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紉機過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縫紉機過油器涉及油量控制裝置的改進發明。
在現有技術中,縫紉機過油器油加滿后,由于機器的震動,流油速度特別快,油耗較大,常會從油氈盒里溢出,弄得整機身油膩,同時需經常不斷的加油,費工費時。稍有懈怠,過線不沾油穿過,造成線的磨損,影響產品質量。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弊病,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設有調節桿與通油孔相配合的油量控制裝置,以達到節油、減少時間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包括容器底部設置有油氈盒,容器與油氈盒之間設有通油孔,所述的容器設有油量控制裝置;所述的油量控制裝置由調節桿與通油孔配合組成,調節桿設置在容器蓋上;所述的調節桿一端頭為圓錐形跟通油孔直接配合;所述的調節桿設置有油量調節刻度;所述的調節桿一端頭設置扇形蓋片,通油孔在容器的底部成圓弧形排列;所述的調節桿一端頭為活塞,容器的底部設置有活塞套,該活塞套壁上設置有小孔與通油孔相通;
所述的油量調節裝置由調節桿、鋼球、通油孔相配合組成,鋼球配設彈簧,該過油管管壁設置過油孔,該過油管設置在油氈盒里與容器相通。
按本實用新型主題設計的縫紉機過油器,具有省油定時加油等特點,可提高工作效率之目的,用油的時間得以延長,不會因過油器缺油而造成毛線的損耗。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實施例1的主視圖圖2為實施例2的主視圖圖3為實施例3的主視圖圖4為實施例4的主視圖圖5為實施例的A—A向視圖圖6為實施例的B—B向視圖圖7為實施例2的C向視圖圖8為實施例的D—D向視圖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結構,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其實施例,包括容器(1)底部設置有油氈盒(2),容器(1)與油氈盒(2)之間設有通油孔(3),所述的容器(1)設有油量控制裝置,所述的油量控制裝置為調節桿(5)跟通油孔(3)配合組成,該調節桿(5)設置在容器蓋(4)上;在實施例1中,調節桿(5)的一端制成圓錐形,直接跟通油孔(3)配合,通過調整調節桿(5)與通油孔(3)之間的距離,而達到控制潤滑油滲進油氈盒的油量。
在實施例2中,調節桿(5)一端頭設置有扇形蓋片(6),通油孔(3)在容器(1)的底部成圓弧形排列,旋轉調節桿覆蓋通油孔(3)多少來控制滲油量。
在實施例3中,容器(1)底部設置活塞套(7)與調節桿(5)成活塞配合,活塞套(7)壁上設置小孔與活塞套內孔、通油孔(3)相通,調節桿(5)上下移動開關油進入到通油孔(3)中,進入油氈盒。
在實施例4中,油氈盒設置有過油管(10),管壁上設置通油孔(3),過油管(10)里設有彈簧、鋼球(9),當調節桿(5)向下移動時,把鋼球(9)向下壓,通油孔(3)與容器(1)相通,油進入油氈盒。
為了加油方便,在容器蓋(4)上設有加油孔并用蓋帽覆蓋,還有空氣進氣細孔,便于油下滲。在容器(1)或調節桿(5)設有油量調節刻度。
權利要求1.一種縫紉機過油器,包括容器(1)底部設置為油氈盒(2),容器(1)與油氈盒(2)之間設有通油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1)設有油量控制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縫紉機過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量控制裝置為調節桿(5)跟通油孔(3)配合組成,該調節桿(5)設置在容器蓋(4)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縫紉機過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桿(5)的一端頭為圓錐形,跟通油孔(3)直接配合。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縫紉機過油器,其特征在于調節桿(5)一端頭設置扇形蓋片(6),通油孔(3)在容器(1)的底部成圓弧排列。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縫紉機過油器,其特征在于調節桿(5)一端頭為活塞,容器(1)的底部設置有活塞套(7),活塞套(7)壁上設置小孔(8)與通油孔(3)相通。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縫紉機過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量調節裝置由調節桿(5)、鋼球(9)、通油孔(3)組成,鋼球(9)配以彈簧,鋼球(9)、彈簧安裝在過油管(10)里,該過油管(10)管壁設置通油孔(3),該過油管(10)設置在油氈盒(2)里與容器(1)相通。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縫紉機過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蓋(4)上設加油孔并用蓋帽覆蓋。
8.如權利要求2或7所述的一種縫紉機過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蓋(4)上設有進氣細孔。
專利摘要一種縫紉機過油器,包括容器(1)底部設置有油氈盒(2),容器(1)與油氈盒(2)之間設有通油孔(3),容器蓋(4)設有調節桿(5),調節桿(5)跟通油孔(3)配合。克服原過油器耗油多,需及時加油及易弄臟縫紉機等缺陷,達到節油、整潔、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文檔編號D05B71/00GK2470383SQ01205000
公開日2002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7日
發明者蔡瑞義 申請人:蔡瑞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