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麻將機面板,具體是一種四腳餐桌款麻將機面板專用加強筋。
背景技術:
麻將機最早由日本率先發明、生產,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由日本少量原裝進口到中國,因為中國市場龐大,麻將機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并形成龐大的產業鏈。麻將機由最初傳入中國的30號小牌逐漸成功的改革成38、40、46甚至52號的大牌。麻將機行業興起之時單口機占據主流,主要由雀友生產,后來四口機占據主流。
現有麻將機面板上的加強筋,因為一直只針對獨腳框款,加強筋中間不連通,結構上
不能適應新款的四腳款,受力點不正確,導致麻將機面板長期負重時,面板中間處塌陷,影響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麻將機面板加強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麻將機面板加強筋,包括麻將機面板,所述麻將機面板的背面處設有多條與麻將機面板焊接成型的加強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強筋包括設置在麻將機面板背面的豎向加強筋和橫向加強筋,兩條豎向加強筋相對放置且與麻將機面板等長,兩條豎向加強筋之間設有多個橫向加強筋。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兩條所述豎向加強筋與麻將機面板的側邊之間還設有多根側加強筋。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豎向加強筋與橫向加強筋之間的交點處設有斜向加強筋,斜向加強筋的一端連接麻將機面板的頂點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與麻將機面板等長的豎向加強筋、以及兩條豎向加強筋之間的橫向加強筋的設置,能保證麻將機面板受力均勻,麻將機面板不會變形,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有效提升面板強度,增加麻將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麻將機面板加強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麻將機面板加強筋的結構示意圖(具有側加強筋)。
圖3為一種麻將機面板加強筋的結構示意圖(具有斜向加強筋)。
圖中:1-麻將機面板、2-加強筋、201-豎向加強筋、202-橫向加強筋、203-側加強筋、204-斜向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麻將機面板加強筋,包括麻將機面板1,所述麻將機面板1的背面處設有多條與麻將機面板1焊接成型的加強筋2,能增加麻將機面板1的受力強度,使用時不會出現麻將機面板1中間凹陷的現象,提升產品的使用壽命。
所述加強筋2包括設置在麻將機面板1背面的豎向加強筋201和橫向加強筋202,兩條豎向加強筋201相對放置且與麻將機面板1等長,兩條豎向加強筋201之間設有多個橫向加強筋202,由于兩條豎向加強筋201是直通的,保證麻將機面板1受力均勻,麻將機面板1不會變形。
兩條所述豎向加強筋201與麻將機面板1的側邊之間還設有多根側加強筋203。
豎向加強筋201與橫向加強筋202之間的交點處設有斜向加強筋204,斜向加強筋204的一端連接麻將機面板1的頂點處,以此保證麻將機面板1的受力均勻。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與麻將機面板1等長或等寬的豎向加強筋201、以及兩條豎向加強筋201之間的橫向加強筋202的設置,能保證麻將機面板1受力均勻,麻將機面板1不會變形。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