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墻板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集成墻板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在裝修裝飾領域中,室外墻面裝飾材料一般為各種外墻面磚和陶瓷錦磚,這些材料質地比較堅實,強度高,但容易受外界大氣或風雨的影響,面磚容易脫落,影響美觀,而且這些材料都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另外一種就是粉刷外墻涂料,外墻涂料對建筑物外墻表面及結構起到一定的美觀和保護作用,但外墻涂料中含有許多化學物質,對人體和環境來說都是有害的。木塑墻板是一種主要利用回收塑料和樹枝、果殼、稻糠、秸稈等植物纖維材料經擠出成型生產出的一種新型墻板,它能夠克服面磚受外界影響易脫落的問題,對環境友好,不含任何的有害物質,且防火、防水、防蟲、防曬、耐老化、耐腐蝕、零甲醛、吸音效果好、可100%回收,傳統的竹碎料板和刨花板采用的是單一材料,由于其原料形態、尺寸和材性等方面的原因,使其性能受到了一定限制。木纖維比表面積大,柔韌性好,具有良好的交織纏繞性。木纖維按一定比例與竹碎料混合,可以有效改善產品的內部結構,增加與竹碎料的交織纏繞結合,有利于進一步改善人造板的性能因此提出一種集成墻板的生產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集成墻板的生產工藝,采用木纖維、竹纖維、稻殼、秸稈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能減輕板材的密度,同時改善產品的內部結構,充分利用環保生物纖維,將墻板整體切割成模塊化板體,安裝更為方便,組合式結構、減輕安裝工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集成墻板的生產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竹木廢料前處理:采用削片機分別將竹廢料和木材廢料進行削片,采用輸送機將削片后的竹、木片輸送到清洗設備中去除木片中的泥沙、小碎石、及金屬材料等,然后進行干燥,將干燥后的竹、木廢料采用破碎機分別加工成竹細棒料和木細棒料,并對細棒料進行分級處理;
步驟2:稻殼粉、秸稈粉前處理:將稻殼粉、秸稈粉放入處理劑溶液中浸泡2~5小時后撈出瀝干,然后烘干備用,控制含水率11%;
步驟3:內層成型:將竹細棒料、木細棒料、稻殼粉、秸稈粉、碳酸鈣、偶聯劑、潤滑劑、抗老化劑、抗菌劑原料輸送到高速攪拌機中進行高速經混合,然后將混合均勻的物料喂入平行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造粒后的物料經錐形雙螺桿擠出機連接模具擠出成型,冷卻后得到內層基板;
步驟4:外層成型:將竹細棒料、木細棒料、碳酸鈣、偶聯劑、潤滑劑、抗老化劑、抗菌劑原料輸送到高速攪拌機中進行高速經混合,然后將混合均勻的物料喂入平行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造粒后的物料經錐形雙螺桿擠出機連接模具擠出成型,冷卻后得到外層基板;
步驟5:復合成型:將內層基板和外層基板輸送至熱壓機進行熱壓,使內層板包覆在上下兩個外層板之間,內層基板與外層基板之間通過熱壓膠連接形成復合板;
步驟6:切割成型:將復合板輸送到切割機中切割成模塊化基板;
步驟7:雕花、吸塑成型:將模塊化基板進行機械雕花或壓紋處理,然后吸塑成型,冷卻定型后打線條框。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1中采用錘式破碎機將干燥后的竹、木廢料進行加工,并將竹細棒料和木細棒料篩分為1mm以下、1-3mm、3-8mm、8mm以上4個等級。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2中的處理劑由以下質量組分的原料組成:1份果膠酶,0.2份液態凝乳酶,1份纖維素酶,100份純凈水;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3中的原料各組分的質量組成為:50-80份竹細棒料、50-80份木細棒料、10-20份稻殼粉、10-20份秸稈粉、5-10份碳酸鈣、5-10份偶聯劑、5-15份潤滑劑、2-4份抗老化劑、4-6份抗菌劑。
作為優選,所述竹細棒料由以下等級的組分構成且各組分比例為:1mm以下竹粉:1-3mm竹粉:3-8mm竹粉為2:2~5:1~2,所述木細棒料以下等級的組分構成且各組分比例為:1mm以下竹粉:1-3mm竹粉:3-8mm竹粉為2:2~5:1~2。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4中的原料各組分的質量組成為:50-80份竹細棒料、50-120份木細棒料、5-10份碳酸鈣、5-10份偶聯劑、5-15份潤滑劑、2-4份抗老化劑、4-6份抗菌劑。
作為優選,所述竹細棒料由以下等級的組分構成且各組分比例為:1mm以下竹粉:1-3mm竹粉:3-8mm竹粉為3:1~3:1~2,所述木細棒料由以下等級的組分構成且各組分比例為:1mm以下竹粉:1-3mm竹粉:3-8mm竹粉為3:1~3:1~2。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采用木纖維、竹纖維、稻殼、秸稈等按一定比例經高速混合均勻,并喂入平行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造粒后的物料經錐形雙螺桿擠出機連接模具擠出成型得到內層和外層基板,然后經過熱壓成型為復合板材,能減輕板材的密度,同時改善產品的內部結構,充分利用環保生物纖維,將墻板整體切割成模塊化板體,安裝更為方便,組合式結構、減輕安裝工期。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一種集成墻板的生產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竹木廢料前處理:采用削片機分別將竹廢料和木材廢料進行削片,采用輸送機將削片后的竹、木片輸送到清洗設備中去除木片中的泥沙、小碎石、及金屬材料等,然后進行干燥,采用錘式破碎機將干燥后的竹、木廢料進行加工,并將竹細棒料和木細棒料篩分為1mm以下、1-3mm、3-8mm、8mm以上4個等級;
步驟2:稻殼粉、秸稈粉前處理:將稻殼粉、秸稈粉放入處理劑溶液中浸泡4小時后撈出瀝干,然后烘干備用,控制含水率11%,所述處理劑由以下質量組分的原料組成:1份果膠酶,0.2份液態凝乳酶,1份纖維素酶,100份純凈水;
步驟3:內層成型:將50份竹細棒料、50份木細棒料、10份稻殼粉、15份秸稈粉、6份碳酸鈣、6份偶聯劑、5份潤滑劑、2份抗老化劑、4份抗菌劑輸送到高速攪拌機中進行高速經混合,然后將混合均勻的物料喂入平行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造粒后的物料經錐形雙螺桿擠出機連接模具擠出成型,冷卻后得到內層基板,所述竹細棒料由以下等級的組分構成且各組分比例為:1mm以下竹粉:1-3mm竹粉:3-8mm竹粉為2:3:1,所述木細棒料以下等級的組分構成且各組分比例為:1mm以下竹粉:1-3mm竹粉:3-8mm竹粉為2:4:1;
步驟4:外層成型:將竹50份竹細棒料、90份木細棒料、8份碳酸鈣、5份偶聯劑、7份潤滑劑、2份抗老化劑、4份抗菌劑輸送到高速攪拌機中進行高速經混合,然后將混合均勻的物料喂入平行雙螺桿擠出機中造粒,造粒后的物料經錐形雙螺桿擠出機連接模具擠出成型,冷卻后得到外層基板,所述竹細棒料由以下等級的組分構成且各組分比例為:1mm以下竹粉:1-3mm竹粉:3-8mm竹粉為3:1:1.5,所述木細棒料由以下等級的組分構成且各組分比例為:1mm以下竹粉:1-3mm竹粉:3-8mm竹粉為3:2:2;
步驟5:復合成型:將內層基板和外層基板輸送至熱壓機進行熱壓,使內層板包覆在上下兩個外層板之間,內層基板與外層基板之間通過熱壓膠連接形成復合板;
步驟6:切割成型:將復合板輸送到切割機中切割成模塊化基板;
步驟7:雕花、吸塑成型:將模塊化基板進行機械雕花或壓紋處理,然后吸塑成型,冷卻定型后打線條框。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