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工業電動縫紉機的零配件,具體指一種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
技術背景已知技術中的剪線組件通常是和松線機構連動的,由于松線機構是由剪線組件帶動 的,而剪線組件將松線的動作信號傳遞給松線機構需要多次改變傳動方向,因此,剪線 組件和松線機構的結構非常復雜。由圖l可以看出,該剪線組件零部件繁多,不僅加工 難度大,而且制造成本高,安裝和維修也復雜、費工時。專利號為97204668.2的實用新型專利提出的縫紉機的剪線裝置,包括剪線機構和 松盤機構。其中,所述剪線機構與縫紉機的主軸連接,包括剪線凸輪和穿設在剪線凸輪 的軸向后端側面上的槽凸輪,所述凸輪固定在主軸上并與主軸一體轉動,所述槽凸輪形 成使剪線切刀進行剪線動作的剪線動作信息。所述松盤機構包括與上述凸輪一體轉動的 松盤凹口,以及由松盤凹口帶動的、使夾線器松動的連桿機構其將剪線機構抬壓腳電磁 式驅動裝置,包括電磁驅動裝置和連桿機構。其中,所述電磁驅動裝置可設置于縫紉機 車頭的側端蓋上或頂端處。該剪線裝置的工作原理上述已知技術中的相同,均是采用剪 線機構帶動松線機構。同時該剪線裝置的零部件也是非常的繁多,其加工、制造、安裝、 維修同樣存在上述的問題。同時,上述剪線裝置在高速縫制時會因兩機構的同步問題出現剪線不良的現象;并 且,上述的這兩種剪線裝置還存在另一個問題,g卩,在剪線后,由于沒有專用的部件將 底線的線頭固定住,線頭會回縮到旋梭附近。這樣在再次起針時會出現底線吊不上來或 跳針的現象,影響縫制效果、降低縫制效率。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結構更加簡單、 剪線和松線動作的精度高、同步性好的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的技術現狀,提供一種剪線后能 夠將底線固定在恰當位置以等待再次起針、無跳針和底線不能上吊現象的電動縫紉機的 剪線機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包 括剪線組件和松線組件;其中所述的剪線組件包括相互配合剪斷線的動刀和定刀;所述 松線組件包括將松線動作傳遞給夾線器的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線組件還包括 一由該縫紉機的控制模塊直接控制的剪線電磁驅動裝置,該剪線電磁驅動裝置直接或間 接地連接動刀;所述松線組件還包括一由該縫紉機的控制模塊直接控制的松線電磁驅動 裝置,該松線電磁驅動裝置與所述連桿機構相連接。所述剪線組件還包括一夾線機構,用于將剪斷的線加固在恰當的位置以方便再次起 針縫制。所述夾線機構為一由彈性金屬薄片裁制的夾線片,所述定刀剪線時穿插在所述夾線 片和動刀之間。較好的,所述夾線片的厚度為0.1-0.15毫米。 所述剪線電磁驅動裝置通過拉桿機構連接所述動刀。所述拉桿機構包括一端與所述剪線電磁驅動裝置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動刀相連接 的拉桿,和使拉桿復位的彈性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剪線組件的零部件非常少,結構非常簡單,并 且由于剪線動作和松線動作均由控制模塊直接控制,因此,即使在高速縫制的情況下, 動作的傳遞同樣精確、可靠,同步性好;而夾線片的設計,能夠將剪斷的線頭及時夾持 住,避免了線頭脫離的現象,使得再次縫制不會出現跳針和底線吊不上來的情況。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裝配示意圖(等待剪線狀態);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裝配示意圖(剪線狀態);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夾線片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松線機構安裝到縫紉機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至圖4所示,該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包括相互配合剪斷線的動刀8和定刀 9,動刀8樞接在底座6上,定刀9固定在底座6上;動刀8的運動由固定在底座6上 擺叉7來控制,上述各零件的形狀、結構以及安裝方式均與已知技術相同,在此不再贅 述。擺叉7與拉桿3的一端鉸接,拉桿3的另一端樞接在剪線電磁驅動裝置2的輸出軸 11上。剪線電磁驅動裝置2由該電動縫紉機的控制模塊(圖中未示出)根據程序的設定直接控制。本實施例中,剪線電磁驅動裝置2的輸出軸11上垂直固定有鉸接軸15;拉 桿3的一端鉸接在鉸接軸15的上方,復位彈簧4的一端固定在鉸接軸15的下方,復位 彈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縫紉機車頭內的適宜部位上,復位彈簧4采用拉簧。上述剪線電 磁驅動裝置與定刀和動刀構成該剪線機構的剪線組件。該剪線機構還包括有先于剪線組件動作的松線組件。松線組件包括松線電磁驅動裝 置12和與之相連接的連桿機構。松線電磁驅動裝置12可以安裝在車頭的殼體的外壁上, 其動作也是由該電動縫紉機的控制模塊直接控制;本實施例中的連桿機構為一直桿形頂 桿13;頂桿13安裝在松線電磁驅動裝置12的輸出軸和夾線器14上外夾線盤之間。電動縫紉機在控制模塊預先設定好的程序指令下,松線電磁驅動裝置12和剪線電 磁驅動裝置2依次通電,先是松開夾線器,放松上線,然后剪線,完成剪線動作。但是 剪線時拽拉的很緊的線,在突然剪斷后,會回縮到旋梭位置。所以再次起針縫紉時,極 有可能會出現底線吊不上來或跳針的現象,影響到工作效率或產品質量。所以,本實施 例還設置了用于剪線動作完成后夾住線頭的夾線機構,用于將剪斷的線夾固在恰當的位 置以方便再次起針縫制。夾線機構可以有多種多樣,本實施例中的夾線機構為一如圖4所示的夾線片10, 其固定在底座6上定刀9的下方,夾線片10的延伸端伸入動刀8的下方,以方便動刀8 動作時,能輕松準確地擠入夾線片10和定刀9之間。夾線片10采用彈性金屬薄片裁制 而成,其厚度為0.1毫米。所以這樣的夾線片擠入原有的剪線組件的零件之間,對它們 的結構和安裝沒有任何影響,僅僅在原有結構上加裝即可。需要剪線時,控制模塊發出指令,合通松線電磁驅動裝置12的電源,松線電磁驅 動裝置12得電工作,其輸出軸推動固定其上的頂桿13向前運動,頂開夾線器14的外 夾線盤,此時縫紉機上線松動。幾乎在松線電磁驅動裝置12工作的同時,控制模塊合 通剪線電磁驅動裝置2的電源,輸出軸11拉動拉桿3,使拉桿3以銷軸16為軸轉動, 擺動擺叉7,擺叉7帶動動刀8轉動,動刀8擠入定刀9和夾線片10之間,將線剪斷。 由于夾線片IO采用彈性金屬薄片制備,動刀劃過之后,夾線片IO在彈性的作用下迅速 恢復與定刀的緊密配合關系,將剪斷后的線頭夾固在定刀和夾線片之間,可以輕松、方 便地再次進行縫紉,不會出現跳針或底線吊不上來的現象。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包括剪線組件和松線組件;其中所述的剪線組件包括相互配合剪斷線的動刀和定刀;所述松線組件包括將松線動作傳遞給夾線器的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線組件還包括一由該縫紉機的控制模塊直接控制的剪線電磁驅動裝置,該剪線電磁驅動裝置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動刀;所述松線組件還包括一由該縫紉機的控制模塊直接控制的松線電磁驅動裝置,該松線電磁驅動裝置與所述連桿機構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線組件還 包括一夾線機構,用于將剪斷的線加固在恰當的位置以方便再次起針縫制。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線機構為 一由彈性金屬薄片裁制的夾線片,所述定刀剪線時穿插在所述夾線片和動刀之間。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剪線電磁驅動裝置通過拉桿機構連接所述動刀。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機構包 括一端與所述剪線電磁驅動裝置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動刀相連接的拉桿,和使拉桿復 位的彈性件。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線片的厚 度為0.1 0.15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電動縫紉機的剪線機構,包括剪線組件和松線組件;其中所述的剪線組件包括相互配合剪斷線的動刀和定刀;所述松線組件包括將松線動作傳遞給夾線器的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線組件還包括一由該縫紉機的控制模塊直接控制的剪線電磁驅動裝置,該剪線電磁驅動裝置直接或間接地將剪線指令傳遞給動刀;所述松線組件還包括一由該縫紉機的控制模塊直接控制的松線電磁驅動裝置,該松線電磁驅動裝置與所述連桿機構相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剪線和松線動作的精度高、同步性好,并且能夠將剪斷的線頭及時夾持住,避免了線頭脫離的現象,使得再次縫制不會出現跳針和底線吊不上來的情況。
文檔編號D05B65/00GK201317861SQ20082017014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0日
發明者莊衛東 申請人:莊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