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壓刨機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雙刨輪高效壓刨機。
背景技術:
當前,企業生產時采用的壓刨機均為單刨輪結構,在木料需要進行粗加工與經加工時須在兩臺設備上進行操作,這降低了木料的加工效率,同時在更換設備時容易增大由于設備參數調試不同而引起的加工誤差,降低產品質量,存在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刨輪高效壓刨機,為克服上述的不足,采用雙刨輪的結構,在一臺設備上一次性同時完成粗加工與精加工,不僅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可避免由于設備參數調試不同而引起的加工誤差,提高產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雙刨輪高效壓刨機,包括機體、主動帶輪、電機、操作臺、導向柱、壓板、第二刨刃、第二刨輪、第二從動帶輪、第二傳動帶、第一傳動帶、第一從動帶輪、第一刨輪、第一刨刃;其中:機體與操作臺固定連接,操作臺與導向柱固定連接,導向柱與壓板連接,機體與電機固定連接,電機與主動帶輪同軸連接,主動帶輪通過第一傳動帶與第一從動帶輪連接,第一從動帶輪與第一刨輪同軸連接,第一刨輪周圍設有第一刨刃,主動帶輪通過第二傳動帶與第二從動帶輪連接,第二從動帶輪與第二刨輪同軸連接,第二刨輪周圍設有第二刨刃。
一種雙刨輪高效壓刨機,其中:第一刨輪與第二刨輪的半徑之比為7:2。
一種雙刨輪高效壓刨機,其中:第一刨刃與第二刨刃的刃傾角之比為3:2。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裝置采用雙刨輪的結構,在一臺設備上一次性同時完成粗加工與精加工,不僅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可避免由于設備參數調試不同而引起的加工誤差,提高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簡圖。
附圖標記:機體1、主動帶輪2、電機3、操作臺4、導向柱5、壓板6、第二刨刃7、第二刨輪8、第二從動帶輪9、第二傳動帶10、第一傳動帶11、第一從動帶輪12、第一刨輪13、第一刨刃14。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雙刨輪高效壓刨機,包括機體1、主動帶輪2、電機3、操作臺4、導向柱5、壓板6、第二刨刃7、第二刨輪8、第二從動帶輪9、第二傳動帶10、第一傳動帶11、第一從動帶輪12、第一刨輪13、第一刨刃14;其中:機體1與操作臺4固定連接,操作臺4與導向柱5固定連接,導向柱5與壓板6連接,機體1與電機3固定連接,電機3與主動帶輪2同軸連接,主動帶輪2通過第一傳動帶11與第一從動帶輪12連接,第一從動帶輪12與第一刨輪13同軸連接,第一刨輪13周圍設有第一刨刃14,主動帶輪2通過第二傳動帶10與第二從動帶輪9連接,第二從動帶輪9與第二刨輪8同軸連接,第二刨輪8周圍設有第二刨刃7。
實施例2、一種雙刨輪高效壓刨機,其中:第一刨輪13與第二刨輪8的半徑之比為7:2,可同時實現第一刨輪13進行粗加工與第二刨輪8進行精加工,將兩道工序整合到一臺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3、一種雙刨輪高效壓刨機,其中:第一刨刃14與第二刨刃7的刃傾角之比為3:2,有利于提高刨削效率,同時提高產品加工精度。其余同實施例1。
工作原理:
啟動電機3,電機3帶動主動帶輪2旋轉,主動帶輪2分別通過第一傳動帶11與第二傳動帶10同時帶動第一從動帶輪12與第二從動帶輪9旋轉,第一從動帶輪12帶動第一刨輪13旋轉,第一刨輪13帶動第一刨刃14轉動,第二從動帶輪9帶動第二刨輪8旋轉,第二刨輪8帶動第二刨刃7轉動,同時,將木料放置于操作臺4之上,并將木料推動沿著操作臺4表面運動,依次經過第一刨刃14與第二刨刃7的刨削加工,最終形成成品,在加工過程中,第一刨輪13與第二刨輪8的半徑之比為7:2,確保加工效率的前提下,使得第二刨刃7具有更高的轉速,提高刨削精度,也可一次性完成由粗加工到精加工的過程,提高效率,當第一刨刃14與第二刨刃7的刃傾角之比為3:2時,在確保刨刃的結構強度與力學性能的前提下,使得第二刨刃7比第一刨刃14具有更高的刨削效率,達到一次性完成精加工的有益效果,動作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