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木桶的生產方法,其中,所述生產方法包括:(1)將木板間相對的連結側面兩兩嵌合拼接,連結成木桶形狀的圍邊后用套箍對外圍進行扎緊固定;(2)將木板間相對的連接側面兩兩嵌合拼接,連接成木桶的底板;(3)將連結成型的木桶圍邊底部開槽,再將木桶底板嵌入底部凹槽,將裝有底板的木桶重新用套箍進行扎緊固定形成木桶雛形;(4)將所述木桶雛形進行打磨;(5)將打磨好的木桶雛形進行表面炭化;(6)將炭化后的木桶雛形進行噴漆處理。本發明通過對木桶的外圍采用套箍進行扎緊固定和對木桶的表面進行炭化,使得該木桶的生產方法可以達到制作方法簡單、產品使用性能良好的效果。
【專利說明】 木桶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方法,具體地,涉及一種木桶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不斷改變,對于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劇增。木制品作為一種生態產品,以其廣泛的應用領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木制品也隨之以更多的形態出現在日常的生活用品中。
[0003]木桶作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木制品,因其用途廣泛、實用性強、環保等多種優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木桶的生產方法也受到越來越多木桶生產廠家的關注。但是現有技術中,木桶的生產普遍采用手工方式進行且生產的木桶因木桶吸水性及膨脹系數的問題,常會使得制成的木桶使用性能較差,使用壽命較短。所以,提供一種制作方法簡單、產品使用性能良好的木桶的生產方法,是本發明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木桶的生產方法中普遍采用純手工進行制作、制作方法復雜、木桶使用性能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種新的木桶的生產方法,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木桶的生產方法可以達到制作方法簡單、產品使用性能良好的效果。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木桶的生產方法,其中,該生產方法包括:
[0006](I)將木板間相對的連結側面兩兩嵌合拼接,連結成木桶形狀的圍邊后用套箍對外圍進行扎緊固定;
[0007](2)將木板間相對的連接側面兩兩嵌合拼接,連接成木桶的底板;
[0008](3)將連結成型的木桶圍邊底部開槽,再將木桶底板嵌入底部凹槽,將裝有底板的木桶重新用套箍進行扎緊固定形成木桶雛形;
[0009](4)將所述木桶雛形進行打磨;
[0010](5)將打磨好的木桶雛形進行表面炭化;
[0011](6)將炭化后的木桶雛形進行噴漆處理。
[0012]優選地,該方法還包括對木板進行預處理,包括對木板的浸濕過程和烘干過程,所述浸濕過程為將木板噴淋0.5-1.5小時,使木板完全浸濕;所述烘干過程為將浸濕的木板自然風干后置于30°C _45°C條件下保溫0.5-1.5小時。
[0013]優選地,在步驟(I)中對所述圍邊的外圍進行扎緊固定之后,該方法還包括對木桶的圍邊底部進行打磨。
[0014]優選地,在步驟(I)、(2)和(3)中,嵌合后的木板間采用膠體進行粘合固定,所述膠體為防水乳膠;所述套箍的材質為鐵箍。
[0015]優選地,在步驟(2 )中,木板底板的生產過程還包括對木桶的底板進行打磨。
[0016]優選地,在步驟(3)中,木桶底板嵌入過程還包括將木桶圍邊剖開,將所述底板裝入開放的圍邊底部凹槽內,再用膠體對圍邊的剖口進行粘合固定。[0017]優選地,在步驟(5)中,表面炭化的處理是通過火焰裝置對其進行的。
[0018]優選地,所述的火焰裝置包括氧氣瓶和噴槍,所述火焰裝置的噴射溫度為1800C -280O。
[0019]優選地,在步驟(6)中,所述噴漆處理過程為噴兩遍底漆后再噴一遍面漆。
[0020]優選地,噴漆過程中待前次噴漆結束且表面漆干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噴漆。
[0021]本發明通過對木桶的外圍采用套箍進行扎緊固定,從而防止木桶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因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其膨脹系數的變化,從而造成木桶的變形,影響其使用效果;同時通過對制成的木桶表面進行炭化,從而增加其防氧化效果,降低木材的吸水性,使木桶整體吸水性變差,降低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吸水膨脹,增加其實際使用效果,延長木桶使用壽命。
[0022]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0024]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木桶的生產方法;
[0025]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優選的木桶的生產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0027]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木桶的生產方法;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優選的木桶的生產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木桶的生產方法,如圖1所示,其中,該生產方法包括:
[0028]SlOl:將木板間相對的連結側面采用防水乳膠兩兩嵌合拼接,連結成木桶形狀的圍邊后用鐵質套箍對外圍進行扎緊固定;
[0029]S102:將木板間相對的連接側面采用防水乳膠兩兩嵌合拼接,連接成木桶的底板;
[0030]S103:將連結成型的木桶圍邊底部開槽,再將木桶底板嵌入底部凹槽,將裝有底板的木桶重新用鐵質套箍進行扎緊固定形成木桶雛形;
[0031]S104:將所述木桶雛形進行打磨;
[0032]S105:將打磨好的木桶雛形進行表面炭化;
[0033]S106:將炭化后的木桶雛形進行噴漆處理。其中所述噴漆處理過程為噴兩次底漆后再噴一次面漆,同時每次噴漆過程中待前次噴漆結束且表面漆干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噴漆。
[0034]本發明通過對木桶的外圍采用套箍進行扎緊固定,從而防止木桶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因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其膨脹系數的變化,從而造成木桶的變形,影響其使用效果;同時通過對制成的木桶表面進行炭化,從而增加其防氧化效果,降低木材的吸水性,使木桶整體吸水性變差,降低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吸水膨脹,增加其實際使用效果,延長木桶使用壽命。
[0035]在一個實施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對木板進行預處理,包括對木板的浸濕過程和烘干過程,所述浸濕過程為將木板噴淋0.5-1.5小時,使木板完全浸濕;所述烘干過程為將浸濕的木板自然風干后置于30°C _45°C條件下保溫0.5-1.5小時。通過對原料木板的浸濕和風干,使得木板的吸水性能降低,從而降低了其發生遇水膨脹導致木板變形的發生。
[0036]在另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還包括:在步驟(I)中對所述圍邊的外圍進行用鐵質套箍扎緊固定之后再對木桶的圍邊底部進行打磨,通過對木桶加工過程中采用套箍扎緊固定,從而防止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形變;在步驟(2)中,對木桶的底板進行打磨,通過打磨提升加工的精確度;在步驟(3)中,木桶底板嵌入過程還包括將木桶圍邊剖開,將所述底板裝入開放的圍邊底部凹槽內,再用防水乳膠對圍邊的剖口進行粘合固定。
[0037]在更為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步驟(5)中,表面炭化的處理是通過包括氧氣瓶和噴槍的火焰裝置對其進行的,所述火焰裝置的噴射溫度為180°C _280°C。通過對炭化溫度的控制,更好的控制了表面炭化程度,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其炭化優勢。
[0038]如圖2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最為優選的實施方式,該生產方法包括:
[0039]S201:對木板進行預處理,包括對木板的浸濕過程和烘干過程,所述浸濕過程為將木板噴淋0.5-1.5小時,使木板完全浸濕;所述烘干過程為將浸濕的木板自然風干后置于300C _45°C條件下保溫0.5-1.5小時;
[0040]S202:將預處理后的木板間相對的連結側面采用防水乳膠兩兩嵌合拼接,連結成木桶形狀的圍邊后用鐵質套箍對外圍進行扎緊固定后再對圍邊底部進行打磨;
[0041]S203:將木板間相對的連接側面采用防水乳膠兩兩嵌合拼接,連接成木桶的底板,再對底板進行打磨;
[0042]S204:將連結成型的木桶圍邊底部開槽,再將木桶圍邊剖開,將所述底板裝入開放的圍邊底部凹槽內,再用防水乳膠對圍邊的剖口進行粘合固定,將裝有底板的木桶重新用鐵質套箍進行扎緊固定形成木桶雛形;
[0043]S205:將所述木桶雛形進行打磨;
[0044]S206:將打磨好的木桶雛形通過包括氧氣瓶和噴槍的火焰裝置對其進行表面炭化,所述火焰裝置的噴射溫度為180°C -280°C ;
[0045]S207:將炭化后的木桶雛形噴兩次底漆后再噴一次面漆,其中每次噴漆過程中待前次噴漆結束且表面漆干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噴漆。
[0046]對于上述優選實施方式的木桶的生產方法中,通過對木板的預處理,從而降低了木桶的吸水性,進而提升了木桶的使用性能;通過采用套箍扎緊固定,從而防止木桶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因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其膨脹系數的變化,提升了其使用效果;通過對木桶表面進行炭化,增加其防氧化效果,降低木材的吸水性,增加其實際使用效果,延長木桶使用壽命。
[0047]以上通過實施例具體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48]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0049]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木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方法包括: (1)將木板間相對的連結側面兩兩嵌合拼接,連結成木桶形狀的圍邊后用套箍對外圍進行扎緊固定; (2)將木板間相對的連接側面兩兩嵌合拼接,連接成木桶的底板; (3)將連結成型的木桶圍邊底部開槽,再將木桶底板嵌入底部凹槽,將裝有底板的木桶重新用套箍進行扎緊固定形成木桶雛形; (4)將所述木桶雛形進行打磨; (5)將打磨好的木桶雛形進行表面炭化; (6)將炭化后的木桶雛形進行噴漆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對木板進行預處理,包括對木板的浸濕過程和烘干過程,所述浸濕過程為將木板噴淋0.5-1.5小時,使木板完全浸濕;所述烘干過程為將浸濕的木板自然風干后置于30°C _45°C條件下保溫0.5-1.5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中,在步驟(I)中對所述圍邊的外圍進行扎緊固定之后,該方法還包括對木桶的圍邊底部進行打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中,在步驟(I)、(2)和(3)中,嵌合后的木板間采用膠體進行粘合固定,所述膠體為防水乳膠;所述套箍的材質為鐵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中,在步驟(2)中,木板底板的生產過程還包括對木桶的底板進行打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中,在步驟(3)中,木桶底板嵌入過程還包括將木桶圍邊剖開,將所述底板裝入開放的圍邊底部凹槽內,再用膠體對圍邊的剖口進行粘合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中,在步驟(5)中,表面炭化的處理是通過火焰裝置對其進行的。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產方法,其中,所述的火焰裝置包括氧氣瓶和噴槍,所述火焰裝置的噴射溫度為180°C -280°C。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方法,其中,在步驟(6)中,所述噴漆處理過程為噴兩遍底漆后再噴一遍面漆。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生產方法,其中,噴漆過程中待前次噴漆結束且表面漆干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噴漆。
【文檔編號】B27M3/34GK103660000SQ201310727747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4日
【發明者】賀彬 申請人:蕪湖康爾木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