一中間長方形凹槽上的兩第三凸出邊1811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4,第二凸出邊1711與最近的第三凸出邊1811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5,第二凸出邊1711與第二長方形凹槽的未設置第二凸出部的短邊所在的內壁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6,第二長方形凹槽的未設置第二凸出部的短邊所在的內壁與相對連接面12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7,其中,K1:K2:K3:K4:K5:K6:K7=3:4:6:4:6:4:3。第一長方形凹槽16、第二長方形凹槽17及第三長方形凹槽18三者各自的兩長邊所在的內壁之間的距離定義為K8,第一長方形凹槽16、第二長方形凹槽17及第三長方形凹槽18三者各自的長邊所在的內壁與其所在的相鄰連接面的長邊之間的最短距離定義為K9,其中,K8:K9=4:3。
再一次參閱圖7,本實施例中,相對連接面12上的凹槽15為正方形凹槽,且正方形凹槽的內壁上不具有凸出部,正方形凹槽的邊所在的內壁與相鄰連接面13之間的最短距離定義為M1,正方形凹槽的兩相對邊所在的內壁之間的距離定義為M2,其中,M1:M2=3:4。
參閱圖9,其為第一實施例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相互拼接,拼接時,一拼接式積木構件的第一連接面上的正方形凸起插入另一拼接式積木構件的相鄰連接面上的凹槽內。
參閱圖10,其為第二實施例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相互拼接,拼接時,一拼接式積木構件的第一連接面上的正方形凸起插入另一拼接式積木構件的相鄰連接面上的凹槽內。
參閱圖11,其為第一實施例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與第二實施例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相互拼接,拼接時,第一實施例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的第一連接面上的正方形凸起插入第二實施例中的拼接式積木構件的相鄰連接面上的凹槽內。
當然,拼接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幾種情況,還可根據需要有多做拼接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舉例。
從上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拼接式積木構件具有如下優點:
1.連接面的面積小,能滿足細小裝飾造型(如拼接機器人的眼睛)的需求,造型更豐富,組合的自由度更高,造型的效果更佳,更有利于兒童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2.結構簡單,可以直接采用注塑或其它方式一體成型,便于實現。
3.拆裝方便,可反復使用,根據需要,也可以作為產品(含玩具、家具等)配件的一部分,直接將一個配件與另一個配件連接定位。
4.連接穩固。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