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領域,尤其是一種適用于多尺寸木材改性處理的木材改性設備。
背景技術:
木材改性是改善或改變木材的物理、力學、化學性質和構造特征的物理和化學加工處理方法,其目的是提高木材的天然耐腐性、耐酸性、耐堿性、阻燃性、力學強度和尺寸穩定性。現有的木材改性設備之中,其在對于木材改性處理的同時往往難以確保木材各個端面與改性介質之間保持均勻的接觸,致使其改性效果受到影響。與此同時,現有的木材改性設備往往僅能對于一定尺寸的木材進行穩定支撐,其適用性較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木材改性設備,其可對于不同尺寸的木材實現改性處理的效率以及效果的改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多尺寸木材改性處理的木材改性設備,其包括有浸泡釜,浸泡釜之上連接有真空吸附泵,浸泡釜的底端面之上設置有多個支撐端架,多個支撐端架均在豎直方向之上進行延伸;每一個支撐端架均連接有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延伸的驅動氣缸,其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延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浸泡釜之中設置有兩個彼此相對的第一支撐端架,兩個第一支撐端架之間設置有兩個彼此相對的第二支撐端架,第二支撐端架垂直于第一支撐端架進行延伸;所述第一支撐端架以及第二支撐端架分別通過固定于浸泡釜外側的驅動氣缸進行驅動。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第一支撐端架以及第二支撐端架的設置,使其在不影響相互位置變化的前提下,實現對于木材的多角度支撐,致使待改性的木材在浸泡釜內的放置穩定性得以進一步的改善。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支撐端架以及第二支撐端架的底端部分別設置有導向滾輪,所述浸泡釜的底端面之中,每一個導向滾輪的對應位置均設置有導向軌道,導向滾輪延伸至導向軌道內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導向滾輪以及導向軌道的設置,使之在對于第一支撐端架以及第二支撐端架提供穩定的支撐效果,致使第一支撐端架以及第二支撐端架對于木材支撐的穩定性得以改善的同時,使得第一支撐端架以及第二支撐端架在驅動氣缸的驅動過程中可實現精確的定位處理,致使其位置調節的精度得以進一步的改善。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適用于多尺寸木材改性處理的木材改性設備,其可通過設置在浸泡釜底端部的支撐端架以對于浸泡釜內部待改性的木材進行支撐,致使木材在實現穩定置放的同時,使其各個端面均可與改性介質之間保持良好的接觸,進而使得木材改性的效率以及效果均得以改善;與此同時,浸泡釜內的每一個支撐端架均可在驅動氣缸的驅動下在水平方向上進行運動,致使其可根據不同尺寸的木材進行位置的調整,以對于任意尺寸的木材實現良好的支撐,進而使得本申請中的木材改性設備適用性得以顯著改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浸泡釜、2—真空吸附泵、3—支撐端架、301—第一支撐端架、302—第二支撐端架、4—驅動氣缸、5—導向滾輪、6—導向軌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一種適用于多尺寸木材改性處理的木材改性設備,其包括有浸泡釜1,浸泡釜1之上連接有真空吸附泵2,浸泡釜1的底端面之上設置有多個支撐端架3,多個支撐端架3均在豎直方向之上進行延伸;每一個支撐端架3均連接有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延伸的驅動氣缸4,其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延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浸泡釜1之中設置有兩個彼此相對的第一支撐端架301,兩個第一支撐端架301之間設置有兩個彼此相對的第二支撐端架302,第二支撐端架302垂直于第一支撐端架301進行延伸;所述第一支撐端架301以及第二支撐端架302分別通過固定于浸泡釜1外側的驅動氣缸4進行驅動。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第一支撐端架以及第二支撐端架的設置,使其在不影響相互位置變化的前提下,實現對于木材的多角度支撐,致使待改性的木材在浸泡釜內的放置穩定性得以進一步的改善。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適用于多尺寸木材改性處理的木材改性設備,其可通過設置在浸泡釜底端部的支撐端架以對于浸泡釜內部待改性的木材進行支撐,致使木材在實現穩定置放的同時,使其各個端面均可與改性介質之間保持良好的接觸,進而使得木材改性的效率以及效果均得以改善;與此同時,浸泡釜內的每一個支撐端架均可在驅動氣缸的驅動下在水平方向上進行運動,致使其可根據不同尺寸的木材進行位置的調整,以對于任意尺寸的木材實現良好的支撐,進而使得本申請中的木材改性設備適用性得以顯著改善。
實施例2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支撐端架301以及第二支撐端架302的底端部分別設置有導向滾輪5,所述浸泡釜1的底端面之中,每一個導向滾輪5的對應位置均設置有導向軌道6,導向滾輪5延伸至導向軌道6內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導向滾輪以及導向軌道的設置,使之在對于第一支撐端架以及第二支撐端架提供穩定的支撐效果,致使第一支撐端架以及第二支撐端架對于木材支撐的穩定性得以改善的同時,使得第一支撐端架以及第二支撐端架在驅動氣缸的驅動過程中可實現精確的定位處理,致使其位置調節的精度得以進一步的改善。
本實施例其余特征與優點均與實施例1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