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涉及工業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玩具關節鉚壓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玩具關節進行鉚壓時,一般采用人工取料,然后將玩具與關節對準位置,接著放置到手動壓臺上進行鉚壓。
這種鉚壓方式,簡單容易上手,但是需要大量的人力進行鉚壓,效率低,不利于大規模的生產,并且及其容易讓操作者的手受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玩具關節鉚壓機,能夠實現玩具關節鉚壓的高效率處理。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玩具關節鉚壓機,包括:機架、膠塞震動盤、鉚壓氣缸、工位切換氣缸、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玩具壓緊氣缸,其中,膠塞震動盤、鉚壓氣缸、工位切換氣缸、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以及玩具壓緊氣缸組合形成鉚壓裝置放置在機架上,鉚壓氣缸、工位切換氣缸分別位于膠塞振動盤的兩側,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分別設置在鉚壓氣缸和工位切換缸的一旁,玩具壓緊氣缸位于膠塞振動盤的上方。
區別于現有技術,自動鉚壓機采用振動盤輸送膠塞,設備自動鉚壓,鉚壓工位與放料工位分離,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玩具關節鉚壓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玩具關節鉚壓機的膠塞振動盤、鉚壓氣缸、第一工位組合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表述“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說明書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說明書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一種玩具關節鉚壓機包括:機架1、膠塞震動盤2、鉚壓氣缸3、工位切換氣缸4、第一工位5、第二工位6以及玩具壓緊氣缸7。其中,膠塞震動盤2、鉚壓氣缸3、工位切換氣缸4、第一工位5、第二工位6以及玩具壓緊氣缸7組合形成鉚壓裝置放置在機架1上,鉚壓氣缸3、工位切換氣缸4分別位于膠塞振動盤2的兩側,第一工位5、第二工位6分別設置在鉚壓氣缸3和工位切換缸4的一旁,玩具壓緊氣缸7位于膠塞振動盤2的上方。
膠塞振動盤2,呈圓桶狀,在靠近桶口位置設置有環形螺紋裝置。
鉚壓氣缸3、工位切換氣缸4分別設置在膠塞振動盤2的桶口切線位置,工位切換氣缸4與鉚壓氣缸3垂直連接在一起,在二者的連接點上分別設置第一工位5及第二工位6,玩具壓緊氣缸7設置在第一工位5及第二工位6的上方。
參閱圖2,膠塞振動盤2、鉚壓氣缸3、第一工位5組合在一起的結構圖,第一工位5呈長方體狀,在第一工位5上進一步包括膠塞檢測光纖51及膠塞沖頭52,膠塞檢測光纖51位于第一工位5的頂面,膠塞沖頭52位于第一工位5的側面。
使用時,將需要鉚壓的產品放在第一工位5上,開啟玩具關節鉚壓機,工位切換氣缸4向左移動,將放置在膠塞振動盤2上的需鉚壓膠塞推至第一工位5上,接著鉚壓氣缸3將產品進行鉚壓,鉚壓氣缸3將振動盤輸2送過來的膠塞鉚進產品內,在這同時可以在第二工位6放上產品,接著啟動玩具關節鉚壓機,第一工位5的產品完成鉚壓后第二工位6轉動在原第一工位5的位置上,按照對第一工位5上的產品進行鉚壓的方法對第二工位6上的產品進行鉚壓,反復如此。
區別于現有技術,自動鉚壓機采用振動盤輸送膠塞,設備自動鉚壓,鉚壓工位與放料工位分離,安全性高。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及其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說明書所描述的實施方式,這些實施方式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內容的額外限制,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并且,上述各技術特征繼續相互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舉的各種實施方式,均視為本實用新型說明書記載的范圍;進一步地,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