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麻將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麻將機上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的休閑娛樂生活越來越豐富,麻將是人們樂于參與的休閑娛樂活動之一。
通常玩家打麻將是用一副麻將,一盤打完之后由玩家自己洗牌、理好牌墻,再繼續下一局。其中方便省力的麻將機得到很多人的喜愛,麻將機節省了玩家自己動手洗牌、理牌的時間,提高玩家娛樂體驗。
麻將機減少了人工洗牌的這一環節,省去了洗牌的時間,提高了玩家的游戲體驗,減輕了玩家的疲勞程度,已經為越來越多的玩家所接受。其中,其中上牌系統是麻將機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現有的上牌系統,工作噪音大、穩定性差、容易出現故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麻將機上牌系統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傳動穩定、可靠的上牌系統。該上牌系統具有響應速度快、噪音小、制作成本低、安裝維修方便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麻將機上牌系統,包括帶式傳動推牌機構和斜坡升牌機構;
所述帶式傳動推牌機構連接所述斜坡升牌機構;
所述帶式傳動推牌機構包括有基體;
所述斜坡升牌機構連接所述基體;
所述基體上設置有存牌槽;
所述存牌槽的大部分呈水平設置,在所述存牌槽靠近所述斜坡升牌機構的位置設有抬升麻將牌的斜坡。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斜坡的端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在15°~45°之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帶式傳動推牌機構還包括支架、電機、推牌頭、傳動組件;
所述支架、所述電機連接在所述基體上;
所述傳動組件分別與所述電機、所述推牌頭、所述支架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架上設置有滑動槽;
傳動組件連接所述滑動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傳動組件包括傳送帶和轉輪;
所述傳送帶連接所述轉輪。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輪上設置有環繞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凸齒。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傳送帶上設置有均勻分布在同一個水平面的齒槽;
所述轉輪的凸齒與所述傳送帶的齒槽結構相對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基體上設置有回收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斜坡升牌機構包括升牌板和升降組件;
所述升牌板的一端與所述基體鉸接;
所述升降組件分別與所述基體和升牌板連接;
所述升降組件包括:支撐座、電機和可轉動的轉動配件;
所述支撐座連接在所述升牌板的底部;
所述支撐座活動連接所述轉動配件;
所述轉動配件連接所述電機;
所述電機固定于所述基體上;
所述升牌板轉動至最低位置時,所述升牌板與所述斜坡的端面處在同一平面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座上設置有凹槽;
所述凹槽與所述轉動配件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麻將機上牌系統采用了斜坡升牌機構和帶式傳動推牌機構,使得麻將機性能的穩定性大大提升,并且降低了傳動時的噪音,提高了玩家的娛樂體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麻將機上牌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帶式傳動推牌機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傳動組件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支架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基體的局部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斜坡升牌機構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升降組件的示意圖。
在附圖中,相同的參考標記在整個圖中表示相同或者類似的元件。
圖例說明
101-帶式傳動推牌機構;102-斜坡升牌機構;10-基體;11-存牌槽;12-斜坡;13-支架;14-電機;15-推牌頭;16-傳送帶;17-轉輪;18-滑動槽;19-回收槽;20-底座;21-升降組件;22-升牌板;23-支撐座;24-凹槽;25-搖臂;26-支撐桿;27-圓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在下文中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出現,而不應該被解釋為限于這里所闡述的實施例,通過實施例,本實用新型變得更加完整;相反,以示例性方式提供的這些實施例使得本公開將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傳達給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此外,相同的數字始終表示相同或者類似的元件或者部件。
在本實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內側”、“正轉”、“反轉”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者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定義,“安裝”、“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者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連接,也是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所述使用的術語僅為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描述,但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是一種麻將機上牌系統的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麻將機上牌系統包括帶式傳動推牌機構101。如圖2是帶式傳動推牌機構101的爆炸示意圖,包括支架13、電機14、推牌頭15、設置有存牌槽11的基體10;支架13、電機14連接在基體10上。其中,存牌槽11用于存放牌墻。
帶式傳動推牌機構101的電機14需要能夠完成正轉和反轉,可以選用異步電機。當推牌時,電機14正轉;推牌完成后,電機14反轉。在基體10的推牌起始位置和終點位置上設置有傳感器,當推牌頭15到達起始位置或者終點位置時,傳感器發送相應信號給電機14,電機14作出正轉、反轉或停止的動作。傳感器可以是霍爾傳感器或光電傳感器。
為了使推牌頭15運動,帶式傳動推牌機構101還包含有傳動組件,傳動組件分別與電機14、推牌頭15。在本實用新型中,傳動組件包括傳送帶16和轉輪17。
傳送帶16滑動連接基體10,傳送帶16固定連接推牌頭15,傳送帶16連接轉輪17,轉輪17連接電機14。
現有的技術中,推牌機構中使用鋼絲帶動推牌頭15,推牌頭15推動麻將牌墻至升牌機構上,再由升牌機構將麻將牌墻升至桌面上。這種推牌機構,噪音大、穩定性差,其中,鋼絲承載的負荷大、容易斷、故障率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本實用新型采用傳送帶16取代現有技術中的鋼絲,傳送帶16的接觸面較鋼絲大,所以穩定性會更高,使用壽命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傳送帶16比細軟的鋼絲更易于替換和安裝。
為了保證傳送帶16的強度,可以使用合金材料制成的傳送帶16,在本實施例中可以選用鋼材制成的傳送帶16。在其它具體的實施例中,還可以選擇鋁材或者強度較好的材料制作的傳送帶16。
為了防止傳送帶16在傳動過程中打滑,并保證傳動組件的傳動效率,本實施例采用類似鏈條傳動的結構方式:轉輪17類比鏈輪,傳送帶16類比鏈條。但本實用新型的傳動方案不同于鏈條傳動,麻將機的基體10的空間有限,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方案結構更加簡單,能夠加大節省空間,同時克服其它傳動方式噪音大、維護麻煩的問題。
在轉輪17上設置有凸齒,其中凸齒在轉輪17的圓周上呈放射狀均勻分布;為了配合凸齒的結構,在傳送帶16上設置有與凸齒相對應的齒槽,其中齒槽也在傳送帶16上均勻分布。具體的,相鄰兩個齒槽的間距應與相鄰兩個凸齒所在圓周上的弧度相同,即轉輪17每轉動一個凸齒的弧度,凸齒與齒槽的結構和尺寸相配合。在傳送帶16運動過程中,對應的凸齒和齒槽便能相互咬合,這就充分保證了傳送帶16在傳動過程中的穩定性,并且提高了傳動的效率。其中傳送帶16上的齒槽都分布在同一個水平面上。
本實用新型方案中,齒槽和凸齒的尺寸和結構的設計,不需要像設計鏈輪和鏈條的結構那樣精密和嚴格,在能保證兩者能咬合、且不影響傳動穩定性和效率的情況下,可行的的結構有很多,當然,選擇簡單、合理的結構制造成本和加工成本會更低。
如圖3,為一種傳動組件的示意圖,圖中包括有傳送帶16和轉輪17。本實施例中,考慮制作成本和加工難度等問題,在傳送帶16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矩形齒槽,與齒槽相匹配的是轉輪17上橫截面為矩形凸齒。為方便轉輪17滾動過程中,每個凸齒都更順暢的與對應的齒槽相咬合,設計轉輪17的凸齒時,凸齒可具有一定的錐度。因為基體10空間的局限和實際的需求,凸齒的高度也不須過大,在咬合時,保證傳送帶16不會出現松脫即可。
其中轉輪17可以選用塑料,具體的,可以通過注塑工藝制成,這樣就可以大批量、高效率的制作轉輪17,減低生產及機構維護的成本。
支架13連接在存牌槽11邊框的內側上,支架13的形狀要與基體10上的存牌槽11邊框的結構相匹配,支架13要與存牌槽11平行設置。因為基體10大小的限制,存牌槽11是由弧形彎曲端和多個直線端組成,基于制作和安裝的考慮支架13可以由弧形彎曲端和多個直線端拼接而成。支架13可以選用塑料制成,支架13上設置有圓孔,使用螺絲固定于基體10上,這樣可以很方便的進行拆卸和安裝。
如圖4,在支架13上設置有滑動槽18,滑動槽18與傳送帶16滑動連接,具體的,滑動槽18應與傳送帶16光滑的滑動連接,這也是為了減少滑動槽18和傳送帶16間的摩擦力,并且降低摩擦所產生的噪音。
滑動槽18可以與傳送帶16間隙配合,這樣可以保證兩者有足夠的滑動間隙,而且便于安裝。
滑動槽18一方面是用于保證傳送帶16傳動過程中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也具有導向的作用?;瑒硬?8應與支架13平行,這樣傳送帶16的運動方向,就與推牌頭13推牌的運動方向保持一致,使得傳動推牌的過程更加順暢和穩定。
如圖5,為基體10的局部示意圖,在基體10上設置有回收槽19,回收槽19與傳送帶16滑動連接,具體的,回收槽19應與傳送帶16光滑的滑動連接,這和上述滑動槽18中的道理相同,為了減少摩擦力和降低噪音。
回收槽19可以與傳送帶16間隙配合,這樣可以保證兩者有足夠的滑動間隙,而且便于安裝。
滑動槽18是為了配合推牌頭15運動軌跡而設置的,回收槽19則是用于容納傳送帶16的。推牌頭15推牌時,電機14正轉,回收槽19中的傳送帶16滑入滑動槽18中;推牌頭15退回至起始位置時,電機14反轉,滑動槽18中的傳送帶16滑入至回收槽19中。
回收槽19還有限制傳送帶16位置的作用,使傳送帶16只能在槽中活動,不會纏繞在一起。
麻將機都設置有四個方位,每個方位都會推出一組牌墻,牌墻具有一定的長度,為了將存牌槽11中的牌墻完全推至升牌機構上,再升至桌面。本實施例中,推牌頭15固定在傳送帶16上,所以傳送帶16的運動行程要與推牌頭15運動行程相同,所以傳送帶16的長度應不小于推牌頭15運動行程,具體的,可以理解為傳送帶16的長度不小于支架13的長度。
本實施例中轉輪17的數量是有多個,轉輪17連接在基體10上,為了使傳送帶16傳動,在電機14的轉子上也需要連接有一個轉輪17。為了保證傳動過程的穩定性,每個轉輪17都與傳送帶16連接,傳送帶16還連接基體10。所有轉輪17的都應分布在同一個水平面,這樣轉輪17上的凸齒才可以在傳動過程中于傳送帶16的上齒槽相互咬合,保證傳動的穩定性。
本實施例中設有六個轉輪17,其中一個轉輪17是安裝電機14的轉子上,該轉輪17可以視為帶式傳動推牌機構101的“驅動輪”。其余的轉輪17分別設置在基體10上。如圖5,基體10上設置有連接轉輪17的底座20,轉輪17安裝在底座20上,轉輪17與底座20轉動連接。在圖5中H放大圖處,底座20與回收槽19連接處設置有缺口,轉輪17和傳送帶16通過缺口連接。
圖5,標記有“A”、“B”、“C”、“D”、“E”、“F”六個底座20的位置,其中位置“A”安裝電機14,其余位置安裝轉輪17,電機14的轉子上也連接有轉輪17。安裝時,需要保證所有齒輪分布在同一個水平面上。
為了描述方便,定義傳送帶16連接推牌的一端為頭部,另一端為尾部。下面是本實施例中安裝安裝傳的步驟:
先將傳送帶16的頭部安裝入回收槽19內。傳送帶16的頭部依次經過位置“F”、“E”、“D”、“C”、“B”,傳送帶16與每個位置上轉輪17連接,頭部再連接位置“A”上的轉輪17。傳送帶16的頭又經位置“A”伸出連接在滑動槽18內,傳送帶16尾部在回收槽19內。之后在傳送帶16的頭部固定推牌頭15。
底座20設置在回收槽19的分布方向上,在底座20旁的回收槽19設置有缺口,轉輪17通過缺口連接傳送帶16。
每個基體10都配置有四個獨立的帶式傳動推牌機構101,即使其中一個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其它的正常運行,這樣既可以很容易的判斷出故障機構,也方便進行維護等工作。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麻將機上牌系統中還包括有斜坡升牌機構102,斜坡升牌機構102連接帶式傳動推牌機構101,可以理解為兩者連接在推牌頭15運動的終點位置。
斜坡升牌機構102利用與基體10和升牌板22連接的升降組件21,利用升降組件21達到升牌的目的。如圖6所示,是一種麻將機斜坡升牌機構102的示意圖。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麻將機一般都在四個不同方向位置上設置有四個升牌口,每個升牌口下面各有一個獨立的升牌機構。麻將機使用的是兩幅麻將牌,其中一副牌在桌面上供玩家娛樂,另一幅牌理成牌墻后存放在基體10上的存牌槽11里。存牌槽11的大部分呈水平設置,在存牌槽11靠近所述斜坡升牌機構102的位置設有抬升麻將牌的斜坡12,為了保證順利的使牌墻沖存牌槽11推升至升牌板22上,斜坡12的端面與水平面夾角設置在15°~45°之間。夾角過小,升牌板22的活動范圍減小,無法形成足夠的出牌口使牌墻推升至桌面;夾角過大,牌墻的推升阻力會增加,所需傳動力增大。
其中,升牌板22的一端與基體10鉸接。
升牌板22需要具備一定的強度,本實施例中可以選用鋁材制成的鋁板。鋁制品的成本低,易于加工,而且密度較其它金屬小,使得麻將機斜坡12式升牌機構更加輕便,運行時,提供升降所需的動力更小,運行效率更高。
升牌板22先下降至最低位置,與基體10接觸,升牌板22與桌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此時升牌板22與斜坡12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保證牌墻順暢的從存牌槽11推至升牌板22上。之后麻將牌通過麻將機的推牌機構,沿著升牌板22上升至桌面,當存牌槽11中的牌墻全部都從存牌槽11中移動至升牌板22上后,升牌板22開始上升直至與桌面齊平。這就是升牌板22完成運動的基本過程。
在上述文字的描述中,為達到這個升牌的目的,升牌板22需要完成升、降兩個基本的動作過程。在升牌板22與基體10間設置有升降組件21,升降組件21完成對升牌板22的升降運動。升降組件21為升牌板22提供作升降運動的支撐力,升降組件21分別與基體10和升牌板22連接。
本實用新型,升降組件21包括有支撐座23、電機14和轉動配件。支撐座23的上端連接在升牌板22的底部,支撐座23與轉動配件的一端連接,轉動配件的另一端與電機14連接,具體的是與電機14的轉子連接。
電機14可以正轉或者反轉,電機14的轉子使得連接的轉動配件發生相應的轉動。轉動配件與支撐座23的接觸點,會隨著電機14轉動不斷的改變,接觸點處支撐力的變化使得升牌板22發生轉動,其中,支撐力包括支撐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這里具體直觀的表現為,接觸點到桌面的垂直距離變化,進一步的,就是反應在升牌板22的升降變化。
本文中所涉及的接觸點只是為了描述方便,是一個理想化的抽象模型。它可以是一個具體的點,也可以是多個點組成的線或者面。
本實施例中,支撐座23連接在升牌板22上,具體可以通過螺紋連接。螺紋的連接方式,簡單可靠,而且還方便拆卸和維護。
在其它具體的實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別的連接方式,例如焊接、鉚接等連接方式。
支撐座23可以選用塑料制成,這樣可以通過模具注塑直接成型,注塑成本低而且可以大批量生產,這樣就極大的降低了制作該麻將機斜坡12式升牌機構的成本。其它具體的實施例中支撐座23也可以選用鋁制或者合金等材料制成。
支撐座23上設置有凹槽24,凹槽24與轉動配件連接。其中,在不同實施例中,根據選用的轉動配件的不同,所制作的支撐座23和支撐上的凹槽24,兩者的結構都會有所變化;凹槽24的位置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可以設置在支撐座23的側面或者底面。
如圖7,為一種升降組件21的示意圖。在支撐座23的側面設置有凹槽24,凹槽24內連接有轉動配件。本實施例中,轉動配件為搖臂25,搖臂25包括有支撐桿26和圓輪27。支撐桿26的一端連接在電機14的轉子上,支撐桿26的另一端連接圓輪27。
其中,圓輪27可以轉動,這樣可以減少與凹槽24間摩擦所產生的噪音。
圓輪27要在凹槽24中滾動,所以凹槽24的寬度不能小于圓輪27的直徑。為了便于將圓輪27放入凹槽24內,還可以在凹槽24的底側開設有一個缺口。
麻將牌要從升牌板22升至桌面齊平的位置,其中麻將牌和升牌板22都有一定的質量,搖臂25的支撐桿26在工作時要能承受升牌板22和麻將牌的重力,且不能發現形變,所以選用的支撐桿26應為剛性桿。具體實施例中,剛性桿可以是具有良好剛性的合金桿或者塑料桿,其它的剛性好的材料制成的支撐桿26也都是可行的。
電機14帶動支撐桿26轉動。參照圖7所示的方位,電機14順時針轉動時,升牌板22下降;電機14逆時針轉動時,升牌板22上升。
對應于麻將機四個不同方向位置上的四個升牌口,所以一個麻將機上需要設置有四組麻將機斜坡12式升牌機構。按下連接機構的控制鍵時,四組麻將機斜坡升牌機構102同步的進行升降。
麻將機上牌系統的工作過程描述如下:啟動系統,帶式傳動推牌機構101工作,轉輪17帶動傳送帶16在滑動槽18內滑動,固定在傳送帶16上的推牌頭15從起始位置沿著支架13滑動,進行推牌;斜坡12上牌機構工作,升牌板22下降至于基體10上于存牌槽11接觸,牌墻通過存牌槽11上的斜坡12推至升牌板22上;當推牌頭15運動到終點位置,推牌完成后,存牌槽11中的牌墻也都推升至升牌板22上;升牌板22上升至桌面齊平,推牌頭15運動到起始位置,等待進入下一個周期的指令。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本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旨在結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等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特點等都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者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者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