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體能測試裝置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體能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在體育教學中,需要定期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而引體向上和跳遠是經常需要進行測試的兩個項目,目前進行引體向上測試時,只能讓學生移步體育場,在單杠器材處進行,很受場地的限制,在其他不具有單杠的地方則無法進行測試,現需要一種智能的體能測試裝置,來滿足跳遠和引體向上測試的需求,給這兩項測試提供更多的便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體能測試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體能測試裝置,包括一組底座,所述底座上部鉸接有一組轉架,所述轉架上設置有萬向輪,所述底座之間通過連架連接,所述連架中部設置有防滑墊,所述底座上部設置有底套,所述底套內套設有中套,所述中套內套設有頂桿,是底套和所述中套上均設置有定位銷,所述頂桿頂部與橫桿連接,所述橫桿中部設置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前部通過伸縮桿與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下部設置有顯示屏,所述控制器一側設置有光照度傳感器,所述安裝架后部通過伸縮桿與聚光電棒連接,所述底座內設置有卷尺。
優選的,所述底座上部設置有一組軸座,所述軸座通過銷軸與所述轉架鉸接。
優選的,所述轉架一側設置有磁塊,所述底座上部設置有一組鐵架,所述磁塊與所述鐵架吸附配合。
優選的,所述卷尺端部設置有拉頭,所述底座端部設置有與所述卷尺適配的定位鈕。
優選的,所述控制器內設置有電池、處理器以及計數器,所述處理器與所述電池電連接,所述光照度傳感器與所述計數器電連接,所述計數器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智能體能測試裝置使用時,使用者可克服磁塊對鐵架的吸附力將轉架翻開,使得轉架處于底座的下部,這時萬向輪與地面接觸,整個裝置可推動移動,在萬向輪的滾動作用下,整個裝置的移動變得非常省力,當需要將裝置定位后,則使用者將整個裝置抬起,使得底座脫離地面,然后將轉架翻起,使得轉架一側的磁塊與鐵架吸附配合,這時轉架就得到了固定,然后將裝置放下,這時底座與地面接觸,裝置不能夠移動,完成了裝置的穩定放置,底套、中套、頂桿可通過定位銷完成定位配合,中套和頂桿上均開設有一組與定位銷適配的銷孔,定位銷與銷孔配合完成中套、頂桿的定位,引體向上測試時,開啟聚光電棒,聚光電棒的光線照射在控制器的光照度傳感器上,學生抓住橫桿,然后做引體向上,當頭部位置升高后,則擋住聚光電棒照射光照度傳感器的光線,則光照度傳感器將光照信號變化傳遞給計數器,計數器記錄光照強度變化次數,將次數信息傳遞給處理器,處理器通過顯示屏將次數顯示出來,直觀方便的記錄學生的引體向上次數,做跳遠測試時,則使用者通過拉頭將卷尺拉出,然后測試者站在連架上的防滑墊上起跳,然后將落點足印與卷尺對比得出跳遠距離,卷尺的刻度已經考慮了連架到卷尺垂直距離的長度;本裝置能夠進行引體向上測試和跳遠測試,整個裝置移動方便,定位簡單,操作容易,靈活性高,具有智能計數的功能,可以給引體向上測試提供極大的便利,適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將轉架翻轉到底座上部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光照度傳感器的電路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處理器的電路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計數器的電路圖。
圖中:1、底座,2、轉架,3、萬向輪,4、連架,5、防滑墊,6、底套,7、中套,8、頂桿,9、定位銷,10、橫桿,11、安裝架,12、伸縮桿,13、控制器,14、顯示屏,15、光照度傳感器,16、聚光電棒,17、卷尺,18、軸座,19、銷軸,20、磁塊,21、鐵架,22、拉頭,23、定位鈕,24、電池,25、處理器,26、計數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智能體能測試裝置,包括一組底座1,所述底座1上部鉸接有一組轉架2,所述轉架2上設置有萬向輪3,所述底座1之間通過連架4連接,所述連架4中部設置有防滑墊5,所述底座1上部設置有底套6,所述底套6內套設有中套7,所述中套7內套設有頂桿8,是底套6和所述中套7上均設置有定位銷9,所述頂桿8頂部與橫桿10連接,所述橫桿10中部設置有安裝架11,所述安裝架11前部通過伸縮桿12與控制器13連接,所述控制器13下部設置有顯示屏14,所述控制器13一側設置有光照度傳感器15,所述安裝架11后部通過伸縮桿12與聚光電棒16連接,所述底座1內設置有卷尺17,所述底座1上部設置有一組軸座18,所述軸座18通過銷軸19與所述轉架2鉸接,所述轉架2一側設置有磁塊20,所述底座1上部設置有一組鐵架21,所述磁塊20與所述鐵架21吸附配合,所述卷尺17端部設置有拉頭22,所述底座1端部設置有與所述卷尺17適配的定位鈕23,所述控制器13內設置有電池24、處理器25以及計數器26,所述處理器25與所述電池24電連接,所述光照度傳感器15與所述計數器26電連接,所述計數器26與所述處理器25電連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智能體能測試裝置時,使用者可克服磁塊20對鐵架21的吸附力將轉架2翻開,使得轉架2處于底座1的下部,這時萬向輪3與地面接觸,整個裝置可推動移動,在萬向輪3的滾動作用下,整個裝置的移動變得非常省力,當需要將裝置定位后,則使用者將整個裝置抬起,使得底座1脫離地面,然后將轉架2翻起,使得轉架2一側的磁塊20與鐵架21吸附配合,這時轉架2就得到了固定,然后將裝置放下,這時底座1與地面接觸,裝置不能夠移動,完成了裝置的穩定放置,底套6、中套7、頂桿8可通過定位銷9完成定位配合,中套7和頂桿8上均開設有一組與定位銷9適配的銷孔,定位銷9與銷孔配合完成中套7、頂桿8的定位,引體向上測試時,開啟聚光電棒16,聚光電棒16的光線照射在控制器13的光照度傳感器15上,學生抓住橫桿10,然后做引體向上,當頭部位置升高后,則擋住聚光電棒16照射光照度傳感器15的光線,則光照度傳感器15將光照信號變化傳遞給計數器26,計數器26記錄光照強度變化次數,將次數信息傳遞給處理器25,處理器25通過顯示屏14將次數顯示出來,直觀方便的記錄學生的引體向上次數,做跳遠測試時,則使用者通過拉頭22將卷尺17拉出,然后測試者站在連架4上的防滑墊5上起跳,然后將落點足印與卷尺17對比得出跳遠距離,卷尺17的刻度已經考慮了連架4到卷尺17垂直距離的長度。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