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破篾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破篾機,可使破篾機適應各種厚度的竹片,改善破篾機的實用性。該破篾機包括上下輥以及上輥和下輥之間的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進料側布置有進料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另一側設置有刀頭,所述上下輥的輥軸與可調高度的軸承座連接,所述上下輥的輥軸的一頭通過活動套筒與定軸承連接,所述上輥和/或下輥的輥軸與電機連接。本發明的破篾機,通過設置在上下輥一頭的可調高度軸承座,可在破篾過程中,在厚竹片逐漸變薄厚時,調整上下輥之間的工作通道間隙,以保證進一步的破篾作業,從而可以使破篾機適應各種厚度的竹片,改善破篾機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 一種破篾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用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破篾機。
【背景技術】
[0002]竹器編織是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然而通常從開竹到編織均是純手工作業,效率很低。隨著技術發展,目前已經有了使用機械鋸、破篾機等機械化工具,但是現有破篾機大多是簡單的通過固定的上下輥夾送竹片進行破篾作業,將厚竹片切成薄篾,用于編織。但是,這種結構的破篾機,由于上下輥位置固定,所以造成上下輥之間的工作通道間隙固定,當厚竹片越切越薄時,會造成上下輥的夾送力不足,難以繼續進行破篾作業。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結構簡單的破篾機,可使破篾機適應各種厚度的竹片,改善破篾機的實用性。
[0004]根據本發明提供的破篾機,關鍵在于包括上下輥以及上輥和下輥之間的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進料側布置有進料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另一側設置有刀頭,所述上下輥的輥軸與可調高度的軸承座連接,所述上下輥的輥軸的一頭通過活動套筒與定軸承連接,所述上輥和/或下輥的輥軸與電機連接。
[0005]本發明的破篾機,通過設置在上下輥一頭的可調高度軸承座,可在破篾過程中,在厚竹片逐漸變薄厚時,調整上下輥之間的工作通道間隙,以保證進一步的破篾作業,從而可以使破篾機適應各種厚度的竹片,改善破篾機的實用性。
[0006]進一步的,高度可調的軸承座有多種,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可調高度的軸承座包括設有豎向軌道的軌道座,所述上下輥的軸承設置在所述軌道座的軌道內,所述上輥的軸承通過軌道座頂部設置的絲桿與所述軌道座連接。
[0007]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下輥的輥軸通過皮帶與電機連接。實際應用中,只需要對下輥施加動力即可,并且由于竹片有時會有凹凸,會導致上下輥的輥軸有震動,因此采用皮帶這種較柔性的傳動方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圖1的右視圖。
[0010]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實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2]實施例1:
如圖1、2、3,本發明的破篾機,包括上輥1、下輥2,上輥I和下輥2之間的工作通道3,的進料側布置有進料通道4,工作通道4的另一側設置有刀頭5,所述上輥1、下輥2的輥軸11和輥軸21與可調高度的軸承座6連接,上輥1、下輥2的輥軸11和輥軸21的一頭通過活動套筒71和活動套筒72與定軸承8連接,所述下輥2的輥軸21與電機連接?;顒犹淄?保證了調節上輥1、下輥2之間工作通道3的間隙時,仍能保持輥軸11和輥軸21的運轉。高度可調的軸承座有多種,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可調高度的軸承座6包括設有豎向軌道的軌道座6,上輥1、下輥2的軸承12和軸承22設置在軌道座6的軌道61內,上輥I的軸承通過軌道座6頂部設置的絲桿62與軌道座6連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下輥2的輥軸21通過皮帶與電機連接(圖中未示出)。實際應用中,只需要對下輥2施加動力即可,并且由于竹片有時會有凹凸,會導致上輥1、下輥2的輥軸11和輥軸21有震動,因此采用皮帶這種較柔性的傳動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破篾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輥以及上輥和下輥之間的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進料側布置有進料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另一側設置有刀頭,所述上下輥的輥軸與可調高度的軸承座連接,所述上下輥的輥軸的一頭通過活動套筒與定軸承連接,所述上輥和/或下輥的輥軸與電機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破篾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調高度的軸承座包括設有豎向軌道的軌道座,所述上下輥的軸承設置在所述軌道座的軌道內,所述上輥的軸承通過軌道座頂部設置的絲桿與所述軌道座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破篾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輥的輥軸通過皮帶與電機連接。
【文檔編號】B27L5/00GK104441167SQ201410702996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9日
【發明者】何理生 申請人:何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