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鏈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鏈鋸。
背景技術:
傳統的鏈鋸通常設置有用于驅動鋸鏈的發動機。日本專利申請N0.2010-216394公開了一種這樣的使用汽油作為燃料的鏈鋸,以及一種用于將燃料供給發動機的汽化器。汽化器通過將存儲在其腔室內的液體汽油作為精細噴霧噴射到空氣通道而實施Bernoulli(柏努利)的原理。燃料和空氣在空氣腔室中混合,并且該混合物被供應給發動機。由于發動機產生熱量,鏈鋸設置有用于冷卻發動機的風扇。該風扇由發動機驅動,當發動機停止時,風扇不轉動。因此,風扇在發動機處于停止狀態時不能冷卻發動機,而發動機溫度還保持在高溫。在這種情況下,連接到發動機的汽化器就遭受到從所述發動機傳遞的熱量。由于液體汽油具有在30-220攝氏度范圍內的沸點,所以當汽化器由于從發動機傳來的熱量而達到60°或更高度數的溫度時,殘留在汽化器的腔室內的汽油有時就蒸發了。由于汽化器通過噴射液體汽油而工作,所以當汽油被蒸發時燃料就不能適當地供應了。因此,在這種類型的鏈鋸中,當操作者停止發動機時,發動機是熱的,而且隨后嘗試重啟動發動機時,發動機可能不能正常啟動。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以上原因,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動機動力的鏈鋸,其通過防止汽化器上升到高溫而維持良好的啟動性能。為了達到上 述和其他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鏈鋸,包括:發動機單元,配置來產生驅動力;燃料供給設備,被配置來給發動機單元供應燃料;和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在其內限定出發動機腔室。該發動機單元包括:汽缸單元,其內裝有活塞;曲軸,配置來由活塞驅動;和曲柄箱,配置成支撐汽缸單元并在其內裝有曲軸。發動機腔室在其內容納汽缸單元,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具有插入到汽缸單元和燃料供給設備之間的分隔部分。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形成有與汽缸單元相鄰的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用于實現發動機腔室和大氣之間的通風。利用這種結構,可以通過第一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在發動機腔室內實現通風,從而冷卻發動機單元,特別是,作為熱源的汽缸單元。因此,傳遞到燃料供給設備的熱量可以減小,從而抑制燃料供給設備的溫度的升高。優選地,汽缸單元和曲柄箱以預定方向設置,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沿基本上平行于該預定方向的方向彼此相對。優選地,汽缸單元和曲柄箱以預定方向設置,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沿與預定方向相交的方向彼此相對。優選地,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位于發動機腔室之上,所述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位于發動機腔室之下。利用這種結構,由于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基本上線性對齊并且位于鄰近汽缸單元處,所以發動機室和大氣之間的通風可以有效地實現,由此可靠地冷卻發動機單元。優選地,鏈鋸還包括連接發動機單元和燃料供給設備的進氣管,該進氣管位于連接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的路徑上。利用這種結構,進氣管作為從發動機單元到燃料供給設備的熱管道能夠被有效地冷卻,從而減少傳遞給燃料供給設備的熱量。燃料供給設備因此能夠被避免暴露在高溫中。優選地,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包括多個肋條,這些肋條以交錯方式排列。這種結構能夠抑制木屑和類似物通過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進入發動機腔室。優選地,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還在其內限定出了用于容納燃料供給設備的燃料供給設備腔室,分隔部分用來在發動機腔室和燃料供給設備腔室之間進行隔離。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還形成有與燃料供給設備相鄰的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用于實現燃料供給設備腔室和大氣之間的通風。優選地,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由壁部分遮蓋,以防止從燃料供給設備腔室的外部看到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根據另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鏈鋸包括:發動機單元,配置來產生驅動力;燃料供給設備,被配置來給發動機單元供應燃料;和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限定部分,在其內限定出燃料供給設備腔室。發動機單元包括:汽缸單元,其內裝有活塞;曲軸,配置來由活塞驅動;和曲柄箱,配置成支撐汽缸單元并在其內裝有曲軸。燃料供給設備腔室在其內容納燃料供給設備。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限定部分包括插入到汽缸單元和燃料供給設備之間的分隔部分。燃料供給設備腔室 限定部分形成有與燃料供給設備相鄰的第一汽化器腔室通氣孔和第二汽化器腔室通氣孔,用于實現燃料供給設備腔室和大氣之間的通風。利用這種結構,可以通過第一和第二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進一步實現燃料供給設備內的通風,由此也冷卻燃料供給設備,以防止燃料供給設備的溫度升高。優選地,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由壁部分遮蓋,以防止從燃料供給設備腔室的外部看到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利用這種結構,可以防止木屑及類似物通過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進入燃料供給設備腔室。此外,該結構能夠防止操作者觸碰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的附近。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特征和優點以及其它目標將通過下面的結合附圖的說明而變得明顯,其中: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鏈鋸的透視圖;圖2是根據該實施例的鏈鋸的實質部分的分解透視圖;圖3是根據該實施例的鏈鋸的相關部分的截面側視圖;圖4是圖示根據該實施例的鏈鋸的鄰近汽油箱閥門單元的區域的局部截面圖;圖5是根據該實施例的鏈鋸的發動機外殼部分的平面圖;圖6是根據該實施例的鏈鋸從其后側看的相關部分的截面圖;[0029]圖7根據該實施例的鏈鋸的襯套周圍的局部放大截面圖;圖8是根據該實施例的鏈鋸的操作面板的平面圖;圖9是根據該實施例的鏈鋸的汽缸蓋子的平面圖;圖10是根據該實施例的鏈鋸的清潔器蓋子的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圖1-10來說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鏈鋸I。圖1所示的鏈鋸I是汽油驅動的,主要包括框架部分20和發動機部分30,圖2中圖示的更詳細。發動機部分30包括鏈條導軌40A,繞其安裝著鋸鏈2。如圖1所示,鋸鏈2形成了環繞鏈條導軌40A的環。在下文中,鏈條導軌40A沿著伸長的方向將被定義為鏈鋸I的前后方向,鋸鏈2從發動機部分30向前伸展。而且,與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將在下文說明的支撐單元24(參見圖2)與發動機部分30相對的方向,被定義為垂直方向,從支撐單元24到發動機部分30的方向被定義為向上;與前后方向及垂直方向都正交的方向被定義為鏈鋸I的左右方向。圖2中圖示的框架部分20主要由樹脂材料做成,包括主把手部分21、箱部分22和支撐部分24。主把手部分21位于框架部分20的最后端,當從其左側或右側看時,大致呈環形。主把手部分21包括限定出其上部的抓握部分21A、位于抓握部分21A前端上的觸發器21B、和設置在抓握部分21A的·頂部上的鎖桿21C。抓握部分21A構成環形框架部分20的沿前后方向伸展的部分。觸發器21B用來通過機械聯動裝置(未圖示)操作將在下文說明的節流閥61A。鎖桿21C從抓握部分21A的頂部向上突出來。在這個示例中,抓握部分21A被配置來主要用操作者的右手進行操作。觸發器21B只有在鎖桿21C被向內按壓時才能夠被操作。箱部分22設置在主把手部分21的前面,并形成有用于容納燃料特別是汽油的中空內部。燃料入口(未圖示)形成在箱部分22的左側表面中,帽22A蓋住燃料入口。如圖3所示,凹槽22b形成在抓握部分21A的前側的箱部分22的上部分中。凹槽22b在頂部開口。通孔22c形成在限定凹槽22b的底壁中,用于在箱部分22和凹槽22b之間提供連通(參見圖3和4)。如圖3和4所示,汽油箱閥門單元23設置在箱部分22中。汽油箱閥門單元23位于凹槽22b內部,并蓋住其頂部。如圖4所示,汽油箱閥門單元23主要由圓柱形部分23A、閥門構件23C和帽23F構成。圓柱形部分23A形成為中空圓柱體,其軸線定向在垂直方向,并設有垂直地將圓柱體的內部空間分隔成兩個空間的分隔板23B。具體地,分隔板23B設置為略高于圓柱形部分23A的垂直中心。通孔23a形成在分隔板23B的中心,垂直地穿透分隔板23B。多個具有比通孔23a小的直徑的空氣孔23b形成在環繞通孔23a的外圍。閥門構件23C由柔軟的橡膠材料形成,并且由傘狀凸緣部分23D和從凸緣部分23D的中心向下伸展的軀干部分23E構成。軀干部分23E朝向它的底端逐漸變細。閥門構件23C通過將軀干部分23E插入穿過通孔23a而安裝在圓柱形部分23A上,這樣凸緣部分23D就蓋住了分隔板23B的頂部表面。通氣孔23c形成于閥門構件23C中,從凸緣部分23D的頂部表面到軀干部分23E的底端。由于通氣孔23c的底部開口形成在軀干部分23E的錐形下端,分隔板23B之上和之下的壓力差決定通氣孔23c的底部開口是打開還是關閉。當汽油箱閥門單元23中分隔板23B之下的壓力大于分隔板23B之上的壓力時,通氣孔23c的底部開口關閉,防止分隔板23B之上和之下的空間之間通過通氣孔23c連通。然而,當分隔板23B之下的壓力小于之上的壓力時,通氣孔23c的底部開口打開,允許分隔板23B之上和之下之間的空間連通。凸緣部分23D配置為當閥門構件23C安裝在通孔23a內時蓋住空氣孔23b。因此,當分隔板23B之下的壓力小于之上的壓力時,凸緣部分23D阻塞空氣孔23b,關閉空氣孔23b。然而,當分隔板23B之下的壓力大于之上的壓力時,凸緣部分23D向上卷曲,允許通過空氣孔23b連通。當分隔板23B之下的壓力等于之上的壓力時,凸緣部分23D也蓋住空氣孔23b,關閉空氣孔23b。隨著閥門構件23C安裝在圓柱形部分23A中,帽23F被裝配在箱部分22上,從而蓋住閥門構件23C的頂部。送料管(未圖示)也連接到箱部分22和將在下文說明的汽化器61,用于從箱部分22給汽化器61供應汽油。如圖所示2,支撐單元24主要從箱部分22向前伸展。支撐單元24包括多個用于通過彈簧25 (參見圖1)支撐發動機部分30的彈簧安裝單元24A,以及前部把手26 (也參見圖1)。每個彈簧安裝單元24A都有用于容納相應的彈簧25的底座24B,以及螺釘孔24a,螺釘穿過它旋擰以將彈簧25安裝在底座24B上。更具體地,彈簧安裝單元24A包括一個位于支撐單元24的前端上的彈簧安裝單元24A,這樣它的底座(未圖示)面朝右,以及另一個位于汽油箱閥門單元23的前側的彈簧安裝單元24A,底座24B面朝左。前部把手26在左側的一端通過插入到支撐單元24的底部表面中的螺釘而固定到支撐單元24的前端。從這一點上,前部把手26向左,然后沿著支撐單元24的左側向上,向右越過支撐單元24的頂部, 并沿支撐單元24的右側向下而伸展。前部把手26在右側的端部安裝在支撐單元24的右側表面的后端處。具有與彈簧安裝單元24A相似結構的把手側的彈簧安裝單元(未圖示)設置在位于支撐單元24右側的前部把手26的部分上。這個把手側彈簧安裝單元配置有面朝左的底座(未圖示)。發動機部分30主要由發動機外殼40、汽缸單元50,汽化器單元60、飛輪單元70(參見圖6)、離合器單元80 (參見圖6)和殼體90構成。發動機外殼40由左和右兩個鑄造半體形成,它們與插在其間的墊圈一體而成。在發動機外殼40中,從前到后順序形成的是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內部油室41a的油室部分41、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曲柄腔室42a的曲柄箱部分42和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汽化器腔室43a的汽化器容納部分43。汽化器腔室43a向上開口,并用于在其內容納汽化器單元60。鏈條導軌40A (參見圖1)設置在位于油室部分41的右側表面上的內部油室41a的外側的發動機外殼40的部分上,并從這里向前突出。鏈條導軌40A通過螺釘固定到設置在發動機外殼40上的鏈條導軌保持部分40B (參見圖5)。當螺釘松開時,鏈條導軌40A能夠相對于發動機外殼40樞轉。泵機構(未圖示)設置在油室部分41的右壁上,用于從內部油室41a滴油到鋸鏈2上。進氣口 41b (參見圖7)形成于油室部分41的右壁中,用于當油通過泵機構滴入時將空氣引入內部油腔41a。[0052]橡膠襯套41A安裝在進氣口 41b內。橡膠襯套41A朝著其最靠近內部油室41a的端部逐漸變細。通孔41c形成在橡膠襯套41A內,并在其錐形端部開口,從而允許內部油室41a的內部和外部之間連通。然而,通孔41c在內部油室41a —側的端部保持在關閉狀態。因此,空氣只有在內部油室41a中的壓力下降到低于大氣壓的時候才能夠通過通孔41c流入到內部油室41a中。由樹脂材料形成的蓋子84安裝在油室部分41的右側表面上,用于蓋住上述泵機構(未圖示)。如圖7所示,圓柱形擠壓部分85設置在蓋子84的油室部分41側上。擠壓部分85中的中空空間與進氣口 41b同軸定向。當蓋子84被安裝在發動機外殼40上時,擠壓部分85壓靠著橡膠襯套41A,防止橡膠襯套41A脫離進氣口 41b。多孔過濾器85A設置在按壓部件85的挖空部分的內部,以防止通孔41c被灰塵和其它雜質堵塞。油填充孔41d形成在油室部分41的左壁上,用于將油填充到內部油室41a。帽41B(參見圖1)設置在油填充孔41d中。如圖2所示,在曲柄箱部分42的左右壁的每一個上都形成通孔,用于接納曲軸44(參見圖3)。通過將曲軸44定向在左右方向上安裝在設置在通孔中的軸承上,曲軸44可旋轉地支撐在曲柄箱部分42中。開口 42b形成在曲柄箱部分42的頂部(參見圖5),汽缸單元50 (參見圖2)安裝在開口 42b的外周上。如圖3所示,曲軸44連接到曲柄腔室42a內部的連桿(連接桿)44A。連桿44A被插入穿過形成在曲柄箱部分42的頂部的開口 42b,并連接到將在下文說明的活塞52。如圖3和5所示,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42c形成在曲柄箱部分42內,在曲柄腔室42a的后側垂直地穿透曲柄箱部分42。當發動機外殼40安裝在框架部分20上時,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42c被定位成其底側上的開口面對箱部分22的頂部表面。如圖5所示,汽化器容納部分43位于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42c的后部。汽化器容納部分43包括底壁43A以 及分別從底壁43A的左邊緣和右邊緣向上豎立并沿前后方向伸長的左壁43B和右壁43C。上述汽化器腔室43a由底壁43A、左壁43B和右壁43C,以及將在下文說明的屏蔽板45和控制面板46限定而成。如圖2和5所示,前側溝槽43b形成于靠近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42c和左壁43B和右壁43C的前端的底壁43A的頂部表面上,并位于左壁43B和右壁43C之間。如圖3所示,屏蔽板45插入到前側溝槽43b中,用于將發動機外殼40的上部空間與汽化器腔室43a隔離開。如圖2所示,屏蔽板45由用樹脂材料形成的板件45A和蓋住板件45A的橡膠薄片45B構成。通孔45a形成于每個板件45A和橡膠薄片45B的中心處,用于接納將在下文說明的進氣管53。如圖2和5所示,后側溝槽43c形成在汽化器容納部分43的最后邊緣,在汽化器腔室43a的內側上,每個左壁43B和右壁43C的部分中形成一個。如圖3所示,控制面板46安裝在一對后側溝槽43c上。如圖8所示,控制面板46包括開關46A和第二汽化器腔室通氣孔46a。開關46A設置來用于控制給將在下文說明的火花塞55的供電,第二汽化器腔室通氣孔46a形成在控制面板46A中,以在控制面板46安裝到后側溝槽43c中時允許汽化器腔室43a的內部和外部之間連通。[0062]如圖5所示,汽化器容納部分43也形成有垂直地貫穿汽化器腔室43a的第一汽化器腔室通氣孔43d。如圖3所示,第一汽化器腔室通氣孔43d形成于底壁43A的位于箱部分22的頂部表面之上的區域中,并且在鏈鋸I的外面不能直接看到。如圖3所示,在形成于曲柄箱部分42中的開口 42b的外周上,汽缸單元50通過插在它們之間的墊圈固定到發動機外殼40。汽缸腔室51a形成在汽缸單元50內部。汽缸腔室51a垂直延伸并在汽缸單元50安裝到發動機外殼40上時與開口 42b連通。活塞52插入到汽缸腔室51a的內部。活塞52用銷釘連接到連桿44A,并且能夠在汽缸腔室51a內部垂直移動。排氣口 50a形成于汽缸單元50的前側上。排氣口 50a位于基本垂直汽缸腔室51a的中心的位置,允許汽缸腔室51a和汽缸單元50的外部之間連通。消聲器54連接到排氣口 50a。進氣口 50b形成在汽缸單元50的后側上。進氣口 50b位于比排氣口 50a低的位置,并在汽缸腔室51a和汽缸單元50的外部之間提供連通。進氣管53連接到進氣口 50b。進氣管53的形狀為圓柱形,并伸出穿過屏蔽板45的通孔45a進入汽化器腔室43a中。多個散熱片50A環繞汽缸單元50的外周設置,特別是在汽缸單元50的頂部。火花塞55也安裝在汽缸單元50的頂部。汽化器單元60主要由汽化器61和空氣入口 62構成。如圖3所示,汽化器61連接到進氣管53,介于進氣管53和空氣入口 62之間。空氣通道61a形成在汽化器61之內,與進氣管53的內部連通。節流閥61A和阻流閥61B位于空氣通道61a之內,分別在靠近進氣管53側和空氣入口 62側的位置。節流閥61A和阻流閥61B用來控制流體(燃料-空氣混合物)到進氣管53中的流動。雖然附圖中未圖示,汽化器61也設有通過進料管連接到箱部分22的腔室,以及用于噴射貯存在空氣通道61a中的節流閥61A和阻流閥61B之間的腔室內的液體汽油的噴嘴。空氣入口 62設置在汽化器61之上,并在與進氣管53側相對的一側連接到汽化器61。空氣入口 62包括空氣過濾器(未圖示),并能夠通過空氣過濾器供應空氣,從而將過濾過的空氣供給到汽化器61的空氣通道61a中。螺絲孔62a形成在空氣入口 62上,用于將空氣入口 62固定到將在下文說明的清潔器蓋子92上。如圖6所示,飛輪單元70位于發動機外殼40的左側,主要包括風扇71和蓋子72。風扇71是金屬離心式風扇,連接到曲軸44的左端,從而與曲軸44同軸地一體旋轉。由于風扇71由重金屬材料做成,風扇71也起用于曲軸44的飛輪的作用。磁鐵(未圖不)位于風扇71的徑向外周表面上。線圈(未圖示)位于與風扇71的外周表面相鄰的位置處,并連接到火花塞55 (參見圖3)。因此,風扇71的每次旋轉都將電流供給火花塞55,使火花塞55點燃。用于起動發動機的點火線圈(未圖示)也設置在飛輪單元70中。如圖1所示,起動器手柄73設置在蓋子72,用于起動點火線圈。如圖6所示,離合器單元80主要由離心式離合器81和鏈輪82構成。離心式離合器81位于曲軸44的右端。離心式離合器81主要由安裝在曲軸44以與其同心地旋轉的滾筒81A,以及設置在滾筒8IA內用于與曲軸44 一起并同心地旋轉的離合器重塊(未圖示)構成。當曲軸44以高速旋轉 時,離心式離合器81中的重塊由于離心力而沿徑向向外偏移并接觸滾筒81A,使滾筒8IA與曲軸44 一起并同心地轉動。[0071]鏈輪82安裝在滾筒81A上以與其一起并同心地轉動。鋸鏈2 (參見圖1)纏繞著鏈輪82并與其嚙合。鏈輪82的轉動驅動鋸鏈2。制動機構(未圖示)安裝在離合器單元80上。如圖1所示,制動機構連接到設置在前部把手26的前側上的護手件83。當護手件83向前按壓時(即,當鏈鋸I的前部繞著握在操作者的右手中的抓握部分21A向上旋轉直到護手件83接觸握持前部把手26的操作者的左手時),制動機構動作以停止滾筒81A的旋轉。如圖1所不,殼體90主要由汽缸蓋子91和清潔器蓋子92構成。如圖3所不,汽缸蓋子91具有位于消聲器54之上的前端和接觸控制面板46的頂部邊緣的后端。汽缸蓋子91配置為容納汽缸單元50和汽化器單元60。如圖3所示,汽缸蓋子91在其下部表面形成有向下延伸到屏蔽板45的分隔板91A。分隔板91A從其向上與屏蔽板45接觸,并與屏蔽板45 —起用來限定屏蔽板45的前部和后部的空間。具體地,前部空間用作用于在其內容納汽缸單兀50的發動機腔室90a,它是由汽缸蓋子91 (分隔板91A)、發動機外殼40和屏蔽板45限定的。限定發動機腔室90a的汽缸蓋子91 (分隔板91A)、發動機外殼40和屏蔽板45對應于要求保護的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另外,后部空間用作汽化器腔室43a,其由底壁43A、左壁43B和右壁43C、汽缸蓋子91 (分隔板91A)、屏蔽板45和控制面板46限定。底壁43A、左壁43B、右壁43C、汽缸蓋子91 (分隔板91A)、屏蔽板45和控制面板46對應于要求保護的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限定部分。如圖9所示,汽缸蓋子91還形成有位于火花塞55上方用于接納火花塞55的孔91a。火花塞55 穿過孔91a并從汽缸蓋子91突出出來。開口 91b形成在汽缸蓋子91中汽化器腔室43a之上的位置處。空氣入口 62通過開口 91b暴露于汽缸蓋子91的外側。細長孔91c形成在汽缸蓋子91的孔91a的后部、分隔板91A的前部以及進氣管53之上的區域內。兩個細長孔91c沿左右方向并置并且沿相同的方向伸長。在孔91a的右側,多個狹縫91d形成在汽缸蓋子91中。一對固定孔91e形成在孔91a的前側上。固定孔91e沿左右方向對齊并用于接納將在下文說明的棘爪92A的插入。清潔器蓋子92設置在汽缸蓋子91上,主要配置為蓋住從汽缸蓋子91突出出來的火花塞55,以及暴露在汽缸蓋子91中的空氣入口 62。如圖10所示,一對棘爪92A形成在清潔器蓋子92的前部邊緣上,螺釘孔92a形成在其后部邊緣的附近。螺釘92B (參見圖3)插入到螺釘孔92a中。在將棘爪92A插入到固定孔91e (參見圖9)中之后,清潔器蓋子92通過將螺釘92B插入穿過螺釘孔92a并將螺釘92B旋擰入螺釘孔62a而固定到汽缸蓋子91上,如圖3所示。同樣如圖3所示,通氣孔92b形成在清潔器蓋子92上,在火花塞55和細長孔91c之上。通氣孔92b由多個肋條構成,這些肋條側視時是交錯的。通過提供這種交錯布置的通氣孔92b,從清潔器蓋子92的外部不能看到發動機腔室90a的內部,而且木屑和類似物被阻止通過通氣孔92b進入到發動機腔室90a。此外,使構成通氣孔92b的肋條交錯在不同水平處減少了由風扇71產生的通過汽缸蓋子91之上的通氣孔92b而流出的氣流量,使得風扇71能夠更可靠地冷卻汽缸單元50。通氣孔92b和細長孔91c對應于要求保護的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為了用具有上述結構的鏈鋸I切割木材或類似物,操作者啟動發動機部分30,其旋轉曲軸44并通過離心式離合器81驅動鋸鏈2。此時,風扇71與曲軸44 一起旋轉,旋轉風扇71所產生的氣流冷卻發動機腔室90a內的汽缸單元50。這種冷卻作用抑制了由汽缸單元50所產生的熱量傳遞給汽化器61。然而,一旦切割操作完成且發動機部分30停止,風扇71就不再旋轉。由于汽缸單元50所產生的熱量還聚集在發動機腔室90a內,就存在熱量可以通過進氣管53而被傳遞給汽化器61的某種危險。此外,由于液體汽油已經在汽化器61的腔室(未圖示)內累積,就有腔室中的汽油能夠達到沸點并蒸發的可能。由于汽化器61通過將液體汽油從噴嘴(未圖示)作為霧噴射而產生了燃料混合物,所以當汽油被蒸發時就不能產生適當的混合物,并且因此,當操作者試圖啟動時,發動機部分30可能不啟動。但是,在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S卩,細長孔91c和通氣孔92b)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42c分別形成在發動機腔室90a的上方和下方,更具體地是在進氣管53的上方和下方。相應地,發動機腔室90a中的加熱的空氣通過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釋放到大氣中,同時冷空氣通過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42c流入到發動機腔室90a中,從而冷卻了用作汽缸單元50和汽化器61之間的熱管道的進氣管53,并因此冷卻了汽缸單元50。這種配置能夠降低傳送到汽化器61的熱量,從而抑制汽化器61的腔室中的汽油蒸發。此外,由于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細長孔91c和通氣孔92b)和所述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42c基本上沿著垂直方向(設置汽缸單元50和曲柄箱部分42的方向)對齊,所以通過產生從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42c到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的連續(線性)氣流(通過發動機腔室90a),冷卻效果能夠進一步提高。此外,由于第一汽化器腔室通氣孔43d和第二汽化器腔室通氣孔46a形成在汽化器腔室43a內,所以汽化器腔·室43a中的空氣能夠與外部空氣循環,抑制了汽化器腔室43a內的溫度的升高,并抑制了汽化器61內的溫度的增加。此外,通過將汽化器61定位在鄰近從第一汽化器腔室通氣孔43d到第二汽化器腔室通氣孔46a的路徑之處,冷卻空氣從汽化器61的表面上通過,通過自然散熱冷卻汽化器61。各種變形都是可想到的。例如,在本實施例中,發動機部分30被垂直配置,即從汽缸單元50到曲柄箱部分42的方向與垂直方向對齊。相應地,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42c也是垂直對齊的。然而,如果發動機部分30水平設置,使得從汽缸單元50到曲柄箱部分42的方向與垂直方向相交,則第一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不需要對齊從汽缸單元50到曲柄箱部分42的方向,而是可以在最適合允許熱量逃逸的方向上對齊,這通常是垂直方向。此外,在所示的實施例中,曲柄箱部分42 —體地設置在發動機外殼40上,但是曲柄箱和發動機外殼也可以獨立地配置。雖然已經參照實施例詳細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但是顯而易見的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各種改變和改進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下被制造。
權利要求1.一種鏈鋸,包括: 發動機單元,其配置來產生驅動力,該發動機單元包括: 汽缸單元,其內裝有活塞; 曲軸,其配置來由活塞驅動;和 曲柄箱,其配置成支撐汽缸單元并在其內裝有曲軸; 燃料供給設備,其被配置來給發動機單元供應燃料;和 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在其內限定出用于容納汽缸單元的發動機腔室,該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具有插入到汽缸單元和燃料供給設備之間的分隔部分, 其特征在于: 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形成有與汽缸單元相鄰的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用于實現發動機腔室和大氣之間的通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其特征在于:汽缸單元和曲柄箱以預定方向設置,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沿基本上平行于該預定方向的方向對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其特征在于:汽缸單元和曲柄箱以預定方向設置,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沿與預定方向相交的方向對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位于發動機腔室之上,所述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位于發動機腔室之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發動機單元和燃料供給設備的進氣管,該進氣管位于連接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的路徑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其特征在于: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包括多個肋條,這些肋條以交錯方式排列。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其特征在于: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還在其內限定出了用于容納燃料供給設備的燃料供給設備腔室,分隔部分用來在發動機腔室和燃料供給設備腔室之間進行隔離,以及 其中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還形成有與燃料供給設備相鄰的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用于實現燃料供給設備腔室和大氣之間的通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鏈鋸,其特征在于: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由壁部分遮蓋,以防止從燃料供給設備腔室的外部看到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
9.一種鏈鋸,包括: 發動機單元,其配置來產生驅動力,該發動機單元包括: 汽缸單元,其內裝有活塞; 曲軸,其配置來由活塞驅動;和 曲柄箱,其配置成支撐汽缸單元并在其內裝有曲軸; 燃料供給設備,其被配置來給發動機單元供應燃料;和 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限定部分,在其內限定出用于容納燃料供給設備的燃料供給設備腔室,該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限定部分包括插入到汽缸單元和燃料供給設備之間的分隔部分,其特征在于: 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限定部分形成有與燃料供給設備相鄰的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用于實現燃料供給設備腔室和大氣之間的通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鏈鋸,其特征在于:第一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由壁部分遮蓋,以防止從燃料供 給設備腔室的外部看到燃料供給設備腔室通氣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鏈鋸,其包括發動機單元;被配置來給發動機單元供應燃料的燃料供給設備;和在其內限定出發動機腔室的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該發動機單元包括汽缸單元,其內裝有活塞;曲軸,配置來由活塞驅動;和曲柄箱,配置成支撐汽缸單元并在其內裝有曲軸。該汽缸單元被容納在發動機腔室內。該發動機腔室限定部分具有插入到汽缸單元和燃料供給設備之間的分隔部分,并形成有與汽缸單元相鄰的、用于實現發動機腔室和大氣之間的通風的第一發動機腔室通氣孔和第二發動機腔室通氣孔。
文檔編號B27B13/00GK203125627SQ2013200166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3日
發明者長沼賢二 申請人:日立工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