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滑雪機,具體涉及一種雙支撐頂升結構的滑雪機。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室內健身鍛煉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現有的市內健身鍛煉以室內跑步機、室內單車為主。但是室內滑雪機則鮮有報道。
中國專利(CN 205434909 U)公開了一種滑雪機,但是其采用的升降機構為液壓缸或者氣缸,但是無論液壓缸還是氣缸,用于室內滑雪機都會有如下缺點:支撐升降機的移動距離過長、噪音大,兩側不穩定,在實際應用中無法取得較好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雙支撐頂升結構的滑雪機,解決現有技術中液壓缸或氣缸支撐不穩、移動距離過長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支撐頂升結構的滑雪機,在滑雪機背部設置有雙支撐頂升結構,雙支撐頂升結構包括第一絲桿和第二絲桿,第一絲桿和第二絲桿上分別設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連接滑雪機工作臺,第一絲桿和第二絲桿底部設有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連接驅動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絲桿和第二絲桿為同步驅動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分別通過第一鏈條和第二鏈條連接同一驅動裝置上的驅動鏈輪,第一絲桿和第二絲桿、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第一鏈條和第二鏈條為同樣的尺寸規格。
進一步的,在滑雪機前端還設有反光玻璃。
進一步的,所述反光玻璃通過支架固定,支架為可調角度支架。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雙支撐頂升結構的滑雪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對稱設置的絲桿、螺母、鏈輪結構,絲桿與螺母配合,無需過長的移動距離,保證了兩側支撐穩定,且靜音效果好,本發明具有低故障率,降低維護成本。升降效率高,液壓升降非常慢。如發生意外斷裂,更安全。具有廣闊的市場推廣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視圖,
其中:
1-第一螺母,2-第一絲桿,3-第一鏈輪,4-第一鏈條,5-驅動鏈輪,6-驅動裝置,7-第二鏈條,8-第二鏈輪,9-第二絲桿,10-第二螺母,11-滑雪機工作臺,12-反光玻璃,13-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雙支撐頂升結構的滑雪機,解決現有技術中液壓缸或氣缸支撐不穩、移動距離過長的問題。
請參見圖1-圖2。
一種雙支撐頂升結構的滑雪機,在滑雪機背部設置有雙支撐頂升結構,雙支撐頂升結構包括第一絲桿2和第二絲桿9,第一絲桿2和第二絲桿9上分別設有第一螺母1和第二螺母10,第一螺母1和第二螺母10連接滑雪機工作臺11,第一絲桿2和第二絲桿9底部設有第一鏈輪3和第二鏈輪8,第一鏈輪3和第二鏈輪8連接驅動裝置6。驅動裝置6轉動帶動兩側的第一鏈輪3、第二鏈輪8轉動,進而帶動第一絲桿2和第二絲桿9轉動,第一絲桿2和第二絲桿9轉動后會帶動其上的第一螺母1、第二螺母10轉動,在螺紋的配合作用下,第一螺母1、第二螺母10帶動滑雪機工作臺11上下移動。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為保證滑雪機兩側的平衡,所述第一絲桿2和第二絲桿9為同步驅動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鏈輪3和第二鏈輪8分別通過第一鏈條4和第二鏈條7連接同一電機上的驅動鏈輪,第一絲桿2和第二絲桿9、第一螺母1和第二螺母10、第一鏈輪3和第二鏈輪8、第一鏈條4和第二鏈條7為同樣的尺寸規格。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在滑雪機前端還設有反光玻璃12,滑雪人員可隨時觀察自己的滑雪動作是否標準。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反光玻璃12通過支架13固定,為適應滑雪人員,支架13為可調角度支架。
相比背景技術中介紹的內容,本發明采用對稱設置的絲桿、螺母、鏈輪結構,絲桿與螺母配合,無需過長的移動距離,保證了兩側支撐穩定,且靜音效果好,本發明具有低故障率,降低維護成本。升降效率高,液壓升降非常慢。如發生意外斷裂,更安全。具有廣闊的市場推廣前景。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而非對其限制;應當指出,盡管參照上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上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和替換,并不使相應的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