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木材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桉木板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桉木是一種淺色的闊葉木,木紋緊密而不規則。邊材層比較寬,呈白至淡粉色;心材則為淺棕紅色。桉木是一種速生材,不堅韌,質輕,易斷,應選其它既堅韌又光滑,質重的雜料。桉木在中國南部廣泛生長,并且在櫥柜和家具的生產中有多種用途,特別是用于仿古家具的生產。桉木一般是砍伐后放置一段時間,等待桉木材干燥到一定程度,然后進行后續加工。此類的放置木材大多放置在陽光底下直接暴曬,這樣的處理后果導致后續加工過程中木材出現炸裂、開裂的問題,而且木材板容易粉化。
因此,目前急需一種既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和韌性,又能大大縮短工藝時間的桉木板加工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種桉木板加工工藝,旨在得到一種優化桉木板干燥工藝,大大縮短了干燥過程所用時間,并且得到質量更有的干燥后的桉木板材,保存時間更長久。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桉木板加工工藝,包含以下操作步驟:
(1)將桉木板保持溫度為75~85℃、壓力為0.25~0.30Mpa、時間為30~40s進行干燥;其中,放置桉木的底層先鋪一層厚度0.05~0.1mm的石英砂,作為石英砂層,石英砂層上鋪桉木板,桉木板上放置紗布,紗布上放置0.2~0.5mm的木糠,作為木糠層,紗布和木糠層將桉木板與桉木板之間隔開;
(2)將步驟(1)干燥后所得桉木板取出進行脫水,整個脫水過程中烘干總時間為125min,烘干溫度為55~65℃。
優選的是,步驟(1)中每塊桉木板厚度為0.5~1cm,長寬根據干燥機器空間大小裁鋸。
優選的是,步驟(2)中烘干為:第一次烘干溫度為60~65℃,55min后冷卻至室溫,并保持室溫20min;然后進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溫度為55℃,50min后取出桉木板冷卻至室溫,即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方法加工所得桉木板不開裂,韌性好,且無粉化現象;桉木板干燥過程中放置石英砂和木糠能有效的提高干燥失水的效率,使得干燥后的桉木板質量更佳、材質韌性更好;進一步的,本發明方法耗時短、能耗低,成本較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本發明保護范圍并不受制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桉木板加工工藝,操作步驟如下:
(1)將桉木板放入干燥機器中,每塊桉木板厚度為0.5cm,長寬根據干燥機器空間大小裁鋸,保持溫度為75℃、壓力為0.25Mpa、時間為40s進行干燥;其中,放置桉木的底層先鋪一層厚度0.05mm的石英砂,作為石英砂層,石英砂層上鋪桉木板,桉木板上放置紗布,紗布上放置0.2mm的木糠,作為木糠層,紗布和木糠層將桉木板與桉木板之間隔開;
(2)將步驟(1)干燥后所得桉木板取出進行脫水,整個脫水過程中烘干,第一次烘干溫度為60℃,55min后冷卻至室溫,并保持室溫20min;然后進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溫度為55℃,50min后取出桉木板冷卻至室溫,即得。
實施例2
一種桉木板加工工藝,操作步驟如下:
(1)將桉木板放入干燥機器中,每塊桉木板厚度為1cm,長寬根據干燥機器空間大小裁鋸,保持溫度為85℃、壓力為0.30Mpa、時間為30s進行干燥;其中,放置桉木的底層先鋪一層厚度0.1mm的石英砂,作為石英砂層,石英砂層上鋪桉木板,桉木板上放置紗布,紗布上放置0.5mm的木糠,作為木糠層,紗布和木糠層將桉木板與桉木板之間隔開;
(2)將步驟(1)干燥后所得桉木板取出進行脫水,整個脫水過程中烘干,第一次烘干溫度為65℃,55min后冷卻至室溫,并保持室溫20min;然后進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溫度為55℃,50min后取出桉木板冷卻至室溫,即得。
實施例3
一種桉木板加工工藝,操作步驟如下:
(1)將桉木板放入干燥機器中,每塊桉木板厚度為0.7cm,長寬根據干燥機器空間大小裁鋸,保持溫度為80℃、壓力為0.27Mpa、時間為35s進行干燥;其中,放置桉木的底層先鋪一層厚度0.08mm的石英砂,作為石英砂層,石英砂層上鋪桉木板,桉木板上放置紗布,紗布上放置0.4mm的木糠,作為木糠層,紗布和木糠層將桉木板與桉木板之間隔開;
(2)將步驟(1)干燥后所得桉木板取出進行脫水,整個脫水過程中烘干,第一次烘干溫度為63℃,55min后冷卻至室溫,并保持室溫20min;然后進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溫度為55℃,50min后取出桉木板冷卻至室溫,即得。
本發明方法加工所得桉木板不開裂,韌性好,且無粉化現象;桉木板干燥過程中放置石英砂和木糠能有效的提高干燥失水的效率,使得干燥后的桉木板質量更佳、材質韌性更好;進一步的,本發明方法耗時短、能耗低,成本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