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真空復合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作建筑、裝修等領域的材料的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真空復
合床。
背景技術:
目前制作復合材料,一般都是采用環氧樹脂、聚氨脂、酚醛樹脂等液體粘膠劑,通 過手糊或刷涂的形式將膠粘劑涂覆在板材或纖維表面,層層疊加,然后加工形成平板或異 型復合材料,但是這種方法其生產率太低,成品致密性差,操作麻煩,廢品率高,為了提高效 率,有的花巨資添置熱壓機,但對異型件又無能為力。因此,現在急需一種操作簡單,生產效 率高的制作復合材料裝置。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真空復合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種真空復合床,其設有一平臺,所述平臺上裝置一框架,所述平臺和框架通過活 頁連接,所述平臺與框架用高彈橡膠密封,所述框架的上側為一上杠,所述上杠連接動力提 升裝置。 所述框架上設有排氣孔和真空管,真空管與外部的真空泵連接。 所述平臺上設有模具,所述模具放置有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表面放置真空袋
膜,所述真空袋膜的周邊固定密封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平臺下面設有支架。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 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一種真空復合床,省去了貼密封膠的時間,并且所述真空袋 采用耐溫真空膜制成,可以長期使用。這樣就減少了加工成本,且使用方法簡單易行,成本 低廉,實用可靠,還有環保的功效,真空產生的均勻負壓使得異型制品密度更均勻。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真空復合床,其設有一平臺l,在平臺1設置有框架
5,平臺1和框架5用高彈橡膠密封固定在一起,在框架5的上側為一上杠6,上杠6通過活
頁7與框架5連接,這樣上杠6像一扇門一樣在平臺表面自如開合。 在框架5上還設有排氣孔10和真空管8,真空管8與外部的真空泵連接。 在平臺1上還設有模具2,模具2根據需要可以設計成所需要的各種形狀,在模具2放置有復合材料3,在復合材料3表面放置真空袋膜4,真空袋膜4的周邊固定密封在平臺 1兩側的框架5上,這樣使復合材料3密封在真空袋膜4內。在平臺1下面通過支架9支 撐。 當使用本實用新型一種真空復合床時,首先打開上杠6,將模具2、復合材料3和真 空袋4在平臺1上面依次放置,將真空袋4的周邊固定在框架5上密封,然后關合上杠6。 然后把真空管8接到外部的真空泵上,開啟真空泵上,這樣真空袋4在負壓下就會緊貼復合 材料3表面并施壓,控制真空度使復合材料3表面產生均勻的負壓,復合材料3的多層結構 在一定的時間及壓力下膠接成為一個整體。 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一種真空復合床,省去了貼密封膠的時間,并且所述真空袋
采用耐溫真空膜制成,可以長期使用。這樣就減少了加工成本,且使用方法簡單易行,成本
低廉,實用可靠,還有環保的功效,真空產生的均勻負壓使得異型制品密度更均勻。 本實用新型僅以上述實施例進行說明,各部件的結構、設置位置、及其連接都是可
以有所變化的,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凡根據本實用新型原理對個別部件進行
的改進和等同變換,均不應排除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外。
權利要求一種真空復合床,其設有一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設置有一框架,所述平臺和框架用真空袋膜密封固定在一起,所述框架的上側為一上杠,所述上杠通過活頁與框架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復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設有排氣孔和真空管,真空管與外部的真空泵連接。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真空復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上設有模具,所述模具放置有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表面放置真空袋膜,所述真空袋膜的周邊固定密封在所述平臺兩側的框架上。
4. 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真空復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下面設有支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復合床,其設有一平臺,所述平臺設置有一框架,所述平臺和框架用高彈橡膠密封固定在一起,所述框架的上側為一上杠,所述上杠通過活頁與框架連接。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一種真空復合床,省去了貼密封膠的時間,并且所述真空袋采用真空袋膜制成可以長期使用,這樣就減少了加工成本,且使用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廉,實用可靠。
文檔編號B27N3/08GK201483613SQ20092017129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4日
發明者鐘保元 申請人:鐘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