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木制品加工制造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木制電纜盤。
背景技術:
目前,木制電纜盤多由膠合板、密度板或者實木木板材料制成,上述材料制成的電纜盤均存在不足之處:膠合板的受力方向在于垂直板面受力,而非纜盤圓盤側邊受力,在使用中容易分層開膠;密度板的耐水性、耐候性普遍較差;實木木板的拼接處縫隙為受力薄弱處,結構不穩定,裝配和拆卸易損壞,使用壽命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穩定、使用壽命長、耐候性能好的木制電纜盤。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木制電纜盤,包括纜盤左圓盤、纜盤右圓盤及連接在兩圓盤之間的纜盤筒體,所述左、右圓盤之間通過螺桿組件固定連接,所述左、右圓盤分別由兩塊表面紋理相互垂直的OSB定向結構刨花板通過膠粘劑粘接組成,其中,左圓盤內側刨花板與右圓盤內側刨花板的紋理結構相互平行,左圓盤外側刨花板與右圓盤外側刨花板的紋理結構相互平行;所述纜盤筒體為簿木單板與無紡布卷曲纏繞而成的中空結構,且簿木單板與無紡布之間通過膠粘劑粘接。
本實用新型利用膠合的簿木單板與無紡布卷曲纏繞制作纜盤筒體,提高了纜盤筒體的強度及耐用性;同時用兩塊表面紋理相互垂直的OSB定向結構刨花板粘接制作纜盤圓盤,使纜盤圓盤結構更穩定耐用。因此,本實用新型木制電纜盤具有結構穩定、使用壽命長、耐候性能好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3是圖1中纜盤筒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纜盤左圓盤;11-左圓盤內側刨花板;12-左圓盤外側刨花板;2-纜盤右圓盤;21-右圓盤內側刨花板;22-右盤外側刨花板;3-纜盤筒體;31-簿木單板;32-無紡布;4-溝槽;5-螺桿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木制電纜盤,包括纜盤左圓盤1、纜盤右圓盤2及連接在兩圓盤之間的纜盤筒體3,所述左、右圓盤1和2之間通過螺桿組件5固定連接,所述螺桿組件5由螺桿、墊片及螺帽組成,所述螺桿從纜盤筒體3中間穿插而過連接左、右圓盤1和2,所述墊片與螺帽擰緊在螺桿的端部。
所述纜盤左圓盤1由兩塊表面紋理相互垂直的OSB定向結構刨花板11和12通過膠粘劑粘接組成,所述纜盤右圓盤2由另兩塊表面紋理相互垂直的OSB定向結構刨花板21和22通過膠粘劑粘接組成;其中,左圓盤內側刨花板11與右圓盤內側刨花板21的紋理結構相互平行,左圓盤外側刨花板12與右圓盤外側刨花板22的紋理結構相互平行。在左圓盤內側刨花板11及右圓盤內側刨花板21的中心各設有一個同心圓環狀溝槽4,所述纜盤筒體1的兩端嵌入溝槽4內與左、右圓盤1、2連接。
由于組成纜盤圓盤的兩塊定向結構刨花板在紋理結構上方向互相垂直,從而克服了木材力學性能方面的各向異性差別,各方向受力抗性更加均勻,使纜盤圓盤結構更趨穩定耐用。為使刨花板之間的連接更牢固,在組成纜盤圓盤1、2的兩塊刨花板11與12及21與22之間還采用了鋼釘進行加固。
結合圖3所示,所述纜盤筒體3為簿木單板31與無紡布32卷曲纏繞而成的中空結構,且簿木單板31與無紡布32之間通過膠粘劑粘接。所述纜盤筒體3在制作時沿垂直簿木單板31紋理方向卷曲,由于有無紡布32附著在表面起增強作用,使簿木單板31在卷曲過程中不易變形,大大提高了纜盤筒體3的強度及耐用性。
本實用新型木制電纜盤在生產時,按以下步驟進行:
1) 制作纜盤圓盤:取兩塊表面紋理方向互相垂直的OSB定向結構刨花板用高強度的膠粘劑粘接在一起,制成一個纜盤圓盤,以同樣的方法制作另一個纜盤圓盤;
2) 制作纜盤筒體:取連續或接長的簿木單板一張,在簿木單板表面涂膠,將帶有網狀孔眼的無紡布粘貼在簿木單板上;然后,將粘附無紡布的簿木單板一端固定在一定直徑的圓筒狀模具上,在模具表面涂布脫模劑,使簿木單板與無紡布在模具上卷曲纏繞至少五層后再裁斷,將纏繞好的簿木單板固定24小時,膠合完成后脫模,制成纜盤筒體;
3) 連接纜盤筒體與纜盤圓盤:在兩纜盤圓盤的內側加工出與纜盤筒體厚度一致的同心圓環狀溝槽,將纜盤筒體的兩端嵌入溝槽內,再用螺桿、墊片和螺帽組件,將兩纜盤圓盤緊固連接,制成木制電纜盤。
在步驟1)制作纜盤圓盤的過程中,還包括利用鋼釘對粘合的兩塊OSB定向結構刨花板進行加固的步驟,使組成纜盤圓盤的兩塊刨花板連接更牢固,進一步加強了纜盤圓盤的結構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