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麻將機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麻將機及其上牌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休閑娛樂生活,方便省力的自動麻將機逐漸得到人們的喜愛。
公開號為CN200966910Y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麻將機用斜坡出牌裝置,具有桌面板,其中心有一下牌口,桌面板上布置有四條長方形呈風車形的出牌口且與桌面板的邊線傾斜一個角度,桌面板下方有四條弧形的也呈風車狀排列的貯牌槽,每條貯牌槽的末端均裝有送牌推頭,該推頭經送牌鋼絲繩與推頭電機相連,每個出牌口上均設有一托板門條,托板門條一端與出牌口鉸接,另一端與升降機構活動連接。四條出牌口呈風車形布置,且每條出牌口與桌的底邊傾斜一個角度,即該風車形狀是傾斜的,因此桌面可以做得較小,牌條傾斜也符合玩牌者的習慣;其次,出牌時不是整條牌墩砌好后升上桌面的,而是沿斜坡被推上桌面的,故機器內部的空間也可縮小,從而可縮小整機的體積。但是,該出牌裝置中,整個貯牌槽呈斜坡狀布置,上牌的過程阻力較大,鋼絲繩電機負荷較大,鋼絲容易抖動和斷裂,上牌過程不夠穩定,鋼絲繩使用壽命低,貯牌槽、疊推機頭和輸送裝置(從大盤拾取麻將牌并輸送至疊推機頭的機構)布置不合理,常規的四方獨立式疊推機頭很難將麻將牌推送至貯牌槽軌道的進牌口,并且主機高度較高。
公開號為CN201783185U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麻將機用鏈條帶動斜坡出牌裝置,具有與桌面鉸接的四條可升降的升牌板,其一端為進牌口,各升牌板的外側是輸送帶,輸送帶的一側裝有疊推機構,在四面輸送帶的外側設有弧形儲牌槽,槽下面有環形封閉的鏈條,鏈條上每隔設定距離裝有豎直的鏈桿。該出牌裝置采用鏈條推送麻將牌雖然克服了鋼絲繩壽命低的問題,但是機器工作噪音大,并且導致主機平面尺寸加大,其他缺陷也未改善。
公開號為CN102133480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麻將機,包括送牌系統、上牌系統、升牌系統和洗牌大盤,其中上牌系統包括四個推牌裝置、四個上牌軌道和一個鏈條傳動裝置。其中,送牌系統的高度與升牌系統的高度基本平齊,這樣雖然降低了主機高度,但是,升牌系統的布置位置會對大盤洗牌和送牌系統吸取麻將牌造成干擾,只適合于小的麻將牌。并且,送牌系統的出牌口與上牌軌道的進牌口布置不合理,推牌裝置不具有疊牌功能,依靠麻將牌自行疊摞在承牌臺面上,這樣麻將牌疊摞不整齊容易活動錯位,導致麻將牌無法進入上牌軌道、在上牌軌道內產生混亂等故障。此外,采用水平的上牌軌道后,靠近上牌軌道出牌口的麻將牌非常容易從出牌口掉出落回洗牌大盤;采用鏈條和上牌旗輪結構噪音大。
公開號為CN201906453U和CN201949619U的專利文獻公開的自動麻將機,麻將機的儲牌軌道內的儲牌板傾斜設置,一端與承牌板對接,疊牌推頭將承牌板上的麻將牌推至儲牌板上,等儲牌板上的麻將牌排成一排之后,上牌推頭推動整排麻將牌至上牌組件;由于疊牌推頭上設置有避讓槽,上牌推頭上設置有推桿,從而使得兩個推頭之間能夠上下交叉設置,這樣兩者分別推牌的時候能夠通過避讓槽相互完全避開。但是,因為儲牌軌道要從送牌裝置的輸送部上方通過,所以麻將機主機高度較高(送牌裝置和上牌裝置的高度疊加),此外,L形儲牌軌道較短,通用性較差。
公開號為CN103861280A和CN104645608A的專利文獻公開的自動麻將機,同樣存在主機高度較高(送牌裝置和上牌裝置的高度疊加)、L形儲牌軌道較短等問題。并且,采用水平的上牌軌道后,靠近上牌軌道出牌口的麻將牌非常容易從出牌口掉出落回洗牌大盤;采用鋼絲繩帶動上牌推頭移動,鋼絲繩與軌道側壁摩擦嚴重使用壽命低。
公開號為CN204699375U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改進結構的自動麻將機,包括送牌系統、上牌系統、升牌系統和洗牌大盤,送牌系統包括四個送牌機構,每個送牌機構均包括傳動架和固定在傳動架上的輸送帶,四個送牌機構依次連接圍成矩形結構,所述洗牌大盤設置于四個送牌機構內。上牌軌道均采用整個大圓弧形結構,減小了麻將牌與上牌軌道之間摩擦力,保證了較快的上牌速度和較小的上牌噪音。并且,上牌系統和送牌系統的布置位置進行避讓部分重疊設計,降低了主機高度。但是,因為送牌裝置采用直線進出輸送麻將牌,送牌裝置的出牌口與上牌軌道的進牌口仍舊無法合理布置,疊推裝置推牌阻力大、易卡牌,而大圓弧形上牌軌道造成麻將機臺面尺寸增加。而公開號為CN105363195A的專利文獻則公開了一種麻將機的送牌裝置,通過對送牌裝置的出牌口和進牌口位置進行合理調整設計,送牌通道呈弧形彎曲,使得送牌裝置送出至推牌裝置承牌塊上的麻將牌和推牌裝置推出的麻將牌整齊不亂、阻力更小。
公開號為CN105413161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上牌驅動機構、上牌組件和麻將機,該麻將機的上牌驅動機構,包括上牌支架、儲牌槽、上牌導軌、上牌推頭和鋼絲繩,在鋼絲繩貼近上牌導軌和/或儲牌槽的位置設置有滾動件,該滾動件以能夠轉動的方式安裝在上牌導軌或者上牌支架上,鋼絲繩在儲牌槽內的部分與多個滾動件滾動接觸并與上牌導軌和/或儲牌槽的側壁保持間隙。該方案以鋼絲繩的滾動摩擦代替現有技術中鋼絲繩的滑動摩擦,使得鋼絲繩運轉的摩擦阻力大大減小,避免鋼絲繩在儲牌槽內的部分與上牌導軌和/或儲牌槽的弧形彎曲側壁滑動摩擦接觸影響鋼絲繩的使用壽命和運行穩定性。
公開號為CN106075897A、CN106215413A等專利文獻公開的麻將機及其上牌組件、上牌驅動機構,該上牌組件包括上牌支架,上牌支架上設有儲牌槽、第一上牌推頭和第二上牌推頭,該儲牌槽在中間位置的內側壁上開有一缺口,該儲牌槽通過該缺口與換向槽連通,第一上牌推頭由上牌驅動機構驅動從儲牌槽的進牌口外移動至缺口附近后再返回,第二上牌推頭由上牌驅動機構驅動從儲牌槽的出牌口處移動至換向槽內再返回,上牌驅動機構包括各自往復運動并相互配合的第一上牌推桿和第二上牌推桿,第一上牌推頭設置在第一上牌推桿上,第二上牌推頭設置在第二上牌推桿上。該方案采用兩個上牌推桿接力推牌的方式,完全避免了現有技術中上牌推頭與導軌阻力大、鏈條工作噪音大等缺陷。
但是,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斜坡出牌麻將機,雖經發明人反復研發改進,卻至今未能完全克服下述技術問題:
1、現有技術中將送牌裝置和升牌組件設置在儲牌槽的內側,并且將一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升牌組件設置在另一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送牌裝置的內側,從而形成相鄰拾牌搬運系統之間相互交錯設置以延長儲牌槽的長度,但是這樣所能存儲的麻將牌的數量仍舊受到限制,尤其是體積大的。
2、因為相鄰拾牌搬運系統之間相互交錯設置,相鄰的送牌裝置和升牌組件之間的上下疊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導致麻將機整機的高度增加。
3、因為相鄰拾牌搬運系統之間相互交錯設置,受到升牌組件和儲牌槽不能上下疊合以及儲牌槽長度的限制,所以相鄰拾牌搬運系統的升牌口設置位置受到極大限制,影響麻將機的使用舒適性。以85cm見方的麻將機使用48mm麻將牌為例,如圖1所示,直接從四方的升牌口111升上臺面11的四排麻將牌墻排成風車形,相對的兩排麻將牌墻間距為35cm,這樣就導致玩家左手邊習慣放置杠牌的區域很小(即麻將牌墻離桌面框邊距離過小)無法放牌,需要玩家移動麻將牌墻空出杠牌區域,影響使用舒適性。
4、因為相鄰拾牌搬運系統之間相互交錯設置,使得儲牌槽的弧形彎曲小(即儲牌槽的進牌方向和出牌方向呈銳角布置)、形狀不規則,所以驅動儲牌槽內的上牌推頭移動的上牌驅動機構結構復雜、制造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受結構限制、制造成本和使用維護成本高。
公開號為CN106166379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自動麻將機的環形式推牌裝置以及麻將機。它包括有電機、轉盤、推牌塊組件、環形直立軌道、基座和基座環形擋牌側板,環形直立軌道設于基座表面上,基座和環形直立軌道以及基座環形擋牌側板形成了麻將推牌槽,該麻將推牌槽開設有麻將進牌口和麻將出牌口,在環形直立軌道上設有推牌塊組件,該推牌塊組件的內側具有卡槽,推牌塊組件通過該卡槽活動插接在環形直立軌道上,推牌塊組件內置在麻將推牌槽內的部分具有用來進行推牌傳動的推牌臂,電機安裝在基座上,且電機與轉盤連接傳動,轉盤上具有驅動推牌塊組件在麻將牌槽內作推牌運動的驅動部。該結構中,推牌塊插接在環形直立軌道上并滑移推牌,該環形直立軌道由圓弧段和直線段構成,推牌塊由轉盤驅動在推牌槽內往返運動。這樣,推牌塊與軌道摩擦阻力大、部件使用壽命低,推牌塊的運動路徑不規則,轉盤驅動推牌塊的結構復雜、制造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受結構限制、制造成本和使用維護成本高。并且,該推牌裝置需要與相應的疊推裝置配合,通過疊推裝置將上下兩張麻將牌疊成一墩并送入其推牌槽,疊推裝置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
公開號為CN105903186A、CN205699378U、CN205699375U、CN205832557U等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自動麻將機的送牌裝置,包括輸送帶和用于驅動所述輸送帶運轉的驅動輪,所述輸送帶包括輸送段和承牌段,所述承牌段低于所述輸送段且二者的高度差大于麻將牌厚度,麻將牌經所述輸送段輸送至所述承牌段并堆疊,所述送牌裝置還包括用于阻擋麻將牌掉出所述承牌段的擋牌板。該送牌裝置的承牌段實現了麻將牌的堆疊,再由一個轉牌件經由轉牌槽將麻將牌推入儲牌槽。上述送牌裝置中,送牌裝置的承牌段和輸送段采用同一個動力,輸送電機的負荷大;需要配合設置轉牌件、轉牌槽等轉牌裝置來實現送牌裝置和儲牌槽的連接,轉牌裝置制造精度要求高、組裝配合困難。因為堆疊的第一張麻將牌在下落過程中與承牌段輸送帶的接觸位置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容易導致第一張麻將牌(下面的麻將牌)的位置偏移,即堆疊的兩張麻將牌存在上下不平齊甚至推牌卡死等情況,而且因為沿垂直輸送帶輸送的方向推送麻將牌會導致輸送帶跑偏,所以從承牌段上送出麻將牌時必須盡可能減小麻將牌對輸送帶沿垂直輸送帶輸送的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在上述專利文獻的拾牌搬運裝置中必須采用轉牌裝置來與送牌裝置的承牌段配合,通過轉牌件來實現上下兩張麻將牌的平齊和小半徑的旋轉平移。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麻將機及其上牌組件,該麻將機的四組拾牌搬運系統分別獨立設置,沒有相互交錯設置,該上牌組件中,儲牌槽呈大角度圓弧形彎曲,增加了儲牌槽內麻將牌的存儲數量,避免了疊好的麻將牌推斜、卡死和無法推入儲牌槽內等問題,而且,大大降低了麻將機主機高度和制造成本,使用體驗和舒適性更好。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麻將機的上牌組件,包括上牌支架(501),其特征在于,上牌支架(501)上設有用于存儲多墩麻將牌的儲牌槽(502)和用于將麻將牌推出該儲牌槽(502)的上牌推頭(505),該儲牌槽(502)呈弧形彎曲并且彎曲角度大于180°,該儲牌槽(502)上進牌口的進牌方向與出牌口的出牌方向呈45°至90°夾角,所述上牌推頭(505)由上牌驅動機構驅動從儲牌槽(502)的進牌口外沿儲牌槽(502)移動至儲牌槽(502)的出牌口后再回到儲牌槽(502)的進牌口外;所述上牌驅動機構為一繞固定點轉動的上牌推桿(503),上牌推頭(505)安裝在上牌推桿(503)上,上牌推桿(503)與上牌電機(506)傳動連接;所述儲牌槽(502)整體呈圓弧形。
作為優選,所述上牌支架(501)上設有檢測上牌推桿(503)或上牌推頭(505)位置狀態的傳感器(504)。
作為優選,儲牌槽的大部分呈水平設置,而在儲牌槽的靠近出牌口位置設有抬升麻將牌的出牌斜坡。
作為優選,所述上牌推桿(503)單方向轉動,在升牌組件(6)升牌槽(603)的外側壁(602)上開有可供上牌推頭和上牌推桿通過的開口(604)。
作為優選,儲牌槽的進牌口設置用于將兩張麻將牌疊摞成一墩并推出的疊推裝置,該疊推裝置包括機頭盒,機頭盒上安裝推牌電機,機頭盒內設有傳動機構,機頭盒外部設有推牌頭和承牌臺,推牌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驅動承牌臺上下移動實現麻將牌的疊摞,推牌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驅動推牌頭水平移動實現疊好的麻將牌的推入儲牌槽。
作為優選,儲牌槽(502)的進牌口設置用于將兩張麻將牌疊摞成一墩的疊牌裝置,該疊牌裝置包括安裝在承牌支架上的承牌輸送帶(302),承牌輸送帶(302)的輸送方向與送牌輸送帶(301)的輸送方向相匹配,承牌輸送帶(302)設置在送牌裝置的出牌口的下方,承牌輸送帶(302)的承牌面低于送牌裝置的出牌口至少一張麻將牌的厚度,承牌輸送帶(302)的附近設有擋牌件(304)和側擋件,送牌裝置的出牌口和擋牌件(304)分別位于承牌輸送帶(302)相對的兩側,側擋件和麻將牌的推出口分別位于承牌輸送帶(302)另外相對的兩側;用于將承牌輸送帶上疊成一墩的麻將牌推入儲牌槽的推牌裝置為上牌推頭(505),該上牌推頭(505)停靠在承牌輸送帶的麻將牌推出口的對側,該上牌推頭(505)具有一個將麻將牌推出承牌輸送段時阻擋送牌通道出牌口繼續出牌的阻擋部。
作為優選,用于檢測送牌裝置的出牌口是否有送出麻將牌至承牌輸送帶上的送牌檢測裝置設置在擋牌件或者側擋件上。
作為優選,所述承牌輸送帶(302)和送牌輸送帶(301)為兩根分別獨立繞裝的輸送帶,承牌輸送帶(302)通過交錯軸傳動組件(313)與洗牌大盤(2)齒輪傳動連接。
作為優選,上牌推頭(505)與固定的側擋件(303)采取錯位避讓設計,在推牌和上牌前上牌推頭(505)與固定的側擋件(303)一起設置在承牌輸送帶(302)的一側。
一種麻將機,機架底板中央設置中心控制盤組件(1)、洗牌大盤(2)和刮牌器(201),圍繞洗牌大盤四周設置四組拾牌搬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牌搬運系統包括用于從洗牌大盤上一張張拾取麻將牌并送出的送牌裝置、用于將兩張麻將牌疊成一墩的疊牌裝置、用于將疊成一墩的麻將牌推入儲牌槽的推牌裝置和用于將儲牌槽內的多墩麻將牌沿斜坡送上麻將機桌面的斜坡出牌裝置,所述斜坡出牌裝置包括升牌組件(6)和如上所述的上牌組件(5);升牌組件設置在同組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送牌裝置的內側并且兩者直接內外相鄰,在同一組拾牌搬運系統中:升牌組件(6)和送牌裝置(3)設置在儲牌槽(502)的弧形彎曲外面,上牌推頭(505)的上牌驅動機構設置在儲牌槽(502)的弧形彎曲里面,儲牌槽(502)的出牌口連接升牌組件中升牌槽的進牌口,其中,送牌裝置(3)的出牌方向和升牌組件(6)的進牌方向呈135°至180°夾角,上牌組件(5)中儲牌槽(502)的進牌方向與送牌裝置(3)的出牌方向呈85°至115°夾角,上牌組件(5)中儲牌槽(502)的出牌方向與升牌組件(6)的進牌方向呈0°至5°夾角。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這樣,四組拾牌搬運系統分別獨立設置,沒有相互交錯設置,具有下述優點:
1、同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送牌裝置和升牌組件直接內外相鄰,使得儲牌槽呈大圓弧形彎曲,延長了儲牌槽的長度,增加了儲牌槽內麻將牌的存儲數量。
2、同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升牌組件和送牌裝置設置在儲牌槽的弧形彎曲外面,上牌推頭的上牌驅動機構設置在儲牌槽的弧形彎曲里面,這樣使得上牌組件與送牌裝置不存在任何上下疊合的位置,并且使得送牌裝置和升牌組件之間也不存在上下疊合,或者僅是升牌組件的出牌口端與送牌裝置存在少量疊合,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因相鄰拾牌搬運系統之間相互交錯設置導致相關裝置組件上下疊合顯著增加麻將機整機高度的問題,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將儲牌槽疊在送牌裝置上的機器,可以相對應的減少機器的整體高度。
3、同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升牌組件和送牌裝置設置在儲牌槽的弧形彎曲外面,上牌推頭的上牌驅動機構設置在儲牌槽的弧形彎曲里面,使得儲牌槽的弧形彎曲更接近圓弧,這樣,上牌驅動機構驅動上牌推頭在儲牌槽內移動推牌的阻力更小,運動各階段需要施加的作用力更加均勻,這樣,上牌驅動機構的電機負荷更小、傳動結構更加簡單、可靠性更好、制造成本和使用維護成本降低。
4、相鄰拾牌搬運系統之間各自獨立,沒有相互交錯設置,使得麻將機桌面的升牌口設置不再受到儲牌槽的位置和長度的限制,這樣升牌口位置可以內移,使得上牌組件的設置空間更大,儲牌槽的弧形半徑可以做到更大,儲牌槽更長儲牌數量更多。直接升上臺面的四排麻將牌墻排成風車形,相對的兩排麻將牌墻間距可以縮小至30.5±1cm,這樣玩家左手邊習慣放置杠牌的區域會比較大,比較容易放置麻將牌,玩家不需要刻意移動麻將牌墻以空出杠牌區域,使用體驗和舒適性更好。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麻將機桌面上直接擺放麻將牌墻的示意圖:直接從四方的升牌口111升上臺面11的四排麻將牌墻排成風車形,相對的兩排麻將牌墻間距為35cm,這樣就導致玩家左手邊習慣放置杠牌的區域很小(即麻將牌墻離桌面框邊距離過小)無法放牌,需要玩家移動麻將牌墻空出杠牌區域,影響使用舒適性。
圖2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桌面上直接擺放麻將牌墻的示意圖;直接從四方的升牌口111升上臺面11的四排麻將牌墻排成風車形,相對的兩排麻將牌墻間距為30.5cm,這樣玩家左手邊習慣放置杠牌的區域較大可以正常放牌,無需玩家移動麻將牌墻空出杠牌區域,使用體驗更佳。
圖3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桌面的升牌口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的初始狀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送牌裝置的疊推示意圖:送牌裝置送出的第一張麻將牌;
圖7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送牌裝置的疊推示意圖:送牌裝置送出的第二張麻將牌疊成一墩;
圖8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上牌組件的儲牌示意圖:推頭將疊好的麻將牌推入儲牌槽內;
圖9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上牌組件的儲牌示意圖:推頭回位;
圖10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上牌組件的上牌示意圖:儲牌槽內存儲滿麻將牌;
圖11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上牌組件的上牌示意圖:推頭將儲牌槽內的麻將牌推上桌面;
圖12是本實用新型送牌裝置和疊牌裝置的實施方式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送牌裝置和疊牌裝置的實施方式之一的結構示意圖(去掉送牌盒內殼);
圖14是本實用新型送牌裝置和疊牌裝置的實施方式之一的結構示意圖(上下兩張麻將牌疊成一墩);
圖15是本實用新型送牌裝置和疊牌裝置的實施方式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本實用新型送牌裝置和疊牌裝置的實施方式之二的結構示意圖(上下兩張麻將牌疊成一墩);
圖17是本實用新型送牌裝置和疊牌裝置的實施方式之二的結構示意圖(去掉送牌盒內殼);
圖18是本實用新型送牌裝置和疊牌裝置的實施方式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19是本實用新型送牌裝置和疊牌裝置的實施方式之三的結構示意圖(上下兩張麻將牌疊成一墩);
圖20是本實用新型送牌裝置和疊牌裝置的實施方式之三的結構示意圖(去掉送牌盒內殼);
圖21是本實用新型送牌裝置和疊牌裝置的實施方式之三的整機布局示意圖;
圖22是本實用新型麻將機的結構示意圖(去掉上牌組件);
圖23是本實用新型升牌支架的實施方式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4是本實用新型上牌組件中推頭的實施方式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5是本實用新型上牌組件的實施方式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6是本實用新型上牌組件中推頭的實施方式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27是本實用新型上牌組件的實施方式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28是本實用新型上牌組件的實施方式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29是本實用新型上牌組件的實施方式之三的整機布局示意圖。
附圖標記:
麻將牌10,麻將機桌面11,升牌口111,中心控制盤組件1,洗牌大盤2,刮牌器201,大盤電機202,
送牌裝置3:送牌輸送帶301,承牌輸送帶302,固定側擋件303,擋牌件304,送牌電機305,送牌盒外殼306,第一過渡導板3061,送牌盒內殼307,順牌導向槽3071,第二過渡導板3072,吸牌輪309,承牌段支架310,傳動部件311,齒輪312,相交軸傳動組件313,
上牌組件5:上牌支架501,儲牌槽502,第一圓弧形儲牌部5021,第二圓弧形儲牌部5022,上牌推桿503,傳感器504,上牌推頭505,第一推頭部5051,第二推頭部5052,上牌電機506,推頭槽508,推頭槽入口阻擋件509,推牌滑塊510,推牌滑塊座511,凸輪槽512,
升牌組件6:升牌托板601,升牌支架602,升牌槽603,避讓開口60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實用新型中,以麻將機主機的中央為“內”,以麻將機主機的四周為“外”。
如圖3、圖4所示的一種自動麻將機,包括位于機架底板中央的中心控制盤組件1、洗牌大盤2和刮牌器201,圍繞洗牌大盤四周設置有四組拾牌搬運系統,所述拾牌搬運系統包括用于從洗牌大盤上一張張拾取麻將牌并送出的送牌裝置、用于將兩張麻將牌疊摞成一墩的疊牌裝置、用于將疊成一墩的麻將牌推入儲牌槽的推牌裝置和用于將儲牌槽內的多墩麻將牌沿斜坡送上麻將機桌面的斜坡出牌裝置,所述斜坡出牌裝置包括上牌組件5和升牌組件6。
用于從洗牌大盤上一張張拾取麻將牌并送出的送牌裝置,如圖12、圖13所示,包括送牌盒內殼307和送牌盒外殼306,送牌盒內殼307和送牌盒外殼306之間安裝有吸牌輪309、多個輸送帶輪以及纏繞在吸牌輪309和多個輸送帶輪上的送牌輸送帶301,從而在送牌盒內殼307和送牌盒外殼306之間形成移送麻將牌的送牌通道,吸牌輪309設置在送牌通道的進牌口處;送牌盒內殼307在送牌通道的進牌口處設有用于將麻將牌理順為沿麻將牌長度方向進入送牌通道的順牌導向槽3071,送牌盒內殼307從送牌通道的出牌口處弧形延伸形成第二過渡導板3072,送牌盒外殼306在送牌通道的進牌口處弧形延伸形成第一過渡導板3061,一個拾牌搬運系統中的送牌裝置的送牌盒內殼307的第二過渡導板3072和相鄰的另一個拾牌搬運系統中的送牌裝置的送牌盒外殼306的第一過渡導板3061連接,從而四個拾牌搬運系統的送牌裝置的送牌盒內殼307及其第二過渡導板3072和送牌盒外殼306及其第一過渡導板3061圍繞洗牌大盤首尾相接形成桶狀,如圖22所示。
本實施例中,送牌通道可以選用傳統的直線形通道,但是出于優化結構布局的需要也可以選用弧形的送牌通道。為了保證麻將牌輸送可靠性,送牌通道的出牌口高度不低于送牌通道的進牌口高度。送牌裝置的具體結構可參見公開號為CN105413161A的專利文獻。
例如,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送牌裝置的出牌口與上牌組件中儲牌槽的進牌口布置不合理導致推牌裝置推送的麻將牌易散亂和卡牌”,送牌通道的內外側壁為弧形從而使得送牌通道呈弧形彎曲,這樣送牌通道的進牌口進牌方向和出牌口出牌方向之間形成夾角,該夾角的角度范圍為1°~15°。送牌裝置的進牌口和出牌口不是在一條直線上,而是錯開一定角度,這樣,送牌裝置的出牌口出牌方向能夠與推牌裝置的推牌方向呈80°至100°的夾角布置,使得疊摞在承牌輸送帶上的麻將牌和推牌裝置推出的麻將牌整齊不亂、阻力更小。并且,送牌通道的進牌口可以設置在不需要縮小尺寸的洗牌大盤的邊緣,避免了洗牌大盤縮小影響洗牌——使得洗牌數量和使用麻將牌的大小受到限制。上述夾角范圍1°~15°既可以實現上述目的,送牌通道還不會因為弧度過大而影響一個輸送帶輸送麻將牌,當然在不計成本的情況下,通過設置多個輸送帶可以使得上述夾角范圍進一步擴大。
如圖12-20所示,用于將兩張麻將牌疊摞成一墩的疊牌裝置,包括安裝在承牌支架上的承牌輸送帶302,承牌輸送帶302的輸送方向與送牌輸送帶301的輸送方向基本一致,承牌輸送帶302設置在送牌裝置的出牌口的下方,承牌輸送帶302的承牌面低于送牌裝置的出牌口約一張麻將牌的厚度,承牌輸送帶302的附近設有擋牌件304和側擋件,送牌裝置的出牌口和擋牌件304分別位于承牌輸送帶302相對的兩側,側擋件和麻將牌的推出口分別位于承牌輸送帶302另外相對的兩側。用于檢測送牌裝置的出牌口是否有送出麻將牌至承牌輸送帶上的送牌檢測裝置可以設置在擋牌件上,但是優選設置在側擋件上,以提高檢測精度和可靠性。
疊牌裝置的疊牌原理如下:送牌通道的出牌口送出第一張麻將牌,因為由于承牌輸送帶302低于送牌輸送帶301,所以,當第一張麻將牌送出出牌口且超過二分之一時,第一張麻將牌的前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至承牌輸送帶上,伴隨著承牌輸送帶的輸送,第一張麻將牌的后端也落在承牌輸送帶上,第一張麻將牌掉落至承牌輸送帶302并被擋牌件阻擋無法移動之后,第二張麻將牌繼續向承牌輸送帶方向運動,由于承牌輸送帶和送牌輸送帶的高度差大于麻將牌厚度,因此,第二麻將牌直接堆疊在第一張麻將牌上,以實現一墩麻將牌的堆疊。
關于承牌輸送帶302的動力來源可以有以下多種實施方式:
第一種實施方式是承牌輸送帶302和送牌輸送帶301為同一根輸送帶,如圖12、圖13、圖14所示,在送牌裝置的出牌輪下方設置多個輸送帶輪以使輸送帶繞裝形成承牌輸送帶302,這樣承牌輸送帶302和送牌輸送帶301轉動速率一致,均由送牌電機305驅動。
第二種實施方式是承牌輸送帶302和送牌輸送帶301為兩根分別獨立繞裝的輸送帶并且承牌輸送帶302通過傳動部件311與送牌輸送帶301的輸送帶輪或送牌電機傳動連接,如圖15、圖16、圖17所示,承牌輸送帶302獨立繞裝在輸送帶輪上,其中一個輸送帶輪通過傳動帶與送牌電機305連接。
第三種實施方式是承牌輸送帶302和送牌輸送帶301為兩根分別獨立繞裝的輸送帶并且承牌輸送帶302的動力來源于洗牌大盤2,如圖18、圖19、圖20和圖21所示,承牌輸送帶302的一個輸送帶輪通過交錯軸傳動組件313、齒輪312與洗牌大盤2齒輪傳動連接,這樣設置疊牌裝置的位置和結構更加靈活。這里的交錯軸傳動組件313可以是傘齒輪組或蝸輪蝸桿等具有類似傳動機構。
用于安裝承牌輸送帶302的承牌支架310的可以有多種設置方式:可以是,承牌支架310與送牌裝置3的送牌盒內殼307和/或送牌盒外殼306一體制造或者固定連接,如圖12至圖20所示;或者,承牌支架310獨立固定在麻將機底板上;再者,承牌支架310也可以與設有儲牌槽的上牌支架一體制造或者固定連接。
擋牌件304可以與承牌支架310一體制造或者固定連接,也可以與設有儲牌槽的上牌支架一體制造或者固定連接。
側擋件和麻將牌的推出口分別位于承牌輸送帶302相對的兩側,設置側擋件對堆疊的第一張麻將牌進行推牌一側的限位,以限制第一張麻將牌向推牌一側移動,這樣可以避免堆疊的兩張麻將牌存在上下不平齊和推牌過程中麻將牌掉落、卡死等問題。側擋件可以是一個固定部件(固定側擋件303),該固定部件可以與承牌支架310一體制造或者固定連接,也可以與設有儲牌槽的上牌支架一體制造或者固定連接,還可以與送牌盒內殼一體制造或者固定連接。側擋件也可以是一個能夠活動的部件,例如可以將麻將牌推出承牌輸送帶的推頭。作為優選,固定部件形式的固定側擋件303具有更好的限位效果和可靠性。
為了將承牌輸送帶302上的麻將牌通過推頭直接推入上牌組件的儲牌槽內,盡可能避免沿垂直輸送帶輸送的方向推送麻將牌導致的輸送帶跑偏問題,在繞裝承牌輸送帶302的輸送帶輪和/或張緊輪308上設有限制輸送帶偏移的擋邊或者凹槽,也可以在承牌支架上設置承臺和可供承牌輸送帶穿繞的開口,該承臺位于承牌輸送帶302的承牌面下方,該開口能夠限制承牌輸送帶的位置減少偏移。
用于將儲牌槽內的多墩麻將牌沿斜坡送上麻將機桌面的斜坡出牌裝置,所述斜坡出牌裝置包括上牌組件5和升牌組件6。
上牌組件如圖4、圖25、圖27、圖28和圖29所示,包括上牌支架501,上牌支架501上設有用于存儲多墩麻將牌的儲牌槽502和用于將麻將牌推出該儲牌槽502的上牌推頭505,該儲牌槽502呈弧形彎曲并且彎曲角度大于180°,該儲牌槽502上進牌口的進牌方向與出牌口的出牌方向呈45°至90°夾角,所述上牌推頭505由上牌驅動機構驅動從儲牌槽502的進牌口外沿儲牌槽502移動至儲牌槽502的出牌口后再回到儲牌槽502的進牌口外。
升牌組件的具體結構可參見公開號為CN201906453U、CN201949619U、CN102133480A、CN103861280A、CN105413161A和CN204699375U等專利文獻,一般來說,一方的升牌組件6包括升牌支架、升牌托板601和升牌電機,升牌支架上設有升牌槽,升牌托板位于升牌槽上部,并且升牌托板的一端(即出牌口端)安裝在升牌槽上,升牌托板(即進牌口端)的另一端能夠活動并由升牌電機通過凸輪或升牌搖臂等傳動機構驅動上下升降,升牌支架上還設有檢測升牌托板的位置的傳感器,例如,上下兩個霍爾元件或光眼。
用于將承牌輸送帶上疊成一墩的麻將牌推入儲牌槽的推牌裝置,在本實用新型中優選,該推牌裝置為上牌組件中的上牌推頭505,這樣,該上牌推頭505停靠在承牌輸送帶的麻將牌推出口的對側,該上牌推頭505具有兩種動作功能:一是在儲牌槽存儲麻將牌時,該上牌推頭將承牌輸送帶上疊成一墩的麻將牌推入儲牌槽的進牌口內,然后回位繼續推入下一墩麻將牌,直至儲牌槽內儲滿麻將牌;二是在儲牌槽內儲滿麻將牌并收到上牌信號后,該上牌推頭將儲牌槽內的多墩麻將牌沿傾斜的升牌托板送上麻將機桌面。這樣省去了現有技術中必須采用轉牌裝置來旋轉平移一墩麻將牌并送入儲牌槽,省去了轉牌件及其驅動電機,也省去了原先的疊推裝置及其驅動電機,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結構更加簡單,組裝更加方便,機構運行可靠性大大提升,維護成本大大降低。并且,該上牌推頭505具有一個將麻將牌推出承牌輸送段時阻擋送牌通道出牌口繼續出牌的阻擋部。
本實用新型麻將機,四組拾牌搬運系統分別獨立設置,沒有相互交錯設置,即升牌組件設置在同組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送牌裝置的內側并且兩者直接內外相鄰,在同一組拾牌搬運系統中:升牌組件6設置在送牌裝置3的內側,升牌組件6和送牌裝置3設置在儲牌槽502的弧形彎曲外面,上牌推頭505的上牌驅動機構設置在儲牌槽502的弧形彎曲里面,送牌裝置3的出牌方向和升牌組件6的進牌方向呈135°至180°夾角,送牌裝置3的出牌口設置疊牌裝置,疊牌裝置的出牌口設置儲牌槽的進牌口,疊牌裝置出牌口的出牌方向與送牌裝置3的出牌方向呈85°至95°夾角,上牌組件5中儲牌槽502的進牌方向與疊牌裝置出牌口的出牌方向呈0°至10°夾角,上牌組件5中儲牌槽502的出牌方向與升牌組件6的進牌方向呈0°至5°夾角。
這樣,四組拾牌搬運系統分別獨立設置,沒有相互交錯設置,具有下述優點:
1、同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送牌裝置和升牌組件直接內外相鄰,使得儲牌槽呈大角度弧形彎曲,延長了儲牌槽的長度,增加了儲牌槽內麻將牌的存儲數量。
2、同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升牌組件和送牌裝置設置在儲牌槽的弧形彎曲外面,上牌推頭的上牌驅動機構設置在儲牌槽的弧形彎曲里面,這樣使得上牌組件與送牌裝置不存在任何上下疊合的位置,并且使得送牌裝置和升牌組件之間也不存在上下疊合,或者僅是升牌組件的出牌口端與送牌裝置存在少量疊合,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因相鄰拾牌搬運系統之間相互交錯設置導致相關裝置組件上下疊合顯著增加麻將機整機高度的問題,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將儲牌槽疊在送牌裝置上的機器,可以相對應的減少機器的整體高度。
3、同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升牌組件和送牌裝置設置在儲牌槽的弧形彎曲外面,上牌推頭的上牌驅動機構設置在儲牌槽的弧形彎曲里面,使得儲牌槽的弧形彎曲更接近圓弧,這樣,上牌驅動機構驅動上牌推頭在儲牌槽內移動推牌的阻力更小,運動各階段需要施加的作用力更加均勻,這樣,上牌驅動機構的電機負荷更小、傳動結構更加簡單、可靠性更好、制造成本和使用維護成本降低。
4、相鄰拾牌搬運系統之間各自獨立,沒有相互交錯設置,使得麻將機桌面的升牌口設置不再受到儲牌槽的位置和長度的限制,這樣升牌口位置可以內移,使得上牌組件的設置空間更大,儲牌槽的弧形半徑可以做到更大,儲牌槽更長儲牌數量更多。以采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的85cm見方的麻將機,使用48mm麻將牌為例,如圖2、圖4所示,直接從四方的升牌口111升上臺面11的四排麻將牌墻排成風車形,相對的兩排麻將牌墻(即相對的兩個升牌口)間距為30.5cm,根據麻將牌的大小不同,這個間距可以縮小至30.5±1cm,這樣玩家左手邊習慣放置杠牌的區域會比較大,比較容易放置麻將牌,玩家不需要刻意移動麻將牌墻以空出杠牌區域,使用體驗和舒適性更好。
此外,四組拾牌搬運系統分別獨立設置,還可以在相鄰的兩個上牌組件之間空出較大的空間,如圖21、圖22所示,這樣就可以將原先放置在麻將機底板下方電器箱中的控制主板7、變壓器8和大盤電機202等放置在洗牌大盤2外圍兩個上牌組件之間的空隙處,可以取消原先的電器箱結構,大大提高麻將機整機美觀度和使用舒適性。或者可以使得電器箱變得更小更薄,在使用平開門結構的中心控制結構方案中可以去除電器箱,大大降低了麻將機主機高度和制造成本,使四腳結構的麻將機中的電器箱變得幾乎不可見。而電器箱的變小變薄使得使用體驗和舒適性更好。
所述上牌驅動機構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鋼絲繩牽引機構、鏈條牽引機構、撥桿傳動機構、齒輪傳動機構和凸輪傳動機構等。
在本實用新型中,如圖4、圖22所示,所述上牌驅動機構為一繞固定點轉動的上牌推桿503,上牌推頭505安裝在上牌推桿503上。上牌推桿503可以直接固定在上牌電機506的輸出軸上,也可以是上牌推桿503通過傳動機構與上牌電機506傳動連接。所述上牌推桿503可以是往返擺動,也可以是單方向轉動,如圖22、圖23所示,這樣在升牌組件6升牌槽603的外側壁602上開有可供上牌推頭和上牌推桿通過的開口604,該開口呈倒L形。所述上牌支架501上設有檢測上牌推桿503或上牌推頭505位置狀態的傳感器504。采用單推桿推牌,上牌推桿的轉動中心與儲牌槽的弧形彎曲中心同心,這樣推力的方向基本在圓弧切線方向,與運動方向基本重合,可以使得在同樣形狀下推力更加小(減小分力),電機負荷更小,可靠性更好。
為了進一步延長儲牌槽的長度,同時盡量減小上牌推頭的推牌阻力,如圖4所示,所述儲牌槽具有第一圓弧形儲牌部5021和第二圓弧形儲牌部5022,第一圓弧形儲牌部5021靠近儲牌槽的進牌口,第二圓弧形儲牌部5022靠近儲牌槽的出牌口,第二圓弧形儲牌部5022的彎曲半徑大于第一圓弧形儲牌部5021的彎曲半徑,并且第二圓弧形儲牌部5022的彎曲角度不小于180°。為了盡量減小上牌推頭的推牌阻力和保證升上麻將機桌面的麻將牌墻整齊不亂,第二圓弧形儲牌部5022與升牌組件的進牌口直接連通,并且升牌組件的進牌方向與第二圓弧形儲牌部5022的切線方向一致。為了保證推牌順暢快速、減小上牌電機負荷,以及便于上牌推頭和上牌推桿固定連接,優選第二圓弧形儲牌部5022和第一圓弧形儲牌部5021的彎曲半徑差小于一張麻將牌的長度。
采用上述非單一圓弧彎曲的儲牌槽502,如采用繞固定點轉動的上牌推桿503和上牌推頭505,為了確保上牌推頭505能夠始終在儲牌槽502內,則上牌推頭的推牌部位不能有較大的厚度,也就是上牌推頭505在儲牌槽的進牌口和出牌口對麻將牌的推牌位置是有較大變動的,這樣上牌推頭505推動儲牌槽502內的麻將牌時僅是阻力較大的問題,但是因為承牌輸送帶上疊成一墩的上下兩張麻將牌沒有像儲牌槽內的麻將牌一樣有儲牌槽側壁進行很好的限位阻擋,而上述繞固定點轉動的上牌推頭505在承牌輸送帶上方和儲牌槽的進牌口位置是比較靠外的,所以采用上述上牌推頭505在推動承牌輸送帶上的麻將牌時,是比較容易將疊好的麻將牌推斜、卡死和無法推入儲牌槽內。
為了解決該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是,如圖24、圖25所示,該上牌推頭505具有第一推頭部5051和第二推頭部5052,當上牌推桿503和上牌推頭505繞固定點轉動時,第一推頭部5051和第二推頭部5052具有內外不同的轉動半徑,可以分別或者共同推動麻將牌,如圖25所示,上牌支架501在儲牌槽502的內側設置有推頭槽508,當上牌推頭505在儲牌槽502的進牌口外(即承牌輸送帶302上方)時,由第一推頭部5051和第二推頭部5052共同推動麻將牌或者主要由第二推頭部5052推動麻將牌,當上牌推頭505進入儲牌槽502的進牌口內后,第二推頭部5052進入推頭槽508內,第一推頭部5051在儲牌槽502內推動麻將牌上牌。這樣,第二推頭部5052僅在將麻將牌從承牌輸送帶上推入儲牌槽502的進牌口內時推牌,就可以更好更靈活的設置第二推頭部5052與麻將牌的相對推牌位置,從而具有更好的推牌效果,避免將承牌輸送帶上疊好的麻將牌推斜、卡死和無法推入儲牌槽內。而在該過程中,第一推頭部5051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為了避免麻將牌的邊角卡入推頭槽508內,推頭槽508入口的底部應高于儲牌槽502的底部以阻擋下面的麻將牌卡入,推頭槽508入口的上部應設置阻擋件509以阻擋上面的麻將牌卡入,相應的,第二推頭部5052也可以彎折成形以便于通過阻擋件509進入推頭槽508內。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如圖26、圖27所示,所述上牌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上牌支架501上的推牌滑塊座511、推牌滑塊510和上牌推桿503,推牌滑塊座511由上牌電機506驅動繞固定點轉動,推牌滑塊510與推牌滑塊座511滑動連接,上牌推桿503與推牌滑塊510固定連接或一體制造,上牌推頭505安裝在上牌推桿503上,上牌支架501上設有與推牌滑塊510配合的凸輪槽512,這樣在推牌滑塊座511帶動上牌推桿503轉動的過程中,推牌滑塊510在凸輪槽512的凸輪曲線控制下帶動上牌推桿503移動從而實現上牌推桿503上的上牌推頭505位置調整以始終具有良好的推牌效果,避免上牌推頭505在推動承牌輸送帶上的麻將牌時,存在將疊好的麻將牌推斜、卡死和無法推入儲牌槽內等問題。
此外,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也可以采用整體呈圓弧形的儲牌槽502,如圖28、圖29所示,儲牌槽502為一個整段圓弧,這樣,因為上牌推頭505在儲牌槽的進牌口和出牌口對麻將牌的推牌位置是不需要變動的,所以上牌推頭505繞固定點轉動仍舊可以與麻將牌有更多的接觸位置選擇、有更大的接觸面積,無論是推動承牌輸送帶上的麻將牌還是推動儲牌槽內的麻將牌,都可以保證良好的推牌效果,不會出現麻將牌卡死或無法推入儲牌槽的問題。
為了減小麻將牌與儲牌槽底部的摩擦阻力,同時不大幅增加成本,該儲牌槽底部設有儲牌槽底貼片,儲牌槽底貼片優選采用表面光滑耐磨的材料制成,如聚甲醛、聚四氟乙烯等。將儲牌槽底貼片作為一個獨立部件安裝在上牌支架的儲牌槽內,而上牌支架采用性能較差、價格較低的材料制成,不僅可以滿足使用需要,而且可以降低機器制造成本。儲牌槽底貼片優選通過多個卡扣與上牌支架配合定位并通過緊固件鎖緊固定,以方便安裝。同樣地,為了減小麻將牌與儲牌槽內側壁、外側壁(尤其是弧形彎曲段側壁)的摩擦阻力,同時不大幅增加成本,該儲牌槽內側壁和/或外側壁的部分或全部設置側壁貼片,側壁貼片優選采用表面光滑耐磨的材料制成,如聚甲醛、聚四氟乙烯等。本實施例中,儲牌槽的底部、內側壁和外側壁上的貼片由光滑耐磨材料一體成型制造。
儲牌槽從進牌口至出牌口可以做成具有較緩坡度的斜坡形式,但是這樣會增加上牌推頭的推牌阻力,本實用新型優選,儲牌槽的大部分呈水平設置,而在儲牌槽的靠近出牌口位置設有抬升麻將牌的出牌斜坡,這樣不僅有效避免了儲牌槽內靠近出牌口的麻將牌在推牌裝置推牌過程中掉落回洗牌大盤,而且也不會過多增加上牌推頭的上牌阻力。此外,儲牌槽設有斜坡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還可以起到延長升牌組件中升牌托板長度、減緩升牌托板傾斜坡度從而減小上牌阻力的作用。該出牌斜坡可以成型在儲牌槽底部,但是優選設置在儲牌槽底貼片上,即儲牌槽底貼片的大部分呈水平設置,儲牌槽底貼片在靠近儲牌槽的出牌口處形成有能夠抬升麻將牌的出牌坡面。儲牌槽底貼片在儲牌槽的進牌口處形成有便于麻將牌進入的進牌坡面。為了避免儲牌槽內的麻將牌在推牌裝置推牌過程中產生拱起、跳動等故障,上牌支架501上在儲牌槽上方安裝有限制儲牌槽的儲牌高度的壓牌板,該壓牌板遮蓋儲牌槽的部分或全部頂部。
為了避免升上麻將機桌面的麻將牌產生上下移位,水平移動的上牌推頭具有多個推牌部位,這多個推牌部位分別接觸同一墩中上下疊置的兩張麻將牌,其中與下層麻將牌接觸的推牌部位凸出于與上層麻將牌接觸的推牌部位,這樣,當上牌推頭推動多墩麻將牌水平移動時,上層的麻將牌落后于下層的麻將牌,當上牌推頭將最后一墩麻將牌推上傾斜的升牌托板時,上層的麻將牌與下層的麻將牌平齊。
為了避免上牌推頭在儲牌槽的進牌口外面與疊牌裝置中的固定位置的側擋件303碰撞,同時避免阻擋送牌裝置送出的麻將牌,上牌推頭505與固定的側擋件303采取錯位避讓設計,在推牌和上牌前上牌推頭505與固定的側擋件303一起設置在承牌輸送帶302的一側。
四方拾牌搬運系統中的送牌盒、上牌支架、升牌支架可以固定連接或者若干個組合一體成型制造。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如圖23所示,四方拾牌搬運系統中的升牌支架采用一體成型制造的環形殼體,這樣方便組裝、結構簡單可靠。
上述麻將機的麻將牌整理方法如下:
機架底板中央設置中心控制盤組件1、洗牌大盤2和刮牌器201,圍繞洗牌大盤四周設置有四組拾牌搬運系統,所述拾牌搬運系統包括用于從洗牌大盤上一張張拾取麻將牌并送出的送牌裝置3、用于將兩張麻將牌疊成一墩的疊牌裝置、用于將疊成一墩的麻將牌推入儲牌槽的推牌裝置和用于將儲牌槽內的多墩麻將牌沿斜坡送上麻將機桌面的斜坡出牌裝置,所述斜坡出牌裝置包括上牌組件5和升牌組件6;升牌組件設置在同組的拾牌搬運系統中的送牌裝置的內側并且兩者直接內外相鄰,在同一組拾牌搬運系統中:升牌組件6設置在送牌裝置3的內側,升牌組件6和送牌裝置3設置在儲牌槽502的弧形彎曲外面,上牌推頭505的上牌驅動機構設置在儲牌槽502的弧形彎曲里面,送牌裝置3的進牌口靠近洗牌大盤2的邊緣,送牌裝置3的出牌口設置用于將兩張麻將牌疊成一墩的承牌輸送帶302,承牌輸送帶302的一側為上牌組件中儲牌槽502的進牌口,儲牌槽502的出牌口連接升牌組件中升牌槽的進牌口,其中,送牌裝置3的出牌方向和升牌組件6的進牌方向呈135°至180°夾角,送牌裝置3的出牌口設置推牌裝置,該推牌裝置為上牌組件中的上牌推頭505,上牌組件5中儲牌槽502的進牌方向與送牌裝置3的出牌方向呈85°至115°夾角,上牌組件5中儲牌槽502的出牌方向與升牌組件6的進牌方向呈0°至5°夾角。
如圖5所示,麻將機工作時,洗牌大盤轉動刮牌器不動,洗牌大盤上的麻將牌被分別撥送至洗牌大盤邊緣四個送牌裝置的進牌口下方,一張麻將牌被送牌裝置中的吸牌輪吸起并理順為同一方向后送入送牌通道再經送牌輸送帶從送牌通道的出牌口送出至疊牌裝置的承牌輸送帶上并被擋牌件阻擋,如圖6所示,另一張麻將牌被送牌裝置中的吸牌輪吸起并理順為同一方向后送入送牌通道再經送牌輸送帶從送牌通道的出牌口送出至上一張麻將牌的上面疊成一墩麻將牌,如圖7所示;然后由上牌推頭505將疊好的一墩麻將牌推進儲牌槽的進牌口內,如圖8所示,上牌推頭505回位,如圖9所示;當上牌組件中的儲牌槽已存儲足夠的麻將牌時,則等待上牌信號;如圖10所示,當麻將機收到上牌信號時,升牌組件中的升牌托板下降,上牌組件中上牌推頭505在上牌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將儲牌槽內的麻將牌推出至升牌組件中的升牌托板601進行上牌,如圖11所示,上牌完成后,升牌托板向上升起與麻將機桌面平齊。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