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清理800 型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主要用于將積累在熱箱管中的污垢清理干凈,屬于一種加彈機熱 箱管的清理裝置。
背景技術:
熱箱管通常應用在800型加彈機中,主要為絲束在加熱時提供熱量傳遞的絲道空 間,以便絲束能夠受熱均勻,變形溫度與定型溫度是加工生產DTY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 加工參數。通常情況下,加彈熱箱分別位于加彈機的A、B兩面,加彈熱箱分為變形熱箱和定 型熱箱兩種,其中變形熱箱位于加彈機的頂部,呈M型分布,變形熱箱中的每個區域均有單 獨的熱箱,這些熱箱均用鉑電阻控制溫度,熱箱管分布在熱箱內,每個熱箱內有12根熱箱 管。加彈機在高溫下運轉一段時間后,熱箱管中會積累許多污垢,其中絕大部分為絲束上的 油與絲束摩擦后產生的粉塵結焦物。熱箱管中的污垢如不及時清理就會出現毛絲,甚至導 致絲道堵塞,從而不僅影響產品質量,而且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因此加彈機熱箱管必須定 期清理。 現在通常采用明火煅燒熱箱管的方法來清理加彈機熱箱管中的污垢,將位于加彈 機熱箱管內的油污、粉塵等物質碳化,然后再將明火煅燒過的加彈機熱箱管放在冷水中進 行浸泡,最后用鐵棍將加彈機熱箱管內的結焦物清理干凈。這種方法在清理過程中需要使 用明火,而明火在化纖行業中是明令禁止的,采用這種方法清理加彈機熱箱管存在嚴重的 安全隱患。此外,由于使用明火煅燒加彈機熱箱管時會產生較多的有害廢氣,從而造成一定 的環境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 理,制造簡單,生產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節能環保的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 的特點在于包括箱體、蓋體、加熱棒、支撐條和蓋體鎖緊裝置,其中蓋體通過蓋體鎖緊裝置 固定在箱體上,所述加熱棒和支撐條均固定在箱體內,所述支撐條位于加熱棒的上方。由此 使得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電加熱的方式來清理加彈機熱箱管內的污垢,大大提高了清理加 彈機熱箱管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蓋體鎖緊裝置包括連接件和鎖緊件,所述蓋體通過連接件和鎖緊 件而固定在箱體上。由此使得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更加牢固。 本實用新型所述箱體的形狀為長方體。由此使得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更加方便,待 清理的加彈機熱箱管能夠更加容易的放置到本實用新型的箱體內。 本實用新型所述連接件為合頁,所述鎖緊件包括相互匹配的固定螺栓和固定條, 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箱體上,所述固定條固定在蓋體上。由此使得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更加
3簡單。本實用新型所述箱體的長為2000mm,寬為520mm,高為500mm。 本實用新型所述固定螺栓和固定條的個數均為3個。 本實用新型所述加熱棒的根數為4根。 本實用新型所述箱體的材質為鉻鋼。由此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較好的性能,確保 箱體在高溫條件下不被腐蝕和變形。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采用電加熱 的方式來清理加彈機熱箱管內的污垢,只需將待清理的加彈機熱箱管放入本實用新型的箱 體內后,使用加熱棒將箱體內的溫度升到50(TC左右恒溫煅燒半小時,熱箱管內的油污和粉 塵經過煅燒后完全碳化,然后將煅燒后的熱箱管放置在常溫下冷卻,最后將熱箱管內的碳 化物清理干凈即可。本實用新型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消除了使用明火而帶來的安全 隱患,大大降低了對環境污染。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簡單,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使用壽命長, 市場前景廣闊。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3打開蓋體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參見圖1-圖5,本實施例中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包括箱體1、蓋體2、加熱 棒3、支撐條4和蓋體鎖緊裝置,本實施例中的蓋體鎖緊裝置包括連接件和鎖緊件,本實施 例中的連接件為合頁7,合頁7的個數為2個,鎖緊件為固定螺栓5和固定條6,固定螺栓5 和固定條6的個數均為3個,由此使得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更加牢固。本實施例中合頁7的 個數、鎖緊件的個數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本實用新型中蓋體鎖緊裝置也可以為其他 結構,蓋體鎖緊裝置的主要作用就是將蓋體2固定在箱體1上。 本實施例中箱體1使用鉻鋼制造而成,箱體1的形狀為長方體,其中箱體1的長為 2000mm,寬為520mm,高為500mm。蓋體2也使用鉻鋼制造而成,且蓋體2與箱體1相匹配, 本實施例中蓋體2通過蓋體鎖緊裝置而固定在箱體1上,具體為蓋體一側21通過合頁7固 定在箱體一側ll,而固定螺栓5通過焊接固定在箱體另一側12上,固定條6通過螺絲固定 在蓋體2的底部,固定條6與固定螺栓5相匹配,通過固定螺栓5與固定條6可以將蓋體另 一側22固定到箱體另一側12上。當蓋體2蓋到箱體1上后,就可以使用螺母將固定條6 固定到固定螺栓5上,從而使得蓋體2牢固的固定到箱體1上的。 本實施例中加熱棒3和支撐條4均固定在箱體1內,且支撐條4位于加熱棒3的上方,也就是說加熱棒3位于支撐條4的下方,支撐條4用于支撐放置在箱體1內待清理的 加彈機熱箱管,防止加彈機熱箱管直接觸碰加熱棒3,而加熱棒3在待清理的加彈機熱箱管 的下方進行加熱。本實用新型中也可以使用支撐網來替代支撐條,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中 可以使用支撐網來支撐待清理的加彈機熱箱管。本實施例中加熱棒3的根數為4根,每根 加熱棒的長度為1200mm,功率為2. 2kw,4根加熱棒3均勻的平置固定在箱體1內。本實施 例中的加熱棒3通過電路而與外部電源相連接,接通電源后加熱棒3就可以工作了 ,本實用 新型可以在電路中內置型號為w印-130PtlOO鉑電阻,就可以實現智能控制箱體l內的溫度 了,從而保證箱體l內的溫度能快速升溫再恒溫加熱,實現智能操作。本實用新型中加熱棒 3通過電路與外部電源相連為現有技術,接通電源后加熱棒3開始工作也為現有技術,在電 路中通過設置鉑電阻而實現對溫度的智能控制功能也為現有技術,此處均不再詳述。 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清理800型加彈機熱箱管的污垢,下面對使用步驟進行簡單 的介紹 1 、將需要清理的熱箱管放入箱體1內,使得熱箱管架在支撐條4上,通過合頁7將
蓋體2蓋到箱體1上,再使用固定螺栓5和固定條6將蓋體2鎖緊在箱體1上。 2、接通外部電源,使加熱棒3迅速升溫至50(TC,并保持箱體1內的溫度保持
50(TC,待清理的熱箱管在箱體1內恒溫煅燒半小時,使熱箱管內的油污、粉塵等臟物完全碳化。 3、關掉電源,打開蓋體2,取出位于箱體1內的熱箱管,并將熱箱管放置在常溫下 自然冷卻。 4、待熱箱管冷卻至室溫后,用光滑的鐵棍將碳化后的殘留物清理干凈,整個清理 步驟完畢。 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方便快捷的清理加彈機熱箱管內的污垢,且本實用新型操作 簡單,制造容易,生產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節能環保。在車間的機臺上進行試驗可知,若采 用明火煅燒的方法清理一臺加彈機熱箱管時,作業操作需要2個熟練保全工耗時8小時才 能完成;若采用本實施例中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來清理同樣一臺加彈機熱箱管 時,只需要l個熟練保全工耗時2小時即可完成。由此可見,使用本實施例中用于清理加彈 機熱箱管的設備來清理加彈機熱箱管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與使用明 火煅燒的方法相比,工作效率提高了約8倍,而且清理過程中完全避免了明火,降低了安全 隱患。 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 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 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蓋體、加熱棒、支撐條和蓋體鎖緊裝置,其中蓋體通過蓋體鎖緊裝置固定在箱體上,所述加熱棒和支撐條均固定在箱體內,所述支撐條位于加熱棒的上方。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鎖緊 裝置包括連接件和鎖緊件,所述蓋體通過連接件和鎖緊件而固定在箱體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形 狀為長方體。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 合頁,所述鎖緊件包括相互匹配的固定螺栓和固定條,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箱體上,所述固 定條固定在蓋體上。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長為2000mrn,寬為520線高為500mm。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 和固定條的個數均為3個。
7. 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其特征 在于所述加熱棒的根數為4根。
8. 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其特征 在于所述箱體的材質為鉻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設備。現在通常采用明火煅燒熱箱管的方法來清理加彈機熱箱管中的污垢,存在眾多弊端。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箱體、蓋體、加熱棒、支撐條和蓋體鎖緊裝置,其中蓋體通過蓋體鎖緊裝置固定在箱體上,所述加熱棒和支撐條均固定在箱體內,所述支撐條位于加熱棒的上方。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制造簡單,生產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節能環保,市場前景廣闊。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電加熱的方式來清理加彈機熱箱管內的污垢,大大提高了清理加彈機熱箱管的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D02G1/00GK201454935SQ20092012129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4日
發明者段才平 申請人: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